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7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

爲(wèi)何從前沒有這些事?

周士相的回答是話語權(quán)。他很明確的告訴郭之奇,正因爲(wèi)把持了話語權(quán),這些士紳纔敢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爲(wèi)。

“什麼是話語權(quán)?就是輿論,就是說話的權(quán)力,或者說控制別人說話的權(quán)力。只要掌握了話語權(quán),就能決定誰能說話,誰不能說話,誰的說話能被人聽到,誰的說話又不被人聽到。有了話語權(quán),哪怕爲(wèi)非作歹,民怨滔天,以致人神共憤,可只要能管他的人聽不見下面的話,那他自然就能繼續(xù)胡作非爲(wèi)。”

周士相起身將溼了的袍子解下,“這些惡紳爲(wèi)何之前一直得不到懲治?便是因爲(wèi)他們在地方有話語權(quán),他們能夠決定朝堂上的大人們聽到的和下面說的絕對不一樣,如此一來,他們自然能夠繼續(xù)漁肉鄉(xiāng)里。甭管是明還是清,只要誰承認他的地位,承認他的話語權(quán),他便認誰。連帶著,剃髮易服甘做滿州走狗,爲(wèi)虎作倀,自也順理成章了?!?

“所謂民不舉,官不究。試問閣老,那些受害者一無地位,二無財力,三無語話權(quán),如何和惡紳抗爭?...從上至下,官既是紳,紳亦是官,官紳一體,互相包庇,這等世道,是出幾個清官就能整頓得了,就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嗎?”

“殿下說的,我是聽明白了。但我以爲(wèi),殿下有些偏頗了,畢竟這些劣紳只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士紳還是好的,否則,大明只怕早就亡了?!?

郭之奇承認周士相說的不錯,地方的士紳地主們是有著極大的權(quán)力,他們能夠左右地方吏治,甚至還能影響朝堂決策。正是有了地主階層的支持,太祖皇帝才能在江南立足,最終北伐大都,鼎立大明天下。及至現(xiàn)在,若非江南士紳早期對太平軍的擁護和支持,太平軍又哪裡會迅速安定江南,穩(wěn)定局面,迎立定武還都。所以周士相在江南局勢穩(wěn)定後,立即翻臉,頗是有過河拆橋之嫌,也難怪那些士人會將太平軍視作當(dāng)年的闖賊流寇。

郭之奇不是連城壁那等事到臨頭只會燒香拜菩薩的官員,也不是那些清兵來了嚇得躲在山裡做“遺民”的大儒,更不是平日貪贓枉法,城破之時一死報君王的所謂“忠臣”。對天啓以來的朝政積弊,對時局,他有著自己的認知。他更是一個懂得變通的官員,否則也不會主動站出來支持周士相擁立唐王,爲(wèi)天下抗清軍民再豎王旗。

士紳不納糧、不交賦這一大明律並無明文,只是百年下來的“約定俗成”,郭之奇對其危害看得很透。滿清能讓江南的士紳交糧交稅,爲(wèi)何大明不能?沒有錢糧稅收,軍隊拿什麼打仗,朝廷拿什麼發(fā)俸,又拿什麼維持。若是士紳們?nèi)匀鐝那胺治牟怀?,國家事與他們無干,誰來降誰,那麼恢復(fù)南都又有什麼意義,難道只是爲(wèi)了等下一個甲申之變不成。所以,在周士相明言國庫空虛,要在江南發(fā)起清欠,郭之奇是支持的。

只是郭之奇沒有想到,周士相清欠的力度會那麼大,打擊的對象會那麼廣,從原先的徵收欠賦演變成了打擊江南士紳階層,最後一發(fā)不可收拾,以致於人心盡失,連太傅錢謙益都辭官歸鄉(xiāng),不肯再爲(wèi)定武朝廷效力。次輔連城壁也因強烈反對清欠而被迫督師安徽,病死任上。

之後的三案和現(xiàn)在的鎮(zhèn)反,都完全超出了郭之奇對於“改革”的認知和底線,更讓他生出對周士相的警惕之心,所以他這次親自前來鎮(zhèn)江,就是想問問周士相究竟想幹什麼,何時才能收手。

