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2章 朝局亂局

“陛下,朝臣已經在殿外候著了!”李尚喜來到御前,輕聲說道。

陳昭鈞緩緩的站起身來,忽然他一個踉蹌,差點跌倒在地。

李尚喜連忙上前扶住他。

“咳咳~~”陳昭鈞劇烈的咳嗽起來,一張臉憋得通紅。

“陛下,陛下!還愣著做什麼,快拿水來!”李尚喜對旁邊的小太監怒聲喝道。

一杯茶水入喉,陳昭鈞這才感覺舒服了很多。

“扶朕入殿!”陳昭鈞的聲音有些嘶啞。

“陛下,當以龍體爲重!”李尚喜勸道。

“扶朕入殿!”陳昭鈞眼眶微紅的瞪著李尚喜。

李尚喜沒法,只能扶著他入殿。

等他坐在龍椅上,殿外百官入殿覲見。

還不等百官行完禮,陳昭鈞就嘶啞的說道:“好了,先說說代王的事情吧!”

“陛下,臣彈劾北原鎮總兵周蘭擁兵自重,畏敵不前,徒耗朝堂錢糧,卻無半點戰功!”

“代州城破,代王身死,周蘭當負主責!”

一名御史站出來,朗聲說道。

代州城破跟周蘭有關係嗎?

也不能說沒有關係,只能說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

北原鎮、隴北鎮、肅州鎮三路大軍進入隴原圍剿流寇,隴北鎮和肅州鎮都是連戰連捷,殺敵千里,肅州鎮已經從隴西殺入了隴原,隴北鎮也是殺穿了隴原,即將進入隴南。唯有周蘭還被困在隴原北部。

如果周蘭不顧流民的生死,一路剿滅流寇,說不定她此時已經進入了隴南之地。

這樣或許能解代州被圍困之危。

可是這能怪在周蘭頭上嗎?

陳昭鈞默不作聲。

他不知道周蘭面對的局面,也不清楚隴原之地的流寇狀況。

他似乎已經失去了對京都之外的掌控。

因爲秘武衛廢掉了。

汪中直過世之後,秘武衛就廢掉了大半。

呂華也離開了秘武衛,至於原因,一代天子一代臣,陳昭鈞登基後在秘武衛大肆安插自己的人手,結果就是把秘武衛的很多老人給擠走了。

陳昭鈞與延平帝不同,延平帝登基前只坐了幾個月的太子,手中並沒有太多屬於他自己的力量。

而陳昭鈞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他的東宮中有大量的潛邸舊臣。

他在秘武衛安插自己的人手其實也不算錯,只是他太心急,急不可耐的想讓自己的人掌控秘武衛。

可是秘武衛本來就不是一個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控的機構。

更何況還是一羣不熟悉秘武衛事務的人,他們讓本來就殘破不堪的秘武衛變得更加的破敗。

秘武衛的衰敗讓陳昭鈞失去了眼睛和耳朵,對朝堂之外的很多事情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同時文武百官也在打壓秘武衛,原本秘武衛的密探遍及天下,可如今連這京都都漏成了篩子。

陳昭鈞以爲這是正常的情況,但實際上這並不正常。

“臣附議!”

“臣附議!”

十餘名文官站出來跟著彈劾周蘭。

而武勳隊列中卻沒有人出聲維護周蘭。

勳貴集團的人心散了,心氣也亂了。

陳昭鈞聽著鼓譟的文官,只覺得一陣堵得慌。

“都給我閉嘴!”

他嘶啞的發出一聲怒吼。

百官靜默。

陳昭鈞眼眶陰戾的看著滿朝文武。

“首輔,你來說!”

首輔王崇古出列,說道:“啓稟陛下,老臣以爲當務之急該調集大軍圍剿隴南的流寇!”

王崇古,承平三十年一甲榜眼,沒錯,他與陸文淵是同年,當年陸文淵是探花,他是榜眼,而如今他已是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太子太師,陸文淵卻只是遼遠布政使。

原因嘛!

