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入學軍訓

“李班長,抽個煙!”

李遠方正坐在操場上,享受著軍訓中的小憩,給他們這個班的大學生訓練的武警戰士趙風坐到他身邊遞來一根菸。

本來按照習慣,李遠方應該叫趙風“趙教官”,不管負責軍訓的軍人是士兵還是軍官,參加軍訓的大學生都是這麼叫的。但自從趙風知道李遠方是去年當了三年兵復員後才考的大學,在部隊年年都是訓練標兵,當過班長,立過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而且入伍比趙風還要早一年,就按照部隊的習慣一直這樣稱呼李遠方。不但是趙風,其實幾乎所有參加這次軍訓的武警官兵都這樣稱呼李遠方,包括那些武警的少尉和中尉。部隊就是這樣,當了兩年兵後,戰士之間就互相稱呼“老張”“老李”,有職務的一律都用職務來稱呼,有點能耐的則更受到官兵的尊重。

“謝謝!”

“明天考覈,後天你們的軍訓就要結束了,我們師領導說了,等軍訓結束後讓你到我們師作個報告。”趙風是個開朗的小夥子,心裡藏不住事,等李遠方接過煙後,就迫不及待地把剛從他們排長那裡聽來的事向李遠方說了。

這件事,昨天負責給他們大學軍訓的那個林副參謀長已經給李遠方打過招呼了,但他覺得沒有什麼,沒有和別人說起而已。不過李遠方不想打消趙風的積極性,故意多問了他幾句詳細的情況,然後支開話題,和趙風天南海北地聊了起來。

李遠方家在南方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參加高考時,因爲志願沒有填好,當年雖然考分比較高,但沒能上大學。因爲經濟比較發達,大家都忙著賺錢,也都很會算賬,都覺得當兵不劃算,所以雖然地方政府把每年的經濟補貼提高到兩萬元,在李遠方高考失敗的那年底,在他家鄉徵兵仍然很困難。李遠方的父親是個幹部,在各級領導的猛烈思想攻勢下,就發揚風格讓李遠方當了兵。

李遠方當的是通信兵,第一年幹報務,參加軍區的比武得了第一名,立了一次二等功,年底就被提升爲班長。本來第二年部隊要給李遠方提幹進軍校上學的,但李遠方家除了一個在市文聯上班的已經出嫁的姐姐外,只有他一個兒子,當兵的地方離家又很遠,母親無論如何都不同意他長期在部隊幹,只好放棄了這次機會。第二年軍區組建自動化絡指揮中心,把李遠方調到了軍區絡中心工作。在絡中心期間,因爲李遠方參加技術革新成績突出,第三年上半年又立了一次三等功。到了年底,在母親的強烈反對下,部隊沒能留住李遠方,讓他復員回家了。

憑著李遠方立過一次二等功和一次三等功的資本,再加上父親、姐姐和姐夫的人緣,復員後許多單位都搶著要他去上班,而且有的單位答應按幹部來任用。但李遠方總想圓一下自己的大學夢,當兵期間一直沒有放棄對功課的複習,母親也無條件地他的這一決定,於是在兩票、一票反對、兩票棄權的表決結果下,他複習了半年後參加了第二次高考。

李遠方的理想是考歷史或者中醫專業,然後成爲一個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專家。但這個決定家裡人都是反對的,因爲他在部隊的後兩年中,搞的都是計算機,計算機應用過了四級,絡考到了絡高級管理員,連程序員都考到了中級,英語水平也不錯,再說現在國內最吃香的專業就是計算機專業,所以按照四比一的投票結果讓他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因爲是復員兵,又立過功,參加高考有一定程度的加分,因此,雖然只複習了半年,李遠方還是上了重點線,考入了西部大學計算機系,學計算機應用專業。

入學後的前半個月是軍訓,無非是隊列和簡單的戰術動作。李遠方在部隊年年都是訓練標兵,個人素質當然是非常好的。俗話說“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開始訓練後三天,負責訓練他們這個班的趙風就覺得他太與衆不同,一問以後知道他去年剛復員,比趙風早一年當兵,而且在部隊當過班長,就開始叫他“李班長”。

經過趙風的大力宣傳,兩天以後,所有參加軍訓的官兵都知道有一個叫李遠方的大學生是去年的復員兵,一下子就出名了。既然當過兵,就算是戰友,很快地,李遠方和參加這次軍訓的官兵都成了朋友。後來經過進一步的接觸,知道了李遠方在部隊的經歷和所取得的成績後,李遠方就成了大部分武警戰士的崇拜偶像。

