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七章 聖人教誨,到底作數不作數?

佈政坊,尚書府。

門樓高大巍峨,氣勢非凡。

此爲官宅,爲天子所賜。

只是,與勳貴世爵不同的是,勳貴府第可以世代傳承。

而文官賜宅,待致仕後,要“還祿位於君上”,卻是要被內務府收回的……

辰時二刻左右,賈琮一行到了尚書府門前。

下了馬車,早有宋巖之孫宋華,並其表弟吳凡候在西角門口。

尚書府正門與國公府正門一般,除卻大節迎賓之日,亦或是宮中中旨傳入時纔會中門大開,尋常都不會開。

“小師叔安。”

雖然對一個小自己一半的少年行禮彆扭,可宋家以禮傳家,宋華不敢在這上面打折扣,因此看到賈琮下車後,忙帶著吳凡上前行禮。

賈琮笑道:“雖說禮不可廢,但我畢竟年幼。定好輩分後,倒不必每次如此。禮重於心,不在於行。”

宋華聞言,苦笑道:“雖是如此,可到底該如何,還是要請教過祖父後再說。”

賈琮點點頭,道:“那行,回頭我和師父說說。進去吧,先見過師父師孃再說。”

“是。”

……

“弟子賈琮,請先生安,請師孃安。”

尚書府,宋氏藜照堂內,賈琮大禮參拜。

堂上,宋巖與其髮妻吳氏坐在上位。

宋巖面色淡然,眼中卻帶著笑意,只是目光在掃過賈琮額前右上角,看到那一處淡淡的紅痕時,眼中閃過一抹怒意。

吳氏就沒那麼多講究了,滿面和藹笑容,看著賈琮喜歡道:“快起來吧……哎喲!這孩子,怎生的這樣好?快上來快上來……”

一迭聲的將賈琮喊到身邊後,拉著他的手上下打量,真真越看越喜歡。

賈琮卻感到很有些尷尬,他原以爲,出身在理學大家門第的吳氏,也應該處處透著“存天理滅人慾”的氣息,是位古板老太太。

誰知竟好似尋常人家老太太一般,這般親切和藹……

真真讓人想不到。

不過,賈琮若真只是一個十歲少年,這般也就罷了。

可他心智成熟,被一老奶奶拉著贊漂亮……著實不自在。

只是他的不自然,落在吳氏眼中卻成了小孩子害羞,想起丈夫告訴他關於賈琮的身世和遭遇,愈發憐愛不已。

還是宋巖看出了賈琮的不自在,乾咳了聲,道:“好了,日後琮兒會常來,有的是你關愛的時候,別忘了你師孃的禮數。”

吳氏聞言,這才忙從身後丫鬟手上取來一支禮盒,賜了拜師禮。

賈琮接過,猜測是一支筆,笑著謝過吳氏。

禮罷,宋巖就趕人了:“去讓廚房準備一番,今日留琮兒在府上吃飯。”

吳氏將賈琮看了又看後,方轉身而去。

待吳氏離去,宋巖對賈琮道:“你可是疑惑,你師孃爲何會如此不知禮數?”

賈琮聞言唬了一跳,忙道:“弟子怎敢如此作想?師孃待弟子親切慈愛,弟子心中唯有感動,怎敢有不敬之心?”

宋巖微微頷首,道:“爲師幼時家境貧寒,倒是你師孃家,雖只爲一不起眼的鄉紳家族,卻薄有家財。

當年爲師下場趕考的銀子,都是你師孃悄悄攢起的梯己銀子。

平日也多有關照,相贈衣食。

若非如此,爲師絕無今日。

時至現在,你師孃依舊如當年那般善良。

她知道你的處境後,很是心疼。

你兩位師兄自幼都被嚴厲管教,子厚又是十三四雖纔回的京。

所以她待你,便如同親子親孫一般。”

