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8章 西周滅亡 天下大亂

話說周朝,自武王伐紂,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zhèn)€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自武王八傳至於夷王,覲禮不明,諸侯漸漸強大。到九傳厲王,暴虐無道,爲(wèi)國人所殺。此乃千百年民變之始,又虧周召二公同心協(xié)力,立太子靖爲(wèi)王,是爲(wèi)宣王。

卻說宣王雖說勤政,也到不得武王丹書受戒,戶牖置銘;雖說中興,也到不得成康時教化大行,重譯獻雉。

至三十九年,姜戎抗命,宣王御駕親征,敗績於千畝,車徒大損,思爲(wèi)再舉之計,又恐軍數(shù)不充,親自料民於太原。——那太原,即今固原州,正是鄰近戎狄之地。

所謂料民者,即將本地戶口,按籍查閱,觀其人數(shù)之多少,車馬粟芻之饒乏,好做準(zhǔn)備,徵調(diào)出征。

再說宣王在太原料民回來,離鎬京不遠,催趲車輦,連夜進城。

忽見市上小兒數(shù)十爲(wèi)羣,拍手作歌,其聲如一。

宣王乃停輦而聽之。

歌曰:‘月將升,日將沒;糜弧箕胞,幾亡周國。’宣王甚惡其語。使御者傳令,盡掏衆(zhòng)小兒來問,羣兒當(dāng)時驚散,止拿得長幼二人,跪於輦下。

宣王問曰:“此語何人所造?”幼兒戰(zhàn)懼不言;那年長的答曰:“非出吾等所造。三日前,有紅衣小兒,到於市中,教吾等念此四句,不知何故,一時傳遍,滿京城小兒不約而同,不止一處爲(wèi)然也。”

宣王問曰:“如今紅衣小兒何在?”

答曰:“自教歌之後,不知去向。”

宣王嘿然良久,叱去兩兒。即召司市官吩咐傳諭禁止:“若有小兒再歌此詞者,連父兄同罪。”

當(dāng)夜回宮無話。

次日早朝,三公六卿,齊集殿下,拜舞起居畢。

宣王將夜來所聞小兒之歌,述於衆(zhòng)臣:“此語如何解說?”

大宗伯召虎對曰:“厚,是山桑木名,可以爲(wèi)弓,故曰臣弧。箕,草名,可結(jié)之以爲(wèi)箭袋,故曰箕舵。據(jù)臣愚見:國家恐有弓矢之變。”

太宰仲山甫奏曰:“弓矢,乃國家用武之器。王今料民太原,思欲報犬戎之仇,若兵連不解,必有亡國之患矣”

宣王口雖不言,點頭道是。又問:“此語傳自紅衣小兒。那紅衣小兒,還是何人?”

太史伯陽父奏曰:“凡街市無根之語,謂之謠言。上天做戒人君,命熒惑星化爲(wèi)小兒,造作謠言,使羣兒習(xí)之,謂之童謠。小則寓一人之吉兇,大則系國家之興敗。熒變火星,是以色紅。今日亡國之謠,乃天所以做王也。”

宣王曰:“孤今赦姜戎之罪,罷太原之兵,將武庫內(nèi)所藏弧矢,盡行焚棄,再令國中不許造賣。其禍可息乎?”

伯陽父答曰:“臣觀天象,其兆已成,似在王宮之內(nèi),非關(guān)外間弓矢之事,必主後世有女支亂國之禍,況謠言曰:‘月將升,日將沒’,日者人君之象,月乃陰類,日沒月升,陰進陽衰,其爲(wèi)女主幹政明矣。”

宣王又曰:“孤賴姜後主六宮之政,甚有賢德,其進御宮嬪,皆出選擇,女禍從何而來耶?”

伯陽父答曰:“謠言‘將升’‘將沒’原非目前之事。況‘將’之爲(wèi)言,且然百未必之詞。王今修德以楔之,自然化兇爲(wèi)吉。弧矢不須焚棄。”

宣王聞奏,且信且疑,不樂而罷。起駕回宮。姜後迎人。坐定,宣王遂將羣臣之語,備細述於姜後。

姜後曰:“宮中有一異事,正欲啓奏。”

王問:“有何異事?”

