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5章 唐國最危險的職業,樵夫

第245章 唐國最危險的職業,樵夫

“嗡~~”

箭矢飛過,直直釘在了不遠處的樹上。

豹大驚,轉身就跑,劉長縱馬追趕在它的身後,劉長連續再射,射了幾發,準頭都不是很好,劉長沉不住氣,還沒瞄準就容易射擊,這讓他的命中率很是感人,豹四處逃竄,劉長看到自己數次都沒有射中,而豹就要消失在灌木之中,不由得勃然大怒,他猛地從馬背上跳了下來,朝著豹的方向丟出了手裡的長矛。

隨著一聲哀嚎,那豹直接被釘在了地上,撲騰了幾下,隨即倒地不起。

劉長大喜,上前,踹了幾腳,罵道:“讓你再跑!”

將士們這才追上了大王,紛紛站在劉長的身邊,“大王神射.額..大王神擲!”

劉長仰頭大笑,如今的各地,尚且還有猛獸出沒,有的會害人,有的則是傷家畜,因此,猛獸也是大害,當然,在晉陽這樣百姓較多的地區,猛獸還是比較少的,只是在上黨太原的某些山林之中,還常常有猛獸來害人。

而這些猛獸若是襲擊了家畜,它們往往不會見好就收,反而是要咬死所有的牲畜,再帶走其中一隻.因爲長期與匈奴作戰,唐國的畜牧業非常的發達,有大量的牛羊,馬,還有豚,雞等,每次斬獲的物資,劉長都是喜歡散發給各地百姓,讓他們去養。這大概也是唐人好戰的原因了,參戰的能拿到爵位,就是沒有參戰的百姓,也能分到好處。

劉長在唐國深得民心,一方面是因爲他本人的勇武,在唐國口口相傳,感染了太多神秘色彩,另外一方面,就是劉長對百姓還不錯,可能不如趙王吳王他們,因爲劉長常常徵發徭役,又是修路,又是修城,又是運糧可他不白用啊,給唐王做事,那是可以吃肉的。反而像趙王,趙王對百姓是很好,可趙國百姓依舊吃不飽。

劉長令人收起了屍體,傲然的問道:“還有沒有奏表?”

劉長之所以來這裡狩獵,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接到了地方的奏表,說有猛獸害人,這才前來消滅猛獸,欒布搖了搖頭,“沒有了都被大王殺乾淨了..大王該回去了。”

“大王.若是過度的殺害這些猛獸,那其他動物便沒有了天敵,野兔之類,會危害耕地”

欒布勸說了起來,“好了,好了,你別說了,寡人知道了!”

“趙王有使者前來嗎?”

“尚且沒有。”

劉長騎上了駿馬,帶著衆人朝著縣城的方向走去,欒布低聲說道:“大王,趙王先前曾幫助唐國出兵,傷亡慘重萬餘人全部死在了前線我們應當有所補償纔是。”

“寡人知道。”

“這次燕國要出征遼東,廟堂能應允,也是因爲大王的原因我看燕王這個人,雖與您親近,但是他與諸王不合,雄心勃勃.”

“怎麼,你覺得燕王要謀反嗎?”

“這倒不會.燕王雖武斷,卻連六駕之車都不曾坐過.不曾有僭越的行爲。”

劉長總覺得欒布這句話別有他意。

“只是,燕王窮兵黷武,絕非是善事等到會見的時候,請大王緩一緩,我看他有逼迫大王進位的想法,這是很危險的張不疑不過是一個廷尉,便是有這樣的想法,也做不了什麼,可燕王的國家雖然虛弱,那也是一方諸侯.”

“寡人知道!你放心吧!”

他們邊說邊聊,進了城,劉長不喜歡狩獵的時候被人打擾,因此都是便裝,除了地方的縣令,沒有人知道他是王,他到各地打獵,也是喜歡給自己編造身份,就說自己乃是太尉家的子輩。

“大王,還有夏無且的那件事.方纔來了書信,說廟堂也得知了這個消息,還派人詢問是否能將扁鵲的書抄寫一份,送到長安去.”

“哈哈哈,長安的羣賢也上了當?難道連陳平都被騙了?”

“是周相。”

“哎,這個老頭啊,這老頭就是直,你知道吧,太老實了.”

劉長下了馬,來到了一家酒肆前,跟賣酒的美婦人要了些酒水,便繼續跟欒布說道:“就把寡人的想法告訴他們,讓廟堂也學習,多培養些醫,這不比收稅好多了嗎?這廟堂做什麼事都比我們慢一步!”