周士相卻將一堆各地報上來的劣紳事蹟拿來給他看,郭之奇不糊塗,他清楚周士相此舉的目的,這位齊王顯然是想拿這些劣紳來指代全部士紳,從而證明他是對的,堵住那些反對官員的口。

郭之奇肯定不能答應(yīng),也斷不會就這麼被周士相糊弄住,更不能容忍他再繼續(xù)下去。鎮(zhèn)反現(xiàn)在已經(jīng)擴大到南都,各部官員天天都有人被抓進南鎮(zhèn),要是他真的認同周士相的說法,地主士紳都是壞的,都要加以鎮(zhèn)壓清洗,那從此以後,這朝廷只怕再也不信朱,而是信周了。

周士相是在動搖大明的國本!

再開明,再有除舊立新、蓄意改革一掃弊端,重振大明之念,郭之奇總是這個時代的文官,所以他不可能贊同周士相的說法。

地主士紳在大明存在了兩百多年,在整個華夏存在了兩千年,怎麼能說掃清就掃清了。哪朝哪代不是君主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何人是士大夫,不就是地主士紳嗎!

重用武夫,以武人治國,這不滑天下之大稽麼!

周士相現(xiàn)在就是走在懸崖邊,稍不留神就會粉身碎骨!和士大夫爲(wèi)敵,古今從無好下場者!

三大案、清欠以及所謂的鎮(zhèn)反給朝堂帶來的衝擊可是有明一代從未有過的,江南各地的士人對於太平軍儼然是失望透頂,否則,哪裡來那麼多士紳參與暴亂,勾結(jié)滿清呢。

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在首輔看來,他比周士相看得更明白。

如果周士相不亂來,江南士紳如何會順而復(fù)叛?

當(dāng)然,首輔承認周士相的出發(fā)點是好的,都是爲(wèi)了大明,爲(wèi)了恢復(fù)北方,但手段卻是大大的欠妥。至少,他不應(yīng)該將士紳階層全部打成朝廷的對立面。拉一派,打一派,從古至今的位高權(quán)重者玩熟了的把戲,這位齊王殿下難道就不會?

是不會,還是不屑去爲(wèi),或是刻意爲(wèi)之!

若真不會,那是操之過急,好心辦壞事,郭之奇能夠原諒,並且願意幫助周士相補救。

若是不屑去爲(wèi),本意並非現(xiàn)在這種局面,郭之奇也可以苦口婆心加以勸說,亡羊補牢,猶時未晚矣。

但若是刻意爲(wèi)之,郭之奇無話可說,但看他起高樓,看他宴賓客,看他何時樓塌客散了。

郭之奇不會做馬吉翔,他希望周士相能夠迷途知返,收起他的野心,做一個真正的大明忠臣。他日收復(fù)北京,大明的千秋史冊上還有誰能比他更光彩,更耀人的呢!

周士相知道郭之奇不可能被自己說服,轉(zhuǎn)而全力支持自己,所以口乾舌燥之後,他拋出了自己蓄謀已久的決定。

“閣老便是不來,我也準備去南都?!敝苁肯噍p笑一聲。

郭之奇目中精光一閃,沉吟片刻,注視周士相,緩緩說道:“殿下終於想到回京了,外面紛傳殿下有自立之心,莫非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了?!?

“哈哈...”周士相笑了起來,擺了擺手道:“謠言止於智者,閣老以爲(wèi)士相是那種人嗎?”

“不爲(wèi)此,又爲(wèi)何?”

郭之奇臉有譏諷,周士相知他不信自己,便坦言相告:“這次去南都,我意頒修《大明憲令》,更改舊制,從此君臣上下,各有職分,俱依《憲令》而行?!?

“《憲令》?何爲(wèi)憲令?”郭之奇詫異。

周士相揮手朝外吩咐:“將《大明憲令》取來供首輔參閱?!?

