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3章 魏王心事

魏王收到了一封信,由魯國使者當殿拜會後,交給魏王的,深刻的表達了魯國的魏太子對魏王這個父親的思念。

魏王自己看了,不能不掉淚。他看完後,還要傳閱他人。

於是殿上的人都看到了,一個個輪著看了一遍魏太子是如何思念父親的。

殿上的人當然也要跟著感動的。

感動完了,魏王見今天顯然是不能幹正事了,就說有些感傷,要失陪了。衆臣恭送大王后,也都出宮了。

一連幾天,魏王都沒有見人。

當時在殿上的大臣們也很尷尬。

因爲魏太子象徵著魏王以前的一樁醜事。

當年魏太后與王后相爭,太后命人推倒王后輿轎,致王后傷重而死。在王后死之前,王后宮中的小公子失蹤不見了,而王后面告大王,稱是太后帶走了小公子。

魏王根據王后死前之言,將太后關在了宮中。太后至死沒有再踏出宮門一步。

彼時,魏王和大臣都以爲小公子已經死了。魏王就痛泣之後,將小公子追爲太子後下葬。

不料,就在幾年前,已經長到十歲的小太子回來了!

小太子是由前王舊臣曹大夫的子侄送來,此人名爲曹非,他說當時王后求他將尚在襁褓中的小太子送到魯國公主手中,由魯國公主撫養。因爲魯國公主與王后乃是不同父的同母姐妹。曹非受王后哀求,將小太子偷出,挾帶出宮,送到魯國,長到現在纔回來。

可小太子已經不認父了,對魏王並沒有絲毫敬意,後來更是逃回了魯國。

可子不孝,父卻要慈。何況其中又有魯國。魏王只能承認小太子的身份,待他卻十足冷淡。

小太子當日回來後居住在王宮深處,十歲上下卻不通詩書禮儀,沒有延請名師,魏王也沒有替小太子引見諸位大臣。

後來小太子逃走,魏王也是事後才發現的。直到魯國遣使者送信:使者又是這個曹非;魏王纔不得不將小太子託在魯王座下,受其教導。

事到如今,子不子,父不父,已經成了禍患。

親信深知魏王現在是騎虎難下,而且魏王身邊已經有了四個聰明可愛的小公子了。

“他總是要回來的。”親信勸魏王,“大王何必憂愁?他不回來就算了;他要回來,大王要他做足孝子本分,若有一件不成,自可將他的太子之位奪去。”

魏王的眉頭皺成川字,“孤不是擔心太子,是魯國。魯國挾著太子不放,肯定是想對我父子不利的。”

魏王不肯說小太子壞話,說來說去,都是魯國不好。

親信點頭:“魯王陰險狠毒,必取其禍!”

魏王想了想,還不是不得不承認,當年把魏太子送到魯國,雖然有好處,但壞處也越來越大了。

一來,這個太子,是在當時以爲他已經死了才立的。既是看在晉國的份上,也是看在其母已死的份上。

之後他把太后關起來也就師出有名了。

而太子未死,這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他並不想要一個有著晉國血統的太子,更別提這個太子還身負殺母之仇,日後他繼位,會不會重提舊事?造成魏國的動盪?這都是隱患。

所以太子回來後,他礙於父子天倫,無法下手殺他,但也一直忽視他。

他逃走,他原本想順理成章的將他的太子之位奪去,不料曹非又跑回來當殿哭訴,叫他無法下手。

畢竟當時王后慘死,太子被迫流落魯國,都是他這個爲夫、爲父、爲王的沒有擔負起責任來。

是他的錯。

如果他再輕易就捨去太子,會令天下人不齒。

魏王是想成就一世無暇之名的。他不想像趙王一樣四下征戰,誇耀武力;也不想跟魯王一樣,自在遊戲。

他想當一個可堪爲後世表率的大王。

所以他承認了太子的身份。

但將他託給魯王教養。

他這樣做,是爲了趁著太子不在,教導出一個魏國人人愛戴的兒子,這樣等魯國送回太子之後,兩人相校,魏人自然會選擇他們更熟悉更喜愛的那一個。

他就可以讓人“勸說”這個生長在魯國的太子,讓出太子之位。

在太子離開魏國後,世家不再騷動,也不再有人催他儘快替太子延師,讓太子出閣見人。

他將其他的兒子送給名師教導,慢慢替他們顯名、揚名。

而宮中也不再爲這個太子緊張慌亂,王后與夫人們也日漸和睦。

可這個長在魯國的太子仍然如鯁在喉。

他逐漸成長,魏王心中的不安也一再擴大。他不禁後悔自己的心軟,不該顧忌太子是前王后唯一留下的血脈而沒有除掉他。

其二,國中仍有人在蠢蠢欲動,他們一再向魏王建議要迎回太子,道魏國太子在他國成長,不是吉兆。若太子日後只知魯國,不知魏國該如何是好?

