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節 電子眼

轟炸行動的方案在二十二日上午確定了下來,爲了確保這次轟炸行動獲得成功,羅雲衝還在二十一日的時候安排了好幾十架轟炸機去執行偵察任務。當時,大部分的偵察機都被派到了傑克遜維爾去,以達到迷惑美軍的目的。當然,迷惑手段有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種。真正起到作用的是那些前去探路的偵察機,其任務就是確定美軍設在本土上的防空雷達站,以及高射炮陣地。而執行這一任務的是當時羅雲衝手下一支極爲特殊的部隊,也是帝國航空兵中第一支專業的電子偵察機部隊。

電子偵察機的出現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隨著雷達出現,並且很快就在戰爭中得到了大規模的應用,對付雷達,以及避免被雷達發現成爲了當時一個新的戰術問題。帝國是最最早研製雷達的國家,而且雷達技術也是最先進,也就最早意識到了對付雷達,以及避免被雷達發現的重要性。早在21年的時候,也就是在戰爭爆發前不久,帝國海陸兩軍開始大規模裝備雷達的時候,當時帝國研製雷達最重要的南京電子研究所就啓動了針對干擾雷達方面的初期理論研究工作了。

雷達本身的工作原理是相當簡單的,主要利用的就是金屬會反射電磁波的特點,即發出電磁波,電磁波在照射到金屬上之後反射回來,再接收反射回來的電磁波,從而判斷出反射點的方位與距離。按照這個最基本的原理,要使雷達失效的話,就主要有兩種辦法,一是物體不反射電磁波,二是讓雷達接收不到反射的電磁波。

在當時的條件下,要使飛機不反射電磁波的話,那就要儘量少用金屬材料。也許當初英國在研製“蚊”式轟炸機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到用木材製造的飛機不容易被雷達探測到??蓪嶋H上,“蚊”式轟炸機正是一種很難被雷達探測到地飛機。“蚊”式轟炸機只是一個特例,英國人用其證明了可以用木材製造出性能優秀的轟炸機,可問題是,不可能用木材製造出更先進的重型轟炸機,以及性能更好的戰鬥機,畢竟木材本身的結構強度是不可能超過金屬的,特例也不能代表別的飛機都可以用木材製造。

當時。南京電子研究所在這方面的研究就主要集中在發明一種可以吸收雷達波地塗料,可是以當時的技術條件,特別是在沒有足夠的材料學的基礎上,根本就不可能研製出能夠吸收雷達撥的塗料,更不可能研製出可以滿足作戰飛機使用條件的吸波塗料。

走入死衚衕之後,南京電子研究所將研究重點放到了另外一個方面,及讓雷達接收不到飛機反射的電磁波,而這又有兩個辦法。一是製造大量的電磁波,使雷達無法判斷處哪一個纔是飛機發出來的,二是分散飛機發出的電碰波。降低電磁波地信號強度。使雷達上地電磁波接受器無法探測到。

後面一個辦法因爲涉及到了大量的數學工作,對飛機的外形設計有極爲嚴格地要求,而當時的飛機設計師連完整的空氣動力學理論都沒有。更沒有計算機,也沒有電磁波實驗室,所以這個方向上的研究也很快就走入了死衚衕,直到數十年之後,在建立了基本的電碰波反射數學模型,空氣動力學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帝國建立了相關的電磁波實驗室,並且擁有了性能先進的計算機之後,才造出了第一架利用分散反射電磁波,達到雷達隱身目的的飛機。當然。那已經是數十年之後的事情了,當時地飛機設計師恐怕根本就無法想像到造出來的飛機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研究工作很快就集中到了最後一條途徑上,及干擾雷達,使雷達無法探測到飛機。到23年的時候,初步研究工作已經結束,南京電子研究所的工程師提出的辦法相當簡單,那就是在轟炸機的飛行航線前方,以後兩側撒佈大量的金屬物體,讓敵人的雷達被這些金屬物體反射的電磁波“填滿”。從而就無法探測到轟炸機了。

