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

沙塵暴肆虐的一天一夜,直到次日清晨才終於停息,天空又恢復了寶石一般絢麗的朝霞,若不是帳篷上蓋滿了厚厚一層沙土,怎麼也不想到昨天曾出現過沙塵暴。

提心吊膽了一夜的周軍士兵紛紛從帳篷裡鑽出來,望著朝霞滿天,士兵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李靖心情大好,他知道士兵大多一夜未睡,便下令再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出發。

一個時辰後,楊信從玉門關帶來了守關將領和幾名商人,守軍將領是一名唐軍郎將,姓吳,在玉門關已經守關十年,他著實有點慚愧,上前單膝跪下,“末將吳法明,參見李將軍?!?

李靖看出了他的慚愧,連忙扶起他安慰道:“將軍爲國守關十年,這種毅力和精神令人佩服,不管是唐王朝還是大周帝國,你都當之無愧!”

“多謝將軍誇讚,吳法明受之有愧。”

李靖拍拍他肩膀,示意他一旁坐下,這時幾名商人上前磕頭行禮,李靖見他們長得高鼻深目,和中原人大不一樣,也不像河西胡人,便笑道:“幾位可是粟特商人?”

“正是!我們是史國人,在下史林?!睜懯椎纳倘擞靡豢诹骼臐h語說道。

“我找你們其實也沒有別的事情,主要想問一下伊吾、鄯善和且末三郡的消息,不知你們是否瞭解?”

幾名胡商對望一眼,史林欠身道:“三郡的情況我們都瞭解一點,不知將軍想問哪方面的?”

“我想知道,當初隋朝在三郡設置的官府還有沒有?”

“回稟將軍,鄯善郡和且末郡的官府沒有了,幾年前就已經被吐渾谷軍隊佔領,但伊吾郡的官府還有,我們就是從伊吾郡過來,還見到了王太守。”

李靖頓時又驚又喜,他本來沒有抱什麼希望,沒想到伊吾郡太守居然在,那就說明伊吾郡還在中原手中。

這時,旁邊玉門守將吳法明道:“將軍,雖然郡衙還在,但將軍也不要想得太好。”

李靖不由暗罵自己糊塗,很明顯玉門守將更瞭解情況,自己居然還問商人,他讓士兵帶幾個商人出去,這才問道:“吳將軍剛纔這話是什麼意思?能否具體說說?!?

“啓稟李將軍,現在伊吾郡實際上是被沙陀突厥人控制,但他們效忠了西突厥,所以西突厥便不再窺視伊吾郡,而把伊吾郡交給了沙陀人,沙陀人比較聰明,他們只佔領草場,沒有動伊吾縣,官府也就保留下來了,其實所謂伊吾郡,實際上只有伊吾一座小縣?!?

“那伊吾郡太守爲什麼沒有效忠唐朝?”李靖不解地問道。

“關於這件事,卑職只是聽說了一點傳聞,是否準確卑職確實不知。”

“你說就是了。”

“回稟將軍,卑職聽說王太守也想效忠唐朝,但敦煌郡李太守不同意,派兵攔截了王太守的使者,使者只好又返回伊吾縣了?!?

李靖很驚訝,敦煌郡也投降了唐朝,爲什麼太守卻不準伊吾郡歸降唐朝,這裡面是什麼緣故?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這個卑職不敢亂說?!眳欠鞯拖骂^,顯得有點緊張。

李靖注視他片刻道:“我們皇帝陛下一向厚待邊疆將領,像吳將軍這樣爲過戍守邊疆十年,會比一般將領更容易得到提拔,甚至還會被加封爵位,給子孫留下餘蔭,但前提是忠誠,如果將軍不肯忠於天子,將會失去人生最大的一次機會,將來追悔莫及,我不勉強吳將軍回答,但請吳將軍三思?!?

吳法明沉默良久,終於長長嘆了口氣道:“卑職原本是隋將,若不是妻兒在敦煌縣,又怎敢說假話,正是卑職攔截了王太守派去長安的使者,使者中箭重傷而死,就埋葬在玉門關,這當然是李太守的命令?!?

“李太守爲什麼要下這個命令?”

吳法明既然已經說開,便不再隱瞞,他坦誠地說道:“李太守名義上歸降了唐朝,但實際上他依然割據敦煌自立,原因也很簡單,李太守實名叫做李勳,他的兄長就是大涼王李軌,李勳表面上對唐朝稱臣獻土,但他骨子裡十分仇視唐朝,卑職名爲唐將,實際上也是被他控制?!?

“李勳有多少軍隊?”李靖又追問道。

“大約三千人,這是敦煌郡能供養軍隊的極限,但聽說李勳有意投靠西突厥,想得到統葉護可汗的支持,但不知這個消息是真是假?!?

李靖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吳法明這番話無疑顛覆了他的判斷,也改變了他的原計劃,他原計劃派楊信和一支軍隊去敦煌縣,他自己率軍去伊吾郡,但現在看來,他必須集中精力處理好敦煌郡。

“將軍,還有一個重要消息。”

“什麼?”

