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章 保勝

保勝議事?柳宇不由就犯了嘀咕。

這會不會是鴻門宴?何況柳宇也確實有走不開的理由。

這一次對山西全省實施軍事管制之後,瑣碎的事務一下子就繁忙起來。

別的不說,山西越軍編制有十奇五千人,但是考慮到軍官們大吃空額的因素,軍餉常年是按三千人發放,但是這一次交兵之後才發現,才發現總共也就是兩千四、五百人,差不多有一半的空額。

這兩千四、五百兵大部分都按照柳宇的計劃裁撤回鄉,只保留了一些軍官和少數不願意回鄉務農的士兵,尚有七百多人,這七百多人對搶去他們飯碗的細柳營頗爲仇視,特別是那些平時大撈特撈的軍官,現在既然失去了一塊很大的財源,尤爲不滿。

如何善後處理,這絕對是一個難辦的事情,除此之外,此次軍事行動中,細柳營繳獲了四十多門鑄鐵炮、青銅炮,雖然說在法國的鋼炮面前不值得一提,但比起炮兵排現在的裝備而言,卻是不乏精品,新的炮隊如何編組,也是擺在柳宇面前的當務之急。

更別說如何處置與山西總督的關係,以四十名顧問如何管理十來個州縣,還有顧問與駐軍的關係,以新編兩個步兵連,這都是擺在柳宇面前必須處理好的問題。

葉成林在旁邊多說了一句:“他劉永福可是打過盤輪四的黑槍啊……”

這是一八六九年的舊事了,當時劉永福自六安州攻打據守保勝的何均昌,何均昌不是黑旗軍的對手,就請來黃崇英助戰,劉永福表面對黃崇英恭順,虛以委蛇,卻突然先發制人,黃崇英猝不及防,大敗而去,黑旗軍藉機佔據保勝。

葉成林提起這件舊事。就是在提醒柳宇要多加小心防範,柳宇卻握緊拳頭道:“我想劉永福不至於如此糊塗,他如果想要暗算我,派一刺客便可,何必如此大張旗鼓。”

劉永福這人格局太小,但還不至於作出這般自毀長城的舉動。他轉身對著葉成林說道:“成林,你挑幾個親兵,隨我一同去見將軍。”

葉成林見柳宇已經下了決心。便說道:“管帶最好還是立一小隊親兵。到時候不須往哨裡抽人。”

那邊張彪自信滿滿地就等著柳宇點他地名字。卻沒想到這一次柳宇卻是點了司馬泰:“司馬!委屈你率一排人護衛我和葉管帶。”

司馬泰這兩年都是充任留守老營地任務。一聽此語即興奮起來:“願隨管帶同去。”

柳宇調葉成林和司馬泰去。那自然是大有深意:“每人都帶上十三根彈管。這樣便是遇上一萬人都不怕!”

黑旗軍地根據地保勝。後世稱爲老街。與雲南不過一水之隔。黑旗軍在此經營已有十載。性質和柳宇管轄地山西差不多。輜重、眷屬盡在此處。又可設卡收稅。是黑旗軍最重要地財源。

柳宇這支約六十人地隊伍。辭別了江凝雪之後。便沿紅河上行。一路平安。

細柳營的旗幟一打開,即便再不長眼的小毛賊都不敢招惹,沿路越軍更是十分緊張。紛紛退守城中,生怕得罪了柳宇。

還沒到保勝,卻見對面也來了一面七星黑旗,再一細看,正是河陽的前營黃守忠率著他的親兵,那邊已經有人嚷道:“細柳營地兄弟們好!”

“前營的兄弟們好!”

兩個營頭一向親近,細柳營更是時不時會賣些精利火器給前營,那邊黃守忠已騎著一匹小馬過來了。

他這人軍陣上剽悍無雙,待朋友卻是十分熱誠:“我還以爲你們細柳營不會來了。正要派人去通知你!這次黃佐炎可是惹毛了將軍,你想要與他搞好關係,現在正是最好的機會。”

“怎麼了?”柳宇當即問道:“出了什麼事?”