陸文淵是遼東系,王崇古卻是江南派。

王崇古的官途可謂是順利無比,他先在翰林院呆了三年,又在六部流轉十二年,然後做了戶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禮部尚書,入閣。

僅僅二十年他便入閣了,不到三十年他已是內閣首輔。

與他同年的,一甲狀元劉師顏早在十年前因爲朝堂爭鬥被罷官,一甲探花陸文淵一直在遼東轉悠,唯獨他是步步高昇。

“你有何提議?”陳昭鈞問道。

“臣以爲當設隴原總督,總攬隴原、隴西、隴南三省軍政事務,可調北原鎮、隴北鎮、肅州鎮三鎮兵馬,圍剿流寇,安置流民!”王崇古說道。

陳昭鈞微微頷首,他總算是聽到一個還算靠譜的提議了。

“誰合適擔任隴原總督?”

王崇古沉聲說道:“臣以爲兵部尚書杜合晟可擔此大任!”

杜合晟,延平三年一甲探花,他的仕途比王崇古還順。

一個從未領過兵的人擔任兵部尚書,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人去總督三鎮兵馬圍剿流寇,也不知道這王崇古是怎麼想的。

然而陳昭鈞居然同意了王崇古的提議。

因爲陳昭鈞也沒有領過兵,也沒有上過戰場,他覺得總督三鎮兵馬圍剿流寇,只要統籌各方事務即可,根本不需要親自領兵親自上戰場。

所以讓兵部尚書去總督三鎮兵馬很合適。

“準!”

“加封兵部尚書杜合晟都察院右都御史,賜王命旗牌,總領隴原、隴西、隴南軍政要務,總督北原鎮、隴北鎮、肅州鎮三鎮兵馬!”

“臣遵旨!”杜合晟一臉喜色的出列領旨。

陳昭鈞想了想,又道:“調遼遠布政使陸文淵爲兵部尚書,總理兵部事宜,升寧遠知府林展位遼遠布政使司參政!”

他終於還是打算動用延平帝給他留下的良臣了,不過他居然只調陸文淵入京,沒有讓林展入京。

最讓人無語的是他居然讓陸文淵任兵部尚書,陸文淵是厲害,但他也沒有領過兵,沒有上過戰場,他甚至沒有在邊鎮做過巡撫。

而且是陸文淵自己入京,就眼下朝堂的局面,陸文淵在京都估計也是獨木難支。

或許是陳昭鈞太看得起陸文淵了,覺得陸文淵能解決眼下朝堂的局面。

……

陳昭玄之死引起的動盪遠不止如此,時間進入六月中旬,周蘭在宜君府收到了內閣、兵部和都督府同時發出的斥責,對於她畏足不前表示嚴重不滿。

同時三鎮三省總督杜合晟人還未到隴原,就先給周蘭下令,命令周蘭立即率領大軍南下圍剿流寇。

然而此時周蘭剛在隴陽府和宜君府安置了三十萬流民,她麾下的將士正在幫著那些流民挖井或疏通灌渠。

若是這個時候離開,先不說這三十萬流民能不能種出糧食來,就說大軍離去,再有流寇進入隴陽府和宜君府會如何?

一旦流寇再次進入這兩府之地,那些流民肯定無法安心耕種,很可能又再次被流寇裹挾離開。

如此一來,周蘭這三個半月的心血都白費了,她從北原鎮和重山鎮調集過來的糧食也會全部浪費掉。

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流民的問題,就算是給流民再多的糧食也是白白浪費。

唯有讓流民安定下來,種出糧食,這三十萬流民纔會安心的過日子。

而且今年隴陽府和宜君府的老天爺還算有點良心,兩個月內下了數次不大不小的雨水,雖然沒有徹底解決旱情,但也大大緩解了兩府之地的旱災。

如此難得的機會,周蘭自然不想錯過。

並且這短時間她也沒有閒著,她雖然沒有去圍剿流寇,但一直都有收攏流民。

目前南方數縣的流民都已經被她安置在宜君府。

只是此時周蘭面對朝堂各部和總督的斥責和命令,有些不知所措。

突然之間,她彷彿成爲了衆矢之的。

宜君府府衙書房中。

周蘭坐在書桌前,看著手中的公文和調令,臉色越發的難看。

她的鬢角不知何時已經染上了白髮,她的眼角也爬上了深深的皺紋。

歲月如刀,在她的臉龐上留下了深深的溝壑。

“將軍,我們要不要出兵?”王雲巧站在周蘭身後,看著總督下發的調令,輕聲問道。

“怎麼出兵?我們現在還有兵可用嗎?”周蘭問道。

王雲巧道:“可若是不出兵,總督那邊會不會有意見?”

