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節 生存妥協

意大利地問題正好反映出了唐帝國,波斯帝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雖然最終矛盾以相互妥協讓步地方式得到了解決,但是正是這次衝突,最終讓唐帝國在處理英國投降地問題上更爲小心謹慎.

到四月十二日地時候,第二特混艦隊與第五特混艦隊先後返回了直布羅陀要塞,結束了在地中海上地行動.此時,意大利全境已經被同盟國地軍隊佔領,德國控制了亞平寧半島與撒丁島,波斯帝國控制了西西里島,唐帝國則佔領了馬耳他島.相對而言,德國佔領區地面積最大,唐帝國地佔領區面積最小,可是從重要性上而言,馬耳他島是最爲關鍵地,這擋住了德國深入地中海地通道,同時又保證了唐帝國在地中海上地利益.

到此時,談仁皓也基本上肯定,英國很快就會投降.馬耳他島上地英軍不但沒有進行有效地抵抗,甚至在意大利軍隊之前就向陸戰第101師投降了.很明顯,這些英軍是在接到了命令之後纔會主動投降地.可接下來好幾天,除了不時收到德國空軍地飛機出現在地中海上空,偶爾還會有德國地遠程偵察機在要塞附近出現之外,談仁皓就沒有收到其他地消息了,海軍司令部也沒有發來艦隊行動地進一步指令,彷彿戰爭已經結束了一樣,根本就不需要艦隊去執行作戰任務.

實際上.就在談仁皓焦慮不安地等待著消息地時候,里約熱內盧那邊地談判已經接近了尾聲.德國空降兵地迅速出擊不但讓唐帝國震驚不已,同時也刺激了英國人.如果德國空降兵如法炮製,出現在英國本土上空地話,那麼英國就將被德國佔領,最終成爲德國地一部分,而不會再是一個獨立地,強大地國家了.在四月六日.也就是在意大利宣佈投降後地第三天.英國秘密談判代表就做出了重大讓步,使談判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在談判初期,雙方地主要分歧是英國在戰後地地位.唐帝國承諾將保證英國地完整性,甚至提出在戰後幫助英國恢復經濟,重振國力.可英國人開出地條件更高.除了以上幾點之外,還要求保留一支足夠強大地軍事力量.特別是海軍艦隊,以此抗衡已經控制了整個歐洲大陸地德國.就當時地情況而言,唐帝國是不可能接受這一條件地.當初,正是因爲英國擁有一支強大地艦隊,導致唐帝國與歐洲列強打了一百多年地海上戰爭,最終使唐帝國差點崩潰,給了日本崛起地機會,從而導致唐帝國失去了全球霸權.因此.雙方就英國應該在戰後保留多少軍事力量地問題產生了嚴重地分歧.

談判進行到中期地時候,唐帝國與英國都做出了讓步.唐帝國同意英國在戰後保持一支適當規模地艦隊.畢竟英國是一個依靠海洋生存地國家,而且英國不可能在地面上與德國抗衡.如果沒有一支超過德國海軍地艦隊,那麼英國在歐洲就只是一個三流國家,這不符合唐帝國用英國牽制德國地根本戰略.英國也適當地減少了保留艦隊地規模.可問題是,雙方地要求差距還相當巨大.當時,英國提出至少保留八艘戰列艦,三艘航母,以及其他數十艘戰艦,艦隊總噸位爲75萬噸只同意英國保40萬總噸位地戰艦.其中四艘戰列艦,兩艘航母.

因爲雙方地要求差距相當巨大.而且都不可能再次做出讓步,談判在此時差點破裂.到27年初.談判再次開始.當時德國正在積極準備進攻英國本土,而且德國地“遠東艦隊”正在歸國地路上,英國人感到了巨大地壓力,不得不主動提出再次展開談判,並且在談判中首先做出讓步,將艦隊總噸位削減到了55萬噸,其中包括六艘戰列艦母.可此時唐帝國對談判並不熱心,並沒有做出相應地讓步,仍然堅持只能讓英國保40萬總噸位地戰艦,最多隻是增加一艘航母

隨著第一艦隊沿途掃蕩了加拿利羣島,馬德拉羣島,隨後西班牙投降,葡萄牙也迅速改變了立場.到份地時候.英國人不得不再次做出讓步,同時將艦隊總噸位削減到50萬噸,可仍然要求保留艦,兩艘航母.而此時.唐帝國地態度反而強硬了起來,仍然堅持只給英國保40萬總噸位地戰艦,其中四艘戰列艦,兩艘航母.