那邊黃守忠便說明了原因。

這件事比另一個時空的歷史要稍稍提前了幾個月,事情要從光緒四年(1878年,越南嗣德三十年)說起,這一年恰逢越南國王五旬大慶,秋十月嗣德特頒恩詔三十四條,其中之一即是文職四品、武職三品以上官員的父母都可得照例封贈。當時,劉永福以領兵官權充三宣副提督。屬武職三品以上官員。應該按例封贈父母,越南政府遂追贈劉父爲侍讀學士。

這本是一樁好事。但問題在於劉永福這個當事人毫不知情,接著今年又恰逢越南王太后的七旬大慶,越王封贈文武官員,劉父得贈中議大夫太僕寺卿,但這件事也被漂沒了。

但是紙終於包不住火,這麼一樁大事終究有些風聲傳出來,劉永福不知道從哪路神仙那獲得了確切的消息,那自然是震怒非常。

不論如何,他是越南的堂堂三宣副提督,位居二品大員,別人該享受的福利我也享受得吧?何況這父母照例封贈地福利,是嗣德皇帝御筆親書,朝中諸公一致通過,居然還有人敢把這事漂沒了!

他第一個就懷疑到了統督北圻軍務的黃佐炎身上,接著他又想到許多朝中的對頭,當即一狠心,一咬口,他就以退爲進,自己先請病假,然後把黑旗軍各營地營官把都叫來保勝議事。

黃守忠和柳宇一同晉見劉永福的時候,他雙眼紅腫,還在憤憤不平地提著這件事:“照例封贈父母,這本是我老劉家極榮光的一樁事,越南國王開的金口,朝中諸位大臣的好心好意,可是竟然有人膽大包天,如果有朋友知會一聲,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這件事……”

他眼角已經看到了黃守忠他們進來了,當即招呼道:“黃管帶、柳管帶、葉管帶,你們給我評評理!這事情他們辦得對不對?”

原來細柳營與劉永福的關係已經降到了冰點,柳宇在山西已經自成一系,根本不服從劉永福的調度,現在這麼幾聲招呼,卻讓雙方的關係又近了許多。

“我父母一輩子辛勤勞作,將我撫養成*人。卻未等到我在牀前孝敬安享晚年,就已經撒手西去,那時劉某年少,家中貧賽,只能草草下葬,二十多年來每每引之恨事……”

說著劉永福眼淚就下來了:“不能盡兒女一份孝心。此生平恨事也,如今雖已富貴,但每每念及未妥置先靈,即自夢中醒來,好不容易得一南國封贈,又有小人當道將其貪墨。”

他是條英雄漢子,只是一說起這事,卻是淚如雨下,彷彿這父母封贈的事情重如天地。柳宇不由在心底想到:“真是個農民……”

柳宇這一句心裡話,絕無半點貶義,純是讚歎著劉永福那中國農民特有地孝順與質樸。無論是飄泊在何處。這些中國式的農民,始終留戀著故土,他們和故鄉、父母有著血肉相聯切不斷的關係。那邊劉永福卻是英雄氣短,拉著黃守忠在說著他早年的舊事。

他是個在苦水裡泡大的孩子,他母親是個改嫁地寡婦,和劉父成親時帶了與前夫所生的兒子過門,因此劉永福排行第二,又稱劉二或劉義,他生於防城。八歲時遷居上思,早經風雨,十三歲時便在灘艇上打小工,十五歲即爲灘師指揮行船,終年辛勞,不得一飽。

說到這段經歷,劉永福真是淚水不斷地往下落:“我十七歲那年,先是八月母親仙去,父親拿出多年積蓄讓叔叔去買一口棺材。哪料想叔叔好賭,一去不返,父子越發悲痛,苦於手中無錢,只能另買四合板草草下葬,墳場上我哭暈過去……”

“哪料想這年十一月,我父又於貧寒交加中辭世,我們兄弟一貧如洗,只能用家中牀板拼成一副棺材。草草下葬。那天起,我便是無父無母之人了……”

說著。劉永福的眼淚又下來了:“到了這年十二月,與我同住叔父又一病不起,我家中卻是牀板都沒了,只得用木屑墊坑草蓆裹屍將叔父下葬了……哎,到現在今年已經是二十七個年頭了。”

數月之間,連死三個至親之人,事後又有債主上身,只能將老屋轉賣還債,兄弟二人只剩下了一個光身子,這是劉永福一生最落魄的日子。但是在這個質樸地農民心底,他卻有著如此的內疚:“父母草草下葬,我一身恨事,二十餘年不得歸家,只能每逢垂淚相對故國,本以爲生不能敬奉牀前,若能遙奉香火封贈父母,也算對得起養育之恩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顯然這件事觸動了劉永福地傷心之處,以致他顯得非常激動:“我該不該爲我父母討還一個公道?”

