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3章 缺點棍棒

渭水碼頭上,尋常的商船都已經不許進出。

只見諸多的大船停靠在碼頭邊上,而這些並非是要帶著劉長等人前往海外的大船,只是些尋常的運兵船,他們要先坐著大船前往扶南國,水軍已經在扶南國等候著了,等到劉長前往扶南國,就可以從那裡坐上真正的戰艦,前往海外。

劉長看向了身後的衆人,眼裡有些不捨。

這次離開,也不知何時才能再次回來。

劉安站在衆人之前,諸侯王們分別站在他的身後,那些要留守的大臣們也在此處。

劉長這些時日裡,已經與衆人都做好了告別。

只是這真正離開的時候,依舊有什麼在抓著劉長的心口,讓他無法轉身離去。

劉長注視著面前的兒子,此刻的劉安正微微皺起眉頭,神色格外的嚴肅,帝國的重擔這次是要完全落在他的身上了,劉安心裡自然是有擔憂的,劉長並非是第一次出征,劉安也並非是初次監國,可這次的情況明顯是不太一樣的。

或許是注意到了阿父眼裡的擔憂,劉安上前一步,認真的說道:“阿父,國內的事情,您不必擔心,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厚望。”

“我會照顧好阿母他們,也會照顧好弟弟妹妹,善待大臣,您回來時,大漢定然更加強盛。”

劉安說著,眼神也逐漸變得堅毅了起來。

劉長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沒有多說什麼,這些時日裡,劉長會見了很多人,囑咐了很多事情,可就是沒有與劉安相處太多,也沒有給劉安囑咐什麼。

劉長是不願意給這個兒子太多的壓力,在他面前,說話還是要謹慎的,自己的幾句囑咐,都容易變成壓在他身上的大山,倒不如什麼都不說,讓他按著自己的想法來治理大漢。反正,那些該說的事情,自己已經告知了朝中衆人,有他們輔佐,安再昏庸也不可能將大漢折騰的滅亡。

劉長看向了其餘子嗣們。

劉勃,劉賜等人的眼裡明顯有些不捨。

劉良乾脆低著頭抽泣了起來。

令劉長沒有想到的是,女兒劉姈此刻卻非常的堅強,看向阿父的眼裡都閃著光芒。

“阿父,勿要擔心,我會好好學習,帶著人前往扶南國,等候阿父凱旋!”

劉長咧嘴笑了起來,劉賜急忙說道:“阿父,我們可以在安息相見!”

劉長最後又看向了兄弟們,以及大臣們。

目光尤其是落在了欒布的身上,欒布此刻直勾勾的看著皇帝,什麼都沒有說,劉長長嘆了一聲。

“欒布.”

他又看向了一旁的劉安,示意他靠近些,衆人也不知皇帝與他們兩人說了什麼,只看到皇帝伸出自己的手指頭,與劉安講述著什麼,劉安恍然大悟,而欒相的臉色卻很是無奈。

“記住了嗎?一根手指就是嚇唬,兩根就是直接幹掉”

“往後面對羣臣的時候,你就記住這一點,整個廟堂裡,最爲可靠的就是這個人了,他是看著我長大的,他也是最正直的,你可以完全信任他,出了任何事,都要最先找他來商談若是遇到讓你無奈的對手,就用你的手指頭.”

劉長說著,方纔看向了欒布。

欒布抿了抿嘴脣,想要說些什麼。

“欒布不必多說,我知道,你又開始後悔當初給樑王送信了對吧?”

欒布的施法被打斷,也只是笑了笑。

劉長看了看其餘的大臣們,深吸了一口氣,轉身朝著船上走了過去,諸多將領們紛紛跟在了他的身後,衆人上了船,很快,大船們從碼頭處離開,緩緩朝著遠處行駛而去,劉安等衆人就站在岸邊上,看著那些大船緩緩遠去。

在阿父轉身的那一刻,劉安就覺得雙肩一沉,而當大船遠離的時候,劉安的心臟又劇烈的跳動了起來。

一種莫名的恐懼感迅速籠罩了劉安,伴隨著一種失衡感,劉安深吸了幾口氣,方纔穩住了身體。

心裡空蕩蕩,只覺得失去了依靠。

這種滋味並不好受。

當劉安回過神來的時候,他發現,衆人都在打量著自己,當皇帝遠去之後,他就成爲了這裡的主宰,他不再是要依靠阿父的孩子,而是成爲了衆人的依靠。

衆人都在盯著他,等待著這位新領袖發出自己的詔令。

劉安仰起頭來,看著遠處的船隻逐漸消失不見。

然後,他發出了自己的第一道詔令。

“羣臣諸王返回厚德殿,商談大事!”

