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78章 先平朝鮮可否?

軍部制定的北上計劃,時間定在九月。

過早,北上兵馬的糧草沒法籌措過晚,北方除個別地區外,大部分海面會結冰,不利於水師活動。而且爲了籌措渡海作戰所需的錢糧,軍部已經是掘地三尺了。

福建剛剛光復,可以說是粒糧都沒有,反而還要從廣東和浙江調糧接濟難民。因爲鄭森父子反目,導致一段時間內金廈的海貿和糧運處於停滯狀態,致使金廈也沒有多少糧食。

周士相現在是接手了鄭軍龐大的水師,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水師。但同樣也接收了幾十萬始終在金廈堅持抗清的百姓和鄭軍家眷,對這些人,他必須要養,不可能不管。那樣的話,好不容易得來的水師立即會作烏合散。

福建要糧賑濟,恢復生產,金廈要糧維持,養活百姓,還要發動一場太平軍戰史上從未有過的渡海作戰,需要的糧草可謂是天文數字,這也難怪軍部官郭雄彙報自己已經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了。

針對渡海作戰這件事,不同的意見也有很多。

原鄭軍將領不明白這位年輕的齊王殿下爲何執意要渡海攻打紅毛鬼,太平軍的將領們也不明白,他們對於渡海作戰都有牴觸心理,因爲這件事看起來有些得不償失。

據說那東番可是十分荒涼,根本沒有多少人口,所以就算打下來,也不可能從東番獲得多少糧食補充。而且聽說那地方瘴疫橫發,瘧疾肆虐,漢人去了十個有八個要染疫,也不知大帥命人大量買來的青蒿有沒有用,要是沒有用,那光是瘧疾就能讓太平軍傷亡大了去。

一沒有什麼收穫,二要面臨巨大的傷亡,一衆將領們自然要考慮大帥幹嘛要勞師動衆去打那勞什子紅毛鬼。

不錯,紅毛鬼那邊是和韃子的朝廷達成了密約,要聯合起來對付大明,可這都幾個月了,也沒見東番的紅毛鬼有什麼動作。再加上對方在東番也沒有多少兵,戰船也就那麼幾艘,就算他們真吃了熊心豹子膽來犯,將他們打跑就是,何必非要渡海去打呢。

相比滿韃子,紅毛鬼在明軍將領心目中的印象可要好得多,也輕視的多。僅以首級而論,滿韃子的首級也比紅毛鬼的首級值錢的多。千年以來,中國曆朝對於北方胡人的重視一直比西方人要多,就是現在,整個中國除了周士相等寥寥可數幾人,也沒有多少人對於不遠萬里重洋而來的西夷有多少敏銳,甚至都不值大驚小怪。就拿東番來說,此地在大多數人眼裡是海外之地,化外之地,故得之不喜,失之不惱。只有那些食利的西夷染指了大明海疆,驚動了官府,纔會如對待昔年的倭寇一樣加以驅逐,除此,不管不問。

有如此心態,自然讓一衆將領對於攻打東番並不熱衷,因爲這件事在他們看來,賺不了多少軍功。

最重要的是,東番那鬼地方除了鄭軍將領外,太平軍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放著眼前的滿韃子不去打,而去打紅毛鬼,就連蘇納這等忠心不二的高級將領也覺得大帥這次是不是糊塗了。要知道,那吳三桂可是逐鹿中原了,要是熬拜戰敗,北京城可就是吳三桂的了!

難道僅僅是爲了殺雞儆猴,讓呂宋的西班牙人收斂,又或是真的要爲那些呂宋的華人做主?

從制定渡海作戰那刻起,中高級將領們都不想打,完全是周士相強力一手推進。現在計劃也部署了,錢糧也準備了差不多,就等三月發起作戰,可突然間整個計劃被放棄,改而突然北上去打遼東,這誰能接受?

董常清身爲兵官,有必要提醒周士相,此舉的危險性。

眼下各地陸續輸送到金廈的錢糧除了撥付安置金廈百姓外,餘下的大部分都用在了渡海作戰。即便如此,也僅僅能支撐三到四個月時間。若屆時未能奪取東番,趕走紅毛鬼,那麼就必然要撤軍。若是真如大帥所說不打東番,改爲北上,那這些糧草也不夠。以水師和陸師三鎮兵力計算,北上遼東所需要的糧草遠比渡海作戰多得多。軍部制定的計劃中,糧草的主要來源是今年的夏糧,這就必須要等。夏糧收不上來,拿什麼去遼東?就用這三個月的糧草北上了?