姜後奏曰:“今有先王手內(nèi)老宮人,年五十餘,自先朝懷孕,到今四十餘年,昨夜方生一女。”

宣王大驚,問曰:“此女何在?”

姜後曰:“妾思此乃不祥之物,已令人將草蓆包裹,拋棄於二十里外清水河中矣。”

宣王即宣老宮人到宮,問其得孕之故。

老宮人跪而答曰:“婢子聞夏桀王末年,褒城有神人化爲(wèi)二龍,降於王庭,口流涎沫,忽作人言,謂桀王曰:‘吾乃褒城之二君也。’桀王恐懼,欲殺二龍,命大史佔之,不吉。欲逐去之,再佔,又不吉。

太史奏道:‘神人下降,必主幀祥,王何不請其康而藏之?策乃龍之精氣,藏之必主獲福。’桀王命太史再佔,得大吉之兆。乃布市設(shè)祭於龍前,取金盤收其涎沫,置於朱校之中,——忽然風(fēng)雨大作,二龍飛去,——桀王命收藏於內(nèi)庫。

自殷世歷六百四十四年,傳二十八主,至於我周,又將三百年,未嘗開觀。

到先王未年,讀內(nèi)放出毫光,有掌庫官奏知先王。先王問:‘棱中何物?’掌庫官取簿籍獻上,具載藏漾之因。先王命發(fā)而觀之。恃臣打開金犢,手捧金盤呈上。

先王將手接盤,一時失手墮地,所藏涎沫,橫流庭下。忽化成小小元富一個,盤旋於庭中,內(nèi)侍逐之,直人王宮,忽然不見。那時婢子年才一十二歲,偶踐富跡,心中如有所感,從此肚腹?jié)u大,如懷孕一般。

先王怪婢子不夫而孕,囚於幽室,到今四十年矣。夜來腹中作痛,忽生一女,守宮侍者,不敢隱瞞,只得奏知娘娘。

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隨命侍者領(lǐng)去,棄之溝讀。婢子罪該萬死”

宣王曰:“此乃先朝之事,與你無干。”遂將老宮人喝退。

隨喚守宮侍者,往清水河看視女嬰下落。

不一時,恃者回報:“已被流水漂去矣。”宣王不疑。

次日早朝,召大史伯陽父告以龍贅之事,因曰:“此女嬰已死於溝讀,卿試佔之,以觀妖氣消滅何如?”

伯陽父布卦已畢,獻上爵詞。詞曰:哭又笑,笑又哭。”羊被鬼吞,馬逢犬逐。慎之慎之。糜弧箕腋宣王不解其說。

伯陽父奏曰:“以十二支所屬推之:羊爲(wèi)未,馬爲(wèi)午。哭笑者,悲喜之象。其應(yīng)當(dāng)在午未之年。

據(jù)臣推洋,妖氣雖然出宮,未曾除也。”

宣王聞奏,快快不悅。遂出令:“城內(nèi)城外,挨戶查問女嬰。不拘死活,有人撈取來獻者,賞布帛各三百匹;有收養(yǎng)不報者,鄰里舉首,首人給賞如數(shù),本犯全家斬首。”

命上大夫杜伯專督其事,因繇詞又有“匣弧箕筋”之語,再命下大夫左儒,督令司市官巡行庭肆,不許造賣山桑木弓,箕草箭袋,違者處死,司市官不敢怠慢,引著一班胥役,一面曉諭,一面巡綽。