劉長說著,又看向了面前的美婦人,笑著問道:“好美的女人,怎麼會在這裡孤身賣酒呢?”

欒布臉一黑,轉身頭去,不看這昏君。

那美婦人也不拘束,笑著說道:“只因沒有遇到君這樣的良人,因而孤身。”

“哦?你是哪裡人啊?”

“便是本地的修!不要跑太遠!”

美婦人說著,便朝著遠處的兒子叫了起來,劉長看了一眼那孩子,還不到十歲,模樣卻有些眼熟劉長笑著問道:“他的阿父呢?”

美婦人的臉色頓時變得不悅,罵道:“哼,就當死了。”

“我第一個良人死在了戰場,後有貴人來到這裡.哄騙了我,恩愛了數月,便消失了.後來便有了這個孩子.好在他留下了些錢財,好讓我繼續持家.”

劉長看著那孩子,狐疑的問道:“那個騙了你的人,是不是長得很白,年紀有些大,留著長鬚,身材偉岸,說起話來總是大義凌然?”

美婦人大驚,問道:“正是如此,您難道認識他?”

“好嘛.還真是啊哎,這人啊,簡直了欒布,把那人的地址告訴這位夫人算了,這樣吧,您直接就跟我走吧,我帶你去找那人,這裡的生意.”

美婦人急忙說道:“這裡的事情,我可以交給弟弟來辦,他在哪裡?”

“不遠,就在晉陽!”

“師父!!”

當劉長一頭扎進了張蒼府的時候,跟在劉長身後的欒布卻愣住了。

張蒼的府邸平日裡總是關著門的,處置什麼政務也不是在私宅裡,除卻少數幾個人,基本都不知道府內的情況,而欒布就是第一次前來,當他跟著大王走進府的時候,處處都是鶯歌燕舞,怎麼說呢,到處都是女子。

有的三三成羣,坐在一起,不知聊著什麼,有的則是在散步.這麼放眼看去,你都數不清這裡到底有多少人,很快就有人來迎接他們,這是幾個年輕人,欒布原先以爲是下人,可從大王與他們的對話裡看,他們都是張蒼的兒子。

這麼一路朝著內院走去,所能看到的都是女子了。

欒布也數不清有多少,反正絕對是在一百人以上的,至於孩子那就更多了,院落裡有孩子四處跑著玩耍,都可以在這裡搞個國學了.而那位美婦人也是跟在他們的身後,當張蒼衣衫不整的前來迎接的時候,美婦人卻死死盯著他,罵道:“你何以負我?!”

張蒼擡起頭來,狐疑的打量著面前的婦人,她身邊的孩子,不由得長嘆了一聲。

“你們且去休息,稍後我會去找你們的。”

美婦人還想說話,可看到這府邸格外奢華,心裡還是露了怯,在張蒼兒子的帶領下,帶著孩子離開了此處。

張蒼讓劉長坐在上位,自己和欒布坐在了他的身旁,隨即長嘆了一聲,說道:“大王啊爲王者,應當關心家國大事,怎麼可以總是外出狩獵遊玩呢?”

“師父是怕我再帶人回來吧?”

“大王出去也就算了,每次出去都給我帶人回來.這是什麼道理?”

“師父還怨我?!寡人還想問您呢,爲何寡人去哪裡遊玩都能碰到您的老相識?寡人現在上路,看到的孩子幾乎都像您!”

張蒼清了清嗓子,說道:“這都是我年輕時候的行爲,當時年幼,不明事理。”

“年輕時的事??寡人方纔還看到一個婦人抱著一個嬰兒!”

“咳,大王因何事來找臣呢?”

“還是屯田的事情,這件事,師父您可拖了好長一段時日了,該有個結果了吧?”

“欲速則不達。”

張蒼平靜的說道:“已近春時,在這個時候,遷徙大量的民衆趕往朔方等地,在這裡開墾屯田,這一定是趕不上的,只能是在今年秋收之後,再做打算了,在那之前,臣會將一切都準備妥當。”

“好,這件事寡人可以等,那在到朔方的路上修建驛舍的事情,您爲何也不動手呢?”

“因爲不確定建城的大概,因此還不能動手.”

張蒼不慌不忙的說著,這位國相什麼都好,就是太喜歡偷懶了,只要劉長不逼,他做事就絕對不急,劉長甚至覺得,若是自己早來唐國十年,說不定唐國實力已經是現在的十倍了。

劉長板著臉,嚴肅的說道:“寡人是要看到成果的寡人所要求的事情,張相若是不讓寡人看到成果,寡人便要爲您特意修建一座府邸,讓您獨自在那府邸內辦公,十月不許出門!!”

