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9章 金融之戰(zhàn)

不管英國政府表現(xiàn)出來的姿態(tài)有多麼強硬,它實際上都根本不願意同中國開戰(zhàn),特別在確信中國真的想同英國在亞洲決戰(zhàn)的情況下。

在中央國防部就英國海軍主力即將進入印度洋一事,對英國給予嚴厲的警告後,在被警告的同時,英國也更清楚的意識到中國願意代表亞盟同英國通過談判解決目前的問題。

對溫斯頓.丘吉爾首相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消息,和他剛組建戰(zhàn)時內閣不同,中國已經基本結束了中日和中蘇戰(zhàn)爭,大規(guī)模的陸軍、空軍和海軍正在向南亞大陸轉移,隨時能將駐紮在南亞的英軍碾壓成碎片。

在另一方面,法國和美國已經拒絕明確表態(tài)支持英國,而中國同德國也即將達成正式的劃分蘇聯(lián)佔領區(qū)的協(xié)議,在這樣的情況下同軍事上正處於巔峰狀態(tài)的中國開戰(zhàn)是極其不明智的選擇。

不管溫斯頓.丘吉爾首相何等頑固堅韌的想要維護大英帝國的昔日光榮和尊嚴,事實終究是殘酷的。

在中國國防部給予警告後,英國海軍被迫撤回已經抵達索馬里的海軍,將艦隊停靠在埃及蘇伊士運河南側,沒有再次跨入印度洋。

英國外務大臣哈利法克斯爵士緊急趕赴北京,同中央內閣外相郭泰祺舉行第二輪中英會談,就南亞問題進行新的談判,在幕後,顧維鈞首相提出了中方及亞洲合作同盟的四個基本條件——第一、英國應當立即承認巴基斯坦地區(qū)、阿薩姆地區(qū)、孟加拉、馬來亞自治,放棄對阿曼、卡塔爾等阿拉伯地區(qū)的宗主權,承認這一地區(qū)的完全獨立;第二、英國應承諾逐步撤回在東南亞的駐軍,允許新加坡及周邊華人區(qū)舉行公投表決政治地位;第三、英國承諾在一定時限內解決所有亞洲殖民地的自治問題,停止在亞洲的殖民霸權;第四,中英舉行新一輪的雙邊疆域談判。爲進一步推進西南亞各地區(qū)獨立自治奠定基礎。

在中國及亞盟理事會看來,中方提出的四個基本條件並不過分,但在實際的談判中,幾乎從一開始就被英國否決。英國談不上傲慢,也談不上失去理智,只是確實不能接受如此大規(guī)模的退讓條件,用哈利法克斯爵士的話說,如果一定要接受這樣的條件,英國寧可一戰(zhàn)。

在經歷了長達一個月的談判後。雙方還是因爲差距太大而遲遲不能達成一致。

此時,全球的關注焦點都集中在中英兩國和北京會談上,似乎每個人都很清楚,如果中英在最後時刻不能達成一致,中英兩國就將掀起一場真正的世界大戰(zhàn)。

美法兩國的特使陸續(xù)抵達北京參與會談。希望能斡旋兩國達成一致,各國列強總體還是希望英國退讓,首先英國不佔任何道理,而亞盟方面畢竟有幾十個亞洲國家一致要求英國撤出亞洲,不可能讓這麼多國家對英國做出重大退讓,何況英國現(xiàn)在也沒有過去那麼強大的實力。

會議安排在北京的中南海國賓館舉行,整個會談期間的氣氛一直很緊張。雙方的矛盾非常激烈,伊朗大使幾次當著很多國際外交官員的面斥責和怒罵英國外相哈利法克斯爵士,要求英國滾出亞洲。

到了1941年的5月中旬,雙方都基本可以確認談判最終還是失敗了。在中方提出的4個基本條件上,英國只能接受第三條和第一條中的一部分,即便是在第三條中,亞盟提出的最長期限是十年。而英國則要求以三十年的時間逐步解決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自治問題。

這天晚上,中英美法四國進行了倒數(shù)第二輪的一次最終談判。爲了達成協(xié)議,英國在最後時刻做了一些新的退讓,同意在兩年內允許巴基斯坦、阿薩姆、孟加拉、馬來亞自治,同意撤出阿曼,並且承諾撤出在波斯灣地區(qū)的海軍,即便如此,中國還是無法接受這一條件。