那時城中百姓,無不遵依,止有鄉(xiāng)民,尚未通曉。

巡至次日,有一婦人,抱著幾個箭袋,正是箕草織成的,一男子背著山桑木弓十來把,跟隨於後。

他夫妻兩口,住在遠鄉(xiāng),趕著日中做市,上城買賣。尚未進城門,被司市官劈面撞見,喝聲:“拿下”手下胥役,先將婦人擒住。

那男子見不是頭,拋下桑弓在地,飛步走脫。

司市官將婦人鎖押,連桑弓箕袋,一齊解到大夫左儒處。

左儒想:“所獲二物,正應(yīng)在謠言,況太史言女人爲(wèi)禍,今已拿到婦人,也可回覆王旨。”遂隱下男子不題,單奏婦人。違禁造賣,法宜處死。宣王命將此女?dāng)赜櫋F渖9贄夓妒校誀?wèi)造賣者之戒。不在話下。

話分兩頭。再說那賣桑木弓的男子,急忙逃走,正不知:“官司拿我夫婦,是甚緣故?”還要打聽妻子消息,是夜宿於十裡之外。

次早有人傳說:“昨日北門有個婦人,違禁造賣桑弓箕袋,拿到即時決了。”

……

青辰懷抱嬰孩,細細觀看,點頭道:“恩,不愧是媚骨天成,絕世尤物,剛爲(wèi)嬰孩,便初具媚態(tài),可以知曉他日成人之時,也不輸於前朝蘇妲己。”

鳳嫣然湊前,看著嬰孩,喜道:“也不知是誰家的孩子,這父母也太狠心了,居然拋下自己的親生骨肉,夫君,不若我們帶回撫養(yǎng)。”

鳳嫣然母愛氾濫,美目亮晶晶的看著青辰懷中的嬰孩,不時擡頭用期待的眼神望著青辰。

青辰將懷中的嬰孩遞給鳳嫣然,笑道:“這孩子與衆(zhòng)不同,如今我們來至這人間也有幾百年了,周朝氣運也日漸衰落,此子長大後,將是這天下皇權(quán)紛爭的重要棋子,卻是不該帶回撫養(yǎng)。”

鳳嫣然聽罷,心中有些不捨,她口中雖說叫著青辰夫君,但根本沒有夫妻之實,心中也渴望像凡人一樣擁有孩子。

“有人來了,嫣然放下孩子。”

鳳嫣然聽後,有些不捨的放下懷中的嬰孩,與青辰身形一閃,消失無蹤。

……

那男子方知妻子已死,走到曠野無人之處,落了幾點痛淚。且喜自己脫禍,放步而行。約十里許,來到清水河邊。遠遠望見百鳥飛嗚,近前觀看,地上鋪著一草蓆,席上有一嬰孩睡在上面。

那男子上前,趕走飛鳥,上前抱起嬰孩:“奇怪,此女不知何人所棄,有衆(zhòng)鳥飛騰圍繞,想是大富大貴之人。我今帶回撫養(yǎng),倘若日後成人,亦有所望。”遂解下布衫,將此女嬰包裹,抱於懷中。思想避難之處,乃望褒城投奔相識而去。

那男子走後,岸上現(xiàn)出青辰二人,鳳嫣然神情有些黯淡,青辰寬慰道:“這孩子有她自己的命數(shù),何必強求。”

鳳嫣然嘆息一聲,沒有答話。

青辰笑道:“日後還需你自己努力修煉,屆時自己誕下子嗣,豈不更好?”

鳳嫣然一聽,美目一亮,旋即又有些嬌羞的躲藏在青辰的懷裡,讓青辰哈哈大笑起來。

……

這女嬰?yún)s是日後那名垂青史的禍國殃民之妖女褒姒。

原來,大凡王朝更迭之際,必有異象橫生。

這褒姒卻是秉承天命而生,禍亂周朝氣運而降生,天生媚骨,不輸於前朝蘇妲己,長大之後,乃是禍亂天下的絕世尤物,斷送周朝八百年基業(yè)的人物。

至四十六年,宣王崩。姜後懿旨,召顧命老臣尹吉甫召虎,率領(lǐng)百官,扶太子官涅行舉哀禮,即位於樞前,是爲(wèi)幽王。

幽王爲(wèi)人,暴戾寡恩,動靜無常。方諒陰之時,押暱羣小,飲酒食肉,全無哀慼之心。自姜後去世,益無忌憚,耽於聲色,不理朝政。也是西周氣數(shù)將盡,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繼而亡。

