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61 深入控制

261 深入控制

新區的軍事行動讓滿清吃了一個大虧,但是京師都被人圍了,皇帝一大家子都被困住了,想不服軟也不行了。

滿清夷狄入關,佔了本來就不屬於他們的地,自然就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大筆一揮,河北山西兩省劃出去一半給新區,而新區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更大的地盤,同時還有更多的礦產資源,雖然蕭遠看不上國內的這點礦產,但是就目前來說,意義重大。

而新區取得控制權,卻正好把滿清韃子的地盤給分成了兩塊,一是河北北部的遼東一帶,二就是以南的山東、陝西等地,正好從中間攔腰劃開。

滿清如果想向與大明對峙的前線調兵的話,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走蒙古草原,繞路而行,從陝西一地進入中原,第二就是走海路,從遼東入海,在山東登陸。

可問題是,新區的海軍日漸壯大,在東海虎視眈眈,連海上大戶鄭家都不敢輕觸其鋒,何況只是從當年的遼東軍取來,用了幾十年的幾條破船呢。

所以滿清現在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就是北部怎麼辦?他們已經見識過新區部隊的強悍之處,他們現在的京城可是說打就打,高大的城牆就跟擺設似的,而北京正挨著新區的軍事控制區,經常能聽到新區炮兵訓練的隆隆炮聲,兩門海防重炮用完了也沒有送回去,就架在京師之外,甚至偶爾還有炮彈飛到城外裡許的地方炸開,說是什麼誤操作,我呸……

所以這個京城是不能再設在北京了,猶豫再三,還是遷往的千年古都西安,被新區攔腰截斷,北方遼東地區雖然名義上還在滿清的控制之內,但是現在有了新區的出現,想要平靜,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了。

滿清忙著遷都,新區忙著穩固剛剛收來的地盤,派出駐派官員,整合各地居民,開展轟轟烈烈的文化普及運動,調整軍隊防禦體系等等。

而且按著雙方的協議,朝鮮現在也進入了新區的控制範圍之內,本來朝鮮王朝還想再呲呲毛,不過註定是一場悲劇,甚至都不用調派大軍,海軍只出動了二十艘海軍戰艦,就幹掉了朝鮮所有的海上船艦,兩千海軍陸戰隊登陸做戰,只用了五天,就打得朝鮮服服貼。

新區向朝鮮派出了行政官員,參與到了朝鮮的日常行政管理當中,但是暫進卻沒有更改朝鮮王朝的行政結構,只是調整其農業水準,大量的使用了新區出產的優質高產糧種,提高糧食產量,朝鮮,將會成爲新區最重要的糧食供給地,不過至少也需要一到兩年的發展才行。

山西則是中國最重要的產煤地,而新區的工業發展最離不開的便是煤,甚至在此之前,都是八大商家在從山西向他們提供數量龐大的煤,現在山西大部入手,頓時,所有的煤礦全部入蕭遠之手,而且在山西大同設蒙漢易市,甚至還派出大量的商人進入蒙古收購各種農牧產品,八大商家,只能與新區漸漸興起的經商隊伍進行競爭,利潤更是一降再降,沒有了滿清的阻隔,他們再沒有任何的優勢。

人家蒙古人雖然是遊牧民族,可是好歹也曾經是顯赫一時的黃金家族餘脈,雖然現在被滿清擊敗打服,可是人家可不傻,誰給的好處多,一眼可見,人家新區可是拿著白花花的銀子、布匹、茶、鹽、鐵器等衆多急缺的東西來實打實的交換,無論你想要什麼,只要跟前來行腳的商人打個招呼,下次他們肯定會給你帶來,絲毫都不帶差的。

如此一來,蒙古人嚐到了甜頭,雖然滿清皇帝的聖旨一道接著一道的下,可是蒙古人只是睜隻眼閉隻眼,絲毫不理會,笑話,把人家漢商打怕了,誰來與他們交易?

滿清也不敢把蒙古人逼得太緊,若是逼得太緊了,新區再活動一下,萬一把蒙古人拉過去的話,那可就太危險了。

新區先是用商業行動穩住蒙古人,雖然真要是打起來也未必會怕了,但是此前的一場大戰,使得新區的戰略儲備消耗嚴重,再進行另外一場大戰,很不現實。

有了滄州和天津的經驗,再發展山西和河北兩地就變得簡單了起來,行政官員一直駐派到縣城一級,鄉村還無法伸到,一些行政命令也很難達到那裡,不過新區初定,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建設,基礎建設不能太超前,但是也不能太落後,而新區一向都是由道路帶動各地區的發展,遷出深山中生活困苦的小村。

徵集大量的民夫,由這些賺取工錢的民夫來帶動地區的發展,效果顯著,道路修到哪裡,哪裡就有大量的就業機會,大量的工業隨著道路的修通而建立起來,穩步前進著。

而此時,蕭遠卻積極的在與蒙古北部的阿巴音王爺接觸著,大量的錢財灑出去,再加上情報特工的活動,阿巴音王爺很是心動,新區不過就是想在他控制的草原上開礦,佔地很小,並承諾絕不會影響他的統治。