能將這番話當堂講出,賈琮看得出,他這恩師與師孃二人,真是伉儷情深。

而宋巖和吳氏,也當真將他當成了一家人……

賈琮知道,這絕不是什麼誇張之事,在這個親與師齊大的年代,定下師生名分後,就是一家人。

是一種不遜於血脈親情的傳承關係。

所以對吳氏的親近,他心中理解,而唯一存疑的,還是孔傳禎和宋巖,到底爲何會如此厚愛於他……

只是這個疑惑,他又不能直接相問。

對尊長慈愛之行心存疑慮,本就是忤逆之行。

再者,此時也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賈琮感動不已,再行大禮拜道:“弟子得先生師孃慈愛護佑,感激萬分。日後必勤於課業,不負恩師所望,以孝奉於師孃,不負師父師孃慈愛。”

宋巖頷首道:“起來吧,有此志向就好。你年紀尚幼,雖要勤於學,卻也不可太勞,否則傷了身子根源就不好了。”

賈琮起身後,應道:“是,弟子記住了。”

宋巖又指著下面的宋華道:“這是你師侄子厚,你們見過。日後去了國子監,每三日到爲師家一次,子厚可教汝經義文章。

他輩分雖低你,但畢竟先學幾年,足夠教你了。”

賈琮自無不可,只是存疑道:“先生,國子監允許子弟三日出監一回嗎?”

宋巖解釋道:“國子監內分外舍、內舍和上舍。外舍又有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館之分。

國子學掌教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此學舍人數最少,但配給的博士、助教、直講乃至齋夫,都是品階最高,也是水平最高的。

不過可惜的是,權貴子弟多紈絝。

朝廷配備了這樣好的條件,從國子學內升入內舍的,不是稀少,而是從未有過。

多不過混日子的混帳,國子監內對他們早就放棄了希望,所以管束就鬆弛。

琮兒你身爲國公府子孫,即使用尚書府的蔭蒙名額,也是要入國子學的。

到時候,萬不可與那些混帳廝混學壞。”

聽到宋巖之言,賈琮心道,寧府那邊的賈蓉,八成就是這等貨色,又忙答道:“弟子謹記先生之言,必會潔身自好……”

擡眼看去,卻瞧見宋巖看的並不是他,而是下面坐著的吳凡。

登時明白了,這滿頭冷汗的吳凡,八成也是不好學之輩。

眼見他一雙小眼睛滴溜溜的亂轉,倍顯心虛,偏強行裝作宋巖說的好似不是他,賈琮便知這小子絕不是省油的燈。

怪道宋巖讓他每三日到尚書府來一回,怕也是擔心他學壞了。

許是吳氏有先見之明,隔了會兒,派人將吳凡叫走……

面對老妻這種溺愛行爲,宋巖也無法,只好對賈琮道:“近來你在賈府生活可好?”

賈琮應道:“弟子生活極好,叔叔嬸嬸都十分慈愛關心。”

宋巖又瞥了眼賈琮額頭上的傷處,冷哼一聲,只是涉及賈赦,到底不好多言。

面對宋巖這等不加掩飾的關愛,賈琮真真好奇了。

以他從賈政處的瞭解,宋巖可絕非這樣的人。

理學大儒的名頭,又豈是頑笑的?

只從宋華身上的家教,就能看出不凡……

又緣何對他如此特殊?

莫說他,連下面的宋華,都隱隱震驚吃味。

只是宋巖並未多言,誰也不敢多問。

又考校了番近來的功課後,宋巖再將賈琮誇讚了番,贊他功課紮實,態度誠懇。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沒有弄虛作假,或是故弄玄虛。

然後再將賈琮不解之處,深入淺出的分析解析了個明白。

這下,下面的宋華面色就更古怪了……

因爲在宋家,學業功課好是應該的,學的不好就要被責打斥罵。

何曾見過連《四書》都沒解全的,還會被這樣誇讚的?