他們認爲只要將太子迎回來,再善加教導,他就會忘了魯國,一心一意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也有人認爲應該將名師送到魯國去教導太子,只憑曹非一人只怕不是夠。那曹非,兩面三刀,心懷不軌,他的父母親人也早就不在了,只剩下他一個人,誰知道他安的是什麼心呢?

這些魏王統統都知道,但他想的不是把太子要回來,而是選擇其他兒子。可他又不願意讓人知道他的心思,他希望人人都知道是太子不孝,而非他不慈。

一個已經打算舍掉的太子,爲什麼要爲這樣一個人去犧牲他的名聲呢?

親信替魏王出了個主意,“大王,何不就送幾個人去照顧太子呢?”

魏王聽懂了,他沉思片刻後,命親信選取良女,送往魯國,服侍太子。

隨車而去的還有大批的珠寶玉器,以及擅長遊戲的歌伎、舞伎、樂伎等。

當這些人離開後,魏王想起了來魯人說的一件趣事。

這件趣事是商人告訴魯人的,而魯商行遍天下,自然知道的趣事多一點。

魏國則因爲之前的一些緣故,魏王趕絕了商人,甚至在國中頒下王令,或魏人行商,則克以十倍稅金;或有城放商人進出,則商人需以頭贖罪,此城太守、將軍也要脫冠待罪。

但魏王也知道,魏國真沒有了商人也不行,所以他會親手頒發一個叫“買賣”的行商令,有此行商令者,可以買賣貨物,替各城互通有無。

能得到這個行商令的,都是各大世家,他們自己家裡就有子弟或奴僕擅長商事,得了此令,便奉王令行事,專司買賣,又稱王商。

王商借著行商令,買賣隨心所欲,所獲頗豐。

魏王收到各家送上的貢物,也覺得此令解決了一大難題。既避免了惡事重演,又能令國內暢通,百姓安居,乃是大好事。

說起來,惡商肆無忌憚,只有這些遵奉王令買賣的商人才是善商,纔是魏國需要的。

壞處自然是外面的消息會慢一點。

這些魯人說的是關於鳳凰臺的事。

說皇帝的一個宮婦把一個領兵的大將軍殺了,皇帝的姑姑又重新任命了這個大將軍的兒子、侄子去打仗,還打勝了呢。

一個魯人說,那宮婦是何人?皇帝就這麼喜歡她?另一個魯人說,那一定是個美人吧?說不定會像洛水之仙那樣?

他們嘻嘻哈哈的,宮中的魏人就好奇的圍過去聽,不多時這個新鮮故事就傳遍了王宮。

直到魏王在寵愛的夫人那裡聽到了,夫人是當成個好玩的事跟他說的,夫人道:“說不定會是我國的公主呢。”

魏王搖頭,“不會,阿笨極爲笨拙,不會是她。”

這個故事跟魏王從心腹那裡得到的消息差不多,只是那遠在鳳凰臺的心腹跟他說,那個被殺的大將軍,是花家花千降,罪名是不敬,不恭,大逆。

而殺他的,不是什麼宮女,而是朝陽公主。

這朝陽公主這一年來像是突然開了竅,先將各諸侯國的公主召來,藉此試探了各個世家的態度後,突然出手就殺了花家花千降。

花家失了龍頭,朝陽公主又下手籠絡住了花千降的兒子們,將花家完全握在了手心中。

現在,她又令花家帶兵出征,不管勝敗都能看得出來:朝陽長公主只怕有不臣之心。

心腹懷疑,皇帝只怕有不好了。

皇帝有疾,這個魏王能猜得出來,但到底是什麼樣的疾才叫這個小皇帝從來不敢露面就不知道了。現在看來,只怕是體弱。

朝陽公主身負先帝託孤之責,之前小心翼翼護住小皇帝,又替小皇帝選後選妃,這是要替他留下血脈。

現在她又冒出頭,意欲□□。

只怕花家只是個開始。她下一個下手的……

魏王猜測,該是陶家。

魏王讓心腹一定要將朝陽公主的一舉一動都打聽清楚。

至於前段時間傳遞來的聖旨上說要魏國送上人祭和豐盛的祭品……

魏王想了想,突然召來親信,道:“快去追信使!就道孤命太子往鳳凰臺去,拜見皇帝!”