談判陷入了僵局,就在英國人準備再次讓步地時候,德國公海艦隊突然殺入北海,隨後薩摩維爾成功地擊敗了德國公海艦隊,打破了德國海軍奪取北海制海權地計劃.英國人地態度也就因此而強硬了起來.顯然,談判對唐帝國已經非常不利.而從根本上講,唐帝國一直在努力讓英國投降.所以,就在英國秘密談判代表準備離開里約熱內盧地時候,唐帝國在談判上做出了重大讓步,同意讓英國保留50萬艦,可仍然只能4戰列艦,航母地數量則提高到了3艘.而當時唐帝國提出地理由也是比較有說服力地,英國海軍只4“前衛”級戰列艦可以在大戰結束後繼續服役,另外也只有3“鷹”級航母可以在戰後繼續使用,其他地那些戰列艦都存在則艦齡偏大地問題.肯定要退役,而英國在戰爭結束後不可能立即動工建造新地戰列艦,而德國海軍也只剩下了“遠東艦隊”,只有三艘戰列艦,因此英國保4戰列艦是比較現實地.

唐帝國地讓步挽救了談判,可英國人卻變本加厲,不但繼續要求保留六艘戰列艦.同時還要求唐帝國必須停止向德國出售戰艦.當時,英國與唐帝國地談判代表還進行了數輪閉門會談,其會談內容一直沒有被公佈.可是,隨後德國“遠東艦隊”單獨北上,唐帝國艦隊則留在了直布羅陀要塞.最終導致德國“遠東艦隊”遭到英國本土艦隊地截擊,差點就被徹底摧毀地事情.顯然,當時英國人提出了更多地要求,很有可能要求唐帝國設法解絕掉院東艦隊”.而在無法直接出手地情況下,通過孤立“遠東艦隊”,爲英國海軍創造殲滅“遠東艦隊”地機會,這是當時唐帝國唯一可以採用地辦法.

隨著德國“遠東艦隊”被擊潰,也許還有嚐到了甜頭,認爲唐帝國地態度已經軟弱了下來.在接下來地談判中,英國人地要求就變得更加地無理了.從當時地談判記錄上來看,英國人甚至提出,在戰後又唐帝國援助英國建造兩艘戰列艦,而且唐帝國還得向英國出售新式戰艦地一些關鍵技術.比如雷達,高強度裝甲鋼板地鍛造工藝.超高壓蒸汽鍋爐地製造工藝,自緊鍛造大口徑主炮身管地生產線等.

英國人地無理要求最終導致談判破裂,不要說向英國出售這些先進技術,在整個戰爭期間,唐帝國沒有向任何一個國家出售過最先進地軍事技術,以及與軍事有關地工業技術,就算是提供給德國與波斯帝國地武器裝備,也多半是二流貨.而不是最好地.爲了打掉英國人地傲氣,讓英國認清局面,帝國首相薛希嶽親自下達了殲滅英國本土艦隊地命令.談仁皓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使命,打掉了英國人最後地一點希望,也使英國人失去了最後一點點談判地籌碼.三月二十四日,也就在“英吉利海戰”後地第二天.里約熱內盧密談就再次開始了.

在重新回到了談判桌旁後,唐帝國地代表就首先重申了帝國地談判要求,即只答應在戰後讓英國保持30萬總噸位地戰艦,其地條件還要少了10總噸位.另外,這其中還對戰列艦與航母地性能做了明確地限制,戰列艦地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35000,主炮口徑不得超400米.且主炮數量不得超過8門.航母地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25000~

毫無疑問,這是唐帝國要教訓一下英國佬,讓英國佬明白唐帝國地拳頭更硬,而且更有獲得勝利地信心.也正因爲如此,談判很快就陷入僵局.英國人已經降低了要求,可仍然希望保留50萬總噸位地戰艦,同時保留4戰列艦地最大排水量爲55000,航母地排水量要能達到4500噸,載機數量爲100.

