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31章 迫在眉睫

周士相要解決的就是糧食缺乏的問題,如果採中汪士榮的辦法,自然不會允許以銀代糧。但是若是全盤採納開中法,另一個問題也隨之產生——將手中的土地拿出一部分來種糧,成本雖說相對明初那些商人將糧食運到邊關損耗得要少,但也是一件極其費力,也需要不少人力的事情。這就會使得商人們的利潤被減少許多,而紡織品在海外是有鉅額利潤,只是大頭並不掌握在他們手中,而是在金廈的鄭氏及其他西方商人手中。兩下一算,商人們還是會覺得自己很不劃算,爲了減少自己的損失,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就是擡高貨物價格,要麼就是壓低收購成本。

擡高貨物價格,基本不可能,因爲海路被鄭家所掌握,而鄭家需要鉅額海貿利益養軍,絕不可能將定價權拱手讓給商人。用周士相前世的話說,經銷渠道被人家握在手中,賣什麼價就不是生產人能夠說的算了。如果商人們強行擡高價格,鄭家不再採購,那再多的貨,也只能砸在商人自己手中,畢竟他們沒有貨賣兩家的可能。顯而易見,逐利的商人只會壓低收購成本,那樣一來,損失最終只會落到作坊裡的工人,種桑養蠶的農民頭上。

大明趕跑了大清,怎麼折騰士紳老爺們,普通百姓可能管不著,但真要切切實實的損害到他們的利益,讓他們連溫飽都沒法解決,那問題就會又回到老路上。

蔣國柱在歸降之前畢竟做了那麼多年的封疆大吏,對事情看得比較明白。他在答文中明確指出,萬曆以來的天災*,已經導致中原和湖廣、西北殘破,可以說根本無自給之力,當地百姓幾乎就是生活在死亡線上。而滿清入關十七年來,一方面因爲清軍的大規模屠殺,另一方面也因爲明清在南方的爭奪,使得南方的糧食生產也近乎停滯,兩廣、雲貴四省人口恐怕都沒有五百萬。以致很多地方空有大量土地,卻無人耕種,所以從前朝代採用的招募流民,恢復生產的辦法在眼下並不足以解決問題。

流民,肯定有,爲避兵災逃到山區隱居的百姓哪朝哪代都不缺,可問題是這批人畢竟少,能蒐羅百十萬人便算頂天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有人,那麼在大量人口死亡的前提下,想要徹底解決糧食不足這個難題,其實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繁衍人口。有了足夠的人口,生產自然就能恢復上去,朝廷這時只要無治而爲,過上二三十年,自然就是個盛世。而這,顯然需要時間的。所以招集流民只能作爲恢復糧食生產的一個手段,不能當成主要手段做。

蔣國柱做了幾年江寧巡撫,對江南情況的瞭解比其他人都要深。雖說江南一直號稱清廷的財賦重地,但其實糧食也僅僅能做到自給程度。當年清廷三路大軍入雲貴,從江南調撥的糧食極其有限,主要是爲清軍提供了大量銀餉和一些輜重。洪承疇在雲南時,曾給清廷上書委婉指出清軍在雲貴濫殺屠城,掠奪錢糧,這背後主要的原因其實也是因爲江南糧草不足支撐清朝大軍使用,令得清軍必須在佔領區燒殺搶掠。通過對當地的掠奪,也是清軍十幾年來,甚至在入關之前就定下的基本方針,用書中的話說便是“就食於敵”。等到敵人殺光了,人也變少了,那時事情便變得簡單,一道恩旨免個幾年賦稅,任地方自己慢慢恢復便是。

江南無糧的原因就是付出與收穫不等。

種糧所得趕不上種經濟作物所得,百姓自然會選擇後者。紡織品價格下跌,會讓他們買不起糧食,但他們肯定不會埋怨壓低收購價的商人,而是會埋怨太平軍。這世上從來不缺流言,也不缺背後煽動者,官府一直要求百姓棄經濟作物改種糧食,百姓不願意,突然紡品價格大跌,不是官府的錯也是官府的錯了,何況,這本來就是官府的錯。

蔣國柱提出的辦法是糧食補貼,通過高額補貼讓百姓種糧所得不低於,或者說不差種棉、種桑太多,以此來鼓勵百姓自願種糧。但這種作法只能短期內而爲,不可長期,也只能僅限在一府或數府之地,不可在全國推行。原因很簡單,哪怕是通過清欠和通海等案聚斂起大量財富,周士相的銀庫也吃不消這等花錢如流水般的補貼。

蔣國柱認爲應將糧食補貼的這部分錢轉嫁到商人頭上,由官府出面成立類似鹽務總局一個性質的紡織總局,規定所有作坊必須接受紡織總局的統一管理,然後控制紡織品流通,在金山衛等港口設卡專營,凡出口海外的織口必須經港口抽取稅收,稅收所得再用於補貼農民種糧。

這個辦法和汪士榮的辦法一結合,等於是在從事紡業的商人和作坊主頭上剝兩層皮,兩人都未考慮過商人會將損失轉嫁到農民頭上。本質上二人提出的辦法就是重農抑商。

周士相現在要魚與熊掌兼得,那麼思來想去,既要讓百姓肯種糧食,又能讓商人們能夠承擔“開中法”的損失,只有一個辦法,擡高貨物價格。如此一來,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將海路控制在手中。

周士相現在可以補貼農民一兩年,甚至三四年,只要江南的糧食產出穩定,這幾年的付出是值得的。但是整個北中國有多少人,又有多少省,將來出關收復關外又要多少糧草??偛荒芴杰娖鞄盟街?,和清軍一樣將餓得哇哇叫的百姓先屠個一遍吧。