談判一直到了晚上11點鐘左右才結束,結束之後,外相郭泰祺就立刻前往中央內閣彙報,凌晨1點左右,中央內閣首相和外相郭泰祺特殊前往中央宮覲見華皇。

宋彪這天晚上也沒有睡,他一直在等消息。

中央軍部這邊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他批準軍部的作戰(zhàn)計劃,第十集團軍和第八集團軍就將一路南下進攻巴基斯坦和印度,中亞集團軍則從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南下,解放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酋長國。

在東南亞,帝國海軍將優(yōu)先消滅英國位於新加坡的海峽艦隊,並在英國海軍主力抵達波斯灣之前,派遣主力航母編隊進駐波斯灣,消滅英國海軍主力。

在中英會談期間,雙方都在不斷加強在南亞的駐軍和空軍力量,但在這種同步的擴軍中,英國遠遠不如帝國兇悍,帝國從北方調下來的多支集團軍都已經陸續(xù)抵達阿富汗和伊朗。

中央軍部是蓄謀已久,只等中央政府宣告談判破裂和亞盟理事會的最終授權,帝國國防軍就將不宣而戰(zhàn),以亞盟南亞聯(lián)軍的名義殲滅英軍。

在肅靜莊嚴的辦公廳裡,宋彪聽完外相郭泰祺的彙報後,一直沉默無聲的思索著最終的答案,他抽完了一整根的玉溪雪茄也沒有開口表態(tài)。

將最後剩下來的那小半截雪茄熄滅,宋彪才做了最終的決定,態(tài)度強音的同顧維鈞首相吩咐道:“暫停會談,在亞盟理事會推動新的決議案,要求英國無條件承認巴基斯坦、阿曼獨立,給予阿薩姆、孟加拉、馬來亞及其他亞洲殖民地國家自治權,承諾在十年內徹底取締英國在亞洲的一切殖民特權,同時要求亞盟各成員國爲亞洲的自由和獨立做好戰(zhàn)爭的動員,不惜同英國開戰(zhàn),一旦亞盟同英聯(lián)邦開戰(zhàn),亞盟需要立刻全面制裁英國,封存英國在亞盟各成員國的一切資產以賠償亞洲各國在英國殖民統(tǒng)治期間所遭受的傷害和損失,禁止英鎊的流通。根據(jù)亞盟理事會的決議中斷貿易,如果英國不能對亞盟理事會的要求給予正面迴應和第三輪的積極會談,亞盟安全聯(lián)合軍將會正式在決議案通過的一個月後出兵解放亞洲各國及地區(qū)。”

宋彪皇帝在這番話上說的很堅決,沒有任何迴旋餘地。

他承認亞盟理事會給英國開設的談判條件是太高了一些,但是英國的態(tài)度也確實是過於傲慢,這畢竟不是中英之間的雙邊交涉,而是亞盟理事會代表整個亞洲的大多數(shù)國家對英國的交涉。

別說英國現(xiàn)在的實力和國際地位大不如前,就算是鼎盛時期,大英帝國也不應該如此傲慢。

他只能說英國根本沒有誠意解決問題。既然如此,晚打就不如早打了,如果英國希望用這種漫長的談判拖延下去,那他們真是打錯了算盤。

顧維鈞首相只能接受皇帝的這一安排。

這意味著亞盟理事會願意舉行第三輪政治談判,將談判週期再延長一個月左右。可隨之也大幅度提高了新的條件,如果亞盟和英國在6月中旬還是未能達成一致,那就真的是要開戰(zhàn)了,伴隨著戰(zhàn)爭還有亞盟對大英帝國的嚴厲經濟制裁。

顧維鈞首相默默的點頭認可,接受了皇帝的提議。

宋彪皇帝則繼續(xù)思考了一段時間,又補充道:“在決議案中規(guī)定,一旦對英鎊禁止在亞洲流通的制裁通過。這一制裁令的有效期將持續(xù)三十年。”

顧維鈞覺得有些不妥,問道:“陛下,這一制裁期限是否太長了?”

wωω◆ttКan◆℃o

宋彪皇帝答道:“確實是太長了,但不這樣也就無法真正的威脅到英國。我們要讓英國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一旦開戰(zhàn),只要英國沒有打贏我們,我們就將徹底的繼續(xù)制裁英國。讓英國付出最爲慘痛的代價。”

顧維鈞只能再次答應下來,點頭稱是。

宋彪皇帝另外吩咐道:“在亞盟理事會的第二次對英決議案通過之後。安排哈利法克斯爵士覲見,我願意親自同他會談。”

“是!”

