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章 授業(中)

“在橋的正中央,冒著槍林彈雨,他們的一位官長騎著馬站在前面;他揮舞著黃旗表示挑戰,儘管隆隆的炮聲蓋過一切,可是他還在高聲呼喊著。在這位英勇的官長的周圍,橋欄的大理石塊四散飛舞,我們的炮彈造成了成批的殺傷……”

“橋頭站著一個身材極爲高大的韃靼人,他看起來象是總司令的旗手。他手執一面寫有黑字的大黃旗,並且把這面旗幟不時指向所有的方向。此乃僧王之旗,所有官長的眼睛都注視著它,因爲它正在向全體中國軍隊下達著命令?!?

“此刻,敵人已告全面撤退,而且戰場上,全軍精銳親自所保衛的那座橋也業已堆滿屍體,然而這個韃靼人儘管已孑然一身,卻仍挺立在那裡,可能正在傳達僧王的最後命令……”

“子彈、炮彈在他的周圍呼呼作響,飛嘯而過,而他卻依然鎮靜不動。孟託班將軍情不自禁地說,在我看來,這個人確有過人之勇。有幾個士兵衝向前去,想把他活捉。而在這時候,好像爲了使我們有時間能把這英勇身影留在腦海裡而有半小時沒去碰他的炮彈,卻正打中了他,把他擊倒在地……”

“於是大旗也向一旁倒去,隨著它的旗桿而去的是一隻緊緊抓住它的痙攣的手……”

不用拿著親手寫成的書稿,柳宇幾乎用自己的靈魂來詠歎這段血的歷史。

這是八里橋。

自從第一次讀過這段文字,他就記住了那面倒下的大旗,那隻緊緊抓住旗桿痙攣的手。

每一個人,都在銘記著這段歷史。

“請記住,八里橋之役,吾國集三萬天下精兵,中有近萬馬隊,擋英法夷兵六千,竟是中國近世戰史間最不堪提起的一役。”

“今天重提舊史,是以我等需以史爲鑑,絕不讓這樣的歷史重演?!?

“法夷戲言,此一大役,法兵不過十二人戰死耳,我營與法人必有一戰,自不滿足於殺法夷十二人,甚至一百二十人,一千二百人都不夠,八里橋的債,細柳營當替國人索之。”

劉永福對於法國人的認識,並不象柳宇認識得那麼深刻。

他少年時父母雙亡,家境赤貧,爲謀生輾轉於兩江之間,加入義師也只是爲求飽肚,對於洋人只不過道聽途說,後來割據紅河上游,法人堵布益率隊前來探險,劉永福也曾給予方便。

怎料想法人立時翻臉不認人,派安鄴破河內克四省,企圖將黑旗軍逐出北圻,這才迫使劉永福於紙橋陣斬安鄴,在此之後,法國人更視劉永福佔據安南的眼中釘,步步緊逼,無時無刻不想把黑旗軍逐出紅河。

對於黑旗軍來說,紅河是命脈所繫,他們一年從這條河上徵收五萬兩軍餉以供養部隊,失去紅河便是失去了一切,刀架到脖子上了,他不得不準備與法國人幹上一場。

可是今天聽柳宇娓娓道來,講張家灣,講八里橋,講圓明園,用一箇中國人的靈魂講這段血的歷史,他的熱血也沸騰了。

他磨拳擦拳,似乎又回到了那個彈片呼嘯的戰場,他期盼著能仰天長嘯,訴說著這滿腔的熱血。

楊著恩、吳鳳典、劉成良都是這樣的念頭,但是露天的廣場寂靜得可怕。

每一個人都寂靜,他們的眼睛帶著殺氣,他的靈魂在擅抖,但是除了用鉛筆記筆記的沙沙聲,每一個人在沉默著。

他們沉默著等待著爆發,改寫這個屈辱的歷史。

柳宇並不知道,劉永福也在傾聽著自己的述說,他只是想把自己懂得的一些東西傳授下去。

他的中國革命史這門課一向學得很好,後來研究戰史,又融入了許多自己的想法。

比起鋒利的洋槍來說,扣動板機的人更爲重要,他要讓拿槍的人懂得爲什麼要開槍。

在這個時空,如果他成功了,自可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如果失敗,他也願意和那個不知名的旗手一樣,在戰鬥的最後一刻緊握戰旗死在最後一發子彈之下,但至少要留下些東西。

這時代的中國人,還沒有從沉睡中清醒過來,麻木得可怕,甲午戰敗一年以後,日本人到沙市開拓租界,結果發現這裡的地方官員根本不知道一年前中日交兵的故事,在他們眼中,世界始終還是他們眼中的世界。

華夏子孫,你當有憤怒的權力,你當爲祖國而戰。

細柳營會有爆發憤怒的一刻。

哀兵必勝!

他繼續講述著這段歷史,不知不覺間,《中國衰亡戰史》已經到了盡頭,講過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剩下便是可以改變的現實:“細柳營將士,越南久爲我國藩屬,法人籍保護之名,行吞併之實,想並此進佔兩廣川滇,但是我想我細柳營不答應。”

“黑旗軍也不會答應!”劉永?,F在有若一隻真正的猛虎一樣:“我黑旗軍上下一體,決不容法人得逞?!?

