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章 雙喜

長安,未央宮。

皇宮選賢已經結束,上萬考生的論卷這一次是由劉協帶領楊彪、司馬防等德高望重之士親自審閱,上萬份論題,足足花了十天的時間方纔改完。

“此番雖未出現精彩絕豔之輩,卻也發覺了不少能吏。”劉協將手中的最後一份論卷放下,扭頭看向其他幾人道:“不知諸位卿家有何收穫?”

這一次的試卷,名字是被蓋住的,就算想要偏袒,也找不到目標,滿意的答卷做好標記,最後再拆開看名字,楊彪等人聞言不由苦笑,這位天子顯然已經想到了他們可能會偏袒,纔想出這等辦法,當下也只能苦笑著躬身道:“陛下聖明,臣這裡,也有幾份不錯的論卷,可爲良才。”

“好,衛忠,著人拆封,將諸位大臣以及朕做好標記的論卷選出來。”劉協滿意的點點頭。

“喏。”衛忠躬身一禮,帶著一羣宦官下場,恭敬地從一名名大臣手中接過考卷,用匕首將封著名字的線挑開,撕掉封條,然後將其中被標記好的論卷挑出來。

看著一羣宦官開始挑選論卷,楊彪微微皺眉,向劉協拱手道:“陛下,臣有一惑。”

“太傅請講。”劉協擡了擡手笑道。

“此番朝廷選賢,卷中所問,皆爲治理之策,然賢者,不該只精通於文案,更該有足夠的學問底蘊,能做出錦繡文章,方可稱之爲賢,而此論卷中,卻以務實爲主,於學識而言,卻並無瓜葛,所選賢能,未免有失偏頗。”楊彪躬身道。

治國之策,只是學問的一個部分,實際上,大多數學問,都是先賢人生中領悟出來的精華,寒門士子資源有限,所以更專精,而世家子弟卻是博覽羣書,這考得內容太過注重務實,反而對世家子弟有些不利。

“問得好。”劉協微笑道:“朕不否認如太傅所言,真正的賢者,的確有廣播的學問,但朕想請問太傅,一位博學多才的大儒,但治理民生卻是一塌糊塗,與一位學問不高,但卻能將一方治理的井井有條之人,朝廷若要用人治理地方,當選哪位?”

“這……”楊彪瞬間明白了劉協的意思,苦笑道:“自然是後者。”

“說的不錯。”劉協滿意的點了點頭:“先聖之學,的確能發人深省,但於朝廷而言,能爲百姓做事,於國方纔有益,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際,朕要選的,自然是能爲國家做實事之人,錦繡文章雖好,卻不能爲朕治理民生,不能讓百姓吃飽穿暖,非是無用,只是如今國家動盪,社稷危機,朕先要考慮的,是爲朕穩固江山,能爲朕治理民生之人,至於博學者,他日天下穩定之後,朕會酌情考慮,但如今,朕只能先以朝廷發展爲念,還望太傅能夠理解。”

楊彪嘆了口氣,雖然劉協說的客氣,但他知道,這是劉協給自己留面子,如果繼續反駁,反而惹怒了劉協,那就不好了,如今世家在朝中地位岌岌可危,他這個太傅不能退,一旦退了,對世家的力量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陛下英明,是臣愚鈍。”躬身一禮之後,楊彪退回了班列,靜待劉協批閱卷宗。

見無人再說話後,劉協才繼續開始批閱,被羣臣選出來的優秀卷宗質量的確過關,劉協看了看上面的名字,有世家,但大多數卻是自己並不熟悉的名字。

“德祖果然不負朕望,這篇興國十論,頗有見地。”看到楊修的名字時,劉協不禁笑了,楊修的才學和聰慧,他還是認可的,再歷練一兩年,當個太守是沒問題,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真能繼承三公的爵位,不過三公的權利,劉協已經準備下調了,以後三公更多的是一個榮譽職位,權利會逐漸分散到下級,說白了,在劉協的構想中,三公以後是一個讓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養老的職位,不過如今劉協不準備動,這種官職的調整,還是等天下大定之後再進行吧。

聽到劉協誇獎自己的兒子,楊彪臉上總算多出了幾分笑意。

時間一直持續了三個時辰,劉協纔將一衆大臣送上來的優秀論捲過了一遍,蓋棺定論,分出名次來。

“未央宮外的金榜可曾立好?”劉協看向賈詡,詢問道。

“回陛下,臣已經請工部大匠用特殊的手段,製出一座金榜,只待陛下放榜。”賈詡躬身道。

金榜就是劉協想出來的噱頭,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既然要爲未來科舉鋪路,這金榜的意義可不小。

