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過繼

徐沛凝一番話半真半假,是逗徐妙筠玩呢,可徐妙筠卻當真了,去問許嬤嬤,許嬤嬤點頭,道:“女子嫁人,就是要做到賢良淑德,對內是當家做主的主母,上上下下都敬服,對外是端莊賢惠的大家夫人,要左右逢源,姑娘將來是貴人,對這些要求的也十分嚴格,姑娘早點有這種意識也好。”

徐妙筠聽了差點沒暈過去。

左氏有孕,瑞王妃在家專心致志照顧兒媳婦,便把安濯郡王送進宮,皇上見這個侄孫怏怏的,便把安清郡王也叫進宮和他作伴。

安清郡王調皮,愛玩,以往和安濯郡王湊在一處是一拍即合,如今見他不高興也有些疑惑,安濯郡王嘟著嘴巴道:“娘要生弟弟妹妹了,連祖母都不疼我了。”

安清郡王眨著眼睛:“有弟弟妹妹不好麼?我就想有個弟弟妹妹,跟在你後頭跑不是很有意思麼?像我是家裡最小的,誰都能訓斥我,沒勁透了。”

安濯郡王很憂愁,覺得自己的心思沒人懂,他一個人在花園裡閒逛,碰上了賞花的安貴妃。

安貴妃很喜歡安濯郡王,叫人拿點心給他吃,笑道:“我們的小郡王怎麼不高興了?誰招你了?”

安濯郡王行了禮,這才道:“祖母說我在家調皮,把我送進宮來,有了弟弟妹妹,祖母就不疼我了。”

安貴妃掩口一笑,美目流轉。拉著安濯郡王道:“那貴妃娘娘教給你一個好法子好不好?”

安濯郡王眼前一亮,道:“貴妃娘娘快告訴我。”安貴妃在他耳邊悄悄說了幾句,安濯郡王連連點頭,歡快的往承德殿跑去。

一進承德殿,便看到安清郡王席地坐在皇上腳邊和兩個小太監玩鬥蛐蛐,皇上笑呵呵的看著,見安濯郡王跑進來朝他招手,安濯郡王卻撲到了他身上大聲道:“叔祖父。若是娘生了弟弟妹妹,您把弟弟妹妹送給三皇伯好不好?”

皇上一怔,笑道:“安濯怎麼會這麼想?”

安濯郡王卻拉著他不住的撒嬌:“叔祖父就答應吧,貴妃娘娘說,正好三皇伯沒有孩子,弟弟妹妹給了三皇伯,三皇伯就有孩子了,爹孃也就會只疼安濯一個人了。”

皇上笑笑,道:“原來是貴妃娘娘給你出的主意啊?”

安濯不住點頭。皇上溫聲細語道:“你三皇伯有孩子,就是你芳玉姐姐,你把弟弟妹妹給三皇伯。那芳玉姐姐該怎麼辦呢?安濯。總不能爲了叫你滿意就讓芳玉姐姐傷心吧?”

安濯不說話了,半天才沮喪道:“是我不對。”

皇上笑呵呵的攬著他,道:“安濯是大哥哥,以後要保護弟弟妹妹,怎麼能想著把弟弟妹妹送給別人呢?若是你爹孃把你送給你三皇伯,你高不高興?”

安濯直搖頭。皇上點點頭,吩咐安清郡王:“你們兩個去外頭玩去。”又叫人好生伺候著,等兩個孩子走遠了,皇上這才沉下了臉色,喝道:“把安貴妃給朕叫過來!”

小太監忙低著頭一溜小跑去傳話。

安貴妃來的時候依舊是笑吟吟的。她既然敢把話說出來,就有本事平息皇上的怒火。看皇上冷冷看著她,她絲毫不以爲怵,笑容越發燦爛:“皇上覺得臣妾的主意不好麼?東瑜是您的侄子,東珍是您的兒子,把東瑜的兒子過繼給東珍,並沒有便宜了外人啊。”

皇上怒視著她:“虧你想的出來,這事絕對不行。”

安貴妃見皇上真的不悅,笑容頓時消失了,語氣也尖銳起來:“怎麼就不行?難道皇上忍心看著東珍絕嗣?東珍可是皇上的兒子啊,他那麼孝順,皇上怎麼忍心?”

