天天看小說

第2章 祖父

天氣很暖,手心裡老是溼乎乎的,筆桿兒在手裡直滑溜。可是,莎莎卻整天戴著一副雪白的手套。

在莎莎一歲的時候——大概是1966年的秋天,一天夜裡,四周靜悄悄的,莎莎的爸爸和媽媽突然被人揪著脖領抓走了。爸爸是個雕塑家,人家卻說他是個“頭上長瘡,腳底流膿——壞透頂的壞傢伙”。媽媽跟著倒黴。生活在鄉下的爺爺,聽到這個消息,匆匆趕進城裡。他從好心的鄰居家抱過了莎莎。他望著她——莎莎一點兒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會骨碌碌地轉動著兩隻明淨髮亮的眼睛,打量著這個紛亂的世界。爺爺心裡一酸,緊緊地把她摟在懷裡,冒著冬天的寒風,回鄉下去了。

從此,田野上多了一個小姑娘。

奶奶死了,爺爺一個人過日子。

他是個石匠,幹活的時候,總是用布兜兜把莎莎背在身後。莎莎倚著爺爺寬大的脊背,看著大山,看著小河,看著田野上空飄動著的變幻無常的雲彩,一點一點地認識著這個世界。趴在爺爺寬大的脊背上,她在山鳥和雲雀的鳴叫聲中,做過很多後來怎麼也想不起來的夢。等她長大了些,爺爺就把她放到了地上。她就用小手在地上到處爬,爬到籬笆下,揪朵牽牛花;爬到大樹下,仰起臉來,聽枝頭喜鵲喳喳叫。有時,她的小手會被地上的瓦片劃破,爺爺便會心疼地抱起她,用長滿胡碴的嘴,輕輕地吮她手指上的血。要不,就把她抱到水邊去,用清水把她的小手輕輕洗乾淨,用嘴朝著她受傷的小手,噗噗噗地吹著氣:“莎莎不怕疼呀,莎莎不怕疼呀……”

她很早就知道用自己的小手去幫爺爺幹活。才五歲,就跟大孩子到河灘挖野菜。

七歲開始撿柴,一雙小手在路邊、村子裡到處抓、撓,像兩隻小筢子。鄉下很窮,爺爺更窮,爺爺還要養活她。爺爺把好的留給她吃,自己一年到頭蘸著鹽水吃飯。莎莎小,可莎莎知道疼爺爺。她到池塘裡摸螺螄,摸了半盆子,然後剪掉它們的屁股,放在清水裡養著,讓它們吐盡泥,給爺爺煮上。很鮮,爺爺多吃了兩碗飯。過了十歲,她把自己看成小大人,開始真正幹活了:鼓著腮幫子,幫助爺爺搬動小一點兒的石頭。

莎莎的手,被風吹,被日曬,在雪地裡泥巴里抓撓著,跟石頭摩擦著,一雙小手顏色黑紅,掌心厚實,手指短粗,皮膚粗糙。冬天裡,被尖利的寒風一吹,裂開一道道血口。可是,它是靈巧的,有力的。

爸爸出獄了,到鄉下來接她時,抓著她的小手翻來覆去地看。也不知是爲這雙小手高興,還是爲這雙小手傷心,爸爸蹲下去,抓著她的手,一遍一遍地用他的大手摩挲著。

爺爺說:“莎莎跟了我十年,孩子苦哇。”

爸爸望著莎莎的手:“苦是苦點,可是莎莎能幹了,有出息了。您看看她這雙小手,看看她這雙小手!”

可是現在,我們的莎莎卻爲她這雙小手感到十二分的苦惱。

她轉入這所學校,第一次捏著粉筆在黑板上演算一道算術題的時候,她的手就遭到了瑤瑤他們的嘲笑。開始,她以爲下面的嬉笑聲是因爲自己把那道題算錯了,連忙用手掌擦去,沒想這一笨拙的動作,招來了更多的嬉笑聲。

“瞧她的手……”下面唧唧喳喳。

莎莎的臉刷地紅了,心撲通撲通地跳。她把臉緊緊挨近黑板,鼻尖差點沒碰到上面。那雙會幹許多種活的手,現在變得很不聽話,被汗水浸溼的粉筆,在她的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折斷。

