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福知道這小子很會氣人,他也沒少吃虧,可是他現在的身份都已經不一樣了,這小子還敢如此對自己說話,簡直……。
“你知道你父親已經回京,那應該也知道他現在不過是一個平頭百姓。”
顧開源點頭,“這我當然知道,我們現在只是普通的百姓,所以我們只做百姓所做的事情,並沒有越界吧。”
這是變相的在指責,陳大福越界了。
陳大福當然也聽出來,他也知道今天他不該來,也不該堵顧開源,可是到底內心的聲音還是讓他來走這一趟。
“難道你就不想回京?”
“我不知道陳大人你爲什麼這麼問?但大家都是聰明人,你也應該知道我跟家裡人的關係是怎麼樣的,現在可以說徹底已經掰扯開,我跟他們再無關係。”
“你就不怕別人說你不孝?”
“那又怎樣?”顧開源無所謂,“我不走仕途,名聲於我而言,並沒有多大的約束力,而且這其中孰是孰非,想要知道的都可以調查的一清二楚。”
“你也不替你的兒孫想想?”陳大福真的搞不懂,父子之間有必要鬧到這個地步,這事情要傳出去,就算錯了是顧百江他們,大家也指責的也只會是顧開源。
“我現在就一個閨女,不去想那麼多。”顧開源很無賴的說道,“再說以後兒孫自有兒孫福,再生了以後跟著姓白,跟顧家牽扯不上關係。”
陳大福,“……”差點忘了,這貨也是個狠人,都已經改了戶籍,入贅了,那這對他下一代的影響還真是不大。
“我這邊也接到上京那邊的消息,你那個侄女已經入了三皇之府,難道你就不怕有一日他們翻身會來找你算賬?”
“陳大人有話就直說,別在這裡跟我拐彎抹角,咱們都知道對方都喜歡快人快語。”
對顧開源的態度,陳大福也真是服了,他現在好歹也是陛下御點的欽差,就算是之前有些交情,但對自己總該有點敬畏之心吧。
看這說話隨意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爲兩個人是對等的身份。
他現在也不去計較這些,今日,他確實是有正事,之前還本想著,以現在的身份可以壓這小子一頭,沒想到他這麼牙尖嘴利,反應還這麼快,一點虧也不吃,“我今天是真有事情跟你商量。”
顧開源不接茬,靜等著對方表演。
陳大福接著往下說,“你也知道我家那些小子一個個都很混賬,要是有你一半的機伶上進,我也就不用憂心。
只是我這事務繁忙,也從沒有時間來教導他們,導致他們這些年稀裡糊塗的過。
可是我現在也年紀越來越大,漸漸感覺到力不從心,我是想望子成龍,可他們都是不是那一塊料。
我是這麼想的,俗話說行行出狀元,以你的能力,不管做哪一行,都會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就想讓我家的小子跟在你後面學習,不說多的,只要學到一點,就足以夠他們一輩子受用。”
又是老話重談,以前就聽陳大福動過這個主意,不過被他拒絕,沒想到今日又提起。當時大家都是流放犯,但現在雙方的身份都有變動,顧開源對這還真不好一口婉拒。
而他現在跟顧家徹底斷開,朝中,那邊的消息大部分都是靠自己人收集,還有岳母那邊提供,要是中間有陳大福這條線,倒也不是不可。
“跟著我行商?還是你想讓他們做一個小地主??”顧開源可不會替別人做決定,如果跟在自己身邊,倒是可以學一些倒賣倒賣的事情,畢竟這一行他還是很熟,以前當將軍爲了軍需,他沒少帶著弟兄們做這些事。
還有他現在購置的那些房產土地,只要在這邊好好經營,那就是妥妥的一個大地主。
陳大福雖然是當官中比較清廉的,但肯定也是小有家底,到時候購買一兩個小莊子,他倒是可以教一下他們大棚技術,畢竟這東西也長不了多久,還不如讓陳家人先賺一筆,也算是結個善緣。
“如果當個小地主,恐怕我百年以後,他們怕是守不了產業。”自己兒子幾斤幾兩重,陳大福還是知道。
現在有他看著沒人敢動他們,可萬一他不在,這些渾小子還不夠別人啃咬的。
早些年他都想過,實在不行,讓他們迴歸到族地,有族人的看護,再種幾畝地,也算是可以安然過一生,可是他到底還是不甘心。
種地以後,每年的收入就那麼多,後面的子孫想要成才,求學那可就難了。
相對於商戶,他更喜歡兒子當個小地主,因爲小地主只要好好的守著一塊小地方,至少還可以多撐一段時間。
顧開源不知道陳大福的這些想法,否則真是要給他豎起大拇指,對自己的兒孫這麼不自信,也真是沒誰了。
陳大福的那些兒子跟孫子,他又不是沒有接觸過,怎麼說呢,都是比較老實肯幹的人,不會那些彎彎繞繞,都是比較耿直的。
這樣的人,如果守著一份產業,只要不想著發大財,應該是沒有多大的問題。
他們只是不精又不是傻,只是陳大福這樣的教育方式,還有對他們的貶低,也越發讓他們不自信。
陳家的子孫會是現在這副樣子,其實都是陳大福的原因。
否則這麼多個兒子,孫子,怎麼可能會沒有一個比較出色的?
“其實你家的兒孫都還不錯,”顧開源還是想替他們說一句,“你有沒有跟他們討論過,他們想要做什麼?”
“他們想要做什麼?”陳大福嗤之以鼻,這還要跟他們討論,“他們一出生,到了年紀,我就給他們啓蒙,送他們去書院,剛開始還表現得差強人意,可隨著時間越長,就露出了他們的短板,一個個都不是讀書的料。”
顧開源一個大無語,“所以你希望他們個個都能科考出來?”
“那是當然,我對他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都給了一樣的機會。”陳大福對這個很是自得,他可不像顧百江那樣偏心,每個兒子都有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