皇上很堅持,安貴妃便哭鬧起來,直到把皇后也引了過來。

皇后畢竟是皇后,面對安貴妃的梨花帶雨,她不僅不覺得憐惜,反而呵斥起來:“安貴妃也是宮裡的老人兒了,皇上好靜,連本宮都不敢大聲說話,安貴妃竟大哭大鬧的,惹得皇上不舒服,你有幾個腦袋?”

妻妾尊卑,在皇宮這個地方體現的也尤爲明顯,安貴妃看看皇上,見他閉著眼睛只當沒聽到,不甘心的噤了聲,皇后這才向皇上行了禮,坐在旁邊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隱約聽到過繼什麼的話?”

皇上有些無可奈何:“安貴妃說,若是東瑜媳婦這一胎是個男孩,就過繼給東珍。”

皇后暗暗冷笑,神色卻越發從容:“若是普通人家,堂兄弟之間過繼一個兒子也沒什麼,更何況東珍也上了年紀,就是過繼,也無可厚非。”

安貴妃和皇上俱詫異的看著皇后,皇后接著道:“可皇上別忘了,您不只東珍一個沒有子嗣的兒子,東璉也只有芙蓉一個女兒,年紀也大了,皇上答應過繼給東珍,讓東璉顏面何存?更何況長幼有序,就算過繼,也要先過繼給東璉纔是。”

皇上沉吟不語,不管是什麼事,皇后說出來的話永遠不偏不倚,他即便不喜歡東璉,也不能否認他也是自己的兒子,若是給東珍過繼,那勢必也要給東璉過繼,不能偏心太明顯。

到時候別人不說,鄭祥妃就頭一個要鬧起來,皇上想起鄭祥妃的脾氣就頭疼,覺得萬萬不能答應安貴妃的要求。

其實皇上的心思很簡單,那就是皇位不能落到別人手裡,當初瑞王跛了腳,皇位才輪到他身上,他兢兢業業幾十年,只想把這天下交給自己的兒子,他喜歡東珍,覺得他有野心,想把皇位傳給他。

可偏偏東珍沒有兒子,若是過繼東琪三個兒子裡的其中一個,他都不會反對。反正都是自己的親孫子,可唯獨東瑜的兒子不行,就算是自己深深愧疚深深疼愛的侄子,也不能答應,這無關血緣,只是一個帝王的獨佔欲在作怪。

潛意識裡,皇上總覺得自己的皇位來歷不明,對自己的親哥哥有內疚。也有不安,當初東瑜出世,曾有人上摺子提議將東瑜立爲太子,這樣也相當於把皇位又傳給了嫡長一脈。

這本來是名正言順的事情,可他卻不願意,嚐到了權利的滋味,怎麼捨得再拱手他人,這也是他對安貴妃的主意如此生氣的緣故,若是東瑜的兒子過繼給了東珍。那麼自己把皇位傳給東珍的時候,東珍勢必要把東瑜的兒子立爲太子,在他眼裡。這天下也就相當於落入了外人之手!

只是這樣的理由他怎麼能說出口。暗暗慶幸皇后替他找了個好的藉口,遂一錘定音:“這事沒得商量,就是過繼,也只能過繼給東璉,輪不到東珍,再說了。過繼一事何曾重要,豈能因爲你一句話說辦就辦了?”

安貴妃還是頭一次被皇上如此嚴厲的訓斥,縱然不甘心,也只能乖乖低頭認錯。

皇后看著,道:“安貴妃的心思也情有可原。要本宮說,這事解決的法子有很多。東珍好歹有芳玉,到時候皇上給芳玉招贅夫婿,生下來的孩子不就是東珍的親孫子了?也是一樣親。”

皇上不住點頭,道:“皇后說的很對。”

安貴妃咬碎了銀牙,也只得低頭說好。

這主意原是端王妃想起來的,慫恿端王去求安貴妃,過兩日端王進宮打探消息,看安貴妃的臉色就知道沒成,不住地嘆氣。

安貴妃道:“這事也不是沒有轉圜的餘地,你去找東瑜說說,跟他說將來能把他兒子立爲太子,我不信他不動心,只要東瑜情願,皇上還能攔著?”