“李勳的軍隊大概有三百名沙陀人,爲首之人是沙陀貴族,叫做朱邪翰,他和現在的沙陀酋長爭奪酋長失敗,逃到敦煌來,被李勳藏匿在軍中,李勳想利用他招攬沙陀部族,但此人和現在的沙陀酋長有殺父之仇,如果將軍抓到他,將有利於將軍和沙陀人談判?!?

李靖點了點頭,這倒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李靖率領數萬大軍離開了玉門關,向西南方向的敦煌縣而去,玉門關距離敦煌縣約一百五十里,六十里處有一座戍堡,叫做柳園戍,柳園戍正好位於西去伊吾郡和南下敦煌縣的交匯處,交通和軍事地位都十分重要,平時戍堡有五十名士兵駐守,屬於玉門關管轄。

另外,圍繞著戍堡形成一處小小的集鎮,七八家店鋪,二十幾戶人家,給沿途商旅提供歇腳補給,雖然這一帶風沙很大,環境艱苦,但生意都還不錯。

大軍在柳園戍稍作休整,士兵們吃了午飯,大家又再次出發,向九十里外的敦煌開去。

黃昏時分,在距離敦煌還有數裡時,一隊士兵護衛著十幾名官員從敦煌縣而來,爲首是一名四十餘歲的官員,正是敦煌太守李勳,後面還有郡丞、縣令等等,事實上敦煌郡就只有三個縣,最東面靠近張掖郡的玉門縣玉門縣和玉門關無關,雙方相距數百里,還有晉昌縣,然後便是敦煌縣。

李勳是割據河西稱帝的李軌之弟,李軌的涼王國被唐軍所滅後,李淵便放過了河西李氏,李勳也向唐朝及時請罪歸降,從而得到了寬恕,李淵雖然也想過把敦煌太守李勳換掉,但一方面考慮到河西需要穩定,另一面疲於應對張鉉的擴張,更換太守之事便遲遲沒有落實,李勳也趁這幾年秘密發展軍隊,他已經擁有三千軍隊,事實上已割據了敦煌郡,一旦李淵更換太守,他就立刻投降西突厥。

李勳在中午時接到了玉門守將吳法明的鷹信,吳法明在信中告訴他,李靖率三萬大軍西征並不是爲了敦煌郡,而是爲了奪回鄯善郡和且末郡,這讓李勳稍稍鬆了口氣,但爲了瞞過周軍,李勳還是讓心腹手下帶領軍隊躲藏到大水井一帶。

這時,李靖的大軍停下,李勳帶著一班官員上前拜見李靖,“下官敦煌郡太守李勳,歡迎李將軍前來敦煌郡?!?

“參見李將軍!”衆人紛紛躬身行禮。

李靖打量他們一眼,淡淡問道:“怎麼只有你們這幾個官員?”

李勳回頭看了一眼衆人,不解道:“縣尉以上官員都在這裡,其他小吏地位太低,就沒有必要來見將軍了?!?

“李太守誤會了,我是說,怎麼都是文官,沒有武將?難道敦煌沒有郡兵?”

李勳有點心慌意亂道:“敦煌只有一千郡駐軍,玉門關有五百人,陽關三百人,還有兩百人分佈在四座戍堡,柳園戍是其中之一,將軍應該已經見到了,敦煌城沒有軍隊,只有一百多個衙役維持治安,由縣尉率領?!?

“不對吧!我怎麼覺得李太守還漏算了兩千人?”李靖失笑非笑地注視著李勳。

李勳的頭嗡地一聲,彷彿炸開了,他知道一定是吳法明出賣了自己,望著李靖嚴厲的目光,他腿一軟,竟然跪倒在地上。

李靖冷冷道:“你想對抗唐朝我不怪罪,但你準備投降西突厥,我卻絕不饒恕,來人,將他們抓起來!”。

第1117章 解決之道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176章 深夜來客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1章 莫非天意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107章 進軍遼東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52章 可汗憂慮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447章 爭佔下邳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1084章 拼死突圍(下)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98章 用人之道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1179章 天下大戰(三十七)第730章 強襲敵營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13章 玄武火鳳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702章 柳城再戰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44章 紫蟲玉蛹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493章 名將隕落
第1117章 解決之道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565章 裴氏抉擇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628章 王亦要王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176章 深夜來客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1章 莫非天意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107章 進軍遼東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807章 立功贖罪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52章 可汗憂慮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447章 爭佔下邳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1084章 拼死突圍(下)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98章 用人之道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1179章 天下大戰(三十七)第730章 強襲敵營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13章 玄武火鳳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702章 柳城再戰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44章 紫蟲玉蛹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493章 名將隕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长宁县| 大港区| 阳泉市| 隆化县| 拉萨市| 聊城市| 彭水| 安远县| 平安县| 黎城县| 余江县| 望城县| 阿合奇县| 崇州市| 丰镇市| 上蔡县| 阳泉市| 肇州县| 承德市| 年辖:市辖区| 西安市| 九龙县| 柯坪县| 金昌市| 灌云县| 平泉县| 阳山县| 巩义市| 汾西县| 阿克苏市| 社会| 自治县| 磐石市| 莆田市| 阿拉善左旗| 高邮市| 基隆市| 内乡县| 武川县|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