23年底的時候,轟炸機部隊在對日戰略轟炸中首次採用了這干擾雷達的技術,爲此還專門改裝了幾架轟炸機,攜帶那些裝滿了金屬條的特種炸彈。實戰證明,干擾效果相當理想,而且能夠大幅度降低轟炸機的戰損率。可問題是,日本本來就沒有什麼先進的雷達,裝備到部隊的雷達更爲有限,在日本發現雷達的重要性的時候,距離戰敗也就不遠了。因此,在對日戰略轟炸中,雷達干擾技術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應用。

很快,英國人也在干擾雷達的技術方面取得了進展,而且是最先投入大規模實戰應用的。當時,英國皇家空軍在對德進行戰略轟炸的時候,就出動了大批電子干擾機,在轟炸機的航線上投下金屬鉑條,感到德國防空部隊的雷達,以保護轟炸機,並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果。而德國也很快向唐帝國求助,最早在歐洲戰場上參戰的帝國航空兵就是當時派去的十幾架電子干擾機,而這些飛機爲掩護德國空軍的轟炸機立下了汗馬功勞。

既然雷達干擾如此重要,那麼就會有人想到讓雷達不受到干擾。而這個工作也是由南京電子研究所負責的。而且正是隨著這些研究的深入,帝國的科學家首先發現了電磁波的一些基本特徵,而這些發現也很快就被利用了起來。

用金屬鉑條幹擾雷達有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條件,那就是金屬鉑條的幾何尺寸與雷達發出的電碰波的波長有密切的關係,工程師首先發現波長比較長的雷達抗干擾的能力要強一點,隨後就總結出了其中的規律。而當時各個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都在進行,南京電子研究所幾乎集中了帝國電子方面的所有高級人才,可以說,帝國海陸兩軍能夠擁有比敵人更先進的雷達,南京電子研究所的工程師居功至偉。

雷達發射的電磁波的波長與其性能有著直接關係,在其他條件一定地情況下,電磁波的波長越短,探測的精確度就越好。可是電碰波在空氣中的衰減速度也越快,探測的距離就越近。相反,電磁波的波長越長,探測的精度就越差,探測的距離越遠。再結合抗干擾方面地需要,在25年的時候,南京電子研究所的專家就向陸海兩軍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同時裝備多部工作在不同波段雷達?;蛘呤前讯嗖坷走_置於不同的位置上,從不同的方向探測敵機。

當時還沒有出現變頻技術,也就是一部雷達可以同時工作在多個波段上的技術,因此也就只能採用這種奔辦法來提高雷達的抗干擾能力了。最先進行實戰應用的就是德國的防空部隊,而且很快就證實,這是一種相對有效的手段。在同時部署多部不同雷達地情況下,發現英國轟炸機羣的概率提高了數倍,而且攔截效率也提高了好幾倍。當時,這還是一項絕密“技術”,爲此。德國與唐帝國還專門組建保護雷達站的安全部隊。德國的情報部門甚至不惜撒佈一些假消息來迷惑英國人,以保證該“技術”不被英國人發現。

也正是隨著對干擾雷達,以及反干擾的技術的深入研究??茖W家與工程師逐漸掌握了雷達的一些重要性能,推動了電磁學的發展。而除了干擾雷達之外,怎麼確定敵人雷達的準確位置,甚至是利用敵人雷達發出的電磁波進行壓制性打擊的研究工作也相繼啓動。

最早裝備探測雷達的專用設備的就是帝國海軍的戰艦,隨即工程師就發現,這種設備在戰艦上的用途實際上並不是很大,如果雙方接近到可以互相探測到對方雷達發出的電磁波的距離的話,那麼早就被偵察機給發現了。因此,工程師提出在飛機上安裝類似的設備,用來在遠距離上探測敵人的雷達。不管是戰艦上的雷達,還是地面的雷達。

