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1825枚甲葉

第二天當肖明來到武備倉庫的時候,正趕上小校們在往外搬武器,大量的物資被搬出倉庫,肖明可算長了見識了,印象裡的什麼,刀、槍、劍、戟、斧、鉞、勾、叉,基本上全都沒有,有的就是刀和槍矛,各種各樣的刀,成捆的槍矛本內容爲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25章節文字內容!

刀,是各種佩刀、砍刀、鬼頭刀、樸刀屈刀、偃月刀、眉尖刀、筆刀、乾刀等,一碼色的黑鐵器,保養武器的管倉已經用油石全部開了刃,殺人絕對沒問題。

槍矛也是各種各樣的,兩棱的,三棱的,連四棱的都有,其他如勾鐮槍,蛇矛槍,鶴嘴矛,環子槍、素子槍、拐突槍、龍項槍、錐槍、太寧筆槍等,都是以木爲桿,上安槍頭,下裝鐵鐏還有大槊和狼牙棒,這些長兵器裝上木桿就能用,尖刃雪亮,在陽光下閃著寒光本內容爲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25章節文字內容。

除此之外還有短兵器,鞭鐗錘等,甚至還有幾把幾十斤重的大錘,瘤瓜狀的,宋時的武人,只要力氣有兩把的,都喜歡用大錘,顯得威風十足。

剩下的就是大捆大捆的弓箭,這種箭有兩種,一種是長的,使用長弓射的,一種短一些,由弓弩發射,配套的長弓短弩也被大批的搬出倉庫。

弓箭是倉庫裡的小件物品,但數量最多,也不知道多少年的存貨了,雖然都捆著,但很多箭桿都朽壞了,連捆綁的繩子都斷掉的也很多,現在正有**批的修理,相關的膠漆絲羽等物擺了一地,這裡面有一套講究,好的弓箭需要用帶倒鉤的狼牙箭頭,配合樺木桿,箭尾還要用鵰翎,這樣的箭不僅射程遠有穿透力,還非常穩定,屬於精工細作的產品,不像肖明煉坊製作的弩箭,生鏽的箭頭都可以用,箭尾隨便用點羽毛就行,機械力量可以糾正弩箭的不穩定性,但鵰翎箭就不一樣了,使用鵰翎就是要追求它飛行的穩定性,可是戰爭一旦打起來,弓箭的用量巨大,哪有那麼多的老鷹,雕啊的讓你拔毛,所以基本上就是用鵝毛,甚至用雞毛。

肖明最感興趣的東西,其實卻是火藥,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楊震領他來到了專門儲存火器的倉庫,這是間防火的倉庫,火藥和火器全都堆放其中,倉庫內撒有大量的石灰,肖明知道那是爲了防潮用的。

巨大的黒木桶內裝的全是黑火藥,這樣的黒木桶足有幾百桶,但楊震顯然並不很在意,原因就是這一大批火藥的配方太古老了,配比的成份還屬於最初的階段,而肖明上次給楊震的新配方,楊震通過實驗,發覺威力驚人,遂對原來的這些火藥失去了信心。

而楊震自己按照肖明配方配置的火藥現在只有不到五桶,孤零零的放在一旁的角落裡,由於硝石不多,只能配這麼多了,其實整個火器倉庫的火藥,在硝的這一步上都不到位,曾有位工匠建議使用海鳥的糞便來代替,結果被人很是嘲笑了一頓,肖明聽到這個消息大驚失色。

能夠知道海鳥的糞便內含有豐富的硝酸鹽,這個人可不簡單啊,急問工匠人在何處,可惜得知早就不在了,肖明扼腕嘆息了良久本內容爲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25章節文字內容。

“肖兄弟,難道海鳥的糞便真的能用嗎?這種東西靠近海邊的地方,可是有很多啊!”楊震看到肖明嘆息,忍不住問道。

“能用,當然能用,時間緊迫,現在只能這樣”肖明詳細跟楊震講道,放著幾百桶火藥起不到應該的作用甚是可惜,肖明告訴楊震,讓他先找一些空的火藥桶來,將原來裝滿火藥的火藥桶裡的火藥倒出三分之一來,然後拌上乾燥的海鳥糞便,加入鐵砂、碎石和碎瓷片,壓實,最後引出火捻引信,做成了一個巨型的手雷,並且搬一部分火藥桶到煉坊去,肖明也幫著製作一些,短時間內肖明想,有這些大手雷,守住杭州城還是沒啥問題的。

