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更!
……………………分割線………………
“哈哈,沒想到啊!”南華聽了消息,卻是放聲大笑。
看著謝信等人疑『惑』的目光,南華搖著頭解釋到:“當年我撿回張氏三兄弟,發(fā)現(xiàn)張角有王者之相,乃是不肯屈居人下的主。只是修真界和凡界不同,他就算有王者之相,在修真界也翻不起什麼風(fēng)浪。
不曾想,他叛出師門之後,不僅沒有自立門派,反而又迴歸了凡間。如此他那王者之相,總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漢末超級書院184
“他們?nèi)齻€都是修真者,直接介入世俗事務(wù)沒關(guān)係?!”謝逸不明白。
就在他們加入逍遙派的時候,謝信就告訴他們修真者不能干涉俗世。他們一直都以此爲戒,安心修煉認真教學(xué),就是沒有要出仕的意思。
“的確,修真者不能幹澀俗世。但張角他們不過練氣期修爲,築基都還沒有成功,自然也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修真者,最多是一個後天巔峰級別的武者吧?
以俗世後天武者的身份走動,就算上天不許,最多也是簡單的處罰,天雷什麼的那是絕對不可能出現(xiàn)的,所以他們當然可以安心在俗世之中游走!”南華笑著解釋到。
“依你老的意思,他們?nèi)嗽谒资揽墒且删偷弁醮髽I(yè)?!”謝信倒是問出了關(guān)鍵的問題。
“是的!有帝王之相的人,而且還有了遠超凡人的學(xué)識和武力,那麼原本或許只是潛藏著的念頭,如今就會徹底浮出水面,並且佔據(jù)他的思想,使其將這個念想變成現(xiàn)實。”南華無奈的說到。
“貪慾,只要是人類都沒辦法逃避它的考驗。一開始沒有能力,所以被強壓了起來,後來卻因爲具備了那個能力,所以原本經(jīng)不住考驗的他,就有了實現(xiàn)這個慾望的信念。”香香在旁嘆息到。
“呵呵,原本大漢按照我的推測,因爲劉宏之子乃是中興之主,所以漢朝至少可以再延續(xù)個百來年的時間。如今有了張角他們的干預(yù),只怕這大漢的壽命,可就沒有那麼長了。”南華突然轉(zhuǎn)移了話題。
“你老對帝王之事也蠻傷心的啊?”謝信成功被吸引了注意力。
說到底,按照嫡長繼承製來算,下一個皇帝可是他的兒子!
“既然走的是帝王之道,那麼帝王之事焉能不瞭解一番?”南華笑呵呵的回答到。
“南華老頭,你之前說的是什麼意思?!按照你的意思,難道大漢要亡於你那三個叛徒之手?!”謝逸坐不住了。
改天換地可不是隨便的事情,一旦發(fā)生那絕對是血流成河,兵荒馬『亂』。而更進一步說,謝逸身爲大漢子民,以自己是漢民爲榮,驟然聽到國家將亡,心裡豈能不慌?!
只是最讓他震撼的是,類似的論點,貌似很久以前老哥也有說過。他就不由得懷疑,難道老哥天沒亮,就已經(jīng)知道了這個天機?!