“大王,臣定然做好。”

劉長又吩咐了幾句,這才嚴肅的說道:“師父啊,您四處留情,不曾強迫,寡人也不好說什麼,可是您不能入了就走啊,這樣的行爲,實在是算不上什麼大丈夫生子卻不養,這是要遭天譴的!”

“臣領命!”

劉長這才轉身離開了這裡,當他們走出來之後,欒布這才狐疑的問道:“張相到底有多少妾室?”

“明面上的有百餘人,各地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那他有多少孩子呢?”

“我怎麼知道,我估計他自己都不知道!”

欒布卻搖了搖頭,“張相有負大儒之名.難怪先前多次入獄。”

劉長感慨道:“張蒼來到唐國,唐國大治,他很多的政策,救活了近百萬的百姓,有大功,可他總是四處留情,一旦對方有了身孕,便不再親近.若是張相能管好自己,或許他的名望不會低於蕭相,奈何啊。”

兩人回到了王宮,張不疑卻早已在王宮門口等待著。

“大王!”

劉長讓他跟上,進了王宮,讓衆人離開,只剩下了張不疑一個人,張不疑拿出了奏表,放在了劉長的面前,認真的說道:“大王,您不在的這段時日裡,臣又抓捕了幾個奸賊,這些是各地送來的案件,都已經辦理.”

張不疑爲劉長講述了起來,這廝若是不算反骨的話,辦事能力還是不錯的,他總是精力無限,跟張蒼相反,急著去建立功名,忙於國事,不顧私情,行事果斷,確實是個能臣。

“這比起原先還是好了很多,唐國百姓大多兇惡,因小事而殺人者常有.如今殺人等事越來越少,盜竊也幾乎沒有.多數案件都與商貿有關,有哄擡價格的,有以次充好的,有偏財的.”,用後來人的話來說,就是刑事犯罪正在降低,而商業欺詐等犯罪卻在不斷的增加。

劉長認真的點著頭。

張不疑隨即又說道:“繡衣有報.”

他再次拿出了奏表,這一次就不是案件了,而是些大臣們的事情,唐國的繡衣,目前是張不疑來負責的,爲唐王之耳目,監察羣臣,劉長之所以讓張不疑擔任廷尉,就是因爲張不疑這個人忠心耿耿,是大唐罕見的大忠誠,值得信任!

“大王,這些都是些奸賊.他們居然敢在私下裡非議大王,還說大王急著修建道路城池,不體恤民力像這樣的奸臣,就應當被誅殺還有這些,這些都是忠良之士,這幾位甚至想要聯合上書,勸說大王在晉陽修建大王宮,覺得如今的王宮配不上大王.”

劉長遲疑了片刻,這奸賊和忠良是不是該換個位?

“不疑啊人家想要指責寡人做的不對,怎麼就是奸賊呢?想要上書讓寡人修建王宮,難道就是忠良嗎?”

“不要看他們對寡人的態度,多去看他們私下裡是否作惡,是否欺壓百姓”

“唯!”

“對了,大王,侍御史鄒量彈劾廷尉,說廷尉所制定的刑法重與廟堂所規定的,說大王自設法度,藐視廟堂,以肉刑爲重,不行仁義之政.”

“哦?他現在人在哪裡?”

“在廷尉大牢。”

“胡鬧!!人家說了你幾句,你就把人家給丟進大牢裡?”

“他彈劾廷尉倒是無礙,只是他污衊大王,臣絕不輕饒!”

“趕緊把人給放出去!”

“唯!”

劉長撫摸著下巴,“人家說的也對.唐國的刑法確實比其他地方都重可這也沒辦法啊,我唐國的百姓素來勇武好鬥,若不以重刑壓制,那怎麼辦呢?同樣是私鬥,長安能發生一例,我唐國就能發生一百例寡人若是跟長安那樣,私鬥只是賠點錢,那還了得地方官吏每天就是要去抓私鬥了這也得因地制宜啊。”

“大王英明!當真如此!”

“不疑啊,你其他事都處理的不錯,但是啊.可不能胡亂抓人啊我看你啊,真是越來越像宣義了!”

“先前樊伉還跟我抱怨,說他回家休息的時候縱車返回,就被你帶走,關了三天”

張不疑認真的說道:“大王,身爲廷尉,若是不能嚴厲治法,那就不能服衆。”

“哦?寡人的不疑終於也變成了一代賢臣了啊!不過,下次再遇到鄒量那樣的事情,不要直接抓人!”