以李遠方所取得的成績,原先在部隊當兵時就是典型,也作了不少的報告。再加上覆員後半年就考上了重點大學,他的事就更具有典型性,從部隊的角度出發,對廣大官兵是很具有激勵作用的。這次帶隊到大學給兩千多名新生軍訓的武警部隊的林副參謀長,特地回到師裡向各級領導進行了彙報。他們這個武警防暴師是從陸軍部隊成建制改編過來的,很容易地就和李遠方原先所在的部隊取得了聯繫,證實了李遠方的情況。於是師裡領導就計劃請李遠方到師裡去給全體官兵作一個專題報告,由林副參謀長向李遠方表達了這個意願,李遠方在盛情難卻下,就答應了。

李遠方的宿舍裡住了六個人,由於他們這個班只招了三十五個人,幾乎是每個省市一個,所以這六個人分別來自六個省份。報名後的當天晚上,他們宿舍的六個就在來自本省的好事的董文龍的強烈要求下,按年齡排出了位次。老大趙紅輝,個子不高,長得又黑又結實,來自湖南,是個樸實的農家子弟。老二張少華,是個東北大漢,父母都是工人。雖然李遠方當了三年兵,但因爲上學比較早,他家鄉的小學又只有五年,所以年齡只排在了第三。老四是來自南京的蘇俊峰,父母都是幹部,而且官位不低,但顯然家庭教育比較好,並沒有一般的二世祖樣。董文龍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在交大當教授,性格開朗,特別好事。老六林貴利是個華僑子弟,據說目前除了一個哥哥還在福建老家打理生意外,父母和兩個姐姐都在海外,長了一副典型的福建人形象,可能是因爲普通話不準的緣故,話很少,顯得非常靦腆。

排完名次後,在互相的自我介紹中,室友都知道了李遠方的經歷,但李遠方沒有多說,只說當了三年兵再考的大學。可能是因爲住在一起的緣故,所謂熟視無睹,雖然感慨於李遠方的經歷的複雜,但大家都沒有表現出特殊的興趣,連好事的董文龍都沒有多問。但這種狀況在幾天後就改變了,從教官及別的同學口中聽到李遠方原先沒有說出的輝煌往事後,李遠方被這幾個室友好一陣拷問,幾乎連小時候尿了幾次牀都被問了出來。

突然之間,到李遠方宿舍裡找老鄉的人多了起來,基本上都是剛入學的新生,男女生都有。所有的室友都有大量的老鄉光顧,光顧的原因,除了正常的套老鄉拉關係外,就都是打聽李遠方的情況的,也有抱著近距離看一下他這個稀罕的心理的人。不過中國人就是奇怪,除了原來在同一個中學上過學的校友以外,他這個當事人的老鄉反而很少來找。

李遠方這樣複雜的經歷,對剛進入大學的年輕的學子來講,是很具有傳奇性的。雖然這些學生並不知道所謂的在部隊立功和被樹爲標兵及典型有什麼意義,但並不妨礙他們對李遠方的興趣。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對英姿颯爽的軍人都有一種非常的好奇和敬佩,所以對給他們進行軍訓的武警官兵都特別尊重。當他們從他們的教官的帶有崇拜語氣的介紹中聽到李遠方的名字和他的經歷時,他們的興趣就同樣也變成了敬佩。於是,不管是在軍訓的操場上還是平常的休息時間,經常有人對著李遠方的身影指指點點,而女生則對著他的背影竊竊私語。這讓李遠方很不習慣,就更多地和具有共同當兵經歷的武警官兵在一起,和這些官兵的關係就更加地密切。

年輕人都圖新鮮,經過一個星期的熱忱後,興趣減退了許多。而李遠方也漸漸習慣了別人異樣的目光,也變得處之坦然了。不過仍然有不少女生對他的興趣不減,經常想方設法地打聽有關於他的事情。不過,傳出武警部隊將請李遠方到部隊作報告的消息後,學生們對李遠方的關注又掀起了一個新的。

和趙風談話後的第二天是星期五,上午,對軍訓結果進行了考覈驗收,以李遠方的個人素質,成績當然是很優異的,甚至於不需要他那些教官哥們特別照顧。當天下午,武警官兵回到了部隊,回部隊前,特地和李遠方打了聲招呼,邀請他有時間到部隊去玩。而邀請李遠方到部隊作報告的日期,在大學和部隊協商後,定在國慶前的九月二十九日。