顧維鈞首相繼續(xù)答應著,其實他很清楚這場戰(zhàn)場已經是最終不可避免了,他很清楚皇帝現(xiàn)在並不支持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但是皇帝也有更多的顧慮。

不僅是皇帝,包括整個帝國和亞盟各成員國都不可能讓英國用一個極小的退讓就達成協(xié)議。

這就是明明不想開戰(zhàn),結果卻非要開戰(zhàn)。

這天的凌晨,宋彪皇帝就一直沒有睡覺,他此後又緊急將陳瑾和央行、中央儲備局的主要負責人全部召集到辦公廳,就亞盟一旦通過該協(xié)議可能導致的各種經濟問題做了充分的探討。

可以確定,亞

盟一旦開始對英國實施制裁,特別是在沒收英國在亞洲的資產及禁止英鎊的流通後,英國經濟將會遭到覆滅性的打擊,英鎊將會直接摔下王座,世界各國的英鎊外匯儲備都將淪爲廢紙。

在整個國際金融市場上都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除了軍事戰(zhàn)爭,金融戰(zhàn)爭也是帝國可以使用的一種特殊武器,現(xiàn)在,帝國決定使用這種武器,而宋彪皇帝決定在亞盟推動這一協(xié)議正是出於這樣的計劃。

……

次日,中英暫時中斷了北京會談,緊急決定在廣州召開新一輪的亞盟理事會外長級會議。

就在這天晚上,帝國中央內閣財政大臣陳瑾秘密的在頤和園召見中央銀行行長張嘉鏊、遠東財團總裁陳光甫、江南財團總董虞洽卿、中央儲備總局總長章惠慈,以及中信、中儲、中控、中投四大政府信託公司的四位總裁,和中央經濟委員會的六名金融及經濟學領域的專家顧問,總計15人在頤和園秘密召開一場特殊的會議,就對英國發(fā)動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金融戰(zhàn)爭進行討論。

這場會議是非常重要的,它應該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政府對政府之間發(fā)動金融戰(zhàn)爭,也可能是公開的政府解密文件唯一能被證實的一次。

此時的中華帝國在世界經濟總量中佔據(jù)著40.3%的巨大比例,而美國的比例是22.4%,中美相加的總和達到了世界GDP總額的62.7%,而曾經恢弘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則僅佔7%的比例。

在國際市場上,由於英國的傳統(tǒng)國際地位和其殖民地的廣闊。加之中美在過去二十年間的長期維持現(xiàn)狀的政策,英鎊仍然佔據(jù)著世界流通貨幣的30%的份額,這既是英國敢於對中國和亞盟說不的根基,也是其最爲脆弱的弱點。

正是這種反常的情況決定了英鎊是中圓、美元、英鎊三大國際貨幣中最爲脆弱的一環(huán),也是最容易被擊潰的國際貨幣。

中央銀行行長張嘉鏊提出了一個很合理的方案,那就是大幅度的同其他金融機構拆借英鎊拋售,擠兌英國的黃金儲備,一旦英鎊被禁止在亞洲流通,英國的黃金儲備將在一瞬間崩潰。

最終。英鎊必然大幅度的貶值,伴隨著這種貶值,英國的物價也會暴漲數(shù)倍,如果英國宣佈中止黃金兌換以維持其黃金儲備,由於英鎊即將無法在亞洲流通。那更將是一堆廢紙,國際市場上的英鎊和英國債券會更大規(guī)模的貶值,這一系列的變動足以將英國拉下深淵地獄。

同時,所有人也都意識到一起被拉下深淵地獄的還有整個世界經濟。

這很可能將是一次不亞於大蕭條的新經濟危機。

宋彪皇帝和中央政府首相顧維鈞也意識對英國發(fā)動金融戰(zhàn)爭,必然會導致世界金融危機和更大範圍的經濟蕭條,而皇帝和首相需要財政部,以及四大政府信託公司做出一個合理的推論。確認帝國及亞洲受到的牽連程度將有多少,以及亞洲在什麼情況下能受到較小的衝擊,甚至是在長遠時間內更爲受益。

這個會議在秘密的討論了三天之後,參加此次頤和園秘密會議的15位巨頭和專家基本達成一致的結論。並由財政大臣陳瑾將這個結論上報給總理大臣顧維鈞和華皇陛下。

會議最終認爲亞洲及中圓經濟區(qū)內受到的衝擊相對會比較小,而歐洲受到的衝擊最大,其次是美國和中南美洲,再其次是法國。

法國的經濟是比較封閉。它整個法國及殖民地經濟體同英美之間的貿易額都相對較低,法郎本身就是排在第四位的國際貨幣。法郎經濟區(qū)和中圓經濟區(qū)之間國際貿易也最爲廣泛。