“你的手……怎麼回事?”眼睛近視卻又不肯戴眼鏡的數學老師,瞇著眼睛問。

莎莎不回答,手捏著粉筆,不由自主地在黑板上寫著。她折斷了好幾支粉筆,總算把那道算術題做完了。後來,她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座位上的。

瑤瑤就坐在她右側。

莎莎側眼看去時,只見瑤瑤的手很優美地放在桌子上。那雙手薄薄的,十根手指又細又長,又白又嫩,像爺爺家屋後春天池塘裡的蘆根。那天開聯歡會,她就是用這雙手,在小提琴上奏出了非常好聽的曲子。當時,莎莎都聽得入了迷,並且覺得瑤瑤的手很好看。

莎莎看了看自己的手,慢慢地將它們藏到了桌子下。

後來,莎莎因爲這雙手,不止一次地遭到同學們的譏笑。當她舉手要求回答老師的提問時,當幾個女孩要分成兩夥比賽跳橡皮筋而伸出手去看看手心手背時,當……她多少次看到了一種讓她面頰發燒的目光。

她常常不知道該把這雙手往哪兒放。

這雙手甚至使她傷心得哭起來——那天,各班要進行集體舞比賽。賽前的練習中,每當莎莎與別人一起將手舉到空中時,文體委員瑤瑤就總覺得這雙手很顯眼,也不知哪兒覺得有點彆扭,不時地蹙起細淡的眉毛。等到比賽前,瑤瑤望著莎莎的這雙手,終於對她說:“你……

你就別參加了。”

莎莎低著頭,呆呆地站了一陣,突然,將頭一低跑了,一直跑回家,關起門來,抱著頭大哭起來。哭得不想再哭了,她就傻傻地望著那雙手。

她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逛著,後來,她走進了一家商店,買了一副雪白的尼龍手套。當她將手套戴到手上時,她覺得臉火燒一般地燙——她突然想起爺爺,想起跟蘭姐姐到城裡收購手套……

爺爺生活在一塊貧瘠的土地上。那地方幾乎長不出莊稼,卻還差不多每年發大水,把河灘上稀疏的莊稼全都淹沒。大水過後,河灘上就只剩下大大小小的石頭。

那裡的人,日子全靠村後那座山。他們劈下一塊塊石頭,按尺寸鑿得整整齊齊的,然後運到城裡去,賣給人家蓋大樓、壘臺階。還鑿石磨、石桌、石凳、石臼等。因此,那裡出石匠。

爺爺是村裡年紀最大、手藝最巧的石匠。他領著全村的石匠們,一年四季在山腳下,一手抓著鋼鑿,一手掄著鐵錘,不停地鑿著。爺爺十歲就開始鑿石頭,在他的手下,不知出過多少方石塊,多少扇石磨,多少隻石臼,多少口石槽。那堅硬的石頭,在爺爺手裡變得很溫順,爺爺想把它弄成啥樣就啥樣。方圓幾十裡,誰都知道爺爺那雙手。

那雙手並不好看。手背黑褐色,像巖石的顏色。手指又短又粗。手掌上的老繭,有硬幣那麼厚,由於長年搬石頭、攥鑿子與錘子,他的手指已經不能完全伸直了。

那幾年,日子很不好過。爺爺想著全村人,也想著莎莎,領著石匠們沒命地在山上鑿石頭。爺爺老了,手也老了,不再出汗,總是乾燥。一到冬天,寒風一吹,就會裂開一道道血口。夜裡,爺爺常被痛醒過來。他就爬起身,把松香燒化了,滴在口子上,好讓口子彌合起來。白天干活,不小心,石片正好碰著血口時,就會疼得他滿額頭直冒冷汗。

莎莎大了,知道心疼爺爺,每天晚上,總要給爺爺端來一盆熱水,讓爺爺把那雙手泡在熱水裡。

那天,爺爺在山上鑿石頭,她在一旁幫活。天寒地凍,爺爺用力過猛,把虎口震裂了,紫黑色的血一滴一滴地滴在石頭上。

莎莎連忙抓住爺爺的手,像她小時候爺爺給她呵氣一樣,撅起嘴脣朝爺爺的傷口呵著氣:“爺爺不疼,爺爺不疼……”

爺爺撕了塊布包扎一下,仍然不停地揮動著錘子。

“爺爺,您該買副手套。”莎莎說。

爺爺放下錘子,看了看手,用手撫摩著她的頭,苦笑著搖搖頭:“一副手套要好幾毛錢,爺爺鑿一天石頭能鑿多少錢?再說,一副手套用不了幾天就壞了,爺爺戴得起嗎?你看看,這麼多人,有誰戴手套?”