楊震雖然不太清楚,肖明具體想幹啥,但還是照做了,因爲他覺得肖明肯定不會瞎忙,安排完人手之後,楊震領著肖明去看火器。

肖明過去一看實在是大失所望,宋朝時期的火器實在是太原始了,各式各樣的擡竿火槍竟然都是毛竹做的,就像個大爆竹,如果炸膛的話,聲音到會很大,還有火球、毒煙球、火蒺藜、霹靂震天雷等,看的肖明大搖其頭。

當楊震充滿自豪的向肖明介紹那具鑄鐵製造的三眼火銃時,肖明實在是忍不住了,他向楊震詢問,這些火器的使用者是誰?楊震竟然告訴他,使用火器的竟然是弓箭手,先用擡槍火器轟上一槍,由於火槍裝填火藥緩慢,於是這些人則換上弓箭繼續戰鬥。

“只有火炮需要專人去操作的”楊震這樣說。

“什麼還有火炮?快帶我去看看”肖明急道。

宋代的炮,說起來種類非常之多,像軒車炮、車行炮、單梢炮、雙梢炮、五梢炮、七捎炮、旋風炮、旋風車炮、獨腳旋風炮、旋風五炮、手炮、臥車炮、拄腹炮、虎蹲炮、合炮等等,可是這裡面真正算作是火炮的只有那麼兩三種,更多的說白了,其實就是拋石機!而適合守城的火炮卻沒有幾種。

肖明盯著地上用作炮彈的鑄鐵球,心裡暗歎:“宋代的冷兵器還算不錯的,戰爭教會了宋人很多的東西,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吸收周邊少數民族兵器的優點,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使冷兵器的品種、形制更適合於戰鬥的需要,質量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可武器這東西畢竟是要向熱兵器方向發展的,在火器和冷兵器並用的時代裡,兵器發展總的趨勢是火器逐步發展,冷兵器逐漸消亡,但在火器初登戰爭舞臺的宋代,火器雖有了飛躍性的進步,並在戰爭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於其發展程度還不是很高,本身難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還不能適應各種戰鬥的需要而完全取代冷兵器,許多戰鬥尤其是近戰格鬥仍需要靠長短式冷兵器解決,而且,火器基本上還要依附冷兵器發射,因此,冷兵器依然是作戰的主要武器本內容爲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25章節文字內容。”

肖明設計製作的黑神弩,實際上則是在熱兵器非常成熟的現代,以此爲依託而設計的,所以性能和威力自然比900年多前的弩箭強大的多了。

肖明深知,武器不可能決定戰爭的進程,但武器卻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

“看來需要優先解決武器問題,要及早的將射彈武器製造出來才行,這東西相當於手中的核威懾力量”肖明終於知道爲什麼很多穿越者一到古代,最想要的就是一把手槍,沒這個東西心裡沒底啊!古代社會並不是想像的那麼Lang漫,而是充滿了各種兇險,這個肖明可是身有體會。

……

走馬觀花的到處看看,肖明對於宋代的武器現狀並不甚滿意,決定有必要依靠自己來發展完善一整套軍工武器系統來,這樣朝廷官府的訂單還會少嗎?畢竟肖明還是喜歡做生意,但出於北宋末年的這個時代,武力發展看來纔是必然選擇了。

想著想著,肖明一擡頭卻被眼前的東西給完全吸引過去了,看著滿地的金屬葉片,還有撐在木架之上的甲片。

“咦!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步人甲嗎?”

“不錯,正是此物”楊震不無自豪的說道,隨即眉頭又皺到了一起,因爲他也看到了地上散落的甲片。

肖明對這個卻是非常感興趣,蹲下來仔細研究起來,一旁楊震給他做一些說明,步人甲分三種,長槍兵、弓箭手和弩射手,重量不等,但甲葉的數量卻是相同都是1825片,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總重量達29公斤,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爲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公斤爲限。弓箭手和弩箭手的重量略輕。

楊震嘆息道:“可惜啊這些步人甲都是十年前製作的,現在不到一百套,而且無人保養修理,現在也已經損壞散落了。”