柳宇這才從聽衆中看到了劉永福和他的管帶們,他放下書稿:“我想,我們聯起手,可以改變這個歷史。”

“不!是改變這個現實,張家灣、八里橋、圓明園的債,我們會替天下人索回來。”

別看劉永福平時貌不驚人,現在柳宇才明白了他確實是個格具人格魅力的領袖:“我黑旗軍有三千健卒,有四百快槍,再加上柳管帶,只需齊心一致,自可蒸蒸日上,又何懼法夷!”

他象徵性地看了劉成良和吳鳳典一眼,說了一句:“你們和藎臣,日後必在柳管帶之下?!?

第38章 小把戲(中)第97章 誘敵第216章 飲馬(下)第150章 女官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下)第35章 羅教(下)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206章 方向(上)第195章 投降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72章 婚禮(下)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194章 結束的戰爭第203章 破關(上)第14章 衆志(中)第198章 開戰第192章 鐵與血第59章 合歡第40章 授業(中)第8章 試槍(上)第82章 大潮第78章 鋼管第203章 破關(中)第68章 防軍(下)第37章 新容(下)第120章 籌劃第71章 紙幣(上)第43章 激戰(下)第18章 文明(上)第22章 交易(上)第94章 最後的和平時刻第206章 方向(中)第212章 潰滅(上)第111章 完勝第173章 得失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204章 桂林(下)第39章 相見歡(上)第219章 勝負(下)第209章 排兵第145章 插曲第37章 新容(下)第163章 賭注第215章 長江(下)第72章 婚禮(下)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103章 炮擊第11章 石遊擊(上)第36章 槍林(下)第49章 鏡第43章 激戰(上)第206章 方向(上)第20章 漁翁(下)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11章 石遊擊(下)第4章 戰利品(上)第182章 咬住(下)第211章 反正(中)第71章 紙幣(下)第120章 籌劃第27章 山西(上)第219章 勝負(下)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75章 匯豐第36章 槍林(上)第90章 官職第21章 儀式(中)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150章 女官第211章 反正(中)第78章 鋼管第83章 決定第28章 衝突(下)第65章 保勝第165章 決定第196章 反擊開始(下)第40章 授業(上)第16章 勝負(下)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88章 河內第90章 官職第14章 衆志(上)第58章 閱兵第186章 北京(下)第40章 授業(中)第118章 伏擊第99章 巴尼廟第18章 文明(下)第4章 戰利品(下)第21章 儀式(上)第193章 導火索第52章 謀劃第18章 文明(中)第185章 妥協(上)第59章 烏鴉營第205章 決心(上)第55章 十洲
第38章 小把戲(中)第97章 誘敵第216章 飲馬(下)第150章 女官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下)第35章 羅教(下)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206章 方向(上)第195章 投降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72章 婚禮(下)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179章 決戰開始(下)第194章 結束的戰爭第203章 破關(上)第14章 衆志(中)第198章 開戰第192章 鐵與血第59章 合歡第40章 授業(中)第8章 試槍(上)第82章 大潮第78章 鋼管第203章 破關(中)第68章 防軍(下)第37章 新容(下)第120章 籌劃第71章 紙幣(上)第43章 激戰(下)第18章 文明(上)第22章 交易(上)第94章 最後的和平時刻第206章 方向(中)第212章 潰滅(上)第111章 完勝第173章 得失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204章 桂林(下)第39章 相見歡(上)第219章 勝負(下)第209章 排兵第145章 插曲第37章 新容(下)第163章 賭注第215章 長江(下)第72章 婚禮(下)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103章 炮擊第11章 石遊擊(上)第36章 槍林(下)第49章 鏡第43章 激戰(上)第206章 方向(上)第20章 漁翁(下)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11章 石遊擊(下)第4章 戰利品(上)第182章 咬住(下)第211章 反正(中)第71章 紙幣(下)第120章 籌劃第27章 山西(上)第219章 勝負(下)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75章 匯豐第36章 槍林(上)第90章 官職第21章 儀式(中)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53章 山西城下第150章 女官第211章 反正(中)第78章 鋼管第83章 決定第28章 衝突(下)第65章 保勝第165章 決定第196章 反擊開始(下)第40章 授業(上)第16章 勝負(下)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88章 河內第90章 官職第14章 衆志(上)第58章 閱兵第186章 北京(下)第40章 授業(中)第118章 伏擊第99章 巴尼廟第18章 文明(下)第4章 戰利品(下)第21章 儀式(上)第193章 導火索第52章 謀劃第18章 文明(中)第185章 妥協(上)第59章 烏鴉營第205章 決心(上)第55章 十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新建县| 平远县| 金沙县| 齐齐哈尔市| 内黄县| 蓬溪县| 营山县| 东海县| 上高县| 康保县| 万荣县| 夏津县| 体育| 沧州市| 托克托县| 射洪县| 巴楚县| 乃东县| 涟源市| 贵州省| 和林格尔县| 聂拉木县| 晴隆县| 大石桥市| 颍上县| 青岛市| 麻栗坡县| 汶川县| 隆化县| 什邡市| 孟连| 乾安县| 团风县| 吉安市| 寻乌县| 普洱| 金坛市| 大方县| 阳原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