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二章 挑撥

劉協並沒有去送衛忠,如今衛忠在這長安城中已經建立起一條看不見的人脈,而且張繡已經現身,其實按道理來講,李傕不該再繼續追究衛忠纔對,只是以李傕那喜歡遷怒人的性格來看的話,如果衛忠此刻出現在他面前,估計就算劉協出面,都未必能夠再度救下衛忠。

如今劉協的威儀是走鋼絲一般一次次搶來的,得來不易,他不想在此刻因爲一個錯誤的決定,而令自己威儀受損,此刻若李傕跟他硬來,他還真沒什麼辦法,之前幾次,能在道理上將李傕僵住,但如今若李傕一口咬定衛忠跟張繡有勾結的話,那劉協出面不但保不了衛忠,反而會使自己威儀受損。

“鄒氏這些天,便拜託皇嫂照顧了。”漪嵐殿外,劉協再度向唐姬一禮道。

“陛下放心,這漪嵐殿平日裡除了陛下以及膳房的人來,卻也沒多少人來往,只是幾日,當不會有大礙。”唐姬微笑道。

“天色不早,朕便先告辭了。”

“陛下慢走。”

夜空中一輪明月爲夜色中帶來了幾許光明,目送劉協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夜幕之中,唐姬才幽幽一嘆,此刻卻是想起劉協來時說要送自己貓狗幼崽的事情,原本帶著些許怨容的臉上,不自覺的牽起一抹微笑,相比於他兄長的懦弱,眼前這位或許真的比夫君更適合做一個皇帝,那種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都能從容面對的淡定,是夫君身上從未有過的,若是換成夫君的話,此刻恐怕還在爲自己的命運而感到悲慼,而不會去想如何改變吧?

想到劉辯,卻是不禁幽幽一嘆,默默地返回了寢宮。

初平三年,夏季已經走入了尾聲,夜晚的空氣中,雖然依舊殘留著一絲灼熱,卻已經隱隱能夠感覺到幾分涼意,走在回往承明殿的路上,迎面一陣冷風吹來,劉協不禁緊了緊自己的衣襟。

擡頭看了一眼天空的明月,能做的,已經都做到了,明天會如何,也只能等待命運的判決了。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的早朝依舊如平常一般開始,劉協在朝堂上接見了昨日方纔回來的樊稠,朝堂氣氛一如既往的和諧,但又有幾人能夠意識到,潛藏在這份和諧之下,已經開始洶涌的暗流。

“李利之事,朕很遺憾,此前朕已經草擬了詔書,追封李式爲關內侯,戰場之上,兵兇戰危,便是孫武在世,也不能算盡天下,樊稠將軍與李將軍有袍澤之義,朕覺得,他不會故意去害李利,此事就讓朕來做箇中間,就此作罷,不知李傕將軍意下如何?”談完了政事,在劉協的引導下,將事情放到了之前李利的事情上,劉協微笑著做起了和事老。

“謝陛下!”樊稠聞言,不禁欣喜道,此番他回朝,本就是想要化解此事,此刻有劉協牽線,再加上昨日郭汜已經答應了自己幫忙說和,在樊稠看來,此事應該沒問題了。

“既然陛下有命,末將怎敢不從?”李傕陰冷的目光在樊稠身上掃過,心中不但沒有介懷,反而對樊稠殺機更甚,甚至連愛子李式之死,也歸咎到他身上,若非因爲他回朝,怎會有這檔子事?而且眼下看來,莫不是這廝已經暗中向小皇帝表了忠心?

不止是李傕,就連郭汜,此刻見劉協爲樊稠說項,也忍不住動了疑心。

樊稠卻不知道此刻因爲劉協一番話,不但沒讓李傕釋懷,反而更堅定了李郭二人對他的殺心,依舊對著劉協表達感謝。

“還真是個老實人呢!”劉協居高臨下,將李傕、郭汜不經意間露出的眼神盡收眼底,看著一臉誠懇的樊稠,忍不住在心中搖了搖頭。

“若無其他要事,便散朝吧,秋季將近,天乾物燥,諸位臣公要理政,卻也要注意身體。”劉協站起身來,微笑道。

“謝陛下關心,臣等告退!”衆人聞言,微微躬身,目送劉協離去。

“稚然,李利之事……”樊稠見衆人退去,連忙追上準備離開的李傕和郭汜,臉帶尷尬道。

“閉嘴!”李傕眼中兇光一閃,單手按劍,便要發作,卻被郭汜伸手按住。

“稍安勿躁!”低喝一聲之後,郭汜微笑著看向樊稠道:“樊將軍,你我兄弟數月未見,正該好好聚聚,今日正午,某於府中設宴,爲你接風,定要準時過來。”說著,還對樊稠打了個眼色。

“一定,一定!”樊稠見郭汜給他打眼色,連忙點點頭,轉身離去。

“爲何攔著我?此刻殺他又有何不同?”李傕看著樊稠離去的背影,恨恨的從郭汜手中抽出了手掌,惱火道。

“樊稠之勇,昔日也僅在華雄之下,此刻只有你我二人,未有十足把握!”郭汜搖了搖頭,皺眉看向李傕道:“先忍一忍,我已在家中備好了刀斧手,到時侯只等他來,必叫他有來無回!”

