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0章 開闢道場 出函谷關

“仁,親也。”

“仁者,情志好生愛人,故立字二人爲仁。”

“上下相親謂之仁。”

“溫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仁者,可以觀其愛焉。”

……

浩浩蕩蕩三千里至仁至愛清氣匯聚成一股洪流,茫茫無邊,不知其寬,瀰漫天地,隨著孔子抑揚頓挫的唸誦《詩經》而不斷掀起朵朵浪花,氣象萬千,嫋嫋不斷。

勢連天界,名號火雲;青青翠翠的喬松,龍鱗重疊;倚猗挺挺的秀竹,鳳尾交稍。丹壁上更有些分分明明的金碧影,低澗中只見那香香馥馥的瑞蓮花;洞府中鎖著那氤氤氳氳的霧靄,青巒上籠著爛爛縵縵的煙霞。

碧水跳珠,點點滴滴,從yu女盤中泄出;虹霓流彩,閃閃灼灼,自蒼龍嶺上飛斜。

真個是福地無如仙境好,火雲仙府勝玄都。

嫋嫋讀書聲響徹天地,遠遠望去,但見一鬚髮皆白的老者,頭頂書卷,手持一鐵卷,搖頭晃腦,誦讀治國經綸,詩書禮儀,兵法韜略,腳踏一波清泓,渾身上下浩然正氣流露,仁愛之氣盪滌寰宇。

水火童子手持花籃,行徑在山澗之中,不時聽聞這朗朗悅耳的讀書聲,皺眉疑惑道:“這氣息浩然正氣流露,清泓踏波,仁愛之氣盪滌寰宇,純正清澈,中正平和,滿含耿耿忠心,爲民請命之赤膽忠心,怎麼在三界之中從未聽說過有這號人物?”

正搖頭晃腦,皺眉思索間,聞聽九天青雲之上傳來朗朗讀書聲。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擡頭一看,只見一鶴髮童顏、白鬚三尺的老丈手握一鐵卷,卻是書卷氣息十足,浩然之氣流露,頭頂書卷,腳踏清波,衣袖翩飛,飄然而來。

“那老頭,你可知此處是什麼地方?此乃上古人族三皇居所,豈是你能來的地方?速速離去,莫要觸犯聖顏。”

孔子一聽這脆生生的呵斥聲,停下誦讀,腳下清泓翻轉,上前雙手抱拳道:“啓稟仙童,老夫乃人族後學末進孔仲尼,聞聖賢之書而得道,久聞人族三皇五帝之功德,今日來此,卻爲瞻仰三皇容顏而來,望仙童通稟一聲。”

“呀,這練士氣修道,不外乎修煉元神,修煉肉身,修煉左道,居然有人能夠讀書而成道,真是稀奇,嘖嘖。”

水火童子嘖嘖有聲,圍繞孔子轉了幾圈,似乎想要看其有沒有三頭六臂,居然能夠讀書而證道。

孔子無奈不已,自己天賦異稟,只怕人族之中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便三皇也比不得,每日誦讀聖賢書,不曾修道,卻不想死後,竟然能夠羽化而成仙,不渡雷劫便可證道,當真是得天獨厚。

“童兒還不快快引進客人來”

一陣仙音響起,威嚴厚重,卻又不失和藹、慈祥,祥雲滾滾,瑞靄重重。

水火童兒知道乃是大老爺吩咐,不敢怠慢,繃著小臉,規規矩矩拿著拂塵,挎著竹籃帶著孔子入了火雲洞。

火雲洞雲生八處,霧起四方,挺生秀柏,屈曲蒼松。

一路走來,只見得:芙蓉峰龍聰,紫蓋嶺巍峨。百草含香,味爐煙鶴唳;蹤上有玉虛之寶,朱陸之靈臺。

舜巡禹禱,玉簡金書;樓閣飛青鸞,亭臺隱紫霧。地設名山雄宇宙,天開仙境透叄清;幾個桃梅花正放,滿山瑤草色皆舒。

龍潛澗底,虎伏崖前:幽烏如訴語,馴鹿近人行。白鶴伴雲棲老檜,青鸞丹鳳向陽鳴;火雲福地真仙境,金闕仁慈治世公。

孔子不敢多留戀美景,隨著水火童子來到一處殿堂,不見雕琢,只是看著全然是一自然形成的山洞。

藤蘿掩映,僻靜無擾,一方青石安放,三位尊駕端坐其上。

孔子觀之,見三位聖人,當中一位,頂生二角,慧目光華四射,璀璨不可直視;左邊一位,披葉蓋肩,腰圍虎豹之皮,長生造化清氣在頭頂結成一株長生不老瑤草;右邊一位,身穿帝服,威嚴有度,虎目四顧。

