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6章 引人矚目

第826章 引人矚目

趙頭連著好幾天都沒能睡好覺。

原先還在想著廟堂會派什麼人前來這裡對付水賊的問題,本以爲周勝之能來這裡就已經是蓬蓽生輝了,他實在沒有想到,車騎將軍居然也要前來。

瑯琊這個默默無聞的地方,同時聚集了大漢樓船將軍與車騎將軍,頓時吸引了整個中原的矚目。

周勝之坐在上位,作爲擊敗水賊的英雄,他在瑯琊郡受到了極大的尊重。

當然,周勝之就是沒有這樣的貢獻,也沒有人敢不尊重他,尤其是在沿海這一塊,他這個樓船將軍的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

趙頭忐忑不安的坐在他的身邊,再三詢問道:“車騎將軍真的要前來嗎?”

“你都問了多少次了,這個消息在外頭都傳開了,他已經在路上了,很快就能到達此處。”

趙頭頓時有些慌亂,“有您在這裡,任何水賊都不敢靠近瑯琊,車騎將軍又爲何要前來此處呢?”

“我要對付的水賊可不只是你這一帶的水賊,整個沿岸的水賊,都要一併收拾了,我負責海上的那些人,亞夫是負責陸地上的那些當然,我聽聞他前來此處還有其他的目的,不過我也沒有敢詳細的詢問。”

周勝之很是平靜的回答道。

過去周勝之對弟弟還是非常羨慕的,畢竟這弟弟的爵位和能力都壓著自己一頭,但是在經歷瞭如此多的戰事後,周勝之也逐漸看開了,此刻的他大概是整個大漢最熟悉水戰的將領,雖然在陸地上打不過周亞夫,但若是水戰,他確信弟弟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

趙頭卻還是有些茫然,當初一個都不來,這一來就是來兩個。

周家兩虎同時在瑯琊,瑯琊的治安方面肯定是不用擔心了,但是這兩個將軍都不好相處啊,若是再出什麼事

趙頭想想就覺得頭疼,不過,他一個小郡守,面對廟堂的政令,也沒有什麼辦法。

在周勝之的左邊,則是坐著當地的郡尉公孫賀,至於上次討伐水賊的功臣楊僕卻並不在這裡。

周勝之對公孫賀吩咐道:“這些時日裡,你要加強戒備,尤其是要提防那些豪族。”

“啊?將軍,這些人還敢與您作對不成?自從您上次設伏,全滅那些水賊之後,這些人可是一個比一個要老實本分”

“我的意思是別讓他們跑了當地的豪族,官吏,商賈,與水賊勾結者定然不少,雖說從俘虜口中得知了一部分人,可是沒有一網打盡.我有心整治,但是沒有陛下的命令,不好出手,亞夫此番來,肯定是有詔在身的,你要當心這些人逃跑”

“唯!”

公孫賀忍不住說道:“將軍,我聽聞野豬在掉進一個陷阱之後,其餘野豬就不會再輕易跳進去,連牲畜都是如此,何況是水賊呢?您讓楊司馬前往其餘地方,再次這般的計策,我覺得是難以成功的”

原來,當初楊僕示敵以弱,成功引誘當地的水賊,隨即用樓船軍一網打盡之後,楊僕即刻提議,讓他前往周邊地區,故技重施。

周勝之很是爽快的答應了他。

而公孫賀就有些不明白了,楊僕的事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水賊怎麼可能還上當呢?

周勝之瞇了瞇雙眼,低聲說道:“正如你所說的那般,野豬中了陷阱,再次遇到此類的陷阱,肯定是要躲避的.”

公孫賀恍然大悟。

“您是要派他來嚇唬那些水賊.讓他們不敢輕易靠近沿岸.”

與此同時,楊僕已經出現在了東海國。

面對東海國相,楊僕還是那般桀驁不馴的模樣,正在大聲的訓斥著當地官吏的無能,說著自己三日就能平定這裡的水賊。

可這裡的官吏們卻不像瑯琊的官吏們那般憤怒。

因爲他們早就聽說了發生在瑯琊的事情。

他們此刻都是目瞪口呆。

大哥,你這計策都不變一下的嗎?我們跟瑯琊可是接壤的呀,真覺得我們什麼也不知道??

而那些暗中扶持水賊的人,此刻也是在心裡罵出了聲。

剛騙完瑯琊的又來騙我們?真當我們都是傻子嗎?!