歐洲的其他國家及英聯(lián)邦、英國殖民地整體上還是以英鎊爲主要的外匯儲備,這些國家同美國之間構成了一個較爲穩(wěn)定的大西洋貿易結構,一旦英鎊崩潰,歐洲及歐洲殖民地國家所遭受的衝擊將是非常驚人的,隨著國際貨幣的混亂和大幅貶值,國際貿易將近乎中斷,而美國隨之將會受到極大的牽連。

隨後,經濟危機將向著中國及中南美洲蔓延。

在整個世界貿易體系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國,世界上3/5的國際貿易發(fā)生在中歐及中美之間,隨著歐洲和美國的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中國必然將會遭受重創(chuàng),但是中國和歐美不同,中國的情況相對又類似於法國,中國最大的進出口市場和投資市場都是亞盟,亞盟各成員國也主要是同中國進行國際貿易。

隨著危機的蔓延,只要中國能繼續(xù)擴大在亞盟自由貿易區(qū)內部的國際貿易及投資,中國還是會最早的擺脫國際經濟危機,而第一波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則相對較低,甚至是有利的。

中央儲備總局總長章惠慈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白銀在這一週期中將可能發(fā)生多次的暴漲暴跌,在英鎊剛開始出現(xiàn)危機的階段,白銀作爲各國所能購入的唯一貴金屬儲備,價格會漲的非常高,隨著經濟危機的爆發(fā),各國貨幣的貶值,白銀的價格會越漲越高,但是在危機蔓延到一定程度,以及各國貨幣貶值到谷底後,白銀就將再次掀起新一輪的暴跌,導致全球經濟再次受創(chuàng)。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專家和金融寡頭們的估測,實際的情況會是什麼樣子還很難說。

顧維鈞比任何人都討厭國際金融危機,那會導致他的支持率大幅下滑,如果世界範圍都遭受重創(chuàng),而他勉強能夠支撐過去,那倒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這是他的最後一屆任期。

至於中央政府和帝國能否在這種危機中逆勢發(fā)展,那就要看財政大臣陳瑾、央行和四大信託公司的能力了,而在這一點上,陳瑾倒是並無畏懼。

……

經過一段時間的秘密商議後,當郭泰祺外長在廣州主持新一輪的亞盟理事會外長級會議時,帝國已經做了決定,正式準備對英國發(fā)起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金融戰(zhàn)爭。

1941年6月4日,亞盟理事會廣州外長會議通過一致表決,以17票贊成和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新的決議案,要求英國在一個月內接受新的三個條件,即無條件承認巴基斯坦、阿曼獨立;阿薩姆、孟加拉、馬來亞及其他亞洲殖民地國家自治;十年內徹底取締英國在亞洲的一切殖民特權。

新的決議案比之前的中方四條件更爲苛刻,作爲條件,亞盟同意舉行第三輪會談,並將會談期限延長至7月10日之前,而亞盟同時保留對英國實施全面制裁及一切軍事權力。

這就意味著英國如果不能在7月10日之前同亞盟理事會就亞洲殖民地問題達成最終協(xié)議,亞盟將會對英國實施全面的經濟制裁,以及通過戰(zhàn)爭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可能。

決議案一經通過,整個世界再次爲之譁然。

英法美等國現(xiàn)在反而不是特別擔心亞盟同英國宣戰(zhàn),因爲一旦亞盟對英國實施全面制裁,英鎊將徹底喪失其世界貨幣的流通價值,亞盟同英國及英聯(lián)邦國家中斷貿易之後,英國船隻將無法通過亞盟國家的領海航行,這一切都將徹底導致世界經濟的崩潰。

這是一次全面性的恐慌,世界白銀價格在兩天內上漲了47%,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則大幅衰退,因爲中日、中蘇和蘇德戰(zhàn)爭的因素,世界白銀價格本身就一直處於較高的價位,此時更是突破了近三十年來的最高值,同黃金達到了1:15.4的歷史高位。

在這個價位上,帝國開始逐步加快白銀儲備的沽售,增強黃金儲備和白銀儲備,在此之前,帝國通過四大信託公司大量沽空英鎊和英國債券,操控其他控股金融公司在英國倫敦金融市場大幅度沽空股票。

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正式的金融戰(zhàn)爭。

通過帝國控股的四大信託公司,帝國和亞盟正在對英國賴以維持其國際地位的英鎊及金融產業(yè)予以一次重創(chuàng),這樣的情況讓英國始料不及,短短四天時間裡,英國的黃金儲備從2752噸驟降至不足700噸的水平。