軍訓結束後第二個星期,大學給新生搞了個開學典禮,因爲李遠方的特殊身份,作爲這一界新生的代表發了言。過幾天后,被選爲大學學生會執委。

第二十五卷 無妄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八十一章 撒手不管第二百四十八章 膽大妄爲第二百四十七章 精衛填海第十四章 引爲同門第二百七十五章 深受刺激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字招牌第八十七章 九號車牌第三百四十四章 黑臉紅臉第二百五十四章 拋磚引玉第二百二十一章 天上地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二十八章 愚公移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博擊大賽第十七卷 隨第一百五十一章 比特超市第一百三十二章 各有傳統第十卷 履第一百四十一章 青出於藍第十三卷 同人第八十七章 九號車牌第三十章 咸亨酒店第十一卷 泰第二百一十二章 請入方丈第二十九卷 坎第三百四十章 厚此薄彼第四百一十六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零四章 一語成讖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道中人第四百零三章 得民心者第一百零五章 追悔莫及第三百二十四章 涇渭分明第六十章 感動莫名第三十六章 人生態度第三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零三章 相見恨晚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筆勾銷第二百二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三百一十六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七章 爲君憔悴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盡其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四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二十七卷 頤第一百八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章 榮譽勳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五十章 有如租界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怒傾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戲演十足第八十章 未能免俗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二百二十五章 最高學府17-20第二百九十八章 精品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顛倒衆生第三百十三章 無上宗師第三百三十四章 積少成多第三百五十九章 蝌蚪找媽第一百九十二章 衣不解帶第三百八十一章 狠斬馬稷第一百八十章 掌門弟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口不擇言第十四卷 大有第五十一章 葉氏父女第二百八十三章 情爲何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度出擊第四百三十章 榮譽勳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誤中副車第十三章 以賽續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去不返第四百章 過河小卒第三百二十六章 原則問題第六卷 訟第六十八章 除夕之夜第二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二十二卷 賁第九十九章 報之瓊琚第一百一十二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卷 觀第三百六十九章 先發制人25-28第一百三十章 攔道鳴冤第三百一十八章 突出重圍第三百章 光環索套第一百六十八章 梅山鉅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絕塵而去第四十六章 餘波未盡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所不爲第一卷 乾第三百三十九章 各個擊破第一百三十章 攔道鳴冤第三百九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八十七章 惹是生非第二十四章 抵足長談
第二十五卷 無妄第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八十一章 撒手不管第二百四十八章 膽大妄爲第二百四十七章 精衛填海第十四章 引爲同門第二百七十五章 深受刺激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字招牌第八十七章 九號車牌第三百四十四章 黑臉紅臉第二百五十四章 拋磚引玉第二百二十一章 天上地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二百二十八章 愚公移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博擊大賽第十七卷 隨第一百五十一章 比特超市第一百三十二章 各有傳統第十卷 履第一百四十一章 青出於藍第十三卷 同人第八十七章 九號車牌第三十章 咸亨酒店第十一卷 泰第二百一十二章 請入方丈第二十九卷 坎第三百四十章 厚此薄彼第四百一十六章 走火入魔第一百零四章 一語成讖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道中人第四百零三章 得民心者第一百零五章 追悔莫及第三百二十四章 涇渭分明第六十章 感動莫名第三十六章 人生態度第三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零三章 相見恨晚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筆勾銷第二百二十二章 成敗得失第三百一十六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七章 爲君憔悴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盡其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四十七章 出謀劃策第二十七卷 頤第一百八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章 榮譽勳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五十章 有如租界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怒傾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戲演十足第八十章 未能免俗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二百二十五章 最高學府17-20第二百九十八章 精品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顛倒衆生第三百十三章 無上宗師第三百三十四章 積少成多第三百五十九章 蝌蚪找媽第一百九十二章 衣不解帶第三百八十一章 狠斬馬稷第一百八十章 掌門弟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口不擇言第十四卷 大有第五十一章 葉氏父女第二百八十三章 情爲何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度出擊第四百三十章 榮譽勳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誤中副車第十三章 以賽續緣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去不返第四百章 過河小卒第三百二十六章 原則問題第六卷 訟第六十八章 除夕之夜第二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二十二卷 賁第九十九章 報之瓊琚第一百一十二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卷 觀第三百六十九章 先發制人25-28第一百三十章 攔道鳴冤第三百一十八章 突出重圍第三百章 光環索套第一百六十八章 梅山鉅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絕塵而去第四十六章 餘波未盡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所不爲第一卷 乾第三百三十九章 各個擊破第一百三十章 攔道鳴冤第三百九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八十七章 惹是生非第二十四章 抵足長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同江市| 阿拉善盟| 休宁县| 信宜市| 板桥市| 柯坪县| 江城| 邓州市| 兴化市| 乌拉特后旗| 泾阳县| 英山县| 韶关市| 金华市| 祁阳县| 开原市| 瑞安市| 保康县| 嫩江县| 五家渠市| 碌曲县| 安多县| 开阳县| 盐边县| 横峰县| 安庆市| 朝阳县| 榆中县| 金昌市| 刚察县| 桂阳县| 石首市| 饶平县| 东兴市| 常州市| 金乡县| 秭归县| 喀喇沁旗| 长兴县|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