“唯!!!”

劉長站在船頭,迎面吹著風,呂祿和竇廣國分別站在了他的左右,劉長咧嘴笑著,感受著這舒適的冷風,忍不住感慨了起來。

“我盼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猛虎出籠.”

劉長將手放在了劍柄上,眺望著遠處,眼神變得有些凌厲。

“許久都不曾有這般的感受了.你說,我們這一路是否還能遇到水賊?”

呂祿苦笑了起來,“這麼大的動作,報紙上也報道了,水賊只要不是像夏侯竈那般沒有腦子的,此刻肯定都躲起來了,誰敢靠近這裡呢?只怕陛下這一路都遇不到什麼水賊了”

“無礙,就算水賊能躲起來,安息人還能躲起來嗎?”

劉長放開了劍柄,仰起頭來,任由清風吹拂著自己的臉龐。

他又問道:“師父的情況如何啊?”

竇廣國急忙說道:“太尉還在艙內讀書,他不喜歡這風浪.”

劉長跟韓信並沒有上同一艘大船,劉長是有這個想法的,但是韓信卻不想,韓信跟張不疑在一艘船上,張不疑的水性非常不好,有暈船的毛病,爲了這次能跟隨皇帝出征,張不疑在先前的時日裡,一直都待在船上,也不知那是一種何等堅毅的決心,反正他是克服了這個缺點,主動承擔了照顧太尉的責任。

周亞夫和樊伉在前軍的位置上,劉長在中軍的位置上,韓信在後軍的位置上。

劉長咧嘴笑了起來,“只怕再走一個多月,師父就該煩了,就再也不願意跟著我出海前往安息了。”

三人沉默了許久,呂祿忽然嘆息了一聲。

“陛下.太子能管的住那麼多人嗎?”

“管不住也得管,這是遲早的事情,難道還要我來保護他一輩子嗎?”

“早晚的事情,不要再去想長安的事情了,你好好觀察沿岸地區,看看有沒有適合你修建工廠的地方!”

呂祿一愣,“可我們還不曾出長安啊.”

“不出長安就不可以修建工廠了嗎?”

呂祿無言以對,只好看向了遠處。

艦隊的航行速度其實並不慢,從長安要前往扶南國,水路明顯比陸路更快一些,尤其是在大漢造出了大型的車船之後,航行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各地的諸侯王和大臣出行的時候,大多也選擇坐船前往,除非是夏國這樣的,只能騎馬。

劉長在這些時日裡倒是過的很開心,自從離開長安之後,皇帝的心情明顯就好了很多,這些時日裡,他在船上組織了各種的運動,帶著甲士和大臣們玩的不亦樂乎。

而就如劉長所預測的那種,韓信很快就有些厭煩。

主要是他帶的書讀完了,整日的航行讓他覺得很是無趣。

他們也沒有遇到什麼水賊,實際上,早在皇帝準備出征之前,各地的官員們就已經帶著人將水域上的賊寇們清除乾淨了,他們也害怕,若是皇帝在出行的時候忽然遇到了水賊,自己豈不是要遭殃?

“兄長,阿父不在了!他那些馬車.呵呵要不就賞給我吧?”

劉賜摩擦著手,一臉諂媚的站在劉安身邊。

劉安瞪了他一眼,“什麼叫不在了!你隔這分遺產呢?!”

劉安已經正式搬進了皇宮內,不過,他並沒有住在厚德殿內,反而是住在了過去曾居住的東宮。

劉賜急忙說道:“兄長,這些東西放在皇宮裡,浪費啊,多好的戰車,多好的駿馬,還有那些弓箭,甲冑,阿父反正也不用,我這次要出征安息,不如就先讓我來用.等阿父回來了,我再還給他,您覺得如何?”

“兄長,我這連個像樣的戰車都沒有,如何能攻打安息啊?”

劉安平靜的說道:“這賞賜啊,是要給與有功勞的人的,你有什麼功勞啊?國內的事情辦好了?安息人被你打敗了?”