端王爺沮喪道:“母妃別說了,東瑜是不會答應的,當初有人上摺子推薦他爲太子,被他堅決拒絕了,還跑到四川好幾年纔回來,若是他有這個想法,斷不會如此麻煩,我原想著若是父皇答應,東瑜不願意也得遵旨,如今看來,是沒有希望了。”

安貴妃看著兒子頹喪的樣子又是恨鐵不成鋼又是心疼,兒子一向都是意氣風發的,何時如此頹唐過?都是子嗣的事情鬧得,想想道:“我看皇上的意思,其實還是屬意你爲太子的,若是存了立東琪的意思,他管你過繼誰?如今不同意只怕是擔心你繼位後儲君血統不正,不過今兒皇后的一番話倒是提醒我了,要過繼,你不能過繼東瑜的兒子,你要過繼東琪的兒子。”

端王跳了起來:“兒子就是斷子絕孫也不會過繼東琪的兒子的。”

安貴妃嗔道:“你急什麼?孫兒一輩裡皇上最疼誰你不是看不清楚,若是你過繼了東琪的兒子,將來皇位怎麼傳都是皇上的孫子,皇上自然不會反對,等到皇上一去,你得登大寶,這立太子的事,還不是你一句話?你也該學學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隱忍。”

端王若有所思,道:“母妃這麼說,只怕東琪不答應。”

安貴妃笑起來:“不答應?他有三個兒子,卻眼睜睜看著親弟弟絕嗣?只怕皇上頭一個不高興,以往沒說過繼的事,如今既然提了,那就一鼓作氣讓皇上答應!”

第二日安貴妃又去找皇上,卻碰見安成郡王在陪皇上下棋,見安貴妃一來,皇上還以爲她要重提過繼的事,有些不悅,安貴妃卻只笑瞇瞇的誇讚了安成郡王幾句,倒讓皇上疑惑起來。

等安成郡王一走,安貴妃便把自己的算盤細細告訴了皇上:“東琪可是三個兒子,不管過繼誰,都是您的親孫子,這回您可願意了吧?”

皇上瞅了安貴妃一眼,很是意外,連他都清楚地意識到兩個兒子的矛盾,如今忽然要把東琪的兒子過繼給東珍,別說東琪一百個不願意,就是他也不放心呢,可皇上隨即意識到,東珍無子的事情已經讓他有些瘋魔了,先是冒認晏玉成,又要過繼東瑜的兒子,見不成又要過繼東琪的兒子,看來他的重點不是子嗣,而是有個兒子做他堅實的後盾!

皇上不動聲色拂開了安貴妃手,道:“伯讓是嫡長子。斷然不能過繼,仲然十五,叔寧十三,都已經長大了,就算過繼了,也不會一心一意孝順東珍,這樣的話不過繼也罷。”

安貴妃一怔,隨即紅了眼圈。皇上瞧了暗暗嘆氣,三十多年的枕邊人,就是一塊石頭也捂熱了,何況他是真的喜愛安貴妃,遂安慰道:“朕知道你的心思,東珍沒有兒子,你跟著著急,可也不能過繼東琪的兒子呀,太后知道了就頭一個不會饒了你。她老人家難得享享清福,就別讓這些糟心事讓她操心了。”

安貴妃一邊一哭一邊道:“臣妾不是爲了自己,是爲了東珍啊。我哥哥告訴我說。元宵節看燈的時候,東琪三個兒子在旁邊,端茶奉酒噓寒問暖的,東珍卻孤單單一個,瞧著不知道多讓人心疼,也不知臣妾上輩子做了什麼孽。這輩子叫東珍受這個罪。”

皇上想著心裡也難受,溫聲安慰了安貴妃幾句,心裡卻明白,若是過繼東琪的兒子,皇后第一個不答應。與其得罪皇后,他寧願讓安貴妃這樣埋怨。

康王那邊也很快得到了消息。得知端王要過繼東瑜的兒子,康王還笑了一下:“父皇絕對不會答應他的。”及後來又聽說安貴妃提議過繼他的兒子,他心裡這才咯噔一下,覺得有幾分不妙。

安成郡王提議:“皇叔和白閣老同謀的證據我們已經收集了不少,要不要呈上去?”