只是在短短兩日內,整個東海的水賊四散而逃,四處都有樓船軍潛伏在附近的傳聞,水賊們整日惶恐不安。

還不等楊僕從那邊回來,車騎將軍卻已經靠近了瑯琊郡。

周亞夫的行軍速度本來就很快,而且這次所率領的都是騎兵和戰車部隊,故而在很短的時日內,就已經奔赴到了瑯琊郡的附近。

趙頭與周勝之自然是要出來迎接的。

論地位,車騎將軍是要高出樓船將軍許多的。

“兄長!”

周亞夫趕忙從戰車上走下來,朝著周勝之行禮拜見。

周勝之很是開心的扶起了他,拉著他的手,得意的對左右說道:“這就是我無人能敵的弟弟了!”

趙頭的臉上擠滿了虛假的笑容,小心翼翼的上前行禮拜見。

周亞夫還不曾與兄長多說什麼,就直接拉住了趙頭的手,“你就是這裡的郡守吧?”

“在下正是。”

“你好好準備一下,太尉即將來此處。”

“什麼?!”

趙頭只覺得眼前一黑,“太尉來這裡是.”

“哦,是爲了水軍的事情,對了,再準備一處行宮,我半路上接到了消息,太子同行。”

趙頭整個人都踉蹌了一下,周勝之拉著弟弟的手,兩人歡快的朝著城池的方向走著,公孫賀卻急忙扶住了趙頭。

“使君,您無礙吧?”

“無礙.無礙”

趙頭深吸了一口氣,方纔說道:“不過是一些水賊而已樓船將軍,車騎將軍,淮陰侯,再加個太子.我上書的內容是不是有點太過了?居然讓廟堂這般重視??”

公孫賀低著頭,“這也是好事啊,他們若是來了,此地定然太平。”

“太平是太平了,可問題是太引人注目了,到時候整個天下的眼光都在瑯琊,這可未必是好事啊。”

“使君不必擔心!現在天下人都在關注樑國的情況,不會在意我們的!”

“哦,樑國出了什麼事?”

“晁錯去樑國了!”

“這算什麼大事啊”

樑國,都城。

樑王站在了城門口,周圍被甲士所圍的水泄不通。

樑國的幾個大臣分別站在樑王的左右,眼裡滿是驚懼。

今日,他們就要與晁錯相見了。

往後就要在晁錯麾下辦事。

樑國自有傳統,因爲國內多耕地,百姓多富裕,這裡的作風一直都是很懶散的,不作爲,樑王帶頭躺平,諸多官吏也基本不怎麼做事,樑國發展的並不差,一直都是順水順風的,而晁錯的作風跟這裡是格格不入的,晁錯是個什麼樣的人,衆人早有耳聞,這廝在樑國擔任國相,怕不是要將當地的官吏都誅一遍??

就在這焦急的等待之中,遠處的馬車緩緩靠近。

馬車停在了樑王的面前,一人從馬車內走出,正是晁錯。

“拜見國相!!”

劉恢領著羣臣急忙行禮。

晁錯都愣了一下,隨即朝著樑王回禮。

“得知您要前來,寡人特意領著羣臣在這裡恭候,您這一路可還無恙?”

晁錯沒有回答樑王,只是看著周圍的甲士,冷冷的說道:“前來迎我,何以堵住道路呢?樑國乃是中原之腹心,商賈頻繁出入,堵住這道路,不知會耽誤多少事情”

劉恢嚇得雙股顫顫,壞了,這廝該不會以此爲藉口,直接將我抓起來送長安吧??

好在,晁錯只是質問了一句,便直接下令,“讓甲士們放行,不要再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了。”

“唯!!”

樑王領著晁錯走進了城內,大臣們跟在他們兩人的身後。

晁錯打量著周圍,忍不住的點著頭。

看起來對樑國的情況還是很滿意的。

其實,早在知道晁錯要來的時候,樑國就開始了行動,豪強們大多跑了,那些沒有跑的也被抓起來治罪,同時樑王要求將過去積累的那些事情都給辦妥,不許再往後拖下去,要求各地的官吏們勤政,不許懶惰怠慢。

連駐守在城門的甲士,都變得勤快了不少,不再像從前那樣懶洋洋的。

晁錯進了城,沒有前往樑王的王宮,直接來到了國相府,查起了當地的政務和各縣所上的書表。

劉恢不願意逗留,直接藉口自己身體不適,離開了這裡,返回自己的王宮。

而羣臣卻是被留在了這裡。

晁錯坐在上位,翻看各地的情況,看了許久,方纔滿意的點著頭。

“都說樑國怠政,如今看來,傳聞倒也不都是真的,沒有積累的奏章,事事都處置妥當.”