“糧草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水師尚未整合完畢,原鄭家的水陸二師和將領軍官的安置牽涉太多,大帥在金廈還好,若是不在,職以爲恐會生變。”

董常清的意思,周士相聽得明白。

關於這件事,他也是有些憂慮。鄭經雖然被削了爵位,但其畢竟是鄭森之子,金廈鄭軍原追隨他的那部分人中肯定有忠於鄭經的死硬分子。而鄭襲這邊更是新任閩親王,手上有兩萬多陸師,自己曾提點過讓鄭襲上書朝廷自請去南都,但鄭襲卻是將此事含糊過去。因爲渡海作戰在即,周士相也不想現在就將鄭襲和鄭經攆到南都去,那樣不利對二人部下兵馬的整合。但若是他親征遼東,沒了他這隻大老虎在,難保鄭襲和鄭經心中沒有異樣想法。

徵遼東,贏了固然能夠繼續“嚇唬”住鄭襲和鄭經,但要輸了的話,周士相的威信就會掃地,二鄭是不是還能被他“拿捏”,恐怕就是未知數了。

“此番北上,以水師爲主,本帥是要依重鄭家人的。”

周士相輕瞄淡寫一句話,什麼也沒說,徐應元和董常清卻都瞭然於心,這次大帥出征,肯定是要將鄭襲和鄭經一起帶著的。這樣也好,不管鄭經和鄭襲是否心甘情願,讓他們北上打韃子,二人肯定拒絕不了。只要將這兩位帶走,金廈這邊自是安虞無事。

“大帥,軍部對於北方海路尚未探明,冒然北上的話恐有不測。”

徐應元想的多一些,遼東離金廈數千裡遠,鄭家水師並不曾在北方活動過,沒有那裡的海圖,這大軍走海路實在是太危險了。至於北上是否會遭遇清朝水師攔截,這個徐應元卻是不考慮的。軍情司的情報顯示滿清在北方倒是還有兩支水師,一支在登萊,一支在天津,不過無論是規模和士兵素質都是無法和太平軍的水師相提並論的,甚至都不及廣東水師。可以預見,龐大的太平軍船隊真出現在那兩支清軍水師眼前,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的越遠越好,又或是如當初的馬逢知一樣,觀望中立,暗中納款投誠。

“軍情緊急,不能因爲海路沒有探明,就畏縮不進。鄭家那麼多人,若是探不出一條路來,他鄭家還稱什麼閩海王?”

周士相不擔心海路問題,鄭家能縱橫日本至南洋這段海面幾十年,可見其族之內早就培養出了許多精於海戰,通於海事的人才,有這些人爲前鋒探路,主力跟進,周士相不相信會到不了遼東。僅是對於地圖和海域的瞭解,周士相自己都能做半個嚮導。而且他不信鄭家在滿清未入關之前沒有佈下北方的海道,沒有和北方的達官貴人做生意。商道即是戰道,海上能走運貨的船,自然也能走運兵的船。

對於鄭家水陸兵馬的整合,周士相依舊乾坤獨斷,最好的整合就是戰爭,一場大戰下來,所有人都會適應自己的角色。有功就賞,有過就罰,賞罰分明,軍心士氣自然高漲。至於海道問題,是要重視,但卻不是主幹,也有解決的辦法。唯今最大的麻煩就是糧食,沒有糧食,拿什麼去遼東,又怎麼掃蕩遼東,封堵寧錦。

北上,不是去掃蕩滿州人的老窩,而是要徹底佔領的。遼東幾乎沒有漢人,這意味著太平軍不可能在遼東得到當地漢人的錢糧支持,甚至太平軍在遼東要做的很有可能和蘇納當日在湘西乾的一樣“殺光,燒光,搶光”。

在廢墟之地維持一道防線,築起一道清軍望而興嘆的防線,光從海路運糧,顯然是異想天開。真那樣的話,不必清軍自己動手,太平軍自己也會被拖垮。所謂的寧錦防線將和當年一樣,成爲周士相的噩夢,成爲江南財政投入的無底洞。

不解決大軍糧草來源,北上作戰根本不可能實施。

周士相不會愚蠢的認爲只要自己將兵馬往遼東一投,滿清就嚇得真不敢出關了。因爲現在滿清頭頂上懸著的利劍可不是他周士相這一柄,還有吳三桂那柄。

對方可能會急著出關,自家軍隊卻無糧草堅守,這仗怎麼打?

“拿地圖來!”

周士相有些煩燥起身,董常清忙將地圖展開懸於大帳之上。

目光不斷的遼東周邊移來移去後,周士相突然怔了一下,視線落在了朝鮮。他猶豫了一下,不置可否的問徐應元:“你們說,本帥能否先平了朝鮮?”