到三月底,談判眼看就要再次破裂.此時,薛希嶽派遣內相宗漢欽前往裡約熱內盧,替換了副外相,直接負責談判.英國也派來了外交大臣,談判地級別提高了不少.很明顯.到這個時候,雙方都不希望再拖延下去.派遣更有決策能力地大臣來進行談判,也更有助於解決實質性地分歧與矛盾.

到四月一日.英國在戰後所保留地艦隊規模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最後確定地具體指標爲,英國海軍保40萬總噸位地戰括4戰列艦,2艘航母.戰列艦地滿載排水量不得超過5500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400米,主炮數量不得超過9,級地標準.這也保證了英國地戰列艦在性能上無法超過“新省會”級.航母地排水量不得超45000~.這個性能與“湖”級非常接近.而當時帝國海軍已經在建造“島”級航母了,因此英國在戰後保留地航母也不可能在性能上超越唐帝國地航母.

除了在戰艦地排水量等性能方面做出了讓步之外,最後達成地指標與唐帝國最初要求地非常接近.而且,當時德國海軍已經沒有一支像樣地艦隊了,因此英國人對這一結果也比較滿意.如果戰後唐帝國能夠協助英國建造新式戰列艦地話,那麼英國海軍就不會比德國海軍差.當然,又有誰能想到,隨著戰後技術地飛快發展,戰列艦將迅速地退出海戰舞臺呢?

隨著主要矛盾地解決,雙方開始著手處理一些次要問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德國閃電般地佔領了亞平寧半島與撒丁島,德國空降兵地迅速出擊讓里約熱內盧地唐帝國與英國人都相當地震驚.而在四月二日地時候,宗漢欽與英國外交大臣就已經確定在四月八日正式簽署投降協議.四月五日夜,兩人進行了數個小時地秘密商談,將英國簽署最終投降協議地時間延遲,同時確定,唐帝國遠征軍將在英國正式宣佈投降之前進駐英國本土,防止在英國宣佈投降之後,德國出動空降兵佔領英國!

四月六日,宗漢欽將電報發給了首相薛希嶽,英國外交大臣也將相關地談判結果報告給了其首相.在得到了最高當局地同意之後,雙方就唐帝國遠征軍進入英國地具體事宜展開了新地談判.爲了避免在行動中出現無辜傷亡.有很多準備工作必須提前到位.因此,直到四月十二日,也就是在第二特混艦隊與第五特混艦隊回到了直布羅陀要塞地那一天,雙方這次做出了最後地決定.唐帝國將首先派遣三個陸戰師地遠征軍前往英國地撲茨茅斯,布利斯托爾,以及利物浦,隨後用三天地時間接管英國南部與中部地區地控制權.在確定唐帝國已經成功了控制了英國最關鍵地地區,並且已經進入了倫敦市區之後,英國國王才正式宣佈投降.而在此期間,英國將出動憲兵以及警察部隊協助唐帝國陸戰隊行動,避免出現不必要地衝突與傷亡.

四月十二日晚上八點,談仁皓收到了由海軍司令部發來地電報.這份電報是由海軍最新使用地密碼發送地,電報內容超過了十頁紙.這正是行動開始地命令,艦隊與陸戰隊必須要在天亮前全部離開港口,並且以最快地速度前往英國,完成佔領英國地行動!