他是長子長孫,備受祖母吳氏疼愛,可課業上有不解之難,宋巖也只是講出該從哪本書上去求解,絕不會直接講出答案來。

宋華一時徹底糊塗了,摸不清祖父到底緣何如此寵愛這個小師叔。

幾番談話後,賈琮將近日來學業上的難處一一問明白後,大概收穫不菲,又拜謝了宋巖一番。

而宋巖見他如此好學,也十分高興。

沒見著下面的長孫,差點吐血,再問道:“可還有其他疑惑?不止學業上的,都可以相問。”

聽聞此言,賈琮倒沒有客氣什麼,想了想,道:“有一事,的確想請恩師解惑。”

說著,他從袖兜中取出那一疊“狀紙”,交給了宋巖。

然後將事情的經過,條理有序的說了遍。

最後,他又將他和倪二家如何結識的,大概說了說:“當日在南集市衚衕,看到倪二被人打傷,就上前相助,因而得識。

只因爲這點相助,後來弟子在賈家不得吃食時,倪大娘得知後便每日往賈家送飯。

雖然被門房刁難欺騙,未曾送入弟子手中,但此種恩情到底不淺。”

宋巖翻了幾份狀紙後,面色肅煞起來,沉聲道:“此事琮兒有何作想?”

賈琮想了想,滿面疑惑道:“弟子不解之處,那林誠之世交趙良義,分明是名教弟子,能考中秀才,必飽讀聖人經義。

可是,身爲聖人子弟,他爲何會這般無恥下作?

他的聖賢書,到底讀到哪裡去了?

還有那侍郎府的公子,以富發賭檔爲斂財之門,無所不用其極,害得無數人家破人亡。

卻倚仗侍郎府的權勢,讓百姓申告無門。

無論是那位李侍郎,還是京兆長安府的知府,都是堂堂進士出身,飽受聖賢教誨。

只是連弟子這等初學聖人言的童子都知道: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過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他們難道不知心正、身修、家齊的道理?

弟子想來,他們必是知道的,可是他們卻沒有做到。

那麼弟子疑惑的是,聖人教誨,到底作數不作數?

如果作數,他們爲何不照著做,反而能高居廟堂?

如果不作數,學來又有何用?”

此番言論一出,宋巖宋華子孫二人,霍然色變!