莎莎不吭聲了。

晚上回家,比她大五歲的蘭姐姐說:“莎莎,聽人說,城裡工人發的手套都用不了呢。”

莎莎的眼睛猛然間變得亮閃閃的。

“給人家幾個錢,人家就會賣給咱。我們去試試吧?”蘭姐姐說。

第二天一早,莎莎把爺爺攢在那裡給她買衣服過年的錢拿了,跟著蘭姐姐,搭乘一輛拖拉機,進了城。

那是莎莎離開城市九年後第一次進城。城市對她來說,完全是陌生的。她只熟悉爺爺的茅屋、村前的小路、村後的大山。她緊緊牽著蘭姐姐的衣角,躲閃著川流不息的汽車和行人。她們終於離開大路,走進了樓羣。

蘭姐姐是個很害臊的大姑娘,不好意思問人家有沒有手套賣,就說:“莎莎,你叫吧。”

莎莎有什麼不好意思呢?就用清脆而又奶聲奶氣的聲音叫著:

“有手套的賣——!”

她的聲音在大樓間迴盪著,彷彿有無數個莎莎在叫:“有手套的賣——!”

幾個小孩好奇地跟著她們,指指點點。

有一陣,莎莎也不好意思了。

莎莎與蘭姐姐在樓羣裡默默地走著。

莎莎想,這樣走下去,什麼時候才能買到手套呢?她就又叫了起來,越叫聲音越響,再也不害臊了。

那聲音是純潔的、真摯的,還帶著一絲企求與渴望。

城裡還真有許多人家有多餘的手套。他們聽到莎莎的吆喝聲,心想,那些手套放著也是放著,就把它們從櫃子裡、箱子裡翻了出來。

莎莎她們很便宜就買下了那些手套。不知是爲什麼,有些人見了莎莎,竟一分錢也不要地送了她們很多副手套。

蘭姐姐高興得眼眶都溼了:“莎莎,你一喊,人家想不賣都不行……”

莎莎不明白地望著蘭姐姐。

她們不停地走,不停地叫,蘭姐姐背上的口袋已鼓鼓囊囊的了。她說:“莎莎,回家吧。”

莎莎搖搖頭:“還有一個空口袋呢!”

她們累了,就在馬路邊坐一會兒;渴了,就在人家自來水管上喝幾口涼水;餓了,就啃幾口凍硬的窩窩頭。

“有手套的賣——!”莎莎的嗓子有點啞了,可還是用力地叫著。

天快黑了,她們帶去的兩隻口袋,都裝滿了手套。可是,她們來不及回家了。天空飄起雪花來。她們沒有錢住旅館,蘭姐姐拉著她鑽進了一個巨大的水泥管,那兒可以避風。她們一人抱著一口袋手套,緊緊地挨在一起。雪越下越大,天越來越冷,她們卻在寒冷中沉沉地睡著了。

當爺爺看到那兩口袋手套時,高興得手直哆嗦:“手套……手套……這麼多手套……!”

莎莎想將手上的手套摘掉,可到底還是戴著它上學去了。

一回到家,她就趕緊把它塞到枕頭下。

這天,莎莎放學走出校門,爸爸在門外迎上來:“莎莎。”

“爸爸,你來幹嗎?”

“快,跟我去看你爺爺。”爸爸拉起她的手。

“爺爺?”莎莎驚喜地望著爸爸。

爸爸告訴她,城南那座宮殿長年風吹雨打,需要修葺,一般人幹不了,人家特地請來了爺爺。他都來了好幾天了,不是一個小石匠跑來告訴,爸爸還不知道呢。

爸爸帶著莎莎,在工地上找到了爺爺。

爺爺正在一塊大石頭上鑿刻浮雕。

“爺——爺——!”莎莎大聲叫著離開了爸爸,撲向爺爺。

爺爺慌忙丟下手中的錘子:“莎莎!”