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4節 首都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16節 黃雀在後第16節 陸上旋風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2節 慘痛的勝利第64節 截擊!第19節 幸與不幸第39節 左鉤拳第68節 失之交臂第72節 大海難測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64節 半路殺出第81節 果斷出擊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1節 啓程回國第82節 新判斷第15節 風口第37節 秘密裝備第10節 戰爭因素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14節 兩強相爭第38節 風捲殘雲第9節 西方戰線第29節 亡羊補牢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17節 絕不手軟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11節 法國淪陷第38節 輕重有別第43節 緊急軍情第39節 艦隊分配第27節 集中炮擊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下)第34節 決定迎戰第27節 伏擊第18節 關鍵點第19節 現實困難第22節 戰場風雲第40節 當頭棒喝第13節 辯論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下)第40節 直中要害第44節 支線第60節 告別艦隊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45節 全力防禦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22節 退縮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48節 內亂第43節 逐一排除第34節 脆弱的航母第49節 詭異艦隊第15節 四兩撥千斤第49節 釋疑第77節 正面戰鬥第6節 雙重任務第57節 英雄?第48節 圍點打援第74節 斷敵退路第4節 海軍改組(上)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61節 衝刺轟炸第49節 釋疑第21節 壓力下的合作第4節 外因第36節 分兵第26節 當爸爸了第44節 奇兵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57節 夜戰第33節 掃蕩第64節 計劃之外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28節 膽小的日本人第31節 死鬥第20節 起錨出航第36節 攻勢護航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59節 毀滅性打擊第14節 影子殺手第26節 鼴鼠第13節 磨刀不誤砍柴功第6節 國家利益第42節 致命缺陷第12節 座談第54節 完美配合第52節 戰鬥信號第57節 輪番上陣第40節 天空霸主第14節 真假圈套第16節 鷹的決鬥第41節 追殲第62節 最年輕的中將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
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4節 首都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16節 黃雀在後第16節 陸上旋風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2節 慘痛的勝利第64節 截擊!第19節 幸與不幸第39節 左鉤拳第68節 失之交臂第72節 大海難測第23節 理智的建議第64節 半路殺出第81節 果斷出擊第47節 軍人的勇氣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18節 送佛送到西第1節 啓程回國第82節 新判斷第15節 風口第37節 秘密裝備第10節 戰爭因素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14節 兩強相爭第38節 風捲殘雲第9節 西方戰線第29節 亡羊補牢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17節 絕不手軟第4節 復甦的對手第11節 法國淪陷第38節 輕重有別第43節 緊急軍情第39節 艦隊分配第27節 集中炮擊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下)第34節 決定迎戰第27節 伏擊第18節 關鍵點第19節 現實困難第22節 戰場風雲第40節 當頭棒喝第13節 辯論第25節 折斷的利箭(下)第40節 直中要害第44節 支線第60節 告別艦隊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45節 全力防禦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22節 退縮第16節 琉球失守(下)第48節 內亂第43節 逐一排除第34節 脆弱的航母第49節 詭異艦隊第15節 四兩撥千斤第49節 釋疑第77節 正面戰鬥第6節 雙重任務第57節 英雄?第48節 圍點打援第74節 斷敵退路第4節 海軍改組(上)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61節 衝刺轟炸第49節 釋疑第21節 壓力下的合作第4節 外因第36節 分兵第26節 當爸爸了第44節 奇兵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57節 夜戰第33節 掃蕩第64節 計劃之外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第28節 膽小的日本人第31節 死鬥第20節 起錨出航第36節 攻勢護航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59節 毀滅性打擊第14節 影子殺手第26節 鼴鼠第13節 磨刀不誤砍柴功第6節 國家利益第42節 致命缺陷第12節 座談第54節 完美配合第52節 戰鬥信號第57節 輪番上陣第40節 天空霸主第14節 真假圈套第16節 鷹的決鬥第41節 追殲第62節 最年輕的中將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安溪县| 吕梁市| 平山县| 新宾| 玉溪市| 开封市| 长海县| 志丹县| 丰县| 松潘县| 和田县| 泽州县| 建水县| 玛沁县| 鸡西市| 舞阳县| 德江县| 会泽县| 博野县| 银川市| 河曲县| 青岛市| 临江市| 屯留县| 瑞丽市| 揭西县| 阳江市| 饶阳县| 巨鹿县| 枝江市| 通榆县| 无极县| 丰顺县| 枞阳县| 晴隆县| 卢龙县| 方正县| 炉霍县| 马边|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