幽王另用虢公、祭公與尹吉甫之子尹球,並列三公。三人皆讒謅面諛之人,貪位慕祿之輩,惟王所欲,逢迎不暇。

一日,涇、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周幽王不加理會,大夫叔帶幾度勸諫,譏諷三公,被虢公得知,於是在周幽王面前進讒言,遂將叔帶兔官,逐歸田野。

叔帶嘆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吾不忍坐見西周有‘麥秀’之歌”。

於是攜家竟往晉國。——是爲(wèi)晉國大夫趙氏之祖,趙衰趙盾即其後裔也。後來趙氏與韓氏三分晉國,列爲(wèi)諸侯。此是後話。

卻說大夫褒晌,自褒城來,聞趙叔帶被逐,急忙入朝進諫:“吾王不畏天變,黜逐賢臣,恐國家空虛,社稷不保。”

幽王大怒,命囚晌於獄中。

卻說賣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懷抱妖女,逃奔褒地,欲行撫養(yǎng),因乏乳食,恰好有個蟻大的妻子,生女不育,就送些布匹之類,轉(zhuǎn)乞此女過門。撫養(yǎng)成人,取名褒姒。

論年紀雖剛一十四歲,身材長成,倒象十六七歲及鋅的模樣。更兼目秀眉清,脣紅齒白,發(fā)挽烏雲(yún),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一來姒大住居鄉(xiāng)僻,二來褒姒年紀幼小,所以雖有絕色,無人聘定。

卻說褒響之子洪德,偶因收斂,來到鄉(xiāng)問。湊巧褒姒門外汲水,雖然村妝野束,不掩國色天姿。

洪德大驚:“如此窮鄉(xiāng),乃有此等麗色”

於是起了私心:“父親囚於鎬京獄中,三年尚未釋放。若得此女貢獻天子,可以贖父罪矣。”

遂於鄰舍訪問姓名的實,歸家告母曰:“吾父以直諫忤主,非犯不赦之闢。今天子荒yin無道,購四方美色,以充後之宮。有姒大之女,非常絕色。若多將金帛買來獻上,求寬父獄,此散宜生救文王出獄之計也。”

其母曰:“此計如果可行,何惜財帛。汝當(dāng)速往。”

洪德遂親至擬家,與似大講就布帛三百匹,買得褒姒回家。香湯沐浴,食以膏粱之味,飾以文繡之衣,教以禮數(shù),攜至鎬京。

先用金銀打通貌公關(guān)節(jié),求其轉(zhuǎn)奏,言:“臣晌自知罪當(dāng)萬死。晌子洪德,痛父死者不可復(fù)生,特訪求美人,名曰褒姒,進上以贖父罪。萬望吾王赦宥”

幽王聞奏,即宣褒擬上殿,拜舞已畢。幽王擡頭觀看;姿容態(tài)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際,光鮮亮人。龍顏大喜。——四方雖貢獻有人,不及褒姒萬分之一。——遂不通申後得知,留褒擬於別宮,降旨赦褒晌出獄,復(fù)其官爵。

是夜幽王與褒姒同寢,魚水之樂,所不必言。自此坐則疊股,立則井肩,飲則交杯,食則同器。

一連十日不朝。羣臣伺候朝門者,皆不得望見顏色,莫不嘆息而去。此乃幽王四年之事。有詩爲(wèi)證:折得名花字國香,布荊一旦薦匡牀。風(fēng)流天子渾閒事,不過龍禾已伏殃。

褒妃雖有專席之寵,從未開顏一笑。幽王欲取其歡,召樂工嗚鍾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臨,褒妃全無悅色。

幽王問曰:“愛卿惡聞音樂,所好何事?”