康王有些猶豫,若是把那些證據呈上去,那麼這麼些年苦苦維持的和平假象會立刻被撕破,他和端王也勢必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再無轉圜的可能。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覺得皇上的心還是偏向端王的,在他做出了冒認晏玉成爲子這麼荒唐的事情後,皇上居然原諒了他。

這讓康王覺得不安,也覺得羨慕,同爲皇子,他眼睜睜看著父親獨寵弟弟,心裡自然是不好受的,不管他如何的努力,都不如端王講一個笑話,送一件東西讓皇上受用,這也讓他覺得十分沮喪。

康王摩挲著桌子上的碧玉鎮紙,久久沒有說話,安成郡王想了想,把這事告訴了徐景煥。

徐景煥初到吏部,因爲程閣老的刻意提拔和自己的努力,很快贏得了人心,也忙碌了許多,安成郡王要見他也只能在晚上。

聽了安成郡王的話,徐景煥道:“這種宗室大事,不是安貴妃一個人說了算的,到時候皇后太后不答應,縱是皇上有意偏向也無用。”

安成郡王有些憂心忡忡:“最近皇祖父的心又偏向了皇叔,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皇叔之前冒認晏玉成他居然也輕輕揭過了。”

徐景煥道:“這也不難猜想,皇上本來就疼愛端王,如今見王爺壓了端王一頭,自然要想法子替他撐腰,依我看,皇上心裡的儲君位置還是留給端王的,這個時候,與其隨機應變,倒不如主動出擊。”

安成郡王道:“那你說說該如何主動出擊?”

徐景煥笑笑,道:“我一直就覺得奇怪,王爺有三個兒子,素日裡行爲又沒有不妥當的地方,背後還有皇后太后支持,怎麼就讓端王得意那麼久?如今看來,是王爺太過仁慈的緣故,端王出手,只是一味的忍讓躲避,這也縱容了端王,讓他覺得王爺好欺負。”

安成郡王沉默著沒有說話,徐景煥繼續道:“說句大不敬的話,皇上已經老了,該爭的王爺要去爭纔是。”

安成郡王道:“父王打算把白閣老相關的證據送上去,你覺得如何?”

徐景煥一驚,忙道:“千萬別,那份東西往上一送,楊敏之就暴露了,別人不說,皇上第一個饒不了他,我們要先探探皇上的意思。”

兩個人商議許久,決定拿孫家開刀。

一來孫家是端王妃的孃家,和端王的關係說近不近,說遠不遠,二來孫家的確有許多違法亂紀的事情,孫家子弟吃喝嫖賭,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徐景煥託楊敏之出面調查了兩項牽扯了人命官司的,然後主動上摺子彈劾。

這份摺子是徐景煥一個人寫的,並沒有讓人跟著造勢,意料之中,摺子被常閣老扣下了,徐景煥沒有吭聲,繼續寫摺子,一連七八天,摺子都被扣在了常閣老手裡。

連常閣老都疑惑了,徐景煥這是想幹什麼?攔了他的摺子也不見他吭聲,可徐景煥的摺子上寫的事情讓人看了觸目驚心,字字如錐,他是萬萬不敢讓皇上看到的。

徐景煥一直寫滿了十張彈劾孫家的摺子,常閣老卻一份也沒遞到皇上跟前,他停手了,讓魏涯出面上摺子,彈劾常閣老包庇孫家,扣下了徐景煥的摺子。

當然,這份摺子常閣老並沒有看到,通過程閣老直接送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其實已經不怎麼看摺子了,可他記得魏涯,是個下棋很好的年輕翰林,皇上便當著程閣老的面兒把常閣老叫了過來,問他是否屬實,常閣老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再三的否認。