“大王,臣也是按著律法來辦事,他若是上書大王,直言不諱,臣不會抓他,可他對他人如此言語,那就不行。”

劉長驚訝的發現,自家這位反骨居然還成熟了不少,如此下去,或許還真的能接過留侯的旗,就算建不了留侯那樣的功,也能青史留名,成爲一代賢臣。

劉長開心的說道:“臣隨其君,有寡人這樣賢明的王,羣臣也能成爲賢明的大臣了!”

就在兩人交談的時候,夏無且派人來稟告,說是召集了一批醫家大賢前來拜見大王。

劉長這段時日裡要做的事情很多,先前燕王要借周勃,隨後上書廟堂,請求討伐胡人,長安答應了他,並且讓唐王來負責這件事,唐,趙,燕三國一起來決定,因此,劉長還要跟兩位大王見個面,商討一下出兵和分..分戰利品的事情。唐王可不是二八開能打發走的,雖然兵是燕國出的,將是趙國出的,可唐國還是要吃大頭。

誰不知道這北地是長老爺說了算的。

除卻這件事,還有就是醫家們的事情。夏無且以參觀扁鵲醫書的名醫將那些醫家騙到了唐國,光騙來可還不行,還得想辦法讓他們留下來。

趙王那裡還沒有消息,他的國相幾戶都變成了共享國相,劉長開闢了乞討式治國的理念,而如意則是開闢了一條借國相式的治國理念,別看他先前的士卒全軍覆滅,可唐國的援助那是不少的,在擊敗敵人之後,劉長一次性送了十萬頭牲畜給趙國,還送去了鐵器,農具等物資,雖然這些也抵不上人命,可好歹能讓其他的趙國人活下去。

何況這次燕國只是要將,不要士卒。

不過,現在還是先見過這些醫家們再說。

很快,夏無且就帶著這些人走了進來,當他們走進王宮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急忙拜見了唐王,劉長則是打量著這些人,笑著說道:“諸公能前來唐國,爲寡人效力,寡人實在是開心啊,來人啊!賞!”

聽到劉長的話,幾個醫家臉色大變。

其中一個醫家大聲說道:“我才疏學淺,這次前來,也只是爲了求學,沒有什麼本事可以輔佐大王!”

“哈哈哈,能來到這裡的,都是天下有名的大醫,您何必如此自謙呢?”

“我在地方上,救濟貧窮的百姓,我的醫術,只能治好黔首之疾,卻治不好王侯!”

那人態度非常的堅決,眼裡滿是對王侯們的不屑。

“寡人可不是讓伱來治王侯的!”

“何況,既然到了唐國,那就沒有離開的道理。”

“你若是不肯,寡人..寡人便去殺了晉陽附近的樵夫,以此泄憤!!”

淳于意一臉茫然的看著面前這位暴君,這特麼關樵夫什麼事???

ps:找了很久,沒有找到關於醫家的相關資料,都怪我當初沒有好好聽課,光顧著寫書去了,書到用處方恨少啊.對了,今天均訂突破到了四萬七,嚇了我一跳,感謝羣賢們的大力支持,放心吧,仲父絕不會因爲這成績飄起來的。

(本章完)