莎莎望著爺爺。將近一年不見,爺爺又老了不少。她的目光慢慢移到爺爺手上:

爺爺的手上戴著手套,可是,十隻指套都磨破了,手指一根根露了出來。

爺爺將手放在莎莎的肩上,說:“莎莎,不怪爺爺沒去看你吧?”他用手指著那一堆石料,“活太緊了。”

爺爺發現了莎莎的手套,呵呵呵地笑起來:“我們莎莎,像個城裡人啦。”

莎莎將手藏到了身後。

爸爸走上前去,給爺爺把那副爛手套褪掉,然後把他扶到水池邊,和莎莎一道,像大人對待小孩一樣,給他洗淨雙手。

爺爺呵呵地笑著。

“跟我們回家吧。”爸爸說。

爺爺望著那一大堆活,遲疑著。

“走吧,爺爺。”莎莎緊緊地拉著他。

大家也都來勸爺爺,他只好放下活,跟爸爸和莎莎離開了工地。

城市的夜晚,一片燈海。

用石頭砌成的宮殿和挺拔的高樓,在車窗外一座座閃過,又一座座撲入眼簾。這些用無數只燈泡鑲邊的建築物,在夜幕下,顯得格外壯觀、美麗。

爺爺望著窗外,不時地用手指指點點,得意地說:“那座大樓的牆基裡,說不定還有莎莎幫我挑的石頭呢!”“莎莎,你看呀!就是那座宮殿,聽我的爺爺跟我說,爲建它,他在那兒幹了十年石匠活呢……”

莎莎的手放在爺爺的那隻大手裡。她覺得自己的手是涼的,而爺爺的手卻是溫暖的……

那座宮殿修復後,爸爸說什麼也不讓爺爺回鄉下去了,他要爺爺從此住在城裡歇著。

爺爺把自己的手放在眼前:“我還能幹幾年呢。”

爸爸堅決不答應,與爺爺一起來的石匠們也都勸他,他想了想,只好留了下來。

過了半個月,爺爺卻怎麼也待不住了。他那雙手是忙慣了的,突然歇下來,吃不好,睡不香,心裡整天覺得空落落的,一雙手竟不知該往哪兒擱了。

“我要回去。”爺爺說。

爸爸苦笑著:“再住十天。”

莎莎知道留不住爺爺了,那天傍晚放學後,她去給爺爺買了十副手套。可是,當她捧著手套回來時,鄰居大媽卻把一串鑰匙交給她說:“莎莎,你爺爺這一上午就盡嘮叨,說他手閒得沒處擱,心裡憋得慌,下午,他回鄉下去了……”

莎莎望著手套,直想哭……

爺爺回鄉下沒兩個月,在一次搬動石塊的時候,突然倒下了,從此,臥在牀上再也起不來了。村裡連忙派人來告訴爸爸。爸爸急了,趕緊帶著莎莎趕到鄉下。

爺爺躺在小茅屋裡的竹牀上。他並不感到痛苦,因爲,他沒有病。他倒下了,只是因爲他太老了,到時候了。牛老了,也會拉著拉著犁突然倒下呢。

“爺爺……”莎莎放下那捆手套,叫著。小牀太矮,她跪了下來。

爺爺的嘴在灰白的鬍鬚下抖動著,發出的聲音遠不及以前那樣響亮了:“莎莎,你來了?”

莎莎點點頭。

爺爺望著爸爸:“我不要緊的,歇歇就會好的。”

爸爸點點頭。

莎莎正好放暑假了,就和爸爸一道守著爺爺。

爸爸似乎預感到了什麼,走進村後的大山,挑了一塊非常好的石頭,在陪伴爺爺的日子裡,就在這塊石頭上沒日沒夜地雕刻著。雕刻了整整一個月,那天的黃昏,爸爸的作品完成了最後的一刀:

在一塊形狀不規則的底座上,高高地舉著兩隻張開的手,那樣子,好像在用力地舉託著天一樣沉重的物體。那手大而短粗,骨節分明,筋絡根根可辨。

莎莎的眼前突然出現爺爺舉起石頭往馬車上裝的動作:“這是爺爺的手!”

爸爸笑了笑。

莎莎使勁地將爸爸的作品抱了起來,一直抱到爺爺的病榻前:“爺爺,您看……

爺爺慢慢睜開眼睛。

爸爸蹲下:“像您的手嗎?”