“有我們煉坊給你修復,給你們算便宜點就行了啊,呵呵”肖明呵呵笑道本內容爲黃金時代之大宋王朝25章節文字內容。

“那真是求之不得,步人甲雖然數量少點,但在守城戰中,找一些身強體壯之人穿上步人甲,大刀一揮,那是萬人莫敵啊!”楊震也高興起來,立刻找人來,將所有損壞的步人甲速速送去顧氏煉坊。

一套步人甲修理費用算十五兩銀子,也就是一百五十貫錢,修復一百套步人甲,共一千五百兩銀子,合一萬五千錢,肖明又賺一筆,嘴上立刻樂開了花,因爲他看了,每一個步人甲的甲片都有圓孔,如果用皮條和甲釘連綴的話,很麻煩,不如有鐵絲來連,裡面再襯上厚布就行,省時省力省錢,太簡單了!

其實這種甲葉子連在一起的護甲,肖明並不看好,他想等到鋼材成熟的時候,拉出鋼絲來,然後用鋼絲製作鎖鏈護甲,又輕巧防護又好,當然這些東西是需要賣給朝廷官府的,而自己的虎衛,卻不需要這種東西,因爲肖明自己有更好的想法,畢竟自己是想發展一批手拿火器射彈的武裝的,防護上也不能和普通的軍隊一樣,要更先進才行。

談笑間就做成了一筆生意,肖明有點得意,以至於楊震要他再送五千只弩箭的要求也答應了,不過只是給箭頭,其他的自己裝,肖明還不至於昏頭。

楊震感謝不已,他實際上對從顧氏煉坊買來的那批黑神弩是寄予厚望的,不過黑神弩的缺點其實也是箭只的問題,對付攻城部隊,要想大面積殺傷敵人,則需要開啓三隻連射的功能,這個時候沒有足夠的弩箭肯定不行,好在弩箭相對於弓箭來講跟容易製作,用竹棍就行,只要有箭頭,而肖明的煉爐出來的優化鋼水,一個模子就能生產幾百個箭頭,這種箭頭非常堅硬,很有殺傷力,能免費得到五千個箭頭,楊震自然高興了。

兩人各自都要忙了,楊震與肖明簽好合同,就組織人手向城牆上搬運兵器,箭只,火藥,以及組織人手搬運滾木礌石之類的東西,而肖明也要趕回煉坊安排修復步人甲。

路上已經沒什麼行人了,現在有一股十分緊張的空氣在瀰漫,肖明帶著四名虎衛坐在馬車上,望著遠處天邊又慢慢滾動的黑雲,那是又要下大雨前的徵兆,肖明心裡反而有一點小小的興奮之情。