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858章 南越之南第540章 風起雲涌第678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498章 專業的人來辦專業的活第99章 賢師高徒第837章 果然不錯!!第111章 太子妃第55章 趙王劉如意第396章 召平第359章 吉!!大吉!!!第567章 不類其父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357章 太子安和他的徵北大將軍第602章 連張不疑都像個賢臣第195章 爲何不拜見寡人呢?第287章 拯救漢使第478章 家庭弟位第296章 大勢已去請假第408章 天下豈有兩年太子乎?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384章 豈有此理?!第874章 大義凌然第408章 天下豈有兩年太子乎?第80章 我樂意第830章 學問只在強弩之下第882章 張湯第362章 阿長與黃老帛書第845章 最好的駿馬第782章 晉西北三大王第11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18章 公子學射第3章 大小無賴第878章 虜其王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第311章 張釋之第826章 引人矚目第30章 高興早了!第324章 打完就走第65章 借刀殺人第487章 安陵第420章 人形外掛第23章 生錯了時代第806章 差之遠矣(補更)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75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801章 天生神力第548章 你什麼時候寫淮南子啊?第277章 陛下謀反了!第28章 你怎麼知道?第86章 你們可差遠了第703章 這是軍功!!第386章 大漢皇帝不是人第401章 世道循環周復始第821章 別有用心第847章 喪家之犬第287章 拯救漢使第696章 難得做點正事父親節第100章 不許笑!第815章 點石成金第564章 虎父豎子第668章 自古法家不善終第227章 衆正盈朝第494章 皇帝來了第11章 最偉大的人第892章 家風第135章 楚墨第354章 舅父和仲父都各有各的難處第130章 你們都看不到我嗎??第429章 不流放個太子還能叫秦王嗎?第565章 特殊的送信方式第770章 大漢的恥辱啊第145章 寡人日理萬機,甚是勞累啊第700章 吳王何能?第471章 羣賢本色第102章 根在這兒呢!第58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感謝兩位盟主第64章 反覆橫跳請假第622章 誹謗你誹謗我啊獻祭幾本幼苗第644章 你來啦~~第898章 襁褓裡的嬰兒第730章 老而不死爲賊!第615章 聽聞乃夏人之後也第709章 自食惡果?第60章 這很值得!第389章 法家大亂鬥第548章 你什麼時候寫淮南子啊?第88章 欲誅樊噲(感謝鬼欲的白銀盟!)第157章 來人啊,給齊王備酒!第266章 稍微誇張了一點點第582章 大治之世第24章 改錯歸正第460章 前仆後繼第516章 封淮南王第853章 論孝第342章 趙國的魯公
第557章 無用之物第858章 南越之南第540章 風起雲涌第678章 梅花香自苦寒來第498章 專業的人來辦專業的活第99章 賢師高徒第837章 果然不錯!!第111章 太子妃第55章 趙王劉如意第396章 召平第359章 吉!!大吉!!!第567章 不類其父第640章 霸王再臨第357章 太子安和他的徵北大將軍第602章 連張不疑都像個賢臣第195章 爲何不拜見寡人呢?第287章 拯救漢使第478章 家庭弟位第296章 大勢已去請假第408章 天下豈有兩年太子乎?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384章 豈有此理?!第874章 大義凌然第408章 天下豈有兩年太子乎?第80章 我樂意第830章 學問只在強弩之下第882章 張湯第362章 阿長與黃老帛書第845章 最好的駿馬第782章 晉西北三大王第11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18章 公子學射第3章 大小無賴第878章 虜其王第731章 寡人從西土長安而來....第311章 張釋之第826章 引人矚目第30章 高興早了!第324章 打完就走第65章 借刀殺人第487章 安陵第420章 人形外掛第23章 生錯了時代第806章 差之遠矣(補更)第816章 要被坐實的謠言第751章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第801章 天生神力第548章 你什麼時候寫淮南子啊?第277章 陛下謀反了!第28章 你怎麼知道?第86章 你們可差遠了第703章 這是軍功!!第386章 大漢皇帝不是人第401章 世道循環周復始第821章 別有用心第847章 喪家之犬第287章 拯救漢使第696章 難得做點正事父親節第100章 不許笑!第815章 點石成金第564章 虎父豎子第668章 自古法家不善終第227章 衆正盈朝第494章 皇帝來了第11章 最偉大的人第892章 家風第135章 楚墨第354章 舅父和仲父都各有各的難處第130章 你們都看不到我嗎??第429章 不流放個太子還能叫秦王嗎?第565章 特殊的送信方式第770章 大漢的恥辱啊第145章 寡人日理萬機,甚是勞累啊第700章 吳王何能?第471章 羣賢本色第102章 根在這兒呢!第58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感謝兩位盟主第64章 反覆橫跳請假第622章 誹謗你誹謗我啊獻祭幾本幼苗第644章 你來啦~~第898章 襁褓裡的嬰兒第730章 老而不死爲賊!第615章 聽聞乃夏人之後也第709章 自食惡果?第60章 這很值得!第389章 法家大亂鬥第548章 你什麼時候寫淮南子啊?第88章 欲誅樊噲(感謝鬼欲的白銀盟!)第157章 來人啊,給齊王備酒!第266章 稍微誇張了一點點第582章 大治之世第24章 改錯歸正第460章 前仆後繼第516章 封淮南王第853章 論孝第342章 趙國的魯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砀山县| 呼和浩特市| 岢岚县| 宁南县| 五台县| 临颍县| 旬阳县| 调兵山市| 合山市| 扶风县| 五寨县| 大余县| 兴和县| 奉化市| 鹿邑县| 道孚县| 尖扎县| 历史| 五原县| 和顺县| 台湾省| 巴青县| 施秉县| 四会市| 永兴县| 鄄城县| 靖江市| 井研县| 天全县| 平潭县| 延庆县| 宁河县| 徐闻县| 屯留县| 江孜县| 永嘉县| 龙门县| 阿拉善右旗| 昌吉市|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