羣臣們終於鬆了一口氣,看來這些時日裡的準備工作算是沒有白費。

“你們上一年都頒發了那些政令?操辦的如何了?廟堂給你們的政令呢?”

晁錯再次問起。

羣臣頓時沉默了下來,有郎中令壯起了膽,回答道:“晁公有所不知啊,我們這裡就是因爲缺乏您這樣有真才實學的國相,故而沒有頒發什麼政令,實在是不知如何治理百姓,廟堂也從不在意我們,如今您到了這裡,我們就有了主心骨,往後就聽從您的吩咐,完成您所下達的政令.”

“呵阿諛奉承?來人啊,將這廝給我關起來!”

羣臣大驚失色,看著甲士將那位郎中令帶走。

晁錯皺著眉頭,憤怒的看著衆人,“我此生最是厭惡阿諛諂媚的小人!我不需要你們對我多尊重,也不要你們設什麼宴,往後見到我不行禮都沒有關係,我只要辦實事的人!!”

“從今日起,都給我收起過去的陋習!”

“少說話,多做事!!”

“唯!!!”

“樑國有這般家底,你們這些庸碌之輩,居然什麼都不做,等到地方有問題就順手解決,自己卻不懂得利用這優勢,簡直就是暴斂天物!!”

“召集羣臣!!朝議!!!”

“啊?國相,現在已經過了朝議的時日啊”

“將這廝也給我帶下去關起來!!!”

當日,晁錯就在府內開了第一次的朝議,當即拿出了二十多條關於治理樑國的方案,其中包括了啓蒙,醫療,道路,民居,商業等方面的諸多政令。

樑國的羣臣哪裡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各個都被嚇得臉色蒼白,手足無措。

只是在三天之內,晁錯就上奏罷免了超過二十位的大臣和官吏。

其中不少人都是出身顯赫,甚至還有姓劉的,姓呂的,可晁錯完全不在乎這些,在罷免這些傢伙的同時,晁錯又從地方上提拔了一批人出來,全力調查民間的事情,打擊豪強姦商,又令國尉誅殺各地的遊俠。

一時間,樑國變了天,官怨四起,官不聊生。

中原各地都在爲不同的事情而忙碌著,長安裡卻變得較爲平靜,沒有什麼大事,劉長這些時日裡也是整日在城外狩獵,縱車,幾乎沒有什麼要處置的大事。

此刻,在太學內。

司馬談很是愁苦的坐在了老師的面前。

“師父啊,我實在想不明白,我明明是做了好事,卻還是捱了陛下的打,我是按著您所教的來做的事,爲什麼會這樣呢?”

“陛下揍了你?”

“是啊,當時我都不知道是陛下,回去後我將這件事情告知阿父,說這長安里居然這般不當人的惡人。”

“我阿父當即訓斥我不許羞辱陛下。”

“我不能理解,阿父說,這長安裡最不當人的惡人只有皇帝陛下,這件事肯定是皇帝陛下所做的。”

司馬談說起了事情的原委。

楊何坐在司馬談的面前,輕輕撫摸著自己的鬍鬚。

“這不是你的過錯,只是因爲當今的陛下不明白這些道理!”

楊何在朝野裡還是很出名的,他出名卻不是因爲學問,而是因爲他的百折不撓,這位仁兄因爲三次上奏勸諫皇帝,隨即被流放了三次,故而被衆人稱爲“三遷公”。

這是他第四次返回廟堂,這次在太學裡掛了職,可性格並沒有因此而變化,還是常常寫文來訓斥當今的皇帝。

只是沒有哪個邸報敢再用他的文章,連太學內部的邸報都不敢登,這讓他頗爲鬱悶。

楊何認真的對司馬談說道:“千萬不要因爲這樣的事情就改變自己的想法,要堅持自己的想法,當今國內,都是些阿諛奉承的小人,只知道如何得到皇帝的歡心,從來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我曾告訴你,對人要全力以助,就算有九個是假的,哪怕有一個是真的,那也是值當的,你的做法並沒有任何過錯!”

“我也知道陛下爲何會如此針對你,說起來,這都是因爲我的過錯啊。”

楊何長嘆了一聲。

司馬談一愣,隨即問道:“這與老師有什麼關係呢?”

“你有所不知,我與陛下,可謂是宿敵,我們文鬥多年,這些年裡,我的文章總是能直指要害,戳中皇帝的缺點,皇帝對此很是生氣,三次將我流放到外,不過,也因此特別看重我,他這般對你,肯定是因爲我的緣故!”