比起用金屬鉑條幹擾雷達而言,要精確探測出敵雷達地位置,在技術就要困難得多了。而探測的原理也相當簡單。雷達本身就像是一支手電筒一樣,發出的電磁波在某個方向上最爲集中,就如同手電筒發出的光線一樣,而雷達本身就是“光源”,因此只要有可以測向的電碰波接收裝置,就能夠探測出電磁波信號的方向。而結合兩個探測裝置,利用三角法,就可以計算出電磁波發射源的位置了。

這只是純理論上的辦法,而實際操作起來肯定要麻煩得多。首先是探測裝置的測向精確度要足夠的高,這個還是小問題。最關鍵的是,兩部探測器之間要有足夠的距離。這與用來截獲敵電臺發出的電磁波信號的裝置一樣,而當時爲了提高探測精度,往往會利用多部監聽電臺探測到的電碰波信號進行計算,而且每部電臺之間的距離少則數公里,多則數百公里。以當時的技術,別說在飛機上安裝兩部探測裝置,就算是在同一艘戰艦上安裝兩部裝置,也難以保證探測的精度。

工程師的創造性在這個時候得到了極大的發揮,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在飛機後面拖一根長達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繩索,在上面固定數個,甚至數十個小型探測器,然後在飛機的前端安裝另外一部精確度更高的探測器,然後利用後面小型探測器探測到的綜合結果,以及前方探測器探測到的結果,就能夠大致計算出電磁波發射源的大概方位了。

27年初的時候,陸航首先改裝了兩架這樣的電子偵察機,並且進行了測試,在測試中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隨後就又工程師進行解決。比如因爲繩索在空中漂浮的時候極爲不穩定,工程師就在探測器上加了一個水平方位陀螺儀,並且與電子信號反饋器並聯,從而測量出在接收到電磁波信號時探測器的準確狀態。

經過了大半年的測試與反覆的改進,到27年底,第一架具有實用能力的電子偵察機正式交付陸軍航空兵。這是一架由“狼鳩”改造的電子偵察機,通過多次測試,最終證明該偵察機能夠對左右兩側100公里範圍內的雷達進行定位,而定位精度在2度以內,也就是在100公里的距離上,誤差大概在5公里範圍之內。比起後來的電子偵察機,這個精度確實是差得讓人無法忍受,可是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到28年初的時候,陸航已經接收了30多架電子偵察機,羅雲衝爲此成立了一個單獨的電子偵察機大隊,並且直接隸屬於陸航司令部。當時這是一支絕密部隊,外界知道該部隊存在的人不會超過50個,而且飛行員都是秘密調集的,在到達該部隊之前,飛行員甚至不知道他們要去幹什麼。

訓練工作一直進行到了八月份,該部隊才正式形成了戰鬥力。九月底,羅雲衝抽調了十多架電子偵察機,組成一個獨立的中隊部署在了巴拿馬。當時,羅雲衝就想利用該中隊爲戰略轟炸服務,只是在十月初的時候,羅雲衝暫時終止了轟炸行動,所以該部隊一直沒有參加作戰行動。直到十月二十一日,羅雲沖決定恢復戰略轟炸後,該部隊才接到了命令,而他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爲二十三日執行轟炸任務的機羣探明航上線上的美軍雷達分佈情況,好讓參謀制訂出更合理的飛行航線,以確保機羣的安全。

談仁皓也是在這個時候才知道有這麼一支部隊存在的,而當時執行任務的轟炸機上都帶了150公斤的炸藥,所有的飛行員也都準備了一顆用來自殺的毒藥,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如果被擊落,絕不能讓飛機落入敵人的手裡,更不能被敵人俘虜!