爺爺瞇縫著眼睛,看了半天,搖了搖頭:“不像,不像……”

莎莎說:“像,就是爺爺的手。”

爺爺又看了半天,說:“有點像……”

幾天後,爺爺去世了。

那雙粗糙的大手平靜踏實地放在胸口上。

莎莎把那捆手套放在他的身旁。她有一種幻覺:爺爺走到哪兒,也還要用他那雙手去幹活的。

黃昏時分,村裡的人把爺爺擡到船上,要到遠處的河灘上去下葬。莎莎不願看到這樣的情景,就站在橋上,望著船慢慢地駛去。那隻船漸漸模糊了。她到口袋裡掏手絹,想擦眼睛,好看清那隻載著爺爺遠去的船,掏出來的卻是那副白手套。

不知是風,還是她鬆開了手,那副白手套輕輕地落進水中,隨水漂走了……

第9章 漁 翁(1)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9章 漁 翁(1)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0章 漁 翁(2)第5章 弓(1)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5章 弓(1)第2章 祖父第2章 祖父第5章 弓(1)第6章 弓(2)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9章 柏林上空的傘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6章 弓(2)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5章 弓(1)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8章 紅葫蘆(2)第2章 祖父第4章 金色的茅草(2)第13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3)第6章 弓(2)第4章 金色的茅草(2)第10章 漁 翁(2)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11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1)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7章 紅葫蘆(1)第10章 漁 翁(2)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0章 漁 翁(2)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8章 紅葫蘆(2)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2章 祖父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6章 弓(2)第11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1)第2章 祖父第6章 弓(2)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7章 紅葫蘆(1)第6章 弓(2)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19章 柏林上空的傘第7章 紅葫蘆(1)第10章 漁 翁(2)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8章 紅葫蘆(2)第19章 柏林上空的傘第5章 弓(1)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2章 祖父第11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1)第8章 紅葫蘆(2)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5章 弓(1)第2章 祖父第8章 紅葫蘆(2)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7章 紅葫蘆(1)第6章 弓(2)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13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3)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11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1)第13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3)第14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1)第10章 漁 翁(2)第10章 漁 翁(2)第14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1)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5章 弓(1)
第9章 漁 翁(1)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9章 漁 翁(1)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0章 漁 翁(2)第5章 弓(1)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5章 弓(1)第2章 祖父第2章 祖父第5章 弓(1)第6章 弓(2)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9章 柏林上空的傘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6章 弓(2)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5章 弓(1)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8章 紅葫蘆(2)第2章 祖父第4章 金色的茅草(2)第13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3)第6章 弓(2)第4章 金色的茅草(2)第10章 漁 翁(2)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11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1)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7章 紅葫蘆(1)第10章 漁 翁(2)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0章 漁 翁(2)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8章 紅葫蘆(2)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2章 祖父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6章 弓(2)第11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1)第2章 祖父第6章 弓(2)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7章 紅葫蘆(1)第6章 弓(2)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19章 柏林上空的傘第7章 紅葫蘆(1)第10章 漁 翁(2)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8章 紅葫蘆(2)第19章 柏林上空的傘第5章 弓(1)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2章 祖父第11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1)第8章 紅葫蘆(2)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5章 弓(1)第2章 祖父第8章 紅葫蘆(2)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7章 紅葫蘆(1)第6章 弓(2)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13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3)第17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4)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16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3)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3章 金色的茅草(1)第18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5)第1章 長裙子短襪子還有一頂藍帽子第12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2)第11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1)第13章 再見了,我的小星星(3)第14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1)第10章 漁 翁(2)第10章 漁 翁(2)第14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1)第15章 埋在雪下的小屋(2)第5章 弓(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三都| 南汇区| 竹山县| 洞口县| 普定县| 扎鲁特旗| 上饶县| 米易县| 湾仔区| 龙南县| 绵竹市| 娱乐| 资阳市| 建始县| 黄冈市| 双峰县| 乃东县| 吐鲁番市| 襄城县| 迁西县| 连南| 蓬安县| 惠州市| 延吉市| 元氏县| 汾西县| 连州市| 定兴县| 郴州市| 花莲县| 济南市| 碌曲县| 柞水县| 甘南县| 西宁市| 常德市| 花垣县| 北辰区| 罗江县|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