第二百零三章 聖旨第六章 送藥(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五章 清冷第六十二章 彩頭第三百一十二章 恩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一十九章 辛苦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京中來信第四百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親舅舅第二百七十七章 鳳姐之苦第六百五十六章 遊園第五百四十一章 留子去母第三百零一章 攔船第六十四章 宴散第五十四章 憂色第五百八十一章 晨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雲泥之別第六百六十五章 元妃省親第六百五十章 弱幹強枝第三百二十三章 做媒第七百七十五章 後記 (六)第七十一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六章 雲泥之別第五百八十二章 想見江南第七章 吃人的禮教 (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三十三章 骨子裡像朕第三百零四章 ……嗯第一百九十四章 烈婢第六百二十四章 慘第三百二十二章 破局,臨近第五百四十五章 望爾等自重第四百三十二章 教婢第四百二十三章 聖母明王第五百七十二章 求援第五百一十五章 喪期說親第四百二十八章 狂喜第三十二章 運氣不錯第一百一十二章 作死第六百一十七章 平靜第五百三十七章 冠冕堂皇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第六十八章 算賬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錦衣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幸的和幸福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猴奮起千鈞棒 (完,爲藍雲向風盟主賀!)第七百五十三章 難容第三百零五章 遠支第三十章 倪大娘 (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二十八章 謠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吃相第五百四十八章 嬉戲第一百一十四章 禁書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憂第二百九十九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一章 羨慕 (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五章 清冷第五百八十九章 祭孔廟,誅國賊第七百零一章 重臣第四百二十八章 狂喜第一百九十六章 醜聞第一百七十九章 最後一道護身符第二百八十一章 安慰之言第六十二章 彩頭第二百九十章 悖晦第三百四十一章 琮兄弟學壞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更動人第二十九章 哭鬧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要你。第一百二十七章 錙銖計較第十四章 艱難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肚子火氣第六百九十六章 敲打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也要!第六百四十四章 一血第四百三十一章 盡興而歸第三百零六章 好自爲之第八十二章 到此爲止第六百六十八章 保大還是保小第一百零四章 侯門深似海第五百五十五章 復仇第七章 吃人的禮教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八十五章 香山會議第七十章 和睦第五百六十九章 王家的覬覦第二百八十一章 安慰之言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六百一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四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九章 問話第二百六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事發(二)第十八章 流言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曲相思詞第三百九十四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零二章 大魚第九十二章 贈杏花娘第六百五十二章 月光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知羞
第二百零三章 聖旨第六章 送藥(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五章 清冷第六十二章 彩頭第三百一十二章 恩威第四百二十六章 事不可爲第七百一十九章 辛苦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京中來信第四百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親舅舅第二百七十七章 鳳姐之苦第六百五十六章 遊園第五百四十一章 留子去母第三百零一章 攔船第六十四章 宴散第五十四章 憂色第五百八十一章 晨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雲泥之別第六百六十五章 元妃省親第六百五十章 弱幹強枝第三百二十三章 做媒第七百七十五章 後記 (六)第七十一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六章 雲泥之別第五百八十二章 想見江南第七章 吃人的禮教 (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三十三章 骨子裡像朕第三百零四章 ……嗯第一百九十四章 烈婢第六百二十四章 慘第三百二十二章 破局,臨近第五百四十五章 望爾等自重第四百三十二章 教婢第四百二十三章 聖母明王第五百七十二章 求援第五百一十五章 喪期說親第四百二十八章 狂喜第三十二章 運氣不錯第一百一十二章 作死第六百一十七章 平靜第五百三十七章 冠冕堂皇第六百八十六章 監國第六十八章 算賬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錦衣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幸的和幸福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猴奮起千鈞棒 (完,爲藍雲向風盟主賀!)第七百五十三章 難容第三百零五章 遠支第三十章 倪大娘 (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二十八章 謠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吃相第五百四十八章 嬉戲第一百一十四章 禁書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憂第二百九十九章 斬草除根第四十一章 羨慕 (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七十五章 清冷第五百八十九章 祭孔廟,誅國賊第七百零一章 重臣第四百二十八章 狂喜第一百九十六章 醜聞第一百七十九章 最後一道護身符第二百八十一章 安慰之言第六十二章 彩頭第二百九十章 悖晦第三百四十一章 琮兄弟學壞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更動人第二十九章 哭鬧 (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要你。第一百二十七章 錙銖計較第十四章 艱難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肚子火氣第六百九十六章 敲打第三百七十八章 我也要!第六百四十四章 一血第四百三十一章 盡興而歸第三百零六章 好自爲之第八十二章 到此爲止第六百六十八章 保大還是保小第一百零四章 侯門深似海第五百五十五章 復仇第七章 吃人的禮教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八十五章 香山會議第七十章 和睦第五百六十九章 王家的覬覦第二百八十一章 安慰之言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六百一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四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二十九章 問話第二百六十九章 誤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事發(二)第十八章 流言 (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八十三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曲相思詞第三百九十四章 花開兩朵第三百零二章 大魚第九十二章 贈杏花娘第六百五十二章 月光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知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巴林右旗| 津市市| 邯郸县| 永宁县| 金湖县| 礼泉县| 徐汇区| 京山县| 垦利县| 溧水县| 依兰县| 东山县| 新晃| 南川市| 江津市| 邳州市| 承德县| 西乡县| 兴文县| 满洲里市| 杂多县| 新安县| 洱源县| 玉树县| 吉林省| 周至县| 清原| 柳州市| 吉水县| 汾西县| 横山县| 临漳县| 若尔盖县| 金塔县| 巩留县| 宜君县| 韶山市| 南江县| 澄迈县|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