“朝鮮?”

一直在說如何北上攻取遼東,大帥怎麼就又改變主意要打朝鮮了?

董常清和徐應元雙雙愣在那裡,腦子一時未能接受周士相這突然的想法。

“朝鮮怎麼也是一國,應當有糧吧,我跟他們借點糧食應該沒有問題吧?”周士相自言自語道。

第875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657章 大帥做天子!第889章 活捉鰲拜第1092章 再不回頭!第559章 平郡王第1126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726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431章 蓬洲千戶所第850章 大幕拉開第1175章 此人留不得第493章 忠臣有用嗎!第216章 三入長江(上)第1175章 此人留不得第413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172章 攻守(十一)第683章 血路 滿江紅第745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308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474章 大將軍到第725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177章 攻守(十六)第117章 正法第571章 分化 拉攏第113章 收穫第424章 出兵東征第972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264章 寵妾第275章 成軍(上)第694章 事情鬧大了第748章 事不過三第419章 糧草先行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375章 大把的人質第903章 又敗了?第61章 反詩第1172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798章 強渡第1032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24章 搶劫第327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85章 出售第548章 一路反正第1163章 天津 施瑯第340章 朝廷欽差第947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1134章 帥父!第918章 江淮經略使第155章 世子第595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1189章 中朝一家第1017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935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868章 奇怪的東西第1062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1108章 渡河第1095章 江南平亂第1138章 制度 繼承者第425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886章 砍首唱名第113章 收穫第1133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1163章 天津 施瑯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984章 班超再世第216章 三入長江(上)第862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1045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81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1134章 帥父!第1143章 陝西的漢子第127章 心氣第244章 決戰(十四)第452章 分崩離析第470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38章 大義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91章 忠良第642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97章 亂世用重典第865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549章 良官 新漢人代通知第50章 出征第308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776章 安慶羣英會第1097章 孤膽英雄第623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1032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974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1018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110章 漢人第55章 賊秀才第26章 鎮壓第467章 滿漢一家第1187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11章 朝廷第394章 滾雪球第734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975章 滿漢終有別第399章 唐三水倒戈?
第875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657章 大帥做天子!第889章 活捉鰲拜第1092章 再不回頭!第559章 平郡王第1126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726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431章 蓬洲千戶所第850章 大幕拉開第1175章 此人留不得第493章 忠臣有用嗎!第216章 三入長江(上)第1175章 此人留不得第413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172章 攻守(十一)第683章 血路 滿江紅第745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308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474章 大將軍到第725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177章 攻守(十六)第117章 正法第571章 分化 拉攏第113章 收穫第424章 出兵東征第972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264章 寵妾第275章 成軍(上)第694章 事情鬧大了第748章 事不過三第419章 糧草先行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375章 大把的人質第903章 又敗了?第61章 反詩第1172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798章 強渡第1032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24章 搶劫第327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85章 出售第548章 一路反正第1163章 天津 施瑯第340章 朝廷欽差第947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1134章 帥父!第918章 江淮經略使第155章 世子第595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1189章 中朝一家第1017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935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868章 奇怪的東西第1062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1108章 渡河第1095章 江南平亂第1138章 制度 繼承者第425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886章 砍首唱名第113章 收穫第1133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1163章 天津 施瑯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984章 班超再世第216章 三入長江(上)第862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1045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81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1134章 帥父!第1143章 陝西的漢子第127章 心氣第244章 決戰(十四)第452章 分崩離析第470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38章 大義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91章 忠良第642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97章 亂世用重典第865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549章 良官 新漢人代通知第50章 出征第308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776章 安慶羣英會第1097章 孤膽英雄第623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1032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974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1018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110章 漢人第55章 賊秀才第26章 鎮壓第467章 滿漢一家第1187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11章 朝廷第394章 滾雪球第734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975章 滿漢終有別第399章 唐三水倒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三门峡市| 周至县| 祁阳县| 北宁市| 仁怀市| 武冈市| 南开区| 兴和县| 武汉市| 慈利县| 额济纳旗| 来安县| 宣汉县| 遂平县| 普安县| 阆中市| 那曲县| 衡南县| 莱芜市| 祁阳县| 抚松县| 台中市| 唐河县| 松江区| 印江| 黄浦区| 大邑县| 柳河县| 金昌市| 平原县| 吴江市| 天水市| 明水县| 万州区| 灌南县| 平远县| 吐鲁番市| 新乐市| 南靖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