周蘭深吸一口氣,她何嘗不想出兵,但是她真的無兵可用,現在將士們都在忙著安置流民,根本抽不出兵力繼續圍剿流寇。

而且她手中的糧食也不足。

還是那句話,她想要的不只是剿滅那些流寇,還要讓流民安定下來。

“你給總督發一份文書過去,讓他給我們撥發錢糧,沒有錢糧怎麼出兵!”周蘭冷聲說道。

這都三個多月了,朝堂連一分錢糧都沒有給她。

只要求她剿賊,卻不給錢糧,這特麼的不是扯淡嗎?

“就怕這樣會惹怒總督!”王雲巧有些擔心的說道。

“惹怒就惹怒吧,他還能奈我如何?”周蘭絲毫不懼。

王雲巧點點頭,“那好吧,我這就安排人去找總督要糧草!”

周蘭這事卻突然說道:“等等,再派人去打聽一下代王的事情!”

王雲巧神色平淡的說道:“我知道了!”

說起了,陳昭玄還是王雲巧的師弟,不過她對這個師弟並沒有太多的感情,因爲她從未見過陳昭玄。

比起擔心陳昭玄的生死,王雲巧其實更擔心楊正山得知此事後會不會傷心。

不過她的擔心也只是持續了一小會,畢竟她手頭上的事情很多,根本顧不上其他的事情。

……

重山鎮,楊承業也收到了陳昭玄戰死的消息。

比起王雲巧來,楊承業與陳昭玄就要熟悉很多了。

兩人以前在京都時,還經常結伴去楊家的護衛營訓練。

驟然聽說陳昭玄戰死,楊承業的心情很不好。

“連師叔都被賊寇殺死了!”

鎮標營的營地中,楊承業黯然傷神的說道。

“侯爺,這事要不要給老太爺傳個信!”楊大福輕聲問道。

楊承業沉默了稍許,說道:“傳個信吧,不過爺爺應該不再星月島?!?

陳昭玄畢竟是楊正山的徒弟,這份師徒情分還是很重的。

楊承業也不知道楊正山會如何看待此事,但他覺得還是不要隱瞞比較好。

就在這時,一名親隨跑進堂中稟報道:“啓稟侯爺,營地外有人遞來了一份拜帖!”

“拜帖!”

楊承業接過拜帖,打開看了一眼。

“安師叔?他怎麼來了?”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安晨輝。

雖然不清楚安晨輝的來意,但楊承業還是立即去營地外迎接安晨輝。

“見過師叔!”

“見過大哥!”

兩人見禮,然後相視一笑。

安晨輝是楊正山的徒弟,論輩分他自然就是楊承業的師叔。

但是安晨輝又是姜妙的夫君,所以他叫楊承業一聲大哥也不算吃虧。

兩人哈哈一笑,隨後便一同進入營地中。

“師叔怎麼來了?”

“是我曾祖讓我來的!”

“安前輩嘛?他老人家有什麼吩咐嗎?”

安晨輝神色有些凝重,將一封信交給楊承業,說道:“這是我曾祖的信!”

“給我的?”楊承業有些驚疑。

“嗯,給你的!”

楊承業滿心疑惑的打開了信件,安雨行居然會給他寫信,這讓他感到非常費解。

不過看過信件之後,他心中的費解換成了震驚。

“京都的局勢已經敗壞到如此地步了嗎?”

安雨行在信中寫的東西並不多,但是卻道明瞭一件事,那就是大榮皇朝可能會有亡國之危。

別以爲安雨行不操心朝政就以爲他不知道朝堂上的是是非非,他們這些老古董一個個心裡透徹著呢。

“哎,我也不知道,但曾祖的猜測應該不是信口胡說!”安晨輝道。

楊承業點點頭,收起信件,“妙兒表妹來了嗎?”