“很好,衛忠。”劉協將一份份卷宗按照能力的高低,給出了評分,然後看向衛忠。

“奴婢在。”衛忠連忙上前,躬身道。

“按照這個排名,著人按照分數高低,排版出來,並在其後附上評分,也好讓各方士子知道朝廷如何評價,做成一份榜單,貼在金榜之上,凡上榜之人,三日後,未央宮由朕親自接見,安排官職。”劉協將排好的論卷交給衛忠道。

“奴婢遵旨。”衛忠恭敬地從劉協手中接過論卷,帶著一羣宦官躬身退下,出了大殿,早有等在殿外的許褚帶著數十名禁衛保護著衛忠一行離開,以確保途中不會遭受任何人干擾。

“好了,諸位這些日子陪朕爲了國事操勞,也都辛苦了,朕已經命人備好了酒宴,諸位稍後隨朕回承明殿用膳,也算犒勞諸位愛卿這段時間的辛苦。”劉協站起身來,微笑著看向衆人道。

“謝陛下厚恩。”楊彪等人連忙起身道。

未央宮外,此時再度聚集了大批的士人,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路過這裡,不解的看著這熟悉的一幕。

“這些士人怎麼回事?又來圍堵皇宮?”一名路過的老者不滿的看著那些三五成羣,聚在一起的士人,剛剛忙活完,看到這一幕,頓時有些不滿。

“這次倒不是圍堵皇宮,你忘了,今天是朝廷放榜的日子。”同伴看了一眼士人的方向,有些羨慕的道。

“放榜?那是什麼?”

“之前皇宮選賢,所謂放榜,就是將那些從上萬士人中選擇出來的優秀人士的名字寫在榜上,這些上了榜單之人,會受到陛下的親自接見,並安排官職。”同伴有些羨慕的道。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前者愕然的看向同伴,很難理解他怎麼知道這麼多東西?

“是你孤陋寡聞,悅來客棧裡這些天每天都會說這些事情,在長安,都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到現在才知道,都不知道你在長安活了這些年,怎麼過來的。”

“那明天,我也去悅來客棧看看。”

聚攏在未央宮前的士人自然對這些消息不陌生,此刻三五成羣的聚攏在未央宮前,討論的問題自然離不開這次放榜。

在一羣士人焦急的等待中,午時一刻,衛忠帶著兩名宦官,在許褚的保護下從宮門裡出來。

“都讓開!任何人不得靠近!”許褚將一把大刀往地上一頓,地面都顫了幾下,周圍十六名護衛將金榜護住,各自拔出腰間的環首刀,殺氣騰騰的看向四周,禁止任何人靠近。

一羣士人哪見過這等陣仗?被一羣禁衛煞氣一逼,紛紛退讓開。

“張榜!”衛忠一臉肅然的來到金榜之下,揮手道。

兩名宦官將榜單張開,站在凳子上,貼在金榜之上。

“看,第一個果然是那楊德祖!”眼尖的士人已經看到在榜首之上楊修的名字,頓時議論紛紛。

而張貼好榜單之後,衛忠等人並未離開,而是指著榜單上名字後面的數字朗聲道:“此番皇宮選賢,共選賢士五百名,此榜單之上,便是五百名賢士之名,而每個人名字後面,便是陛下親自評判的結果,以數字來標明,數字越大,便代表此人越優秀,三日後,陛下將在未央宮中,親自接見這五百名賢士,諸位若有疑問,三日後未央宮中,可直接向陛下詢問。”

衛忠將話說完,便帶著許褚等人回宮,只留下兩名禁衛維護秩序。

“那楊德祖確實英才,不過第二名的馮廣成也是寒門良才,看陛下評價,僅次那楊德祖一個數字,實在難得。”

“丁儀乃當朝侍郎丁衝之子,竟然排在榜末,看來確如陛下所說,此番朝廷選賢,只問才能,不問出身吶!”

“那丁儀能夠上榜已經難得,不見那陳家陳守義都未見其名嗎?此人平日眼高於頂,實則腹中空空,此番落選,真是大快人心!”

“前面的兄臺,看完了就趕快離開,我等還未看呢!”

一羣士人擠在一起,或興奮,或沮喪不一而足,也有上榜之人,卻不甘自己名落人後,暗自咬牙,等著三日後大殿之上,詢問一番。

就在一衆士人圍攏著榜單議論紛紛之際,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行風塵僕僕的騎士徑直往皇宮飛奔而來,爲首的騎士高高舉起手中的戰報,發出興奮的吼叫:“蜀中大捷!蜀中大捷!”