劉賜說不出話來。

“這樣吧,暫時借你一架戰車,但是,你要拿出功勞來,若是你立下了功勞,這些東西,我都可以賞賜給你!”

劉賜眼前一亮,“此言當真??”

“當真!”

“那阿父若是追究下來”

“就說是我賞賜給你的。”

“好!!”

劉賜很是開心,他打那些戰車的主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好不容易盼到這一天,劉安的話還是狠狠的激勵了他一下,他很是開心的表示,自己一定會建立更多的功勳,不會讓兄長失望。

在劉賜離開之後,衛文君有些無奈的說道:“殿下,這陛下的東西,若是直接拿來賞賜夏王,怕是會有些不妥.”

在劉長離開之後,劉安正式入駐皇宮,而身邊自然是需要一個大總管,而衛文君就成爲了劉安身邊的呂祿,雖然年輕,但是各方面都相當老辣。

劉安搖了搖頭,“無礙,不過是些戰車而已,阿父也根本就不在意,拿來激勵這個豎子也不錯,若是羣臣裡誰有非議,你就告知我便好正好,我也想逝世兩根手指有多大的作用”

“殿下是想要以此來引出.”

衛文君瞇起了雙眼,劉安卻嚴肅的說道:“如今我來執掌大漢,何必再需要引出什麼對我不滿的人呢?我只是想要賞賜自家弟弟而已,諸侯王們的情況如何?”

“燕王正在與欒相商談具體的事務,短期內估計還不想離開,趙王已經往回走了,夏王估計還想要撈點好處,代王陪在皇后身邊其餘諸王已經做好了離去的準備.,.”

“嗯”

劉安說著,再次看起了面前的這些奏表,他與劉長不同,劉長平日裡從來不看的這些東西,劉安卻是非常的重視,親自批閱,從早看到晚,相當的盡職盡責,跟劉長完全不一樣,他沒有安排爲自己批閱奏表的官員,他覺得這些東西能增加自己的閱歷和經驗,多看看是沒有什麼壞處的,只是,這樣的選擇卻讓他的工作時日變得很長,整個東宮都幾乎被那些上書給淹沒。

大漢實在是太大了,各地發生的事情也很多,光是郡守們的上書就夠頭疼的。

劉安又看了幾篇奏表,隨即揉了揉自己的額頭。

“這樣也不行啊,事情太多了,還是得找人來相助張相的位置,得有個人來做。”

衛文君一愣,狐疑的問道:“殿下準備讓誰來擔任呢?”

劉安收起了面前的奏表,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目前還沒有想到,我且出去散散步,你就不必跟著了.”

“散步?”

衛文君一頭霧水。

“阿母!!!”

曹姝正坐在長樂宮內,看著兩個孫子給自己講述著今日的成果,就聽到門外傳來了叫聲。

曹姝一愣,擡起頭來,卻看到劉安大步走了進來。

看到劉安,劉遷和劉徹趕忙收起了笑容,換上了一副乖巧的模樣,老老實實的站在了一旁。

劉安拍了拍他們的頭,隨即坐在了曹姝的面前。

曹姝看著劉安的模樣,無奈的說道,“安啊.就算你有你阿父的本事,我也沒有你大母的能力啊你找我是沒什麼用的。”

劉安笑了起來,“阿母.我只是有些想法,想讓您聽聽。”

“那你說吧。”

“我想讓晁錯回來。”

“啊??”

曹姝有些驚訝的看著面前的兒子,劉安的臉色非常的嚴肅,劉安繼續說道:“之所以想讓晁錯回來,不是因爲信不過當今的廟堂羣臣,主要是因爲我的精力有限,留侯跟著阿父離開了,沒有了他,就只能是我獨自來負責廟堂裡的奏表,而如今的奏表實在是太多,就算我日夜觀看,只怕也沒有那個時日,一整日都查閱不完,除非是有個才能出衆的人前來輔佐。”

“我想了一下,整個大漢,能接替留侯,負責全天下的奏表,輔佐君王的人,就只有晁錯一個人了。”

“至於樑國,樑國本身發展的就很好,晁公無論在不在樑國,影響都不是那麼的大,但是他在長安,對整個天下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聽到兒子的話,曹姝的臉上滿是擔憂。

“安啊,這晁錯的才能我是知道的,你阿父常常說這個人可以接替北平侯,但是有一個問題,他的名聲非常的不好,官員們都很厭惡他,你這剛剛執掌廟堂的大事,若是直接讓他回來輔佐你,只怕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你阿父纔剛剛離去,這個時候你要如此行爲.”