“都來了,就在關城內,我是將她們安頓好纔過來的!”安晨輝道。

他們來重山關是來避難的。

陳昭玄的死給安雨行提了一個醒,所以安雨行就把安晨輝一家子送來了重山鎮。

安雨行自己倒是不怕,哪怕京都再亂,以他的能力想保命也是輕而易舉,但是安晨輝一家就不行了。

如今安晨輝也有一子兩女,安雨行對他的兒女看得很重,生怕因爲局勢混亂,讓安晨輝的兒女受到傷害。

楊承業想了想,覺得朝堂上的事情他也插不上手,只能說道:“走吧,我們先回城,妙兒表妹來了,我這個做哥哥自然要好好招待招待!”

第457章 新皇無德,禍及蒼生第658章 武道纔是楊家人的追求!第641章 馴鷹,馭鳥術第282章 再見羅裳第505章 這是陛下的旨意,不是在與諸位商議,只是通知諸位。第1章 兒孫滿堂第598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回家了第32章 大雪第17章 我也喜歡漂亮的,所以你要娶個賢惠的。第674章 四路大軍南下第224章 起名,出征第55章 當外公了第13章 一羣小狼崽子第515章 搞他,必須讓他身敗名裂!第354章 夫人,你的劍!第177章 敬茶改口第505章 這是陛下的旨意,不是在與諸位商議,只是通知諸位。第633章 這一戰必須打出咱們楊家的威勢來第251章 奪城之戰第227章 騎兵衝鋒,氣勢磅礴。第108章 擴建迎河堡第548章 楊明誠居然在偷偷的抹眼淚。第281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27章 胡騎入安寧縣第536章 大戰之前第516章 冰心果開花第28章 兩者相爭即爲武第565章 重掌重山鎮第238章 兩軍匯合第32章 大雪第417章 鬱青衣的驚喜和苦惱第330章 都三百三十章海域勢力第321章 喜事第426章 老夫還曾以一敵五!第65章 記功第76章 升官第658章 武道纔是楊家人的追求!第603章 交換附靈丹丹方第551章 你們活該被追殺!第454章 難民遷移第491章 姑娘們,別停啊,來來,接著奏樂接著舞!第391章 回楊家村第134章 本官行得正坐得端,豈會是採花大盜!第596章 公子,我們造反吧!第425章 新科進士 親事已定第25章 重山關,重山鎮第122章 一切如舊第571章 跨越蒙赫山第76章 升官第58章 夔牛勁第560章 延平帝對朝堂的掌控力第279章 一羣小嘍囉,靠一邊去!第164章 羅裳到來第320章 水師戰船第460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49章 你在騙我?第362章 倒戈奪城第474章 的四百七十五章師父,請受徒兒一拜!第55章 當外公了第88章第314章 我就喜歡你這副桀驁不馴的樣子第519章 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第133章 釣魚第101章 成長,心態變化第188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134章 本官行得正坐得端,豈會是採花大盜!第86章 意外之客,盧二爺第618章 楊家這根大腿夠粗夠壯第628章 飛奴鷹第403章 太子無道,禍亂朝綱第123章 迷霧第403章 太子無道,禍亂朝綱第348章 錢糧兵馬第671章 第六百七十二陸文淵 林展第221章 夫君最厲害第576章 兀良王庭的財富第342章 承平三十四年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呂華第99章 等他們放鬆警惕第506章 招聘大會,搶購大會第592章 殺官造反第439章 對四百四十章一代天子一代臣(國慶節加更)第340章 李盛王朝的局勢第234章 男兒行,當暴戾。事與仁,兩不立。第177章 敬茶改口第555章 大王智謀無雙第84章 家人團聚第58章 夔牛勁第393章 你不打算躲一躲?第83章 糧價 燒木炭第110章 才十六歲啊,這就要成親了!第387章 入主總兵府第299章 集結人馬第471章 點鴛鴦譜第25章 重山關,重山鎮第549章 意境,誠於心,誠於槍!第629章 你們過得太安穩了,都把打仗的本事忘記了!第522章 我就是捨不得,怎麼了?第459章 爺爺,我覺得鞭子比槍厲害!第657章 老夫已經不是大榮的臣子了!