“蜀中?陛下何時伐蜀的?”一羣士人聞言有些懵然的看著飛奔而來的騎士,不敢阻攔,連忙讓開一條通路,讓他們徑直飛奔到皇宮前,才停下馬來。

第五十七章 搞笑武將第四十四章 旋門關第一百五十四章 夢醒第五十五章 親征第四十四章 收人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 交鋒第八十章 贏的太快也不是一件好事第三十章 最短命的帝朝第七十章 宮中來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歸途第九十章 鳴冤鼓響第二章 說好的無敵系統呢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捷報(六更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宮第一百九十章 春雨第一百五十章 徐庶的路第四十三章 師徒第二十章 大周猛將第四十二章 秘衛第七十六章 黃巾餘黨第六十五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五十三章 落幕與開始(五更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說書者第二十一章 收服良將第二十三章 馬革裹屍一百一十五章 兩件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禍相依第六十三章 放你一馬第四十八章 民智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一百二十章 碎石破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郭嘉和趙雲的初次會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譜第五十二章 挑撥第九十九章 三讓徐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賢第一百四十八章 晉級第八十八章 抓人第三十六章 成效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十七章 夜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第十三章 統率訓練第十五章 重創顏良第五十九章 除賊第五十一章 袁術末路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一百一十八章 潁川太守第七十七章 名留青史的女人第四十三章 諸侯分兵第六十二章 李儒第二百二十三章 龜縮第三十七章 阻礙第一百章 不得不退第九十七章 募將令第二十五章 邊寨風雲第六十章 平衡第十一章 耳熟的劇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朝議第九十三章 抓人第十章 抹書第五十六章 一紙詔書傳天下第五十七章 激鬥第九十三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權獻妹第十二章 鹽業第十四章 雙將鬥關羽第二百零一章 搞事情(保底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劍指天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衆怒第二百零四章 神也要臣服(保底第一更)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公審第七十八章 難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血黴第二百零九章 羌族猛將第二百零二章 猜測(保底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五年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講武堂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騰入朝第二十四章 行途第五十一章 賈詡論勢第二十二章 司馬懿第一百八十章 雙喜第七十三章 趁夜奪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父子重逢第四十章 平河東第七章 孫翊拜師第三十三章 興平元年之秋第四十六章 強行收徒第五十五章 黑山的機緣第一百三十五章 關羽入神庭第九十八章 反應第二百三十三章 呂布突破
第五十七章 搞笑武將第四十四章 旋門關第一百五十四章 夢醒第五十五章 親征第四十四章 收人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 交鋒第八十章 贏的太快也不是一件好事第三十章 最短命的帝朝第七十章 宮中來使第一百三十六章 歸途第九十章 鳴冤鼓響第二章 說好的無敵系統呢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第二百一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五十四章 捷報(六更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宮第一百九十章 春雨第一百五十章 徐庶的路第四十三章 師徒第二十章 大周猛將第四十二章 秘衛第七十六章 黃巾餘黨第六十五章 賞功罰過第一百五十三章 落幕與開始(五更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說書者第二十一章 收服良將第二十三章 馬革裹屍一百一十五章 兩件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禍相依第六十三章 放你一馬第四十八章 民智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廷的底蘊第一百二十章 碎石破敵第一百三十九章 郭嘉和趙雲的初次會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禍相依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譜第五十二章 挑撥第九十九章 三讓徐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賢第一百四十八章 晉級第八十八章 抓人第三十六章 成效第一百一十九章 安排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十七章 夜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第十三章 統率訓練第十五章 重創顏良第五十九章 除賊第五十一章 袁術末路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一百一十八章 潁川太守第七十七章 名留青史的女人第四十三章 諸侯分兵第六十二章 李儒第二百二十三章 龜縮第三十七章 阻礙第一百章 不得不退第九十七章 募將令第二十五章 邊寨風雲第六十章 平衡第十一章 耳熟的劇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朝議第九十三章 抓人第十章 抹書第五十六章 一紙詔書傳天下第五十七章 激鬥第九十三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權獻妹第十二章 鹽業第十四章 雙將鬥關羽第二百零一章 搞事情(保底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劍指天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衆怒第二百零四章 神也要臣服(保底第一更)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公審第七十八章 難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血黴第二百零九章 羌族猛將第二百零二章 猜測(保底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五年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講武堂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騰入朝第二十四章 行途第五十一章 賈詡論勢第二十二章 司馬懿第一百八十章 雙喜第七十三章 趁夜奪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父子重逢第四十章 平河東第七章 孫翊拜師第三十三章 興平元年之秋第四十六章 強行收徒第五十五章 黑山的機緣第一百三十五章 關羽入神庭第九十八章 反應第二百三十三章 呂布突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原市| 蒲城县| 甘谷县| 西乡县| 怀宁县| 通海县| 建阳市| 巴青县| 福鼎市| 青川县| 桑植县| 井陉县| 菏泽市| 昂仁县| 抚宁县| 盐池县| 夏河县| 明星| 健康| 镇坪县| 宜君县| 陆良县| 吴旗县| 永州市| 沁阳市| 西丰县| 天镇县| 三亚市| 洞头县| 太谷县| 南昌县| 唐山市| 丰顺县| 手游| 镇平县| 双鸭山市| 天津市| 宁明县| 额济纳旗| 那坡县|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