這一刻,他表現得正如最尋常的一箇中國農民,他不識字,格局小,不知時代變化,但是他有著自己的信念,在關健的原則問題上會拋開那種農民式的狡猾,向你展現一個真實的劉永福。

大家一一開言相勸,黃守忠說道:“將軍,這件事越南人、黃佐炎辦得不對,是該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

柳宇也說道:“細柳營恰巧有些小動作,正好可以替將軍搖旗吶喊。”

站在黑旗軍這些管帶地角度上看,這件事情也令他們心寒。這代表什麼?代表著越南政府始終沒把黑旗軍作爲自己人來看待,他們始終只是一支不可靠地僱傭軍,封贈父母是一件極小地事,但就是這麼一件事,還有人在其間上下其手,硬是將其漂沒了。

劉永福傷心過度,他一一給諸個管帶作恭:“這一回謝老弟支援了!”輪到柳宇這裡,他先是看了一眼葉成林,然後才說道:“柳營官,你在山西放心去作便是,反正被他們壓迫十多年,再大地壓力,我劉某人也頂得下來,這一回你能給我劉某人助陣,我劉某人自然不會虧了你。”

柳宇拉著葉成林趕緊給他施禮:“多謝將軍了!自當爲黑旗軍守好山西門戶。”

劉永福抹了一把眼淚:“倒叫兩位見笑,我這個人不識字,見識短淺。只知道盡孝父母……聽說兩位營官在山西也做出一番大事來。”

柳宇知道這位黑旗軍統帥現下正是傷心處,就簡短地說了兩句:“也沒有什麼大事,只是欠餉甚多,久討無效,無奈之下只能兵諫。”

“好!兩位也支持我來一回兵諫。”劉永福不願多說,對吳鳳典說道:“你帶幾位營官下去歇息。我好好想一想。”

吳鳳典先給黃守忠安排了住處,然後再領著柳宇和葉成林住下,這一回柳宇帶了一個加強排的護衛,在保勝城內替這麼多人找到住處還是件難辦地事。

吳鳳典辦事很妥當,他沒說幾句話,就有人騰退了房子,讓柳宇他們住進去了,然後又問道:“阿宇,成林。兩位可要吃點什麼?這一帶風景甚好,飯後可以出去轉轉。”

“不必了!”

柳宇只是望了一眼北方,那條河的對面便是中國。他的故土,他總有一天會越過這條河,回自己的故土去開創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一直等到柳宇和葉成林都安排妥當用上飯菜了,那邊吳鳳典才說了:“這一回,淵亭是真動怒了!他爲越王,爲黃佐炎賣了這麼多年的命,可到頭來了,越人還是把他當作一個家奴。”

以微知明,黑旗軍在越南的地位如何。從這件不大不小地事情就可以清楚了:“前次淵亭爲了烏鴉營的事情,也是動了些怒氣,但是這一回你們柳營替他仗義執言,想必他都在記在心底,我再在淵亭面前替你美言幾句,以後你只管放手應付下游便是。”

雖然葉成林和柳宇都是營官,但是吳鳳典很清楚地知道這兩個人當中誰主誰次,而葉成林也很識相地不說話,柳宇當即回了一禮:“如此便謝過雅樓了。”

吳鳳典不緊不慢地繼續問道:“聽說細柳營在山西又增設了兩哨?”

柳宇也很從容地說道:“是細柳、烏鴉兩營各增編了一哨。山西地方百里,以四哨之兵壓制全省,尚有些有心無力,所以我便增編了兩哨人,都是新卒,連哨長也沒定下人選來,守備尚可,野戰則不足。”

吳鳳典看了一眼葉成林,正看到葉成林正美滋滋地在那品著小酒。不由一陣氣悶。

他地防區原本便在山西省。對山西防務最是清楚不過,想要壓制山西全省。一營三百人足夠了,即使是兩百兵力也可以勉強應付,現在柳宇把兵力擴至兩營六哨六排,兵力足有千人,那肯定決心把山西這塊地盤吞到自己肚子裡去,以後前途不可估量啊。

他看著葉成林,越發覺得氣悶,如果論關係,他的左營一向與細柳營相近,卻沒料想到這黃旗軍的舊將搶了先手,成了柳宇面前的大紅人,據現在得來地消息,葉成林的部隊不但盡換後門槍,而且還新編了一哨人。