“這個倒可以安心,我那三個徒兒要造反,最多不過三個月。”南華眨了眨眼睛回答到。
“爲何只有三個月?!”謝信覺得有點奇怪。
按照歷史上的記載,張角的黃巾起義,可是持續(xù)到年底才被鎮(zhèn)壓。
“因爲我那徒兒的王者之相,其實並不完全。以他的命格來看,若是造反最多也就可以維持三個月不敗的局面。而且這三個月,還是因爲造反太迅速,以至於地方州郡一時無法處理而耽誤下來的。”南華捋著鬍子,饒有興趣的回答到。
“那三個月的叛『亂』,何以可以推翻大漢?!”謝逸有點討厭這種被吊胃口的感覺了。?? 漢末超級書院184
“不需要推翻,只需要把大漢的風(fēng)水龍『穴』給撬了便可。我早先帶著他們研究帝王之道,發(fā)現(xiàn)這每朝帝王都有其風(fēng)水龍脈。而東漢的龍脈之地,就在當年劉秀起兵之舂陵!”南華笑呵呵的回答道。
“難道一個國家的命運,就依靠一條龍脈?!”謝逸不滿。
“當然不會!龍脈乃是一國氣運的所在,少了氣運在其他當面勤奮點也是可以彌補的。但這龍脈一斷,有心人潛藏著的野心,也會緊隨著那三個叛徒浮出水面。”南華笑了笑。
“正因爲見證了龍脈的毀滅,所以那些有心人自認大漢將亡,潛藏的野心自會表『露』無遺。只要再給他們一個時機,大漢必然要進入諸侯羣立的時代。”謝信最終總結(jié)到。
“那個時機是……”謝逸彷彿就是一個好奇寶寶。
“劉宏駕崩,而且新帝年紀尚幼!”南華幫謝信說了出來。
“陛下今年不過十九,過了年也不過二十……”謝逸不敢相信。
“這幾代漢帝,可有長壽的?”謝信反問道。
那麼一問,謝逸才恍然想起,這幾代皇帝還這麼沒幾個長壽的。比如之前的桓帝,也不過活了三十五歲而已。
大漢真的要完了?!謝逸一時半會還接受不了。
“少年,你乃修真界中人,這朝代更替之事與你何干?與其有心情在這裡哀聲嘆氣,還不如快點提高自己的修爲更好一些。你難道希望,整個門派的興衰大事,都肩負在你兄長的身上?!”南華見他糾結(jié),故而開口勸誡到。
“說的也是,大漢怎麼樣,與我何干?老哥,我去修煉了!”謝逸聽聞後嘆了口氣,然後淡淡地對兩人行了一禮。
“先到處走走,以你現(xiàn)在的心情,修煉只會事倍功半。說起來,等一下你不是有課嗎?”謝信在旁提醒道。
“啊?!對啊!我等下還有課呢?!等等,都是這個時間了啊?!老哥,我先走了!”謝逸猛地想起,語無倫次的說了幾句告辭的話,就直接飛奔而去了。
“老頭,好好休息吧,我也告辭了!”見謝逸離去,謝信也跟著告辭了。
“老頭兒也要忙著修煉呢,後生一邊談情說愛去,少來打擾我老人家!”南華倒也風(fēng)趣的回了句。
世道在變,華夏書院依然沒有改變。
學(xué)生們依然在好好學(xué)習(xí),彷彿海綿一般吸收著各種知識。在放學(xué)後,各個學(xué)社的社員紛紛聚集起來,開始研究各自的課題。
張角的傳道,對大漢整個格局暫時沒有任何影響。但在三個月後的華夏書院,一項發(fā)明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讀書人。
眼看秋去冬來,即將放寒假的時候,工學(xué)社成功改良了造紙工藝。就在這一天,宣紙這種由謝信命名的新種紙張,鋪到了每一個學(xué)生的面前。
學(xué)生們稍微試著書寫了一番,赫然發(fā)現(xiàn)這種紙張墨跡不散,而且很方便書寫。對於長期與竹簡奮鬥的他們而言,眼前的宣紙簡直就是一件聖物。
而這一天,謝信也宣佈學(xué)堂出錢,佔三成股份,宣紙的發(fā)明人以宣紙製作工藝入股,佔七成股份。雙方在遵義鄉(xiāng)選一個地方,興建一所造紙坊,大量製造這種宣紙。?? 漢末超級書院184
至於造紙的工藝,謝信以保密爲名,不止一次對工學(xué)社的學(xué)生強調(diào),要守口如瓶。同時將來建造的造紙坊,他也打算用流水線作業(yè),儘可能的將關(guān)鍵工藝保住。
不得不說,實際上他比別人更加激動。
因爲事實證明,若是學(xué)生自己研究出來的成果,哪怕間接因爲自己的原因二研究出來,但是這種跨時代的發(fā)明,卻不會受到規(guī)則之力的影響,從而無法爲自己謀利。
有了這個規(guī)律,那些個藏在腦子裡面很久,卻不能拿出來賺錢的發(fā)明,也可以以此爲基礎(chǔ),讓工學(xué)社好好研究一番。
賺不賺錢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方便不是?
有紙張有活字印刷的情況下,誰願意整天捧著一堆竹簡走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