劉安皺起了眉頭,看得出,劉安的心裡其實也是有些遲疑的,並不是下定了決心。

“阿母.我也想到了這些,以您來看,我不該讓晁錯回來?”

曹姝再次沉默了下來,她沉思了許久,方纔說道:“不過,你阿父纔剛剛離去如今還不曾離開大漢的境內,很多人對你阿父還是很畏懼的,在這個時候將他招來,其實也不是壞事,若是等你阿父離開了大漢,再做這件事,或許阻力將會更大。”

曹姝忽然做出了決定,她認真的握住了面前的劉安的手。

“安,若是你覺得晁錯更適合前來長安,那你就去做吧,不要顧慮別的,若是出了什麼事,朝中還有我,還有那些老臣,他們是不會讓你受到欺辱的,你放心去做便是了,你阿父曾對我說,不怕你做錯事,就怕你不敢做事,你既然想要讓晁錯回來,那你就去下詔!!”

曹姝這番話,讓劉安頓時就下定了決心,他也不再遲疑,來自母親的激勵,讓他信心百倍。

他站起身來,“好阿母,我現在就去下令。”

“朝中有欒相操辦大事,有四伯父監察大臣,現在讓晁錯來出謀劃策,那我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還有就是南北軍的問題,阿父將車騎將軍帶走了,南北軍需要一個臨時的領袖,我麾下的程不識,可以暫且率領北軍,我麾下的張夫,可以暫時率領南軍,阿母覺得呢?”

曹姝頓時笑了起來,此刻,她是真的感受到了兒子的蛻變。

在過去,兒子的心思一直都是在聯絡天下的賢才,辯論學問,對其他方面看的很輕,而現在,他的意思很明確,他要插手兵權,將大漢最強大的軍隊控制在自己的手裡,軍隊纔是下達詔令的底氣,劉安終於明白了這一點。

“好,你可以如此下令。”

劉安的臉上出現了一抹笑容,他朝著曹姝行了一禮,隨即匆匆離去。

兩個豎子看著他離開,劉遷有些好奇的詢問道:“大母.阿父既然有了決定,爲什麼還要來問您呢?”

曹姝寵溺的看著面前的孫子,揉了揉他的頭,“他啊.就是缺點鼓勵。”

“其實很多事情他不是不會,就是沒有人鼓勵他而已。”

劉遷恍然大悟,急忙從衣袖裡拿出了今年的試卷。

“大母.我覺得我也缺點鼓勵.”

曹姝興致勃勃的拿起了試卷,看著上頭的分數,臉色頓時複雜了起來。

“我覺得你不缺鼓勵.你缺點棍棒!!”