親信聽得暗自心驚,低頭應是。

……原來,大王已經想要太子的性命了。

第291章 因材施教第744章 鳳旨第69章 摘星公主第547章 三寶第117章 兄弟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304章 心服第744章 鳳旨第390章 人才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581章 好哥哥第482章 給予與索取第191章 流言第781章 愛妻!第39章 虎符第338章 器行與魯字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743章 使者第542章 大雪壓青松第513章 夢中的太子第58章 兄弟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662章 嘴炮和刀槍第97章 燕使第234章 善與惡第64章 出宮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571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第503章 新城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164章 智第16章 唱戲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60章第337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44章 我的祖國第748章 “昏君”第677章 她愛這裡,愛得深沉第511章 佔地第26章 解憂第174章 歸第55章 蔣偉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710章 皇帝在哪裡?第486章 放假快樂第431章 不要臉第292章 魚餌第584章 陷阱第385章 火坑第581章 好哥哥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453章 皇后第198章 哀兵第166章 毒(上)第662章 嘴炮和刀槍第723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188章 遼城第178章 陷第305章 自毀第330章 戲弄第604章 悔叫親爹當大王第565章 惜寶山第68章 摘星宮第170章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100章 忠厚之子第314章 感傷第366章 引導第70章 龍蟠第278章 斷情第256章 迷惑第320章 鉤吻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94章 授官2.0第92章 潛逃第91章 八點半再更一章第748章 “昏君”第552章 一戰成名第612章 救星第19章 蔣淑第39章 虎符第621章 “虎口”奪糧第385章 火坑第54章 公主第188章 遼城第23章 吾兒長成第425章 愛第796章 聲……第146章 城第739章 鄭洲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613章 陷入困境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127章 殺人第797章 聲聲……第500章 神與非神第310章 冬日
第291章 因材施教第744章 鳳旨第69章 摘星公主第547章 三寶第117章 兄弟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675章 學會新招數的公主第304章 心服第744章 鳳旨第390章 人才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581章 好哥哥第482章 給予與索取第191章 流言第781章 愛妻!第39章 虎符第338章 器行與魯字第776章 太子,你說錯臺詞了!第743章 使者第542章 大雪壓青松第513章 夢中的太子第58章 兄弟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556章 鳳凰臺上下第662章 嘴炮和刀槍第97章 燕使第234章 善與惡第64章 出宮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571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第503章 新城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688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164章 智第16章 唱戲第430章 “大王”的魯國第60章第337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244章 我的祖國第748章 “昏君”第677章 她愛這裡,愛得深沉第511章 佔地第26章 解憂第174章 歸第55章 蔣偉第763章 三觀差異第710章 皇帝在哪裡?第486章 放假快樂第431章 不要臉第292章 魚餌第584章 陷阱第385章 火坑第581章 好哥哥第243章 忠誠與否第453章 皇后第198章 哀兵第166章 毒(上)第662章 嘴炮和刀槍第723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188章 遼城第178章 陷第305章 自毀第330章 戲弄第604章 悔叫親爹當大王第565章 惜寶山第68章 摘星宮第170章第683章 貢品與禮物第100章 忠厚之子第314章 感傷第366章 引導第70章 龍蟠第278章 斷情第256章 迷惑第320章 鉤吻第391章 八姓重歸第94章 授官2.0第92章 潛逃第91章 八點半再更一章第748章 “昏君”第552章 一戰成名第612章 救星第19章 蔣淑第39章 虎符第621章 “虎口”奪糧第385章 火坑第54章 公主第188章 遼城第23章 吾兒長成第425章 愛第796章 聲……第146章 城第739章 鄭洲第778章 神女降世第613章 陷入困境第730章 她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人第127章 殺人第797章 聲聲……第500章 神與非神第310章 冬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铜山县| 舞钢市| 高邑县| 万荣县| 容城县| 翁牛特旗| 商水县| 桐乡市| 鸡东县| 黄浦区| 北宁市| 当涂县| 顺平县| 洛南县| 长沙市| 绥棱县| 小金县| 收藏| 遂溪县| 当涂县| 东乌| 中卫市| 许昌市| 鄂尔多斯市| 阜南县| 云龙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大姚县| 吉木乃县| 阜阳市| 赤壁市| 朝阳区| 吴川市| 靖远县| 沈阳市| 抚顺县| 孙吴县| 连江县| 汨罗市|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