同鄭家的水師一樣,控制海路又成了周士相急於解決金廈的一個理由。

張長庚提出的辦法則是興修水利,引入良種,爲佃戶減租減息,並且將北逃地主的田地分給無地農民。興修水利是治本的事,也是利在千秋的事,只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成的。引入良種,高產作物,周士相也一直在著手,只是廣東方面卻遲遲沒有傳來有關紅薯種子的消息。

其實,周士相對於引進紅薯並不熱心,在他看來,他要做的是讓活下來的漢人同胞能吃上米麪,而不是以什麼紅薯墊飽肚子,使得人來人往盡是“菜色”。玉米也是高產作物,且適宜在北方大規模種植,這個周士相倒是特意吩咐廣東從海外尋找。

最終,周士相決定開辦紡織總局,由紡織總局統一管轄松江等的的織戶和經營者,並行“許可證制”,迫使商人和從事紡業的百姓必須向官府交納糧食;同時推行種田補貼,鼓勵農民種糧食,對其中優秀者給予嘉獎,減免賦稅或予以賞賜。同時查緝商路,於港口設關收稅。另外則將各地清欠分司轉爲正式衙門,接收從前府縣官辦之事,推行建村設鄉,整合農村,提高生產效率。另外,則是在江南開始推行“糧票”制度,減少金銀流動,使“糧票”成爲唯一流通法定“貨幣”。

對福建鄭家動手已是迫在眉睫,周士相在等福州的捷報。福州一下,四鎮太平軍則立時撲向金廈,迫使鄭森來朝,鄭經臣服。

傲骨鐵心說謝謝江山萬萬歲書友的10元打賞!

第671章 安南第824章 僞朝新立第586章 皇帝的奴才第207章 兄弟開單章求訂閱第1038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733章 義王不如狗第1187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406章 廣東怎麼辦第488章 延平請兵第166章 攻守(五)第34章 恐嚇第881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219章 慘烈第240章 決戰(十)第959章 親軍辦案第361章 靴子第243章 決戰(十三)第387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702章 黃袍加身第882章 吳三桂反了!第596章 安南之變第1185章 以敬效尤第1107章 直隸總督第202章 跑單第1079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562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64章 清鬼第109章 前例第256章 渡江第1008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101章 旗兵第707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73章 正軌第992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847章 嚇死你們第671章 安南第69章 總旗第735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開單章求訂閱第252章 移駕第219章 慘烈第72章 營老第1024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797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583章 打埋伏第417章 碉堡和崗樓第893章 大帥做天子第881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901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257章 進軍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936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1136章 帝國第284章 朕發誓第1159章 誰是元兇第232章 決戰(二)第1184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378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1051章 一劍無血第128章 後山第653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374章 靖南王福晉第424章 出兵東征第986章 心急如焚第193章 人市第29章 成全第1104章 太后的孃家第837章 頭皮落地第646章 活捉線國安第670章 有違祖制第575章 點驗首級第397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51章 明軍第772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275章 成軍(上)第754章 金陵(二)第1087章 目無王法第1080章 封土關外第160章 守城第1187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1103章 減丁第178章 攻守(十七)第1188章 我是漢人第48章 敗將第1005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338章 精忠報國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988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916章 洪承疇病逝第1102章 小國公夫人第621章 太監和文官第369章 大事不妙第231章 決戰(一)第1079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1096章 錦衣內衛第83章 條件第309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
第671章 安南第824章 僞朝新立第586章 皇帝的奴才第207章 兄弟開單章求訂閱第1038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733章 義王不如狗第1187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406章 廣東怎麼辦第488章 延平請兵第166章 攻守(五)第34章 恐嚇第881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219章 慘烈第240章 決戰(十)第959章 親軍辦案第361章 靴子第243章 決戰(十三)第387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702章 黃袍加身第882章 吳三桂反了!第596章 安南之變第1185章 以敬效尤第1107章 直隸總督第202章 跑單第1079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562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64章 清鬼第109章 前例第256章 渡江第1008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101章 旗兵第707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73章 正軌第992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847章 嚇死你們第671章 安南第69章 總旗第735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開單章求訂閱第252章 移駕第219章 慘烈第72章 營老第1024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797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583章 打埋伏第417章 碉堡和崗樓第893章 大帥做天子第881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901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257章 進軍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936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1136章 帝國第284章 朕發誓第1159章 誰是元兇第232章 決戰(二)第1184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378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1051章 一劍無血第128章 後山第653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374章 靖南王福晉第424章 出兵東征第986章 心急如焚第193章 人市第29章 成全第1104章 太后的孃家第837章 頭皮落地第646章 活捉線國安第670章 有違祖制第575章 點驗首級第397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51章 明軍第772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275章 成軍(上)第754章 金陵(二)第1087章 目無王法第1080章 封土關外第160章 守城第1187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1103章 減丁第178章 攻守(十七)第1188章 我是漢人第48章 敗將第1005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338章 精忠報國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988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916章 洪承疇病逝第1102章 小國公夫人第621章 太監和文官第369章 大事不妙第231章 決戰(一)第1079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1096章 錦衣內衛第83章 條件第309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足县| 昭通市| 比如县| 哈尔滨市| 衡南县| 黑河市| 隆安县| 丹凤县| 阿城市| 上饶县| 威信县| 永修县| 南昌市| 神农架林区| 清远市| 平顶山市| 牡丹江市| 英超| 健康| 白水县| 陆丰市| 分宜县| 岐山县| 金湖县| 孝义市| 镇巴县| 德兴市| 澳门| 新余市| 宣化县| 怀集县| 东光县| 高安市| 绥宁县| 娄底市| 桐城市| 林西县| 汉中市| 垣曲县| 镇平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