第457章 新皇無德,禍及蒼生第658章 武道纔是楊家人的追求!第641章 馴鷹,馭鳥術第282章 再見羅裳第505章 這是陛下的旨意,不是在與諸位商議,只是通知諸位。第1章 兒孫滿堂第598章 地主家的傻兒子回家了第32章 大雪第17章 我也喜歡漂亮的,所以你要娶個賢惠的。第674章 四路大軍南下第224章 起名,出征第55章 當外公了第13章 一羣小狼崽子第515章 搞他,必須讓他身敗名裂!第354章 夫人,你的劍!第177章 敬茶改口第505章 這是陛下的旨意,不是在與諸位商議,只是通知諸位。第633章 這一戰必須打出咱們楊家的威勢來第251章 奪城之戰第227章 騎兵衝鋒,氣勢磅礴。第108章 擴建迎河堡第548章 楊明誠居然在偷偷的抹眼淚。第281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27章 胡騎入安寧縣第536章 大戰之前第516章 冰心果開花第28章 兩者相爭即爲武第565章 重掌重山鎮第238章 兩軍匯合第32章 大雪第417章 鬱青衣的驚喜和苦惱第330章 都三百三十章海域勢力第321章 喜事第426章 老夫還曾以一敵五!第65章 記功第76章 升官第658章 武道纔是楊家人的追求!第603章 交換附靈丹丹方第551章 你們活該被追殺!第454章 難民遷移第491章 姑娘們,別停啊,來來,接著奏樂接著舞!第391章 回楊家村第134章 本官行得正坐得端,豈會是採花大盜!第596章 公子,我們造反吧!第425章 新科進士 親事已定第25章 重山關,重山鎮第122章 一切如舊第571章 跨越蒙赫山第76章 升官第58章 夔牛勁第560章 延平帝對朝堂的掌控力第279章 一羣小嘍囉,靠一邊去!第164章 羅裳到來第320章 水師戰船第460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449章 你在騙我?第362章 倒戈奪城第474章 的四百七十五章師父,請受徒兒一拜!第55章 當外公了第88章第314章 我就喜歡你這副桀驁不馴的樣子第519章 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第133章 釣魚第101章 成長,心態變化第188章 人無橫財不富第134章 本官行得正坐得端,豈會是採花大盜!第86章 意外之客,盧二爺第618章 楊家這根大腿夠粗夠壯第628章 飛奴鷹第403章 太子無道,禍亂朝綱第123章 迷霧第403章 太子無道,禍亂朝綱第348章 錢糧兵馬第671章 第六百七十二陸文淵 林展第221章 夫君最厲害第576章 兀良王庭的財富第342章 承平三十四年第374章 第三百七十四突如其來的呂華第99章 等他們放鬆警惕第506章 招聘大會,搶購大會第592章 殺官造反第439章 對四百四十章一代天子一代臣(國慶節加更)第340章 李盛王朝的局勢第234章 男兒行,當暴戾。事與仁,兩不立。第177章 敬茶改口第555章 大王智謀無雙第84章 家人團聚第58章 夔牛勁第393章 你不打算躲一躲?第83章 糧價 燒木炭第110章 才十六歲啊,這就要成親了!第387章 入主總兵府第299章 集結人馬第471章 點鴛鴦譜第25章 重山關,重山鎮第549章 意境,誠於心,誠於槍!第629章 你們過得太安穩了,都把打仗的本事忘記了!第522章 我就是捨不得,怎麼了?第459章 爺爺,我覺得鞭子比槍厲害!第657章 老夫已經不是大榮的臣子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揭东县| 象山县| 淅川县| 炎陵县| 天镇县| 绥化市| 清流县| 隆尧县| 金秀| 桂东县| 北安市| 璧山县| 淮北市| 大厂| 丰顺县| 安泽县| 定边县| 邢台县| 怀宁县| 五莲县| 革吉县| 阳泉市| 肇东市| 丰都县| 赞皇县| 固镇县| 普洱| 康保县| 平定县| 东宁县| 垦利县| 通渭县| 定西市| 沙田区| 德钦县| 庆阳市| 休宁县| 法库县| 铁岭县|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