第16節 陸上旋風第39節 左鉤拳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3節 整裝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26節 父子情(上)第2節 小發明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26節 鋼鐵巨獸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41節 佈局第2節 小發明第2節 潛規則(上)第2節 時也,命也!第11節 大西洋海狼第66節 終結者第60節 超級炸彈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41節 讓敵人絕望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78節 勝利返航第14節 兵行險第26節 黯然離開(上)第28節 地面主力第46節 接力打擊第55節 找錯對象第68節 認輸第18節 形勢逼人第68節 失之交臂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7節 強心針第37節 立足之地第43節 黑夜天使第48節 大海無蹤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35節 內相復出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42節 挑戰第4節 最後的掙扎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13節 與烈日比輝第41節 返航第1節 勇猛將軍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74節 南下的通道第23節 危機重重(上)第20節 戰役準備第48節 人事變動第3節 軍人的傷第16節 琉球失守(上)第18節 政治動機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21節 曼哈頓計劃第64節 火速掃蕩第22節 分歧第2節 妹夫第40節 敵人的意第2節 裝甲鐵騎第67節 聯合登陸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55節 傳奇艇長第52節 飛蛾撲火第58節 旗開得勝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39節 將錯就錯第3節 打撈第2節 左手第42節 考驗第4節 北海海戰第12節 空中獵殺第31節 軟肋第76節 臨機應變第16節 美軍反擊第25節 對等突擊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11節 假象第24節 絕地反擊第11節 受到置疑(上)第48節 錯誤的角色第10節 戰火重燃第3節 喜憂參半第31節 特種作戰第61節 長途奔襲第28節 引狼入室第43節 一線希望第7節 夜晚突擊第8節 敏感技術第15節 破格晉升(上)第39節 歐洲新聞第38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5節 祭戰友第57節 怨念第26節 鋼鐵巨獸第25節 遺憾第57節 夜戰第43節 緊急軍情第29節 猶豫不決
第16節 陸上旋風第39節 左鉤拳第28節 滾動的鐵流第3節 整裝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26節 父子情(上)第2節 小發明第23節 將軍的責任第26節 鋼鐵巨獸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41節 佈局第2節 小發明第2節 潛規則(上)第2節 時也,命也!第11節 大西洋海狼第66節 終結者第60節 超級炸彈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41節 讓敵人絕望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78節 勝利返航第14節 兵行險第26節 黯然離開(上)第28節 地面主力第46節 接力打擊第55節 找錯對象第68節 認輸第18節 形勢逼人第68節 失之交臂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7節 強心針第37節 立足之地第43節 黑夜天使第48節 大海無蹤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35節 內相復出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42節 挑戰第4節 最後的掙扎第13節 滾動的鈔票第13節 與烈日比輝第41節 返航第1節 勇猛將軍第80節 倒黴的編號第74節 南下的通道第23節 危機重重(上)第20節 戰役準備第48節 人事變動第3節 軍人的傷第16節 琉球失守(上)第18節 政治動機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1節 潛力大爆發第21節 曼哈頓計劃第64節 火速掃蕩第22節 分歧第2節 妹夫第40節 敵人的意第2節 裝甲鐵騎第67節 聯合登陸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55節 傳奇艇長第52節 飛蛾撲火第58節 旗開得勝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39節 將錯就錯第3節 打撈第2節 左手第42節 考驗第4節 北海海戰第12節 空中獵殺第31節 軟肋第76節 臨機應變第16節 美軍反擊第25節 對等突擊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11節 假象第24節 絕地反擊第11節 受到置疑(上)第48節 錯誤的角色第10節 戰火重燃第3節 喜憂參半第31節 特種作戰第61節 長途奔襲第28節 引狼入室第43節 一線希望第7節 夜晚突擊第8節 敏感技術第15節 破格晉升(上)第39節 歐洲新聞第38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5節 祭戰友第57節 怨念第26節 鋼鐵巨獸第25節 遺憾第57節 夜戰第43節 緊急軍情第29節 猶豫不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金昌市| 武夷山市| 化德县| 东丰县| 柳州市| 谷城县| 腾冲县| 金华市| 庆阳市| 渑池县| 乌审旗| 澎湖县| 安溪县| 比如县| 奈曼旗| 广宗县| 南陵县| 进贤县| 昌邑市| 清水县| 平阳县| 临海市| 那坡县| 安吉县| 定兴县| 台中市| 贵港市| 修水县| 抚顺县| 吉木萨尔县| 麻栗坡县| 璧山县| 星子县| 泸水县| 铁岭市| 宣威市| 铜陵市| 江阴市| 望谟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