細柳營編的是大連,所以他們一哨人幾乎有半個左營的規模,一看到葉成林現在混得風生水起,再想想自己左營還是換湯不換藥,只從細柳營那買了十幾桿後門槍,不由就開口問道:“聽說柳營官手段通天,最近又弄了些後門槍。”

“只此一回,只此一回!”柳宇可不敢把自己能改裝後膛槍的秘密說出去:“以後就沒路子了,還好弄了些,不然這兩哨人地裝備,我都不知道去哪裡弄。”

現在細柳營內部慢慢地將哨改稱連,但是在對外場合,還是用哨這個非常傳統的編制:“現在連這兩哨人的裝備都還缺編不少。”

雖然說是缺編,吳鳳典很平淡地說了一句:“那柳營是不是還想擴充隊伍?”

柳宇卻被他問倒了,他思索了一會纔回答:“真有這個打算。”

吳鳳典又多瞅一眼沉默的葉成林,他轉換了一個話題:“淵亭有心回鄉掃墓,他和我商定,他回廣西地時候,黑旗軍暫時由我來主持。”

無論是柳宇、葉成林,站在門口的司馬泰,或者說吳鳳典自己,在這一句話中寂靜下來了。

吳鳳典自己打破了這種寂靜:“我想我可以擔起這個責任,這件事除了淵亭,你是第一個知道的,就是成良也不知道。”

這個責任太重,特別是象黑旗軍這樣地隊伍,主持全軍的責任就更重了。

吳鳳典只領一營三百人,而細柳營、前營都是千人左右地大營頭,後營劉成良又是劉永福地義子,吳鳳典真正能指揮的恐怕除了他自己地左營之外,就只有楊著恩的右營。

這彷彿是柳宇離開老營,卻把葉成林和司馬泰同時留下,司馬泰是老資格的哨長,葉成林則是新上任的營官,無論任命誰負責留守,必然都會出現調度不動地問題。

柳宇發現吳鳳典真能沉得住氣,他在等著自己的答覆,整整等了有半分鐘。

細柳營的動向,現在已經到了能決定黑旗軍走向的時候了,他問了一句:“淵亭什麼時候走?”

“還早,十天半個月他走不了,至少要把手頭這一攤子事收拾乾淨才能走。”吳鳳典對劉永福瞭解很深:“還有,淵亭這次回國並不僅僅是爲了祭祖這麼簡單。”

“越國糜爛,法人步步緊逼,我黑旗軍與法人必有一場惡仗,昔日我陣斬安鄴,迫使法人草草收兵,可這一回卻不象前次那般簡單了。”

柳宇對此贊同:“現在不同於陣斬安鄴之時,那時候法人敗於普魯士之手,無力用兵於遠東,故只能草草收場,可現在法國國力回覆,決不會象上次那次草草了事。”

吳鳳典沒有柳宇那樣的國際觀,他只能從自己的眼中去看這個世界:“說得甚是有理,不過淵亭回國祭祖,便是想回國向大清請助援助,越南終是大清藩屬,想必能請來餉械。”

這是他和劉永福反覆推算過的,大清既然要用他們在越南來對付法人,想必總得出點軍餉軍械,只要有軍餉軍械,一切皆有把握。

細柳營爲什麼能迅速崛起,還不是因爲他們既有新式軍械,軍餉又足,可是細柳營再怎麼餉精器利,都比不上大清國吧。大清國一年不知道要進口多少精利軍械,別處不說,在香港一地一年就能掃進好幾萬桿後門槍,還有許多克氏行營炮、格林炮之類的陸戰神器,據說人家一尊快炮連珠施放,能抵已方三百門鑄鐵炮。

大清國從手指縫漏下那麼點軍械軍餉來,黑旗軍的前途就不愁了,劉永福盤算過:“咱們拼死拼活替大清守衛越南,總能換得幾百桿後門槍,幾萬兩地軍餉吧!”