第777章 兩大傑出弟子第505章 闔家團圓第107章 哥,你別走第86章 你們可差遠了第802章 雙重打擊第151章 想復仇嗎?長?第503章 前來背鍋第333章 從今日起,戒酒!第837章 果然不錯!!第281章 羣賢本色第903章 缺點棍棒第571章 結爲同姓兄弟!第29章 黃老學說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322章 南北羣賢,一時瑜亮第15章 尚方第518章 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啊第153章 劉長給冒頓的回信(二合一)第14章 大漢諸侯們的保護者第59章 劍聖公子長第880章 不許離開第687章 這就是大治之世嗎?第756章 交情很深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188章 賀唐王喜提新舍人第565章 特殊的送信方式第147章 相敬如賓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514章 給你一個當大漢諸侯的機會!第644章 你來啦~~第706章 呂雉第416章 長大聖人第408章 天下豈有兩年太子乎?第902章 出征!!第505章 闔家團圓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778章 還不快開口求我?!第190章 陛下俊美,而側捉刀者,真英雄也!第720章 同行啊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統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29章 黃老學說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733章 失道者第117章 你寫日記,我讀報紙第155章 劉長單于當場社死第813章 遇強則強第520章 凱旋第54章 父與子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第323章 劉郎妙計定天下第112章 定要治一治這曹賊!第442章 敢欺負我的兒子??第319章 一腳踢上鋼板第904章 扶南第541章 阿母第560章 大丈夫要有氣量第164章 母與子第545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111章 太子妃第869章 夏侯式外交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694章 非外王也第14章 大漢諸侯們的保護者第72章 勇者的心第698章 誰能繼之?第831章 生來如此第150章 季布第459章 然安知獄吏之貴乎?第243章 大漢處處都是賢明的王第799章 乃公不幹第440章 老師第894章 呂后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第412章 四世三公張不疑第677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575章 堪輿家第737章 祖孫三人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64章 反覆橫跳第127章 我哥哥膽小,但是他人很好第558章 沒想到吧!第446章 不該壯第865章 英武非凡第610章 近墨者黑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667章 王恬啓第860章 成器第781章 劉家豎子初長成父親節第396章 召平第734章 良善和藹長老爺第299章 唐厲隱幽紂蕩刺干荒惑繆息專縱虛願第65章 借刀殺人第133章 我不是不懂第502章 商農不兩立第844章 救了一命第901章 蠢豎子第184章 你還真是高皇帝的兒子!
第777章 兩大傑出弟子第505章 闔家團圓第107章 哥,你別走第86章 你們可差遠了第802章 雙重打擊第151章 想復仇嗎?長?第503章 前來背鍋第333章 從今日起,戒酒!第837章 果然不錯!!第281章 羣賢本色第903章 缺點棍棒第571章 結爲同姓兄弟!第29章 黃老學說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322章 南北羣賢,一時瑜亮第15章 尚方第518章 來就來吧,還帶什麼禮物啊第153章 劉長給冒頓的回信(二合一)第14章 大漢諸侯們的保護者第59章 劍聖公子長第880章 不許離開第687章 這就是大治之世嗎?第756章 交情很深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188章 賀唐王喜提新舍人第565章 特殊的送信方式第147章 相敬如賓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514章 給你一個當大漢諸侯的機會!第644章 你來啦~~第706章 呂雉第416章 長大聖人第408章 天下豈有兩年太子乎?第902章 出征!!第505章 闔家團圓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778章 還不快開口求我?!第190章 陛下俊美,而側捉刀者,真英雄也!第720章 同行啊第613章 真正的春秋大一統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29章 黃老學說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733章 失道者第117章 你寫日記,我讀報紙第155章 劉長單于當場社死第813章 遇強則強第520章 凱旋第54章 父與子第338章 爲阿父報仇!第323章 劉郎妙計定天下第112章 定要治一治這曹賊!第442章 敢欺負我的兒子??第319章 一腳踢上鋼板第904章 扶南第541章 阿母第560章 大丈夫要有氣量第164章 母與子第545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111章 太子妃第869章 夏侯式外交第863章 夏侯國相第694章 非外王也第14章 大漢諸侯們的保護者第72章 勇者的心第698章 誰能繼之?第831章 生來如此第150章 季布第459章 然安知獄吏之貴乎?第243章 大漢處處都是賢明的王第799章 乃公不幹第440章 老師第894章 呂后第796章 福之爲禍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第412章 四世三公張不疑第677章 寶劍鋒從磨礪出第575章 堪輿家第737章 祖孫三人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64章 反覆橫跳第127章 我哥哥膽小,但是他人很好第558章 沒想到吧!第446章 不該壯第865章 英武非凡第610章 近墨者黑第274章 吾王蠻夷也第667章 王恬啓第860章 成器第781章 劉家豎子初長成父親節第396章 召平第734章 良善和藹長老爺第299章 唐厲隱幽紂蕩刺干荒惑繆息專縱虛願第65章 借刀殺人第133章 我不是不懂第502章 商農不兩立第844章 救了一命第901章 蠢豎子第184章 你還真是高皇帝的兒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英县| 长海县| 庄河市| 岳普湖县| 西贡区| 黔江区| 鄂伦春自治旗| 蒙阴县| 武功县| 长丰县| 阿瓦提县| 日照市| 烟台市| 惠州市| 昌宁县| 长宁区| 石首市| 广汉市| 丁青县| 司法| 南宫市| 庄河市| 彩票| 白水县| 竹山县| 仁寿县| 梁平县| 越西县| 张家港市| 宿迁市| 太谷县| 从江县| 延津县| 珲春市| 垣曲县| 沾益县| 太仆寺旗| 左贡县| 抚远县| 广元市|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