司馬談看向老師的眼神裡有了些崇拜。

“原來如此。”

司馬談認真說道:“我阿父還說,讓我不要再跟著您來學習,說您的做法實在危險”

楊何很是生氣,“你阿父知道什麼呢?你阿父作爲史官,都不敢直言,這是非常不對的,你要記住,往後若是你來書寫,一定要恪守本心,實事求是.”

“我知道了!!”

兩人正在內屋裡聊著天,忽然,有人撞開了大門。

楊何勃然大怒,站起身來,可看清了門外的人,整個人卻頓時慫了。

他的臉上急忙露出了笑容,“老師?您怎麼來了快,快請上座”

司馬談也急忙起身。

門外是一個老者,鬍鬚全白,住著柺杖,此刻正審視著面前的兩個傢伙,眼裡冒著怒火。

此人喚作王同。

他是楊何的老師,同時也是海內聞名的一位大儒。而他最厲害的身份,則是田何的親傳二弟子田何是齊國貴族,田氏易學派就是他所開創的,地位雖然達不到荀子的高度,但是跟浮丘伯是同一個級別的,他最厲害的弟子,乃是大漢孝仁皇帝,劉盈曾跟著他學習易,學了很多年,對他非常的恭敬,田何逝世之後,王同繼承了他的衣鉢,成爲了田易的新話事人,同時收了楊何爲弟子。

此人當初因爲一些不能明說的原因去了唐國,隨即就一直定居在唐國,在那邊傳授學問,教導弟子,直到如今。

面對楊何,王同頓時掄起了手裡的柺杖,直接就朝著他砸去。

楊何都不敢躲,直接捱了這一下。

“老師!這是爲何啊!”

“爲何?要不是司馬公寫了書信,我都不知道你在這裡做的好事,好好的一塊璞玉,都被你教成了這樣!還敢去抨擊陛下?當初我的老師都不敢這麼做,你這廝倒是好大的膽子,還宿敵?陛下認識你是誰嗎?!我今日不打死你個逆徒!!”

老頭的脾氣相當暴躁,打的楊何慘叫連連,急忙躲避。

很快,老頭就收了手,氣喘吁吁的坐在了上位。

那兩人則是坐在他的面前,低著頭,滿臉的委屈。

“這申培一點都不知道怎麼治學啊,太學就這模樣?還不如我大唐的國學呢!”

“稍後,我帶你們倆去找皇帝認罪!”

“然後,我們再談談在唐國設立新太學的事情。”

“啊??老師要設新太學??”

ps:馬上就是五一長假了,可惜作爲一個無情的碼字機器,假期註定與我無關.說不定還得多更新幾章。

(本章完)