“哼!”李傕恨恨的看了樊稠的背影一眼,扭頭看向李傕道:“但願這場鴻門宴,不是對我!”

郭汜聞言,不禁一怔,隨即惱怒的看向李傕:“你這是何意?”

李傕氣急之下,口不擇言,此刻也不禁有些後悔,只是此刻話已經說出,卻是不好收回了,當下冷哼一聲:“那衛忠究竟是怎麼回事?自昨日張繡府中出現後,便再沒了影子,若非是你庇護,這長安城中,怎會找不到?”

“衛忠?”郭汜皺眉道:“此人本是我安插在皇帝身邊的人,倒是有些小聰明,只是昨日到今天,我也未曾見過他,但張繡之事,絕對與我無關。”

“但願如此,先解決了那樊稠,此事再說不遲,那小黃門我看這就討厭,此番解決了樊稠,定要將這閹宦揪出來扒皮抽筋!”李傕恨聲道,昨日衛忠出現在張府的時間太巧,而緊跟著張繡便突圍出城,衛忠不知所蹤,若說這其中沒什麼貓膩,打死他都不信。

“隨你!”郭汜冷哼一聲,一個小黃門而已,他也不想因爲這麼一個小人物,惡了跟李傕之間的關係。

兩人各自離去準備,而另一邊,承明殿中,看著眼前跪拜在自己身前的將領,劉協揉了揉太陽穴,什麼時候,守備森嚴的皇宮三天兩頭的被人混進來都沒人能夠察覺了?

ps:先求一個票,然後再說說最近書評區裡我比較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沒有單獨回覆,畢竟逛書評的人不多,但類似的想法應該有不少人有,就拿到這裡跟大家說說自己的想法,就是關於皇帝這個身份的問題,那位同學寫的很多,這裡就不復制了,大意就是說,只要皇帝一朝得勢,天下就比較容易得到了,裡面說的道理,一些老王我也比較認同,哪怕是後虎牢時期,皇帝這個身份,確實很有用,只看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就能看出來,但老王個人覺得,後虎牢時期也是分段的,在李郭反攻長安之前,這個論點絕對站得住,但在那之後就不一樣了。

說什麼皇家威嚴什麼的,太空泛,舉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上學的時候,一開始,大家剛剛認識,這個時候,大家是平等的,然後由老師選了班長,如果沒人反對這個班長的話,那班長會一點點在同學們心中建立威望,這是比較正面的例子,但如果這個班長不得人心,或者比較懦弱的話,就容易出問題了,不怕大家笑話,老王我上學的時候是個問題學生,最大的愛好就是欺負班長,那時候年少不懂事,看班長不太順眼,然後就每天欺負,現在想起來也挺慚愧的,而結果就是,班長的話,越來越沒用,最後老王我當了班長……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其實現在想起來,挺慚愧的,但我覺得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放在李郭打臉之前,這話沒錯,但有了李郭的先例在前,就算收拾掉李郭,想要重新將丟掉的尊嚴拿起來,可就不容易了,你好欺負的形象一旦深入人心的時候,另外,這個時期,天下最強的諸侯不是老曹,而是二袁,甚至這個時期的袁術要比袁紹還要強,當然,這是一家之言,老王自己是這樣認爲的

不止是班長,生活中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職場啦,官場啦,上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立威,道理大家都懂,但還是有很多立威不成被打臉的例子,然後第一次立威失敗以後,想要重新立威就難了,而本書的切入點就是處在剛剛被打臉,又沒能力立刻打回去的這段時間,如果穿越的時間再往前早一個月,在西涼軍反攻長安之前的話,這位同學的論點老王第一個贊成,而且那個時期也確實如他所言,沒啥好寫的,但在那之後,臉都丟了,而且又不能立刻打回去,等到重新得勢之後,這麼長一段時間,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就基本成型了,態度自然也就不一樣了,野心這種東西一旦形成,你想再按下去,就不那麼容易了。

感言有點兒長,章節感言裡放不下,又不想再開一章,就放這兒了,反正還沒上架,現在都是免費章節,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勿怪