很快,外面伺立的徐應(yīng)元便將《大明憲令》取來,郭之奇打開一看,只見其首目曰:皇帝,代天統(tǒng)理兆民,乃萬世不易之君。君以諮政之權(quán)委樞密院、以施政之權(quán)委內(nèi)閣,以征伐之權(quán)委大都督府。其下又有大小九卿衙門改制,或裁撤,或合併,或分立。種種事務(wù),羅立近百條。

其中最重要的改制就是設(shè)樞密院,武臣伯侯以上、文臣三孤以上,功著德芳者公議任之。入樞密院者120人,俱稱樞臣。其首曰攝政,副爲(wèi)輔政。凡易法、宣戰(zhàn)、款議(條約)、徵賦諸大事,俱以樞密院公議而後奏聞天子。而內(nèi)閣、大都督府、諸部司得失,樞密院俱可問之。君上有留中之權(quán)。

內(nèi)閣增學(xué)部,掌學(xué)校、會試諸事;分戶部爲(wèi)戶、庫兩部,戶部掌民事,庫部掌理財諸事;廢刑部裁判之權(quán),改理巡捕之事;禮部合鴻臚寺職分,理諸外國入貢、會盟事。工部、吏部職事不變,兵部裁撤,歸隸大都督府。如此總共七部,分別爲(wèi)吏部、禮部、戶部、庫部、刑部、學(xué)部、工部。各部由內(nèi)閣首輔總理其事,或稱總理大臣,而次輔稱協(xié)理大臣。

原朝廷政務(wù)以都察院察之。然周士相認爲(wèi)御史風(fēng)聞奏事,未免流於輕浮。或以政自閣出,而以刑名、賦稅託之,有相掩之弊。故裁撤都察院,於樞密院下設(shè)審計院擔(dān)負監(jiān)察朝廷之職,又設(shè)裁判院管審案之責(zé)。原大理寺審案職責(zé)裁撤,專疏解律令之責(zé)。

原通政使司歸入樞密院管轄,職事由原向內(nèi)廷遞進奏疏改爲(wèi)接收民間告狀文書,梳理分類後送呈內(nèi)閣、裁判院、大理寺各部辦理,並行督促察明之責(zé)。

原內(nèi)廷二十四衙門全部裁撤,設(shè)宮務(wù)院。原太常寺(祭祀)、太僕寺(車駕)、光祿寺(宴壽)、翰林院(詞臣)、鴻臚寺(典禮)五個衙門一律併入宮務(wù)院,並設(shè)尚寶司(印璽)共六衙門。宮務(wù)院由樞密院管轄,專司內(nèi)廷差遣職事。

除大小衙門改制外,憲令又涉科舉事。規(guī)定自經(jīng)史科外,增設(shè)算術(shù)、格致、兵備、理財、律令五學(xué)。會試易三年爲(wèi)二年。獨善經(jīng)史而不善五科者,止授翰林詞臣之階,不授職事。中試者依五學(xué)評語,或授其官,或入官學(xué)。

軍隊的改制周士相已經(jīng)在進行,這份憲令便是他對朝堂改制的具體辦法。

這份憲令涉及的衙門之多,職事改進之多,讓郭之奇看後,久久沒有說話。只反覆翻看憲令涉及各事,不時皺眉凝思。

見狀,周士相以爲(wèi)這位首輔大人不同意改制,便要開口敘說緣何改制,改制之後於朝堂、地方好處,不想,未待他開口,郭之奇卻突然合上憲令,說了一句:“殿下若想我贊成這份憲令所說,需做一事?!?

周士相道:“何事?”

“殿下須馬上和長公主成親。”

友情推薦作品——《三國之召喚水滸》,大家務(wù)必抽空收藏一下,因爲(wèi)骨頭早前答應(yīng)人家章推,結(jié)果卻給忘記了,實在是有些對不住這位作者朋友。