不敢踐越階次,只得倒身拜言:“弟子孔仲尼,德行淺薄,上天垂憐,得以身死而羽化,不渡天劫而成仙道,仰慕三皇五帝之功績,特來拜見,悉聽教誨,望三位聖人不吝賜教”

孔子訴畢,但見那伏羲聖皇聽後,連忙起身,上前托起孔子,稱道:“師弟不可如此多禮啊。”

一聲師弟,讓孔子傻了眼,眼前之人乃是三皇之首,天皇伏羲,上古之時曾教化人族,功德無量,億萬人族歌頌三皇五帝之功德,如今這樣的人物竟然稱自己爲師弟,卻是讓孔子心中惶恐。

“弟子當不得聖皇如此稱呼,弟子乃後學末進,怎敢與聖皇比肩,莫要折煞弟子。”

孔子急忙還禮,心中惶恐不安,頭顱低垂。

伏羲一見,面帶笑意,說道:“你被吾師收錄門牆,自然是吾師弟。”

“弟子生前不曾拜人爲師啊?”

孔子滿面疑惑,不解的望著伏羲。

伏羲見此,知曉其不知自己老師是誰,輕開金口,解惑道:“你手中所持鐵卷,帶我太初一脈仙氣,其中包羅萬象,詩書禮儀,治國經綸,兵法謀略,浩然之氣流露,況且你腦中有吾師印記,其中有吾之一脈相傳的修道之法,難道你不知?”

孔子一聽,看了看手中的鐵卷,說道:“這手中的鐵卷乃是弟子出世之時,自天而降,落入弟子懷中,腦中藏有萬卷書,那修道之法,卻是不曾研習。”

伏羲聽後,笑道:“有此鐵卷在此,卻是證明,你乃吾太初一脈弟子,是爲吾之師弟。”

孔子震驚無比,眼前之人乃是三皇之首,自己不過是人族後學末進,如今竟然成爲伏羲聖皇的師弟,這讓從小飽讀聖賢書,知禮儀的孔子一時難以接受。

伏羲細看孔子,觀其渾身上下卻是浩然之氣加持周身,仁愛之氣縈繞身軀,卻是知道這師弟的身份一時讓其難以接受,勸解道:“吾太初一脈恩師,乃是人族聖父,青辰聖人,你今被恩師收錄門牆,卻是太初一脈弟子,這是不變的。”

孔子聽話,心中震驚無比,心中劇烈翻騰,五味陳雜,良久過後,嘆息一聲,對伏羲一拜:“拜見師兄。”

伏羲聽後,哈哈大笑,拉起孔子的臂膀,落座蒲團。

隨後,三位聖皇與孔子細細相談一番,心中皆震驚孔子讀書而成道,嘖嘖有聲,稀奇不已。

在火雲洞耽擱一段時日,孔子告別三皇,思及自己已經成仙證道,卻是需要開闢一道場,安身立命。

只是天庭所在不是其所喜,正所謂“敬鬼神而遠之”,於是循著三十三天,在第十七重天宇‘元載孔昇天’停下雲光。

“雖然天宇重重,高不可及,愈往上,輕靈之氣越發充盈,對於練氣士而言,可謂是洞天福地,只是我儒門一脈,不在練氣,卻是無需如此。況且此重天宇號稱‘元載孔昇天’,與我之機遇頗有暗合,此乃天數,合該在此開闢道場。”

孔子肅然,朝東海一拜,朝天一拜,朝萬民一拜,敬天爲民,頭頂《論語》書簡徐徐展開。

“仁者必有勇”

轟,天地震動,空間震盪如潮。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一步踏出,天崩地裂,大地裂開,裂縫大如鴻溝,天光初現,霧靄始霽。

“夫民,神之主也”

駭人聽聞,天地有感,神仙震怒,萬民振聾發聵,大陸浮現,正氣長存。

天庭威壓襲來,迫使空間不穩,開始變形。

孔子屹然不懼,九尺身高傲然挺立。丹書鐵卷巍峨放光,大氣凜然,正氣長存。

“克己復禮爲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砰,凌霄寶殿內昊天玉帝口吐鮮血,神情萎靡,面如金紙,越發駭人。

“匹夫,如此欺我。”

“陛下息怒,此人天命在身,我等不可小視,還需徐徐圖之。”

威嚴端莊,頭戴金簪,鳳袍加身,母儀天下,瑤池金母,天庭女主。

秀目微瞥,異彩連連,不知所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雷霆一擊,玉帝顫抖,不發一語,只是恨意未曾消減,反而火上澆油,越發熾熱。

“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嗯?”