強烈推薦:

第117章 秋日第56章 壽宴第40章 怒火第136章 怒氣第91章 矛盾第30章 定局第173章 人心(四)第47章 親事第154章 紫英第14章 舅家第11章 打聽第12章 分析第102章 心結第42章 意外第82章 甜蜜第64章 偶遇第65章 規矩第5章 來人第153章 事發第143章 選擇第31章 桃花第105章 周旋第119章 別情第17章 何家第154章 紫英第25章 矛盾第84章 變化第164章 不悅第17章 何家第161章 勸誡第83章 戰事第170章 人心(一)第92章 心結第66章 驚聞第6章 比試第1章 消息第24章 補償第161章 勸誡第40章 怒火第28章 求人第117章 秋日第128章 姑侄第105章 周旋第142章 負荊第121章 怒氣第129章 生病第33章 打算第40章 怒火第48章 闖禍第146章 太子第169章 修園第48章 闖禍第9章 中元第18章 難堪第144章 堅持第33章 打算第157章 明爭第144章 堅持第101章 不和第4章 舊恨第24章 補償第45章 出氣第92章 心結第167章 茫然第114章 做媒第50章 溯源第98章 花燭第159章 歲月第147章 教訓第103章 孕事第29章 真相第59章 試探第132章 避暑第24章 補償第34章 綠綺第119章 別情第159章 歲月第12章 分析第15章 朋友第46章 察覺第125章 養兒第84章 變化第144章 堅持第60章 激言第60章 激言第111章 陪伴第74章 變化第150章 父母第148章 再嫁第158章 暗奪第103章 孕事第157章 明爭第36章 旬考第84章 變化第8章 歸省第166章 兒女第114章 做媒第118章 滿月第101章 不和
第117章 秋日第56章 壽宴第40章 怒火第136章 怒氣第91章 矛盾第30章 定局第173章 人心(四)第47章 親事第154章 紫英第14章 舅家第11章 打聽第12章 分析第102章 心結第42章 意外第82章 甜蜜第64章 偶遇第65章 規矩第5章 來人第153章 事發第143章 選擇第31章 桃花第105章 周旋第119章 別情第17章 何家第154章 紫英第25章 矛盾第84章 變化第164章 不悅第17章 何家第161章 勸誡第83章 戰事第170章 人心(一)第92章 心結第66章 驚聞第6章 比試第1章 消息第24章 補償第161章 勸誡第40章 怒火第28章 求人第117章 秋日第128章 姑侄第105章 周旋第142章 負荊第121章 怒氣第129章 生病第33章 打算第40章 怒火第48章 闖禍第146章 太子第169章 修園第48章 闖禍第9章 中元第18章 難堪第144章 堅持第33章 打算第157章 明爭第144章 堅持第101章 不和第4章 舊恨第24章 補償第45章 出氣第92章 心結第167章 茫然第114章 做媒第50章 溯源第98章 花燭第159章 歲月第147章 教訓第103章 孕事第29章 真相第59章 試探第132章 避暑第24章 補償第34章 綠綺第119章 別情第159章 歲月第12章 分析第15章 朋友第46章 察覺第125章 養兒第84章 變化第144章 堅持第60章 激言第60章 激言第111章 陪伴第74章 變化第150章 父母第148章 再嫁第158章 暗奪第103章 孕事第157章 明爭第36章 旬考第84章 變化第8章 歸省第166章 兒女第114章 做媒第118章 滿月第101章 不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辰溪县| 永川市| 湖南省| 贵州省| 晋宁县| 鹤庆县| 高碑店市| 永胜县| 韩城市| 青神县| 桑植县| 凤台县| 普兰店市| 长子县| 黄梅县| 准格尔旗| 尼勒克县| 北辰区| 洛南县| 九江市| 遵化市| 泰安市| 叶城县| 获嘉县| 邯郸市| 拉孜县| 宜宾县| 崇文区| 安平县| 迁西县| 安陆市| 元朗区| 遂溪县| 玉屏| 土默特右旗| 盱眙县| 洪泽县| 泽普县| 富阳市|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