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07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

七月的潼關,連著數日不曾下雨,卻偏偏日頭也不毒,便使人覺得悶熱異常。然而,這悶熱卻擋不住意氣風的吳三桂召集大小官校閱兵。

隨著戰鼓聲,一隊隊吳軍精卒在軍旗的指引下,集結成隊,然後有序的通過潼關。前頭是騎兵,後頭是步卒,就這麼浩浩蕩蕩往著中原大地開去。

爲了在一衆降官面前展示威風,吳三桂特意調撥麾下跟隨了近二十年的嫡系關寧軍展示軍姿。軍容也確是威武,隊形整齊,森然有序,從上至下都有一股殺伐之氣。

城上諸多降官都被吳軍軍容震住,膽小的人甚至都不敢細看,只覺這吳三桂的兵馬未免也太強了些,便是李國英不曾內應,只怕潼關失守也是早晚的事。

李國英的表情很複雜,他看著這些不久前還曾是大清兵的明軍,甚至當中還有自己的部將時,只覺這世道變化得太快。

吳三桂沒有食言,果然以永曆名義授李國英爲陝甘總督之職。僅地位而言,李國英和從前沒有什麼區別,只是他卻難以適應如今的新身份,臉上總有一股說不出的落寞。

吳三桂與諸將正在笑談,忽的扭頭問李國英:“國英以爲本王麾下如何?”

“王爺所部,當世強軍。”

李國英嘴裡如此說道,心下卻很苦澀。謀士胡於宣笑道:“總督大人以爲如此強軍可取中原否?可恢復北京否?可逐滿韃否?”

“可!”

李國英並沒有違心,吳軍勢大,清廷勢弱,隨著潼關失守,吳軍兵進中原,戰局已是立判高下。只要吳三桂不犯致命性的錯誤,即便是小挫幾場,最終仍會奪取北京,因爲清廷現在實在太虛弱了,一場失敗就能導致全局盡沒,而吳三桂卻兵強馬壯,根本不虞小小失利。這局面就如當年的李自成一般,大清朝已經沒有多少迴旋餘地,等待它的註定是滅亡。

李國英的回答雖只一個字,卻讓吳三桂開懷大笑,心中無比舒坦。李國英在那思慮片刻,終是放下了心中的糾結,開口對吳三桂道:“王爺,下官以爲眼下當務之急是經營河南,作爲王爺立腳之地。”

“噢?經營河南?”

吳三桂有些詫異,不知李國英何以勸他經營河南。胡於宣和方獻亭等人也好奇的看著李國英,因爲在他們看來,大軍長驅北上進逼北京,一舉解決清廷纔是上策,經營河南實爲下策。

李國英見衆人都看著他,便道:“古語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在手,王爺大軍進可攻,退可守。以目前情況言,清朝確實如大廈將傾,無力可支。然而戰爭之事,變化萬端,不能不思及意外變故,預立於不敗之地。兵法上說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國英以爲北上固然是王爺要之事,但王爺卻必須經營河南。”

自李國英歸降以來,還是第一次在吳三桂面前進言戰局,且所進之言乃是事先他所認爲的下策,不由大是不解,但心中卻是歡喜。李國英能主動獻策,便表明他已經徹底歸心。此人,實是人才。

“國英且細說於本王聽。”吳三桂收起笑容,定睛看著李國英。

胡於宣則道:“經營中原爲立足之地,從前我與方兄也曾議過,但均覺不可行。因爲河南不像陝西,大部分都是平原,無險可守,四面受敵。從前說是‘四戰之地’,所以河南這塊地方,利於作戰,不利於固守。倘要經營,勢必甚難,不如長驅北上,一戰平滅清廷來得好。”

方獻亭在邊上點了點頭,如今大軍如箭在弦上,一旦拿下開封,最好的選擇就是馬上渡過黃河北上,而不是經營河南,那樣不但會給清廷喘息之機,也會使大軍失了銳氣。經營固好,難在負擔甚大,收穫不及盡奪北地來得大。不過方獻亭知道李國英不會無的放矢,便想聽聽他的看法,畢竟李國英曾爲清廷的川陝總督,一些見識要比他和胡於宣要多。

李國英緩緩開口道:“河南古稱四戰之地,就地理形勢而論,險固不如陝西。但是固國不以山溪之險。自古作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吳起對魏文侯論山川形勢,反覆說‘在德不在險’,實是千古名言。今日王爺大軍東進,清廷國力疲敝,滿蒙兵馬戰力虛弱,倘不乘此大好時機,經營河南,更待何時?