褒妃曰:“妾無好也。曾記昔日手裂彩增,其聲爽然可聽。”

幽王曰:“既喜聞裂增之聲,何不早言?”

即命司庫日進彩增百匹,使宮娥有力者裂之,以悅褒妃。可怪褒妃雖好裂增,依舊不見笑臉。

幽王問曰:“卿何故不笑?”褒妃答曰:“妾生平示笑。”

幽王曰:“朕必欲卿一開笑口。”

遂出令:“不拘宮內(nèi)宮外,有能致褒後一笑者,賞賜千金。”

虢石父獻計曰:“先王昔年因西戎強盛,恐彼入寇,乃於儷山之下,置煙墩二十餘所,又置大鼓數(shù)十架,但有賊寇,放起狼煙,直衝霄漢,附近諸侯,發(fā)兵相救,又嗚起大鼓,催趲前來。今數(shù)年以來,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吾主若要王后啓齒,必須同後遊玩儷山,夜舉烽煙,諸侯援兵必至,至而無寇,王后必笑無疑矣。”

幽王曰:“此計甚善”

乃同褒後並駕往驪山遊玩,至晚設(shè)宴儷宮,傳令舉烽。大舉烽火,復(fù)擂起大鼓。鼓聲如雷,火炮燭天。

線內(nèi)諸侯,疑鎬京有變,一個個即時領(lǐng)兵點將,連夜趕至儷山,但聞樓閣管箭之音。幽王與褒妃飲酒作樂,使人謝諸侯曰:“幸無外寇,不勞跋涉。”

諸侯面面相覷,卷旗而口。褒妃在樓上,憑欄望見諸侯忙去忙回,並無一事,不覺撫掌大笑。

幽王曰:“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貌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賞之。

