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那一日在農(nóng)家莊說書的紀綱,自燕王奉天靖難後,他便時刻關(guān)注著時局,這些時日來,燕王連克懷裡、鬆亭關(guān)讓這位一心想建立功名的書生,心中很是嚮往,一番思索後便決定來真定瞧瞧,說不定能碰上點運氣建立一番功業(yè)也說不定,他將心中的想法告知了一同遊玩的高賢寧,豈料高賢寧自幼熟讀儒家詩書,對忠君愛國最爲看重,聽紀綱要趕往真定投奔燕王,登時大怒,將紀綱好生一頓臭罵,紀綱被高賢寧一頓臭罵,心中雖怒,但二人相交深厚,紀綱極爲看重這份兄弟情誼,細細思索之下,也沒爭辯,但二人心隙就此展開,最終二人分道揚鑣,高賢寧速回山東誓死抗拒燕王,紀綱則隻身來了真定,希望能碰上燕王,能在燕王手下們謀求一官半職,還趁此亂世建立功名。
就在他來到真定的檔口,蕭琴也來到了真定,前些時日,蕭琴每日自真定前方廣場的藥材攤上提煉藥材送往長生殿,被這廝看在眼裡,他本和蕭琴有一面之緣,見蕭琴好生奇怪,便一連幾日跟隨蕭琴,初始還道他只是一個賣藥材的,後來他發(fā)現(xiàn),其實不然,這個年輕人每日將藥材攤上的藥草一高價買來,來到長生殿卻是低價賣出,這讓他好生懷疑,如此這般一連幾日他終於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原來這位年輕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意在真定府。
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紀綱細細一思索,便隱約的猜到蕭琴可能是燕王派到真定的密探,他正憂心無人引薦自己,若是能和這個燕王密探好搞關(guān)係,何愁不能見到燕王呢?念及此處,他在一個午後的下午終於朝蕭琴道出了身份。蕭琴本一心一意的打探真定府,沒料到會碰上紀綱,日後這個權(quán)傾朝野的大奸臣?但蕭琴畢竟來自二十一世紀,紀綱的事情歷史已經(jīng)記載清清楚楚,得知此人不久後,將會投奔燕王,倒也不如何慌亂。紀綱瞧蕭琴神色驚訝,頓時大喜心道:“果然是燕王的密探,如此一來,黃天對我不薄啊!“當下將蕭琴拉至一處大樹下,將心中所想全盤告知,蕭琴沒料到這後日的權(quán)臣對朱棣如此嚮往,登時大喜,當下向紀綱表明了身份,並許諾日後引薦給燕王。
二人一番交心,便結(jié)成了同盟,紀綱當即便是要爲燕王反撲大業(yè)做一點貢獻,蕭琴真愁人手不夠,沒料到這位日後的權(quán)臣主動送上門,心中大喜,便讓他負責偵查真定府的動靜。
“怎麼樣,可有消息?“蕭琴小心的走上前,低聲道。
紀綱神色不變,搖了搖蒲扇,神情頗爲瀟灑。好一會兒才低聲道:“我已經(jīng)探知,耿炳文今日一早便調(diào)配人手,命楊松帶著九千人駐屯雄縣,估計趁著燕王兵馬尚未來到之際,打燕王一個措手不及!“
“雄縣?”蕭琴似乎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
紀綱瞧蕭琴滿臉狐疑之色,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意,搖了搖蒲扇,笑著道:“今雄縣地,夏朝屬有易氏,周莊王三年燕桓候徙都臨易。春秋時期爲北燕之域,戰(zhàn)國時爲燕國易邑地,燕王喜十二年入趙國。秦統(tǒng)一後,先屬廣陽郡,後屬上谷郡。
到了漢時,置易縣,屬涿郡。後東漢時,易縣屬涿郡,永元二年改名河間國。
三國魏:易縣更名易城縣,屬河間郡。
三國歸晉後,易城縣屬河間國。
南北朝:北魏天興二年復故名易縣;北齊天寶七年、廢易縣入莫縣,屬高陽郡;北周建德六年滅北齊,莫縣入北周,仍屬高陽郡。
隋:仍爲莫縣地,屬涿州,後涿州改涿郡;大業(yè)二年改屬河間郡。
唐:武德五年析固安縣和莫縣原易縣屬地,置歸義縣,屬北義洲,縣治於州中,治所在今縣城西北十五公里容城縣王路村北;貞觀元年州縣俱廢,入河北道;八年復置歸義縣,屬幽州;景雲(yún)二年改屬莫州,同年還屬幽州;天寶元年改屬范陽郡;至德二年還屬幽州;大曆四年改屬涿州。
五代:後梁乾化元年歸義縣入燕,屬涿州;四年,後唐滅燕,歸義縣入後唐,仍屬涿州;後晉天福元年歸義縣隨燕雲(yún)十六州入遼,屬涿州;後周顯德六年世宗親征伐遼,收復瓦橋關(guān)置雄州,雄名源於此。至此,唐置歸義縣以白溝河爲界分爲南北兩縣,南歸義先屬後周,次年屬宋,北歸義屬遼。
北宋:北歸義縣屬遼之涿州;南歸義縣於太平興國元年更名歸信,仍屬雄州。宣和四年宋收復涿州,歸義、歸信兩縣並存。
金:天會三年,即北宋宣和七年歸義、歸信兩縣皆入金,後廢歸義縣併入歸信縣,縣仍治於州中。
元:至元二年廢雄州,四年,歸信縣併入容城縣。至元二十一年雄州、歸信縣同時復置,縣仍治於州中,雄州屬大都路,二十三年改屬保定路。
至我大明洪武年間,太祖廢歸信縣入雄州,屬保定府。七年四月降雄州爲雄縣,雄縣始名於此,屬保定府。同年容城縣併入雄縣,十三年析置容城縣。“紀綱侃侃而談,只把一旁的蕭琴聽得目瞪口呆,心道:”此人能成爲日後的權(quán)臣,看來也並非一無是處,單憑這份熟知各省歷史變遷,自己就自嘆不如!“
紀綱說了一大通,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xù)道:“雄縣乃是軍事要地,東漢末年,公孫瓚據(jù)幽州,被鮮于輔戰(zhàn)敗後,徙鎮(zhèn)於雄縣,掘圍塹十重,築城高十丈,建高樓鐵門,號稱易京,擁兵固守,袁紹連年來攻,未克。建安三年袁紹再次率兵北攻。兩軍鏖戰(zhàn)於易京之野,南界駐軍被袁兵圍困,公孫瓚不派援兵,致使各營守將或降或潰。袁軍勢如破竹。攻至易京。公孫瓚派子向黑山張燕求援, 約以火爲號,瓚出城接應(yīng)。書信被袁軍截獲,袁按約起火,瓚以爲救兵到來,遂出城,被袁之伏兵大敗而歸。袁即兵部將掘地道穿其樓下,點燃所施之柱,地陷樓倒,城被袁兵攻破,公孫瓚自殺?!?
蕭琴沒料到小小的一個雄縣居然會有這麼的歷史,一時到不知說什麼好,卻聽紀綱面色一沉收起了紙扇,沉聲道:“如今,耿炳文發(fā)兵九千囤積於雄縣,正是響利用雄縣的堅固的城牆和燕王打持久戰(zhàn),燕王雖能征善戰(zhàn),但戰(zhàn)局一旦拖下去,王爺終究是不過是死局!所以要想拿下真定,雄縣必先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支持首訂哦啊,首訂哦,求首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