玉帝疑惑,王母竊喜。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此人有大德,陛下不凡招安”

西王母眉開眼笑,勸慰道。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性格堅韌,內心有原則,況且是聖人弟子,不能輕舉妄動啊。”

玉帝恨道。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道場浮現,鬼斧神工,不見亭臺樓閣,不顯雕欄玉砌,唯有茅屋一座,草蓆一張,典籍數萬,汗牛充棟,不可勝數。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話音剛落,山巒迭起,層層疊翠;飛瀑直流,叮咚作響。

假山座座,池塘蓮開,生氣盎然,近乎於道。

“善哉,善哉,當爲‘春秋閣’”

言出法隨,茅草屋頂懸浮起一石匾,銀鉤鐵畫,正氣凜然,巍然曰:“春秋閣”

孔子滿意地點點頭,手握書簡,頭頂丹書鐵卷,腳踏丹青而入。

先生入了草屋,席地而坐,環顧四周,聞著熟悉的書卷氣,心情舒暢。

看著外面濃濃的霧氣,毫無規章制度,聚散無依,喟然長嘆,抖一抖書簡,飛出“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十二字。

這十二個斗大字符,微光閃閃,渺小如螢火蟲,然而氣象浩然、恢弘、博大,散發著讓人心生敬畏的氣息。

圍繞‘春秋閣’一圈,佈下儒門“仁陣”,護衛殿堂,傳承儒學。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朗朗讀書聲傳遍寰宇,浩然之氣盪滌諸天,漫天神佛爲之動容,天下萬民爲之有感,天地褒獎,普天同慶,瑞靄雲光,遍佈諸天。

……

不提洪荒各處仙佛被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浩大氣勢所驚動,紛紛下界傳道,欲要窺伺大道之玄機,求永生之秘法。

話說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數次歸家省親,欲勸母親隨之去周;其母在陳國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願遠遷。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轉眼間已過三十餘年。

一日,老聃忽得家訊,言家母病危,於是報請天子,歸家省視。待回到家時,母已辭世。

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思想九泉之下母親之靈,回憶母親慈祥容貌、養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絕,寢食俱廢,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發自己愚鈍;順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釋重負,愁苦消解,頓覺腹飢體倦。

於是飽餐一頓,倒頭大睡。

家將、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來,問其緣故。

老聃答道:“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母親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情難斷,人之常情也。難斷而不以智統,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

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情,故情可節制而事可調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飢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

家將問道:“智何以統情?”

“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於情亦無也。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後不亦無別乎?

無別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

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於情也;難斷而不制,則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慾損而睡可眠矣。”

衆人聞之,心皆豁然曠達。

周敬王二年,老聃守喪期滿返周。

周敬王四年,周王室發生內亂,王子朝率兵攻下劉公之邑。周敬王受迫。

當時晉國強盛,出兵救援周敬王。

王子朝勢孤,與舊僚攜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國。老聃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舊職。

於是離宮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西遊秦國。

離開周王朝洛邑不遠,但見四野一片荒涼。斷垣頹壁,井欄摧折,阡陌錯斷,田園荒蕪,枯草瑟瑟。田野裡不見耕種之馬,大道上卻戰馬奔馳不息,有的馬還拖著大肚子艱難地尾追其後。

目睹此景,老聃嘆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適可而止,恬淡爲上。勝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樂殺人也。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兵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兇年。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家破矣。”

話說函谷關守關官員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裡,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裡,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

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關尹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

老者白髮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

關尹仰天而嘆道:“我生有幸。得見聖人”

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聖人”

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脣、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

關尹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

關尹道:“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裡。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髮,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

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

之後,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爲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爲己任也。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爲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爲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

上篇起首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

下篇起首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爲《德經》,合稱《道德經》。

《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

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飢似渴。

卻說關尹拜老子爲師,辭官隨老子沿秦嶺終南山神仙路西行,晝行夜宿,不幾日來到將軍山下。

只見此處祥雲繚繞,四季如春,溪流縱橫,魚翔淺底,百鳥爭鳴,龍飛鳳舞,牡丹競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

老子擡頭望時,只見一巨石十分奇異,如有人形,豹頭環眼,鐵面虯鬢,一手執劍,一手執扇,五蝠飛舞,正氣浩然,不盡嘆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欲觀其妙,常有也”

此法微言大義,乃無上道經《道德經》。

頑石點頭,感應成精,日後吐納雲氣,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

……

且說老子與伊喜結草阿福泉,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講道,發現終南捷徑後清涼山講經,樓觀臺煉丹,鑄南山鐵案,享南山之壽,是謂道教之祖庭,鍾馗之故里,天下第一福地也。

