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駙馬一看,趕緊縮頸藏身,把箭躲過。就乘這個機會,中華軍闖上陣去,將王光亮的死屍和王耀宗搶回本隊。
虞豐年看出了門道,這他孃的旁門左道,破不了他的葫蘆,這仗沒法打。心中想起一個人,王無憂,王無憂的火槍隊在場,再厲害的火槍隊也不行。
想到這兒,就想收兵,要收沒收的時候,憨虎“噌”躥了出去,一擺鎦金钂:“小王八蛋,我砸扁你。”
虞豐年一看,“呀,別……”話沒出口,憨虎已經撲上去了。
掄起鎦金钂,力劈華山砸下來,賀耀南烈焰叉舉火燒天一擋,他纔多大的勁兒,被憨虎一棍砸落烈焰叉,賀耀南直接從馬屁股後面栽了下去。
憨虎一起:“我砸死你!”舉鎦金钂就砸,要砸沒砸到,賀耀南就地一棍,翻身把葫蘆抄起來,一拍葫蘆底,“哧”!又噴出了毒汁。
憨虎下意識一擰身子,頭臉躲過去了,毒汁射在後背上,我們說過憨虎長了一身石甲,儘管如此,擋不住毒汁,這毒汁就像硫酸一樣,燒得憨虎嗷嗷怪叫。他拉著鎦金鏜扭身就跑,總算逃回本陣。
王宣在城樓上看得真切,心裡不住地暗自禱告,阿彌陀佛!蒼天有眼,南寧州有救了。他眉飛色舞,衝陣前蜇摸一陣兒,突然高叫一聲,傳出軍令:“來呀,給我大開城門,殺!”說罷,他帶著三千軍兵,如潮水一般。殺出東關。
虞豐年無奈,抽工夫掏出懷裡的手槍。“嘭”就是一槍,沒對準。槍從賀耀南耳朵邊飛過,賀耀南一驚,隨之大怒,翻身上馬,擎著葫蘆就追虞豐年。
虞豐年身經百戰,讓弓弩手射住陣腳,帶著人馬緩緩後退,回到營中,改日再戰。
王宣賀耀南追尾一番。怕中埋伏,收兵撤隊。
單說虞豐年。他退兵安營,將諸事料理已畢,剛回到寢帳,突然得報說,受傷的憨虎和王耀宗,恐怕性命難保。虞豐年聽罷,只驚得目瞪口呆。急忙帶著將官,到後帳探視。
他們到了那兒一瞅。只見憨虎和王耀宗昏迷不醒,王耀宗腦袋腫得如麥鬥一般,連五官都快分不清了。憨虎在那兒趴著,後背上的傷口全都朝外流淌黃水。臭味難搪。軍醫大夫都在牀前站著,無有主意。
虞豐年看罷,對守在牀邊的軍醫大夫問道:“各位。醫治此傷,你們有何良策?”
爲首的大夫哭喪著臉。說道:“不行啊!主公,咱不知病因。難以對癥用藥。”
另一個大夫也說道:“兩位將軍人事不省,脈搏微弱,只恐性命不能久長啊!”
前來探望的衆人一聽,都唉聲嘆氣,禿熊最疼憨虎,放聲大哭:“完了!原以爲憋死狼峪被破,大勝就在眼前;誰知剛出深淵,又陷泥坑,我兄弟可咋辦啊?”
虞豐年突然想起韋馱,上次破金國普風老和尚,就是靠韋馱,“快請韋老先生,看他老人家有沒有辦法。”
把韋馱請過來,韋馱也看也一皺眉,尤其心疼徒弟憨虎,可是束手無策。不過韋馱江湖經驗豐富,說道:“依小老兒看來,兩人負傷,非比一般,綠林之中有個講究,誰用暗器將人打傷,還得由誰來治,外人恐怕無濟於事。所以,最好能有人進入南寧州,盜取解藥,興許還能保住他們的性命;若盜不來解藥,就得爲他們料理後事!”
“我們哥們兒去盜取解藥。”說話的是虞豐年的手下十八勇士的零一八,也是虞豐年最爲信任的人之一。
虞豐年十分擔心:“兩位兄弟,城內兵丁壁壘森嚴,你們進城,豈不是兇多吉少?”
零一八一笑:“我們的生死事小,爲老大賣命,死得其所,怕什麼挺身走險?”
福王牛皋點頭說道:“真夠英雄,事到如今,咱只可捨命求藥,以營救衆將不死。但願處處留神,不可粗心大意。”
“不勞囑咐。”
“兩位準備何時動身?”
“今天晚間就去。”
虞豐年點頭:“既然如此,零一七、零一八,你們倆就辛苦一趟,千萬多加小心。”
“陛下放心,我們肝腦塗地,一定要盜回解藥。”
虞豐年親自給兩人倒了兩杯酒,敬他們,兩人喝完,磕了一個頭,下去準備了。
送走他們,虞豐年還不放心,問韋馱:“老人家,一條腿走路我不放心,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韋馱想了想,說:“還有一個辦法,也可備選。”
“什麼辦法?”虞豐年問道。
韋馱說:“陛下,諸位,你們聽說過水泊梁山有一位神醫安道全嗎?”
虞豐年眼前一亮:“老先生,你知道安道全的住處?他不是在薊州嗎?距離此地十萬八千里。”
韋馱說:“要找安道全絕非易事,不過據小老兒所知,他收了兩個徒弟,一個跟在他的身邊,一個流落到距此廣西地界棲霞谷,喚作‘丁三味’,據說,不管什麼病,只要吃他三味藥,藥到病除。”
“還有這樣的神人?老先生可知道棲霞谷在什麼地方?”
韋馱說:“棲霞谷位於東南方,距離此地也就三百多裡,你們看能不能派人去找找他?只不過,此人”
牛通當即晃著一腦袋黃毛說:“我去我去!我去找人!”
虞豐年一琢磨,直搖頭,對韋馱說:“老先生,我們去請丁三味,那麼南寧州會不會也知道這個人?他們會不會也去請人?”
韋馱說有這種可能。
虞豐年說:“既然如此,四弟嶽震,禿熊,牛通,你們三個多帶些隨從,跑一趟棲霞谷。有你們去,就算南寧州去一些大將也無濟於事。”
三個人跪倒領命,下去準備,帶著厚禮,按韋馱指點的地址,一行十餘人,起身趕奔棲霞谷。
這邊,到了晚上,零一七和零一八趁天黑向南寧州城摸去。虞豐年與衆位將官把他們送出門,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了,一個個緘口無語,靜等著他們的喜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