第932章 皇上太年輕第1031章 迫在眉睫第1058章 《告鄭經(jīng)書》第806章 生死兩茫茫第147章 水師第466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1013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165章 攻守(四)第1135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671章 安南第605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797章 請叫我?guī)於鞑即笕?/a>第952章 大儒遇上兵第751章 親王與驢第270章 讀書人第407章 漢人的東西學(xué)不得第649章 亂刀分屍第345章 封死澳門第345章 封死澳門第1065章 錢 女人 佩刀第682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1004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395章 兵進三江口第576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868章 奇怪的東西第981章 勸降李國英第863章 斬將奪旗第813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506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189章 絕地第440章 長毛賊第40章 公庫第154章 矛盾第122章 蚊蟲第1章 祭拜第721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40章 公庫第571章 分化 拉攏第110章 漢人第96章 王府第459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1113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966章 怎麼,你不賣?第1176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704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840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1136章 帝國第975章 滿漢終有別第878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874章 巴圖魯第27章 吏員第1131章 造反了第748章 事不過三第607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1150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305章 伐清如伐樹第179章 收兵第605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789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960章 鐵骨侯爺第317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489章 勤王救天子第308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747章 活捉嶽樂第727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194章 世道第801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408章 太平軍四鎮(zhèn)第668章 齊王之事可當(dāng)真?第801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545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698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1043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589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501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人弄回家了第525章 蜀王兵將第352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448章 砍瓜切菜第1067章 周王第755章 金陵(三)第883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139章 搶奪第325章 是真是假第782章 大破滾江龍第888章 我們不講理第1154章 公主出嫁第665章 內(nèi)閣之爭第4章 投奔第419章 糧草先行第992章 皇帝不如狗第103章 總督第933章 盛京八旗入關(guān)第68章 軍制第1088章 當(dāng)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831章 刀要見血第289章 秀才的擔(dān)心第168章 攻守(七)第717章 觀賊不似兵第1115章 心中的辮子
第932章 皇上太年輕第1031章 迫在眉睫第1058章 《告鄭經(jīng)書》第806章 生死兩茫茫第147章 水師第466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1013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165章 攻守(四)第1135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671章 安南第605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797章 請叫我?guī)於鞑即笕?/a>第952章 大儒遇上兵第751章 親王與驢第270章 讀書人第407章 漢人的東西學(xué)不得第649章 亂刀分屍第345章 封死澳門第345章 封死澳門第1065章 錢 女人 佩刀第682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1004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395章 兵進三江口第576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868章 奇怪的東西第981章 勸降李國英第863章 斬將奪旗第813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506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189章 絕地第440章 長毛賊第40章 公庫第154章 矛盾第122章 蚊蟲第1章 祭拜第721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40章 公庫第571章 分化 拉攏第110章 漢人第96章 王府第459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1113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966章 怎麼,你不賣?第1176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704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840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1136章 帝國第975章 滿漢終有別第878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874章 巴圖魯第27章 吏員第1131章 造反了第748章 事不過三第607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1150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305章 伐清如伐樹第179章 收兵第605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789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960章 鐵骨侯爺第317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489章 勤王救天子第308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747章 活捉嶽樂第727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194章 世道第801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408章 太平軍四鎮(zhèn)第668章 齊王之事可當(dāng)真?第801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545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698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1043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589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501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人弄回家了第525章 蜀王兵將第352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448章 砍瓜切菜第1067章 周王第755章 金陵(三)第883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139章 搶奪第325章 是真是假第782章 大破滾江龍第888章 我們不講理第1154章 公主出嫁第665章 內(nèi)閣之爭第4章 投奔第419章 糧草先行第992章 皇帝不如狗第103章 總督第933章 盛京八旗入關(guān)第68章 軍制第1088章 當(dāng)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831章 刀要見血第289章 秀才的擔(dān)心第168章 攻守(七)第717章 觀賊不似兵第1115章 心中的辮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广宁县| 灵武市| 类乌齐县| 息烽县| 衡东县| 革吉县| 临城县| 云和县| 天柱县| 丰都县| 辽阳市| 青神县| 神农架林区| 扶余县| 准格尔旗| 石门县| 宣城市| 隆子县| 广饶县| 涡阳县| 昭平县| 思南县| 台东市| 明星| 库尔勒市| 砚山县| 二连浩特市| 罗山县| 宝丰县| 横峰县| 乌鲁木齐县| 黑山县| 长治市| 榆树市| 龙陵县| 松溪县| 曲靖市| 吉水县| 乌兰察布市|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