《兵法》雲:‘先至而得天下之衆者爲衙地。’孫子所說的行地就是地廣人衆,四通八達之地。河南對全國來說,就是衢地,所以自古爲兵家所必爭。今以河南全省而論,豫東豫中尚不十分殘破,人口衆多,土地肥沃,宜於農桑,這正是天以河南資王爺。只要布德施仁,百姓擁戴,兵強糧足,處處制敵,便不怕河南是‘四戰之地’。正是因爲河南居全國腹心,四通八達,控扼南北,所以立足河南就可以制清朝的死命。況河南轉輸便利,他省莫及。北宋建國,削平羣雄,統一江南、楚、蜀,遠及嶺表,何嘗不是以河南爲根本?地理是死的,古今不變;人事是活的,時有不同。攻守勝敗,重在人事。”

一氣說了這麼多,李國英也有些口燥,天氣又熱,額頭滿是汗水,他便取出白帕擦拭了一下。因爲前些日子才絞斷辮子,這位大明朝的陝甘總督赫然還是個光頭。

衆人只以爲李國英已說完自己的意見,卻見他擦拭了汗水後,卻又說了句:“最重要的是,經營河南可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吳三桂和方獻亭他們都是一愣:誰是螳螂,誰是黃雀?

第1035章 乳母第1120章 孔府不如狗第805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41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162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158章 滿城第350章 鬼老天第353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843章 吳克善在哪!第318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495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753章 金陵(一)第182章 喜事第65章 公文第82章 天窗第482章 錢不夠用了第579章 三戰三捷第821章 三勸登基第41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821章 三勸登基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654章 滿州宗室第91章 忠良第108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701章 刻不容緩第805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356章 敵襲第17章 豪傑第921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738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996章 定武嫡侄第267章 米行第1186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1052章 大勢已去第1053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358章 沒有退路第438章 烏真哈超第277章 成軍(下)第273章 糧食第646章 活捉線國安第712章 心腹大患第440章 長毛賊第1112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46章 侍女第712章 心腹大患第314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604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800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701章 刻不容緩第243章 決戰(十三)第99章 保證第137章 潰逃第517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1078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641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678章 驕橫明軍第549章 良官 新漢人第807章 河東君第574章 戚家軍南下第642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163章 天津 施瑯第939章 督師連城壁第102章 信物第829章 戰鼓捶響第127章 心氣第888章 我們不講理第497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672章 避戰保船第965章 媽媽走不得第344章 搶劫澳門第972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580章 消失的明軍第891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316章 將軍府做壽第411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1063章 玄燁即位第678章 驕橫明軍第777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729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22章 混亂第218章 同袍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1001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307章 見好就收第111章 小旗第913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823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440章 長毛賊第946章 抓生口第815章 殺豬傳統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591章 夜亂第470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744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758章 金陵(六)第1084章 遼東軍團第1027章 虛君?第1131章 造反了
第1035章 乳母第1120章 孔府不如狗第805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41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1162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158章 滿城第350章 鬼老天第353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843章 吳克善在哪!第318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495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753章 金陵(一)第182章 喜事第65章 公文第82章 天窗第482章 錢不夠用了第579章 三戰三捷第821章 三勸登基第416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821章 三勸登基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654章 滿州宗室第91章 忠良第108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701章 刻不容緩第805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356章 敵襲第17章 豪傑第921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738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996章 定武嫡侄第267章 米行第1186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1052章 大勢已去第1053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358章 沒有退路第438章 烏真哈超第277章 成軍(下)第273章 糧食第646章 活捉線國安第712章 心腹大患第440章 長毛賊第1112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46章 侍女第712章 心腹大患第314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604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800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553章 天寒地凍第701章 刻不容緩第243章 決戰(十三)第99章 保證第137章 潰逃第517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1078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641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678章 驕橫明軍第549章 良官 新漢人第807章 河東君第574章 戚家軍南下第642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163章 天津 施瑯第939章 督師連城壁第102章 信物第829章 戰鼓捶響第127章 心氣第888章 我們不講理第497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672章 避戰保船第965章 媽媽走不得第344章 搶劫澳門第972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580章 消失的明軍第891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316章 將軍府做壽第411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1063章 玄燁即位第678章 驕橫明軍第777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729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22章 混亂第218章 同袍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1001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307章 見好就收第111章 小旗第913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823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440章 長毛賊第946章 抓生口第815章 殺豬傳統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591章 夜亂第470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744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758章 金陵(六)第1084章 遼東軍團第1027章 虛君?第1131章 造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洪泽县| 崇州市| 永福县| 探索| 临朐县| 泰顺县| 富顺县| 昭觉县| 长沙县| 上高县| 溧水县| 桦甸市| 盱眙县| 武川县| 南和县| 翁牛特旗| 正镶白旗| 乐至县| 萍乡市| 虹口区| 航空| 安义县| 甘泉县| 上杭县| 嘉荫县| 裕民县| 凤凰县| 浦江县| 车致| 谢通门县| 高要市| 宜宾县| 尚志市| 广东省| 安多县| 东海县| 城市| 林西县| 宁都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