“他奶奶個熊的,風雲際會的亂世,看我創造個特殊的時代給老天爺看看!”肖明胸中豪氣不小。

第356章 發現新大陸第193章 錦州大撤退第96章 又見赤玉聰第320章 兵臨城下第246章 忠魂節烈第148章 西夏傀儡國第271章 和尚原之戰第325章 上元觀燈第309章 怒掌朝權第28章 攻城戰第333章 作戰準備階段第57章 第二條線索又見石碑第327章 大移民計劃第360章 這是孫子兵法第299章 夜探花船第331章 不軌之心第57章 第二條線索又見石碑第226章 彈劾風暴第200章 決戰奶頭山第394章 債捲髮行三步走第6章 經堂探秘第108章 上京之戰(中)第223章 實力和勢力第355章 阿留申羣島第88章 永興遇盜第241章 收購章氏窯廠第295章 流通的貨幣第226章 彈劾風暴第274章 皇家第一銀行第247章 我要北伐第201章 掃平李存忠第310章 內閣人選第375章 軟禁的義兄第77章 神駒赤玉聰第65章 鐵骨錚錚術裡者第260章 登陸遼東第104章 大遼國師第347章 丁建鵬的私事第43章 南湖泛舟第192章 狼穴談判第164章 三千對一萬第141章 謀取定州城第256章 鐵路債卷第241章 收購章氏窯廠第6章 經堂探秘第115章 烏古敵烈統軍司第265章 初征日本第104章 大遼國師第363章 血腥的新政第151章 久別重逢第48章 史家燒磁業第8章 大宋生存計劃第52章 寶藏的兩條線索第152章 元老會第377章 皇帝從軍第181章 搶佔幽燕之地第14章 股權置換第142章 我也是漢人第263章 琉球三國第344章 一份菜單第127章 初見波緒第240章 刀劍相拼第198章 崇宗被殺第327章 大移民計劃第84章 入主艱難和一攬子計劃第412章 皇帝大婚第313章 寧夏自治道第379章 再次出征第185章 大理世子第69章 有女師師在礬樓第132章 要學會心狠手辣第69章 有女師師在礬樓第39章 石鼓金文第139章 打擊遼宋的貿易戰第145章 帶你們去搶黃金第234章 戰艦蛟龍號第169章 技術擴散第70章 新詞吟會秀一把第215章 難調西軍第315章 生化攻擊第34章 楊震之子第244章 二次圍城第376章 西突厥崛起第352章 北海尋賊第366章 經濟動亂第74章 江湖匪號赤眉神第216章 抗金義勇大會第12章 醉星樓斗酒第371章 高宗退位第184章 東京開業第353章 極地冰暴第92章 英雄!蕭明!第62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4章 股權置換第260章 登陸遼東第235章 留下一起來第246章 忠魂節烈第188章 何時歸宋?第289章 高麗大遷徙第25章 1825枚甲葉
第356章 發現新大陸第193章 錦州大撤退第96章 又見赤玉聰第320章 兵臨城下第246章 忠魂節烈第148章 西夏傀儡國第271章 和尚原之戰第325章 上元觀燈第309章 怒掌朝權第28章 攻城戰第333章 作戰準備階段第57章 第二條線索又見石碑第327章 大移民計劃第360章 這是孫子兵法第299章 夜探花船第331章 不軌之心第57章 第二條線索又見石碑第226章 彈劾風暴第200章 決戰奶頭山第394章 債捲髮行三步走第6章 經堂探秘第108章 上京之戰(中)第223章 實力和勢力第355章 阿留申羣島第88章 永興遇盜第241章 收購章氏窯廠第295章 流通的貨幣第226章 彈劾風暴第274章 皇家第一銀行第247章 我要北伐第201章 掃平李存忠第310章 內閣人選第375章 軟禁的義兄第77章 神駒赤玉聰第65章 鐵骨錚錚術裡者第260章 登陸遼東第104章 大遼國師第347章 丁建鵬的私事第43章 南湖泛舟第192章 狼穴談判第164章 三千對一萬第141章 謀取定州城第256章 鐵路債卷第241章 收購章氏窯廠第6章 經堂探秘第115章 烏古敵烈統軍司第265章 初征日本第104章 大遼國師第363章 血腥的新政第151章 久別重逢第48章 史家燒磁業第8章 大宋生存計劃第52章 寶藏的兩條線索第152章 元老會第377章 皇帝從軍第181章 搶佔幽燕之地第14章 股權置換第142章 我也是漢人第263章 琉球三國第344章 一份菜單第127章 初見波緒第240章 刀劍相拼第198章 崇宗被殺第327章 大移民計劃第84章 入主艱難和一攬子計劃第412章 皇帝大婚第313章 寧夏自治道第379章 再次出征第185章 大理世子第69章 有女師師在礬樓第132章 要學會心狠手辣第69章 有女師師在礬樓第39章 石鼓金文第139章 打擊遼宋的貿易戰第145章 帶你們去搶黃金第234章 戰艦蛟龍號第169章 技術擴散第70章 新詞吟會秀一把第215章 難調西軍第315章 生化攻擊第34章 楊震之子第244章 二次圍城第376章 西突厥崛起第352章 北海尋賊第366章 經濟動亂第74章 江湖匪號赤眉神第216章 抗金義勇大會第12章 醉星樓斗酒第371章 高宗退位第184章 東京開業第353章 極地冰暴第92章 英雄!蕭明!第62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第14章 股權置換第260章 登陸遼東第235章 留下一起來第246章 忠魂節烈第188章 何時歸宋?第289章 高麗大遷徙第25章 1825枚甲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连江县| 瑞昌市| 策勒县| 招远市| 高雄县| 安阳市| 沅江市| 达州市| 宜宾县| 呼图壁县| 三原县| 福贡县| 凤庆县| 揭东县| 电白县| 涟水县| 买车| 达孜县| 大同市| 新龙县| 闵行区| 米脂县| 宜阳县| 鸡泽县| 合山市| 黄浦区| 内江市| 左权县| 新安县| 丘北县| 静海县| 黄梅县| 额尔古纳市| 永吉县| 三门峡市| 桐乡市| 东乡县| 金昌市| 莎车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