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一個同樣已被打開大門的建築內,衆人發現了兩輛水陸兩用裝甲車,車上還配了重機槍。
裝甲車同樣已鏽得不像樣子,重機槍也報廢了。令吳達驚奇的是,這兩輛裝甲車的輪胎全沒癟,看上去還是有氣的。
蔣海濤看到吳達研究輪胎,解釋了一句:“這是防爆輪胎,裡面有金屬支架,被炮火彈片擊穿也不會變形的。”
在裝甲車的門邊,一排武器架上整整齊齊的架滿了步槍。葛建軍領著吳達、陳明轉了一圈,武器架上的槍至少有四五十把,同樣全鏽毀了。
據葛建軍所言,這些槍大部分都是89式5.56毫米自動步槍,日本現在自衛隊的主要配槍。在90年的時候,日本應該只有一些特別的部隊才能配裝。
還有幾把個頭比較大的是62式7.62毫米通用機槍,也是二槍後日本自衛隊的配槍。
在邊上的貨架上,有四大排不同規格的鐵皮箱子,箱子大都已經鐵跡斑斑,上面掛的鎖釦也鏽成了一團。看這情況,只能用暴力方法才能打開。
貨架上有幾個箱子已經被打開,上面還沒有落灰,看上去應該是之前的隊伍打開的。第一個長條形的箱子全是的步槍,被槍架整整齊齊的架在裡面,箱子裡的槍全都裹著油布。有兩把步槍放在箱子上,原本應該是裹在殺上的油布被扒下,扔在了一邊的地上。
蔣海濤隨手拿了一把起來,看了一下說道:“也是日本89式自動步槍。”說著,蔣海濤拉動了一下槍拴,接著說道:“看上去還能用。”
雖說能用,但衆人裝備齊全,沒有道理去用這種放了十幾年的老槍。蔣海濤擺弄了幾下就放了回去,然後向後面一排貨架走去。那裡同樣有一個已被打開的鐵箱,蔣海濤看了一眼,就退了兩步,說:“班長,這裡面是手榴彈。”
葛建軍過去看了一眼,又打量了一下四周,說道:“這就是個軍械庫,不用再搜查了。”
之後,衆人就退了出去。葛建軍雖然沒說,但衆人都明白,一座十幾年沒有人維護的軍械庫,就是一個不定時炸彈。尤其是在這種潮溼的環境中,十幾年的時間足以讓某些彈藥內的炸藥變得極不穩定。
雖然現代武器的安全性大大提升,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不大,但這種沒必要的危險,自然是能避則避,沒人願意往上靠的。
之後,衆人在通道中又看到一個大型倉庫。倉庫的大門緊閉,門上掛鎖,看樣子前面那支隊伍並沒有進去。衆人商量後,尋找前兩支隊伍爲第一任務目標,也就不再查看,順著腳印繼續向前。
過了這個倉庫後,一個小門出現在通道一邊的牆壁上。衆人走進後發現,門邊還有個按鈕,再加上門的樣式,這明顯是個升降梯。
升降梯的不遠處,還有一個對開的門,其中一扇門已經打開,門後是樓梯,通向了上面一層。看地上的腳印,之前的隊伍上去後就沒有再下來。
衆人沒有猶豫,直接由葛建軍、朱學文打頭,向樓梯上走去。這個樓梯是最普通的對摺式樓梯,不過比普通的樓梯陡了許多。衆人轉了兩次身,上了三段樓梯,樓梯就到了盡頭。
衆人到了一個樓梯間,這個樓梯間除了衆人上來的樓梯口外,還有一個與下面一樣的升降梯門,外加一個不知通向何處的鐵門。
非常明顯,樓下的那個升降梯,就是通到了這裡,並且這個升降梯還是前後都有門的。在樓下時,對著通道一邊門打開;到了樓上,對著這邊樓梯間的門打開。
葛建軍推開鐵門,門外是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裡的燈大都壞了,只有遠處的一盞大燈,照亮了遠處的一小塊空間。
走廊的兩邊,每隔一段就有一個房間,葛建軍打開步槍上面的手電,向第一個房間走去。房間的門半掩著,葛建軍輕輕一推,發現一陣“嘎吱、嘎吱……”的怪響。
這就是一個軍人宿舍,宿舍中有兩張上下鋪,兩張小桌子。兩具屍體姿勢怪異的倒在地上,其中一具屍體臉向下趴在那裡。另外一具,看上去原本應該也是趴在地上的,但被之前進入的人翻了過來。
這具翻過來的屍體只穿了一條短褲,與之前見到的那具一樣,同樣沒有腐壞。雙手原本應該是扶在地上,現在變成了向上舉著,配上那扭曲的臉孔和大張的嘴,看上去十分猙獰。
邊上牀鋪上的被子雖然在厚厚的灰塵和大片黴斑的作用下,已看不出原本的顏色。但從其中兩張牀鋪上凌亂的被子上,可以看出。原本這兩名士兵應該還在牀上睡覺,然後死亡突然到來。從感受到不適到死亡,僅夠兩個人從牀上翻身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