至今俗語相傳“千金買笑”,蓋本於此。髯翁有詩,單詠“烽火戲諸侯”之事。

可想而知,最後犬戎大鬧鎬京,周幽王燃烽火求救於諸侯,而諸侯不至,最後城破被殺,褒姒被擄,成爲(wèi)犬戎主玩物。

周平王繼位,遷都洛邑,即爲(wèi)日後洛陽,西周滅亡,東周開始,天下大亂

第433章 無爲(wèi)而爲(wèi) 教化善舉第252章 軒轅降世 崆峒拜師第404章 相聚幽冥 地府謀事第534章 紫苑商會 修真坊市第492章 異界神明 神之國度第467章 五莊觀聖人論道 后羿歷煉欲歸來第79章 欲使出動 封天鎖地第176章 本尊相助 天道現(xiàn)身第28章 緬懷盤古 不周山行第214章 建立地府 彼岸花海第231章 妖族計謀 欲殺人族一百二十五章 二次講道收徒分寶第166章 神秘隕石 至寶出世第226章 嫦娥奔月 桂下吳剛第525章 重得青蓮 白玄殘魂第499章 打破屏障 萬神來犯第9章 二聖結(jié)陣 幽冥大陣第384章 紅花白藕 聖人對峙第58章 首次大戰(zhàn) 萬龍大陣第380章 截教仙人 齊至界牌第452章 蠻荒山脈 蠻荒魔神第398章 西周滅亡 天下大亂第504章 沙場鬼徘 黃帝心意第310章 子牙除妖 西岐三寶第8章 斬殺魔神 幽冥黃泉第332章 陸壓隕落 準(zhǔn)提奪寶第527章 神戟相伴 再次收徒第419章 解惑孔宣 造化之氣第1章 身隕穿越 重生混沌第524章 泰山之巔 樓觀一脈第371章 聞仲隕落 通天神火第408章 巫族神威 白起被封第252章 軒轅降世 崆峒拜師第231章 妖族計謀 欲殺人族第148章 孔宣冥河 血海大戰(zhàn)第528章 師徒情分 點醒白玄第140章 巫族妖族 初次爭鋒第244章 天庭相邀 蟠桃大會第403章 大乘佛教 野心勃勃第312章 請神之術(shù) 孔宣出手第176章 本尊相助 天道現(xiàn)身第408章 巫族神威 白起被封第268章 煉化紫氣 青辰出關(guān)第264章 應(yīng)龍來援 水淹九黎第494章 信仰之力 時間長河第207章 三清分家 通天來訪第456章 至寶到手 返回洪荒第347章 三皇五帝 不敗華蓋第366章 道法無邊 大道鎖鏈第68章 蘊養(yǎng)誅仙 青辰贈符第520章 斬龍傳說 禹王九鼎第470章 太陰星嫦娥脫困 衆(zhòng)仙神奉旨擒巫第223章 帝俊心傷 託孤女媧第452章 蠻荒山脈 蠻荒魔神第276章 怒闖天庭 戰(zhàn)神刑天第101章 欲收龍族 兄弟不合第155章 開天三式 刑天神勇第243章 人皇至寶 崆峒印出第370章 金仙遭劫 聖人降臨第176章 本尊相助 天道現(xiàn)身第518章 永恆的剎那 不分彼此第395章 娘娘西行 大興天機第454章 機緣已現(xiàn) 命運之書第395章 娘娘西行 大興天機第442章 聖人道果 佛陀成道第383章 幽幽白雪 陣法之威第235章 時間已到 巫妖雲(yún)集第279章 顓頊駕崩 帝嚳唐堯第337章 開天闢地 天道修爲(wèi)第182章 天道現(xiàn)身 質(zhì)問天道第139章 不周山下 巫族出世第154章 巫妖對戰(zhàn) 祖巫神通第450章 橫渡大洋 迷霧大海第494章 信仰之力 時間長河第481章 天地爲(wèi)爐 陰陽爲(wèi)碳一百二十五章 二次講道收徒分寶第5章 盤古青辰 混沌論道第320章 比干隕落 平叛北海第308章 金身法相 天一發(fā)威第431章 陰陽合一 演繹混元第265章 犯我人族 殺殺殺殺第51章 洪荒毒蟲 劇毒山谷第321章 飛虎叛逃 過關(guān)斬將第333章 教訓(xùn)準(zhǔn)提 女媧出手第407章 勾陳下界 長平大戰(zhàn)第494章 信仰之力 時間長河第400章 開闢道場 出函谷關(guān)第5章 盤古青辰 混沌論道第544章 畫贈有緣 人亂心亂第67章 路遇鴻鈞 鴻鈞相邀第504章 沙場鬼徘 黃帝心意第165章 一波三折 柳暗花明第504章 沙場鬼徘 黃帝心意第62章 命運長河 戲耍天道第86章 誅仙九式 四象大陣第195章 眼界大開 再回洪荒第261章 軒轅出征 各展手段第37章 教誨生靈 傳道解惑第120章 混沌氣流 混沌暴動