關尹修道樓觀臺,乃是樓觀一脈祖師。

老子騎青牛而出函谷關,來到迦毗羅衛國,隱匿雲端,觀照皇室。

第395章 娘娘西行 大興天機第528章 師徒情分 點醒白玄第315章 獨鬥二聖 青辰立威第18章 通告混沌 瞭解因果第524章 泰山之巔 樓觀一脈第23章 元神化身 立府東海第53章 以一敵百 勢均力敵第62章 命運長河 戲耍天道第111章 三清化形 準提接引第306章 意外驚喜 哪吒降世第386章 二聖相邀 四聖匯聚第434章 無量功德 連環天劫第185章 混沌激戰 血海冥河第431章 陰陽合一 演繹混元第484章 鴻鈞出手 洪荒再現第198章 拜訪東海 女媧上門第496章 紫霄宮內 討要玉牒第156章 后羿神射 天羅地網第546章 無量量劫 以力證道第15章 都天神煞 大道化身第89章 誅仙二式 空間神通第118章 青辰楊眉 混沌大戰第362章 大戰準提 神通對戰第415章 兩界通道 一隻巨爪第506章 鎮元發威 神格自爆第117章 鴻鈞成聖 楊眉大仙第333章 教訓準提 女媧出手第93章 靈脈被毀 羅睺隕落第20章 大戰終結 盤古開天第34章 生靈突破 福澤洪荒第169章 太一冥河 爭寶鬥法第115章 羣山交戰 三清遇險第26章 收得坐騎 兇獸窮奇第302章 妲己進宮 雲中來訪第508章 陰山匯聚 祖巫出山第469章 仙島上聖人解惑 常羊山頭顱解封第264章 應龍來援 水淹九黎第438章 無上交鋒 滅世黑炎第222章 后羿射日 金烏情深第350章 營內鬥法 各顯其能第32章 千年已到 東海講道第224章 羲和算計 嫦娥出世第412章 茫茫天宇 證道機緣第241章 地仙之祖 娘娘來訪第205章 帝俊推演 殺人決心一百二十五章 二次講道收徒分寶第511章 清微天說法 衆聖上紫宵第383章 幽幽白雪 陣法之威第502章 三皇出手 力戰魔主第358章 四聖出手 大道符文第72章 東海之濱 祖龍天鳳第110章 三次講道 聽道生靈第294章 四教相商 簽押封神第22章 身化萬物 洪荒初成第289章 風波再起 夏朝將頹第395章 娘娘西行 大興天機第109章 青辰成聖 福澤洪荒第90章 青辰死了?誅仙碎空第376章 馬元下山 殷洪絕命第26章 收得坐騎 兇獸窮奇第469章 仙島上聖人解惑 常羊山頭顱解封第516章 波旬來犯 天機再變第242章 青辰煉寶 盤古雕塑第182章 天道現身 質問天道第262章 魔刀虎魄 蚩尤神威第363章 都天神雷 羣星列陣第420章 曲藤老人 蓮花妙境第310章 子牙除妖 西岐三寶第391章 聖人掐架 道祖勸架第362章 大戰準提 神通對戰第57章 歸納所學 創造功法第535章 天地五方旗 青蓮寶色旗第12章 太玄想請 玄黃拒絕第128章 精血造巫 名爲刑天第228章 時間法則 封印法則第378章 推演造化 佈局未來第172章 血海尋寶 造化水滴第106章 三千臺階 威壓考驗第354章 天賦神通 鯤鵬吞吸第65章 佈局三族 路結道人第423章 大殺四方 速度對決第348章 鎮壓十方 封天鎖地第514章 衆聖施法 始祖龍脈第41章 發展迅猛 強者洪荒第257章 九黎作亂 風伯雨師第105章 時間到來 再次講道第312章 請神之術 孔宣出手第14章 玄黃來犯 十二魔神第262章 魔刀虎魄 蚩尤神威第51章 洪荒毒蟲 劇毒山谷第442章 聖人道果 佛陀成道第545章 四九天道 大劫氣息第197章 招妖幡出 女媧機緣第430章 一念成魔 它化自在第217章 青龍朱雀 再收佳徒第499章 打破屏障 萬神來犯第86章 誅仙九式 四象大陣第121章 終見紫霄 太一帝俊第137章 落寶金錢 定海神珠第471章 刑天后羿戰昊天 烏巢禪師也插足