所以他回鄉之事事在必行,而吳鳳典也想在這個問題獲得柳宇的支持。

柳宇卻問了他一句:“此事細柳營當如何處之?”

ps:後面上架的新書月票追得很急,向大家討要下月票

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47章 逆推第170章 勢如破竹第73章 貸款(下)第81章 軍費第49章 鏡第187章 意外(下)第105章 無聲的戰爭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22章 交易(中)第62 躍進第53章 取而代之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5章 海陽(下)第76章 香港(上)第49章 鏡第23章 海防(上)第20章 漁翁(下)第13章 抉擇(上)第25章 逆水(下)第182章 咬住(上)第39章 相見歡(下)第128章 順化第216章 飲馬(中)第22章 交易(下)第49章 鏡第134章 內藏庫第100章 勝利第191章 決死的輸送第221章 轉折點上第76章 香港(下)第42章 暗流(中)第125章 絞殺第27章 山西(上)第8章 試槍(中)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24章 漁翁(中)第25章 逆水(下)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上)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116章 分配第26章 細柳(上)第93章 遊說第203章 破關(上)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17章 野蠻(下)第143章 籌畫決戰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201章 北伐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182章 咬住(上)第209章 排兵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128章 順化第68章 防軍(下)第75章 匯豐第6章 買槍(上)第182章 咬住(下)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71章 紙幣(上)第44章 對峙第209章 排兵第218章 開戰(下)第54章 前奏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170章 勢如破竹第26章 細柳(下)第139章 插柳第13章 抉擇(下)第13章 抉擇(上)第204章 桂林(中)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11章 石遊擊(上)第172章 最後的底線第216章 飲馬(下)第192章 鐵與血第169章 反攻開始第159章 佈局第64章 掌控第38章 小把戲(中)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112章 增兵第43章 激戰(上)第15章 海陽(下)第42章 暗流(中)第42章 暗流(中)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上)第212章 潰滅(下)第123章 四柱廟第82章 大潮第73章 貸款(上)第40章 授業(上)第40章 授業(上)第66章 銀行第156章 決定的炮擊第36章 槍林(下)第108章 投降第191章 決死的輸送第110章 再攻第143章 籌畫決戰
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47章 逆推第170章 勢如破竹第73章 貸款(下)第81章 軍費第49章 鏡第187章 意外(下)第105章 無聲的戰爭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22章 交易(中)第62 躍進第53章 取而代之第63章 快刀斬亂麻第15章 海陽(下)第76章 香港(上)第49章 鏡第23章 海防(上)第20章 漁翁(下)第13章 抉擇(上)第25章 逆水(下)第182章 咬住(上)第39章 相見歡(下)第128章 順化第216章 飲馬(中)第22章 交易(下)第49章 鏡第134章 內藏庫第100章 勝利第191章 決死的輸送第221章 轉折點上第76章 香港(下)第42章 暗流(中)第125章 絞殺第27章 山西(上)第8章 試槍(中)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24章 漁翁(中)第25章 逆水(下)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上)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116章 分配第26章 細柳(上)第93章 遊說第203章 破關(上)第221章 轉折點(中)第17章 野蠻(下)第143章 籌畫決戰第2章 執子之手(下)第201章 北伐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182章 咬住(上)第209章 排兵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下)第128章 順化第68章 防軍(下)第75章 匯豐第6章 買槍(上)第182章 咬住(下)第176章 英國人的陰謀(上)第71章 紙幣(上)第44章 對峙第209章 排兵第218章 開戰(下)第54章 前奏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170章 勢如破竹第26章 細柳(下)第139章 插柳第13章 抉擇(下)第13章 抉擇(上)第204章 桂林(中)第149章 雙喜臨門第11章 石遊擊(上)第172章 最後的底線第216章 飲馬(下)第192章 鐵與血第169章 反攻開始第159章 佈局第64章 掌控第38章 小把戲(中)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112章 增兵第43章 激戰(上)第15章 海陽(下)第42章 暗流(中)第42章 暗流(中)第1章 一八七八的來客(上)第212章 潰滅(下)第123章 四柱廟第82章 大潮第73章 貸款(上)第40章 授業(上)第40章 授業(上)第66章 銀行第156章 決定的炮擊第36章 槍林(下)第108章 投降第191章 決死的輸送第110章 再攻第143章 籌畫決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三原县| 车致| 甘南县| 泊头市| 枞阳县| 响水县| 吴桥县| 夹江县| 章丘市| 南陵县| 耿马| 沙田区| 贺州市| 永顺县| 余干县| 翁牛特旗| 台中县| 眉山市| 宁化县| 曲水县| 太康县| 富蕴县| 涟源市| 云林县| 南康市| 镇远县| 甘德县| 如皋市| 化州市| 大关县| 柯坪县| 东台市| 双鸭山市| 大厂| 北票市| 原阳县| 宁乡县| 东兰县| 泰州市|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