新區看上的地方正是後世龐大的鋼鐵、稀土產區包頭、白雲鄂博一帶,其實現在這裡也不過就是一個兩條街的小村而已,而且已經有了鋼鐵最初步的提煉,還很小,沒有引起滿清和蒙古人的重視罷了。

阿巴音王爺面對前來與他商量的商管會的幾名主事,還是有些猶豫不絕。

一直暗藏在幕後,出謀劃策的紅碎星一咬牙,拋出了另外一個不容那個肥胖如豬的阿巴音王爺拒絕的條件。

新區租借包頭周邊一帶,而且允許蒙古人放牧等,但是不得影響新區的工業行爲,做爲回報,新區將每年支付給該地區的統治者五十萬兩白銀的租借費用。

注意,是該地區的統治者,也就是說,誰統治這裡,這錢就給誰,五十萬兩啊,如今,收入較多的大明朝半壁江山,一年稅收也不過才三五百萬兩而已,大清朝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數,而新區一出手就是五十萬兩,堆在一塊,成銀山了。

087 宅男高手327 殉道者337 北地311 南沙海戰258 巷戰449 文明的對撞332 天下爲公022 恩與威372 經濟372 經濟421 登基226 民間資本142 爽快009 準備充足155 危機437 波利鎮232 平地驚雷323 紅色警報294 平等對待178 猛將之血398 影響279 各施手段229 軍議222 律法不違261 深入控制379 人質事件448 大小矛盾020 大明詭事080 大餡餅295 光明重現265 人口管理446 墜落399 新事物177 陸軍逆襲354 炮戰350 葉河以東075 無題你們懂的213 調虎離山260 談判061 熱情的工作205 各自心思158 海防142 爽快237 誰數典忘宗315 龐然大物017 麻木的人吶031 不好啦057 有敵來襲283 皆大歡喜的好處144 整頓071 苦惱的緩慢105 武備114 分兵突進196 炮戰422 開國大典276 下足本錢074 賣點啥121 決死之戰073 海上095 輕敵的代價196 炮戰194 險地失優383 微服332 天下爲公371 大運動317 平穩安定152 兵之擴張237 誰數典忘宗240 秦淮之豔230 站穩腳跟360 大明權臣068 漢軍綠營124 大爆炸036 人心難測191 另開商路072 警報037 怒火093 最相信的人043 小部隊整編239 文的武的124 大爆炸157 海襲053 林家之子139 擴大戰果426 敵襲112 借刀殺人430 科技催化劑293 漢蒙之戰138 殺啊027 古董不值錢279 各施手段041 心疼的人165 明朝官員406 海冬青097 傷亡者375 反抗436 快反艦048 蕭遠的愁事239 文的武的350 葉河以東
087 宅男高手327 殉道者337 北地311 南沙海戰258 巷戰449 文明的對撞332 天下爲公022 恩與威372 經濟372 經濟421 登基226 民間資本142 爽快009 準備充足155 危機437 波利鎮232 平地驚雷323 紅色警報294 平等對待178 猛將之血398 影響279 各施手段229 軍議222 律法不違261 深入控制379 人質事件448 大小矛盾020 大明詭事080 大餡餅295 光明重現265 人口管理446 墜落399 新事物177 陸軍逆襲354 炮戰350 葉河以東075 無題你們懂的213 調虎離山260 談判061 熱情的工作205 各自心思158 海防142 爽快237 誰數典忘宗315 龐然大物017 麻木的人吶031 不好啦057 有敵來襲283 皆大歡喜的好處144 整頓071 苦惱的緩慢105 武備114 分兵突進196 炮戰422 開國大典276 下足本錢074 賣點啥121 決死之戰073 海上095 輕敵的代價196 炮戰194 險地失優383 微服332 天下爲公371 大運動317 平穩安定152 兵之擴張237 誰數典忘宗240 秦淮之豔230 站穩腳跟360 大明權臣068 漢軍綠營124 大爆炸036 人心難測191 另開商路072 警報037 怒火093 最相信的人043 小部隊整編239 文的武的124 大爆炸157 海襲053 林家之子139 擴大戰果426 敵襲112 借刀殺人430 科技催化劑293 漢蒙之戰138 殺啊027 古董不值錢279 各施手段041 心疼的人165 明朝官員406 海冬青097 傷亡者375 反抗436 快反艦048 蕭遠的愁事239 文的武的350 葉河以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原市| 江川县| 兴海县| 周宁县| 通江县| 都兰县| 石屏县| 河津市| 历史| 阿图什市| 曲阳县| 望都县| 尼木县| 桦川县| 汶上县| 武宣县| 蓬溪县| 临湘市| 周口市| 绥芬河市| 聂荣县| 微山县| 日土县| 舞钢市| 莫力| 西昌市| 肇东市| 马山县| 万全县| 上饶县| 西乡县| 大化| 和静县| 绥棱县| 南京市| 门源| 浮山县| 秭归县| 黄平县| 香港 |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