第433章 無爲(wèi)而爲(wèi) 教化善舉第252章 軒轅降世 崆峒拜師第404章 相聚幽冥 地府謀事第534章 紫苑商會 修真坊市第492章 異界神明 神之國度第467章 五莊觀聖人論道 后羿歷煉欲歸來第79章 欲使出動 封天鎖地第176章 本尊相助 天道現(xiàn)身第28章 緬懷盤古 不周山行第214章 建立地府 彼岸花海第231章 妖族計謀 欲殺人族一百二十五章 二次講道收徒分寶第166章 神秘隕石 至寶出世第226章 嫦娥奔月 桂下吳剛第525章 重得青蓮 白玄殘魂第499章 打破屏障 萬神來犯第9章 二聖結(jié)陣 幽冥大陣第384章 紅花白藕 聖人對峙第58章 首次大戰(zhàn) 萬龍大陣第380章 截教仙人 齊至界牌第452章 蠻荒山脈 蠻荒魔神第398章 西周滅亡 天下大亂第504章 沙場鬼徘 黃帝心意第310章 子牙除妖 西岐三寶第8章 斬殺魔神 幽冥黃泉第332章 陸壓隕落 準(zhǔn)提奪寶第527章 神戟相伴 再次收徒第419章 解惑孔宣 造化之氣第1章 身隕穿越 重生混沌第524章 泰山之巔 樓觀一脈第371章 聞仲隕落 通天神火第408章 巫族神威 白起被封第252章 軒轅降世 崆峒拜師第231章 妖族計謀 欲殺人族第148章 孔宣冥河 血海大戰(zhàn)第528章 師徒情分 點醒白玄第140章 巫族妖族 初次爭鋒第244章 天庭相邀 蟠桃大會第403章 大乘佛教 野心勃勃第312章 請神之術(shù) 孔宣出手第176章 本尊相助 天道現(xiàn)身第408章 巫族神威 白起被封第268章 煉化紫氣 青辰出關(guān)第264章 應(yīng)龍來援 水淹九黎第494章 信仰之力 時間長河第207章 三清分家 通天來訪第456章 至寶到手 返回洪荒第347章 三皇五帝 不敗華蓋第366章 道法無邊 大道鎖鏈第68章 蘊養(yǎng)誅仙 青辰贈符第520章 斬龍傳說 禹王九鼎第470章 太陰星嫦娥脫困 衆(zhòng)仙神奉旨擒巫第223章 帝俊心傷 託孤女媧第452章 蠻荒山脈 蠻荒魔神第276章 怒闖天庭 戰(zhàn)神刑天第101章 欲收龍族 兄弟不合第155章 開天三式 刑天神勇第243章 人皇至寶 崆峒印出第370章 金仙遭劫 聖人降臨第176章 本尊相助 天道現(xiàn)身第518章 永恆的剎那 不分彼此第395章 娘娘西行 大興天機第454章 機緣已現(xiàn) 命運之書第395章 娘娘西行 大興天機第442章 聖人道果 佛陀成道第383章 幽幽白雪 陣法之威第235章 時間已到 巫妖雲(yún)集第279章 顓頊駕崩 帝嚳唐堯第337章 開天闢地 天道修爲(wèi)第182章 天道現(xiàn)身 質(zhì)問天道第139章 不周山下 巫族出世第154章 巫妖對戰(zhàn) 祖巫神通第450章 橫渡大洋 迷霧大海第494章 信仰之力 時間長河第481章 天地爲(wèi)爐 陰陽爲(wèi)碳一百二十五章 二次講道收徒分寶第5章 盤古青辰 混沌論道第320章 比干隕落 平叛北海第308章 金身法相 天一發(fā)威第431章 陰陽合一 演繹混元第265章 犯我人族 殺殺殺殺第51章 洪荒毒蟲 劇毒山谷第321章 飛虎叛逃 過關(guān)斬將第333章 教訓(xùn)準(zhǔn)提 女媧出手第407章 勾陳下界 長平大戰(zhàn)第494章 信仰之力 時間長河第400章 開闢道場 出函谷關(guān)第5章 盤古青辰 混沌論道第544章 畫贈有緣 人亂心亂第67章 路遇鴻鈞 鴻鈞相邀第504章 沙場鬼徘 黃帝心意第165章 一波三折 柳暗花明第504章 沙場鬼徘 黃帝心意第62章 命運長河 戲耍天道第86章 誅仙九式 四象大陣第195章 眼界大開 再回洪荒第261章 軒轅出征 各展手段第37章 教誨生靈 傳道解惑第120章 混沌氣流 混沌暴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源县| 留坝县| 万年县| 定西市| 东兴市| 莱阳市| 凉城县| 克拉玛依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临潭县| 衡东县| 易门县| 辽阳县| 桐梓县| 武义县| 麻阳| 蕲春县| 汽车| 阳西县| 公主岭市| 汶川县| 望江县| 富民县| 锡林浩特市| 临猗县| 乐至县| 民权县| 理塘县| 边坝县| 昔阳县| 长乐市| 云霄县| 江永县| 双峰县| 双流县| 独山县| 夏津县| 东安县| 太湖县| 青浦区|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