第395章 娘娘西行 大興天機第528章 師徒情分 點醒白玄第315章 獨鬥二聖 青辰立威第18章 通告混沌 瞭解因果第524章 泰山之巔 樓觀一脈第23章 元神化身 立府東海第53章 以一敵百 勢均力敵第62章 命運長河 戲耍天道第111章 三清化形 準提接引第306章 意外驚喜 哪吒降世第386章 二聖相邀 四聖匯聚第434章 無量功德 連環天劫第185章 混沌激戰 血海冥河第431章 陰陽合一 演繹混元第484章 鴻鈞出手 洪荒再現第198章 拜訪東海 女媧上門第496章 紫霄宮內 討要玉牒第156章 后羿神射 天羅地網第546章 無量量劫 以力證道第15章 都天神煞 大道化身第89章 誅仙二式 空間神通第118章 青辰楊眉 混沌大戰第362章 大戰準提 神通對戰第415章 兩界通道 一隻巨爪第506章 鎮元發威 神格自爆第117章 鴻鈞成聖 楊眉大仙第333章 教訓準提 女媧出手第93章 靈脈被毀 羅睺隕落第20章 大戰終結 盤古開天第34章 生靈突破 福澤洪荒第169章 太一冥河 爭寶鬥法第115章 羣山交戰 三清遇險第26章 收得坐騎 兇獸窮奇第302章 妲己進宮 雲中來訪第508章 陰山匯聚 祖巫出山第469章 仙島上聖人解惑 常羊山頭顱解封第264章 應龍來援 水淹九黎第438章 無上交鋒 滅世黑炎第222章 后羿射日 金烏情深第350章 營內鬥法 各顯其能第32章 千年已到 東海講道第224章 羲和算計 嫦娥出世第412章 茫茫天宇 證道機緣第241章 地仙之祖 娘娘來訪第205章 帝俊推演 殺人決心一百二十五章 二次講道收徒分寶第511章 清微天說法 衆聖上紫宵第383章 幽幽白雪 陣法之威第502章 三皇出手 力戰魔主第358章 四聖出手 大道符文第72章 東海之濱 祖龍天鳳第110章 三次講道 聽道生靈第294章 四教相商 簽押封神第22章 身化萬物 洪荒初成第289章 風波再起 夏朝將頹第395章 娘娘西行 大興天機第109章 青辰成聖 福澤洪荒第90章 青辰死了?誅仙碎空第376章 馬元下山 殷洪絕命第26章 收得坐騎 兇獸窮奇第469章 仙島上聖人解惑 常羊山頭顱解封第516章 波旬來犯 天機再變第242章 青辰煉寶 盤古雕塑第182章 天道現身 質問天道第262章 魔刀虎魄 蚩尤神威第363章 都天神雷 羣星列陣第420章 曲藤老人 蓮花妙境第310章 子牙除妖 西岐三寶第391章 聖人掐架 道祖勸架第362章 大戰準提 神通對戰第57章 歸納所學 創造功法第535章 天地五方旗 青蓮寶色旗第12章 太玄想請 玄黃拒絕第128章 精血造巫 名爲刑天第228章 時間法則 封印法則第378章 推演造化 佈局未來第172章 血海尋寶 造化水滴第106章 三千臺階 威壓考驗第354章 天賦神通 鯤鵬吞吸第65章 佈局三族 路結道人第423章 大殺四方 速度對決第348章 鎮壓十方 封天鎖地第514章 衆聖施法 始祖龍脈第41章 發展迅猛 強者洪荒第257章 九黎作亂 風伯雨師第105章 時間到來 再次講道第312章 請神之術 孔宣出手第14章 玄黃來犯 十二魔神第262章 魔刀虎魄 蚩尤神威第51章 洪荒毒蟲 劇毒山谷第442章 聖人道果 佛陀成道第545章 四九天道 大劫氣息第197章 招妖幡出 女媧機緣第430章 一念成魔 它化自在第217章 青龍朱雀 再收佳徒第499章 打破屏障 萬神來犯第86章 誅仙九式 四象大陣第121章 終見紫霄 太一帝俊第137章 落寶金錢 定海神珠第471章 刑天后羿戰昊天 烏巢禪師也插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鄂托克前旗| 万源市| 屏东县| 甘德县| 常德市| 扬州市| 刚察县| 庐江县| 田阳县| 塘沽区| 四川省| 永泰县| 平塘县| 贺兰县| 伊金霍洛旗| 宁安市| 吴堡县| 镇赉县| 桐柏县| 五指山市| 旺苍县| 安宁市| 改则县| 荃湾区| 涿州市| 冀州市| 金华市| 庆元县| 行唐县| 水富县| 东阿县| 崇阳县| 南岸区| 额尔古纳市| 兴海县| 安福县| 天镇县| 米易县| 嘉义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