第一百一十七章 呂家第十六章 失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陳宮(保底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七十二章 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賢第六十三章 初平三年的秋晨第八十九章 屈膝第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三十二章 賭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朝第一百四十九章 來意第一百二十章 固魂第五章 徐晃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權獻妹第六十一章 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八門金鎖陣第九十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五十九章 拒絕第七十五章 落魄第二十四章 武曌的野心第三十三章 天庭見聞第一百五十二章 開始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釁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騰入朝第五十六章 一紙詔書傳天下第七十五章 幽州急報第十二章 孤軍馳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何人之天下第十一章 密謀第三十八章 二世祖第六十五章 白馬之戰(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論商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七十三章 奇襲烏巢第一百四十五章 混亂的長安第八十九章 帶枷上殿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權獻妹第四章 上官婉兒第八十二章 大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敵第二十章 大周猛將第七十九章 皆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逼迫第十二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涼風雲(第三更,求訂閱)第八十章 許褚揚威第二百一十七章 木軌第一百四十五章 左丘毅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災第九十二章 平靜第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十三章 瑣事第十章 西海龍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試探第八十六章 殘兵第九十七章 喪膽第六十七章 戰後第一百零四章 反目第一百六十七章 郭奉孝舌辯羣臣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十五章 決戰靈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譜第八十九章 屈膝第一百七十五章 呂布回朝第二十二章 桃園一諾終成空(下)第六十一章 血戰第二十一章 收服良將第六十八章 南陽李嚴第四十一章 再見第八十一章 邊關急報第一百四十九章 衆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周帝朝第五十一章 武曌稱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許攸之謀第五十六章 入甕第五十二章 戲志才之憂第六章 江東孫氏第五十二章 黑山鬼城第二十七章 大意第二百零五章 有貓膩第一百四十三章 階級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第八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零九章 出兵汾丘第五十三章 功與過第三十二章 賭約第五十七章 稱皇第一百零六章 路遇第一百一十八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六十三章 無糧第二十四章 一紙詔書困雙龍第九十九章 田豐被降第七十七章 夜襲第二十章 大周猛將第二百四十二章 賞功罰過(本卷終)第十三章 瑣事第五十三章 前奏第三十四章 孰輕孰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潁川太守
第一百一十七章 呂家第十六章 失策第一百九十三章 陳宮(保底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七十二章 爭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賢第六十三章 初平三年的秋晨第八十九章 屈膝第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三十二章 賭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朝第一百四十九章 來意第一百二十章 固魂第五章 徐晃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權獻妹第六十一章 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八門金鎖陣第九十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五十九章 拒絕第七十五章 落魄第二十四章 武曌的野心第三十三章 天庭見聞第一百五十二章 開始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釁第二百一十一章 馬騰入朝第五十六章 一紙詔書傳天下第七十五章 幽州急報第十二章 孤軍馳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何人之天下第十一章 密謀第三十八章 二世祖第六十五章 白馬之戰(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論商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七十三章 奇襲烏巢第一百四十五章 混亂的長安第八十九章 帶枷上殿第一百三十八章 孫權獻妹第四章 上官婉兒第八十二章 大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敵第二十章 大周猛將第七十九章 皆降第一百五十八章 逼迫第十二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九十七章 西涼風雲(第三更,求訂閱)第八十章 許褚揚威第二百一十七章 木軌第一百四十五章 左丘毅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災第九十二章 平靜第一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十三章 瑣事第十章 西海龍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試探第八十六章 殘兵第九十七章 喪膽第六十七章 戰後第一百零四章 反目第一百六十七章 郭奉孝舌辯羣臣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十五章 決戰靈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譜第八十九章 屈膝第一百七十五章 呂布回朝第二十二章 桃園一諾終成空(下)第六十一章 血戰第二十一章 收服良將第六十八章 南陽李嚴第四十一章 再見第八十一章 邊關急報第一百四十九章 衆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周帝朝第五十一章 武曌稱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許攸之謀第五十六章 入甕第五十二章 戲志才之憂第六章 江東孫氏第五十二章 黑山鬼城第二十七章 大意第二百零五章 有貓膩第一百四十三章 階級第二十八章 劉備的請求第八十五章 陽謀第一百零九章 出兵汾丘第五十三章 功與過第三十二章 賭約第五十七章 稱皇第一百零六章 路遇第一百一十八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六十三章 無糧第二十四章 一紙詔書困雙龍第九十九章 田豐被降第七十七章 夜襲第二十章 大周猛將第二百四十二章 賞功罰過(本卷終)第十三章 瑣事第五十三章 前奏第三十四章 孰輕孰重第一百一十八章 潁川太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荆州市| 额尔古纳市| 湖南省| 镶黄旗| 个旧市| 电白县| 松江区| 华亭县| 利辛县| 门头沟区| 浙江省| 道孚县| 泸定县| 丁青县| 宁乡县| 兴仁县| 吉首市| 镇原县| 康保县| 驻马店市| 于田县| 大安市| 平塘县| 遵义县| 柳林县| 泽普县| 莱州市| 防城港市| 广元市| 榆林市| 全南县| 安多县| 城固县| 盐津县| 成都市| 汉中市| 吴江市| 南安市| 乌拉特后旗|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