第824章 尤其重要第873章 請家長第756章 交情很深第395章 長安出了大事!第651章 乃公的長安呢??第215章 你就說幫不幫吧?!第830章 學問只在強弩之下第635章 馬上皇帝第789章 三面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第13章 漩渦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250章 拯救齊王劉肥第101章 你給不給吧?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439章 望之不似雄主第106章 唐王的治國策略第829章 聯合起來!第129章 姐姐千萬不要嫁給他呀!第145章 寡人日理萬機,甚是勞累啊第425章 一路向西第871章 勇第615章 聽聞乃夏人之後也第306章 官山海第584章 那時我未壯!第40章 公子長的一生之敵第811章 相處的不錯第299章 唐厲隱幽紂蕩刺干荒惑繆息專縱虛願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550章 東陵瓜第345章 淮陰侯!你會不會打仗!第394章 長安能出什麼大事呢?彙報近期情況及祭幾本書第34章 韓信來了!公子死了!第819章 吃喝不愁第341章 感同身受第5章 兄友弟恭第849章 忤逆大案第333章 從今日起,戒酒!第652章 學我者死,類我者也死第542章 甦醒第736章 您果然深思熟慮第746章 兵學第900章 出征的人選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740章 將來之北方棟樑第128章 驢廷尉第804章 倚老賣老第761章 太過優秀第750章 當刮目相看第193章 樂善好施的長大善人第693章 幕後之人第876章 封賞的原因第779章 外柔內剛第215章 你就說幫不幫吧?!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382章 典有誤,厲王顧第898章 襁褓裡的嬰兒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204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第175章 大漢第一相第417章 羣賢的時代第302章 從未聽聞第696章 難得做點正事第65章 借刀殺人第326章 吃肉喝酒打張越第54章 父與子第632章 你想學?我教你啊第852章 層層篩選第440章 老師第499章 朕似乎知道正確答案第218章 我劉長一諾千金!!第647章 皇帝的回答第739章 遊俠之志第88章 欲誅樊噲(感謝鬼欲的白銀盟!)第39章 彭越第679章 走進來,滾出去第757章 願拜爲義父第509章 貪婪蓋住了恐懼第529章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第40章 公子長的一生之敵第846章 陳買的真正用法第88章 欲誅樊噲(感謝鬼欲的白銀盟!)第376章 我就是楚太子第180章 奉詔討賊獻祭與答謝第651章 乃公的長安呢??第737章 祖孫三人第164章 母與子第456章 不能成海,亦能解渴第217章 老實巴交的唐王第144章 只要你有馬,你就是我劉長最好的兄成績彙報與更新第288章 不求仙算什麼昏君呢?第710章 驕兵悍將第716章 聖朝之孝第345章 淮陰侯!你會不會打仗!第254章 這都是爲了你好第111章 太子妃第833章 用人之明第610章 近墨者黑
第824章 尤其重要第873章 請家長第756章 交情很深第395章 長安出了大事!第651章 乃公的長安呢??第215章 你就說幫不幫吧?!第830章 學問只在強弩之下第635章 馬上皇帝第789章 三面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第13章 漩渦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250章 拯救齊王劉肥第101章 你給不給吧?第329章 後世賢君的典範第439章 望之不似雄主第106章 唐王的治國策略第829章 聯合起來!第129章 姐姐千萬不要嫁給他呀!第145章 寡人日理萬機,甚是勞累啊第425章 一路向西第871章 勇第615章 聽聞乃夏人之後也第306章 官山海第584章 那時我未壯!第40章 公子長的一生之敵第811章 相處的不錯第299章 唐厲隱幽紂蕩刺干荒惑繆息專縱虛願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550章 東陵瓜第345章 淮陰侯!你會不會打仗!第394章 長安能出什麼大事呢?彙報近期情況及祭幾本書第34章 韓信來了!公子死了!第819章 吃喝不愁第341章 感同身受第5章 兄友弟恭第849章 忤逆大案第333章 從今日起,戒酒!第652章 學我者死,類我者也死第542章 甦醒第736章 您果然深思熟慮第746章 兵學第900章 出征的人選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740章 將來之北方棟樑第128章 驢廷尉第804章 倚老賣老第761章 太過優秀第750章 當刮目相看第193章 樂善好施的長大善人第693章 幕後之人第876章 封賞的原因第779章 外柔內剛第215章 你就說幫不幫吧?!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382章 典有誤,厲王顧第898章 襁褓裡的嬰兒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204章 記得下次自己寫第175章 大漢第一相第417章 羣賢的時代第302章 從未聽聞第696章 難得做點正事第65章 借刀殺人第326章 吃肉喝酒打張越第54章 父與子第632章 你想學?我教你啊第852章 層層篩選第440章 老師第499章 朕似乎知道正確答案第218章 我劉長一諾千金!!第647章 皇帝的回答第739章 遊俠之志第88章 欲誅樊噲(感謝鬼欲的白銀盟!)第39章 彭越第679章 走進來,滾出去第757章 願拜爲義父第509章 貪婪蓋住了恐懼第529章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第40章 公子長的一生之敵第846章 陳買的真正用法第88章 欲誅樊噲(感謝鬼欲的白銀盟!)第376章 我就是楚太子第180章 奉詔討賊獻祭與答謝第651章 乃公的長安呢??第737章 祖孫三人第164章 母與子第456章 不能成海,亦能解渴第217章 老實巴交的唐王第144章 只要你有馬,你就是我劉長最好的兄成績彙報與更新第288章 不求仙算什麼昏君呢?第710章 驕兵悍將第716章 聖朝之孝第345章 淮陰侯!你會不會打仗!第254章 這都是爲了你好第111章 太子妃第833章 用人之明第610章 近墨者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胶南市| 嘉峪关市| 庆城县| 北安市| 浪卡子县| 大悟县| 齐齐哈尔市| 神池县| 嘉禾县| 沙湾县| 南乐县| 九龙县| 军事| 灌阳县| 沽源县| 竹溪县| 赣州市| 遵义市| 正镶白旗| 哈尔滨市| 得荣县| 独山县| 中江县| 策勒县| 镇原县| 瑞丽市| 景洪市| 长宁县| 灵川县| 郑州市| 柏乡县| 汾阳市| 宁蒗| 台北市| 独山县| 五寨县| 太白县| 博兴县| 邯郸县|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