爲了強硬維持其英鎊的國際貨幣地位,丘吉爾內閣緊急通過議會法案,暫停黃金兌換,並向美國和法國求援,但在美國和法國分別在國會內部就此進行密切的討論時,國際市場的英國債券價格迅速崩潰,大量拋售的債券讓英國國債已經成爲一堆廢紙。

此時的英國已經沒有任何選擇,它唯一的辦法就是向中國求援。

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295章 牛鬼蛇神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yè)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40章 沈旦堡第136章 秋瑾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zhàn)(中)第309章 在全州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179章 屠滿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333章 摩薩臺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zhàn)(中)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zhàn)(中)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zhàn)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zhàn)之前第169章 非戰(zhàn)而屈人之兵第270章 領導亞洲130章 vanderbil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zhàn)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45章 下南洋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31章 心血來潮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第244章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第48章 戰(zhàn)利品非常多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249章 陳光甫第291章 開城戰(zhàn)役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91章 開城戰(zhàn)役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xiàn)代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93章 戰(zhàn)略第286章 中德戰(zhàn)略互助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06章 震旦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52章 蒙匪第95章 遼陽會戰(zhàn)(四)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296章 精英雲(yún)集第178章 整編師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16章 汪兆銘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yè)第49章 還治其身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184章 中日戰(zhàn)爭之總戰(zhàn)略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209章 漢武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95章 遼陽會戰(zhàn)(四)第46章 黑溝臺會戰(zhàn)(二)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342章 太優(yōu)秀也是錯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34章 201工程第165章 和談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
第100章 特殊的中國首富第295章 牛鬼蛇神第62章 再相遇,青木宣純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yè)第159章 遼西軍馬第185章 帝國總理的覺悟第40章 沈旦堡第136章 秋瑾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zhàn)(中)第309章 在全州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314章 有愛有野心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179章 屠滿第344章 只要一個理由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263章 失之東隅(262)第333章 摩薩臺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zhàn)(中)第225章 總理何在?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6章 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第18章 前洞嶺伏擊戰(zhàn)(中)第192章 一五計劃第288章 三都澳海戰(zhàn)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203章 這一年,一戰(zhàn)之前第169章 非戰(zhàn)而屈人之兵第270章 領導亞洲130章 vanderbil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5章 新的弟兄和戰(zhàn)友第150章 死個王爺怎麼辦?第245章 下南洋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31章 心血來潮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第244章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第48章 戰(zhàn)利品非常多第111章 名門閨秀第249章 陳光甫第291章 開城戰(zhàn)役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91章 開城戰(zhàn)役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227章 尚武、光復、現(xiàn)代第239章 玉溪與霞飛第103章 手裡有兵,誰怕誰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93章 戰(zhàn)略第286章 中德戰(zhàn)略互助第151章 慈禧死了,軍座新婚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53章 撈足了就跑第206章 震旦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303章 上將蔡鍔第2章 殺啊,中國人第284章 去殖民化第13章 巨有錢的大土匪劉銅炮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152章 蒙匪第95章 遼陽會戰(zhàn)(四)第33章 爲了去瀋陽第166章 啼血之長沙起義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296章 精英雲(yún)集第178章 整編師第230章 幸運與不幸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16章 汪兆銘第133章 遠東財團(一)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yè)第49章 還治其身第328章 有錢纔是霸主第24章 花田少佐的禮物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113章 二期整訓第20章 四萬擔糧食第184章 中日戰(zhàn)爭之總戰(zhàn)略第278章 國會大廈第209章 漢武第350章 誰都不可能退縮第95章 遼陽會戰(zhàn)(四)第46章 黑溝臺會戰(zhàn)(二)第311章 一萬年那麼久第339章 臺灣,臺灣第342章 太優(yōu)秀也是錯第212章 英國人是什麼好東西嗎?第240章 中法之痛第234章 201工程第165章 和談第213章 國家地位是打出來的!第207章 珍貴如兄弟般的友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黄龙县| 班玛县| 德令哈市| 泾川县| 湖南省| 任丘市| 宣汉县| 皋兰县| 福泉市| 清水河县| 双牌县| 卢龙县| 青冈县| 兰溪市| 合江县| 云浮市| 惠水县| 长汀县| 赤壁市| 惠来县| 商城县| 新龙县| 开阳县| 招远市| 浙江省| 正镶白旗| 麻阳| 海晏县| 腾冲县| 石门县| 姜堰市| 阳泉市| 陇川县| 辉南县| 青铜峡市| 通海县| 泰兴市| 宁远县| 花莲县|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