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歸省

何大奶奶神色一黯:“今天見了景煥和妙筠,我就想起了二哥二嫂,娘,我雖然是何家婦,卻沒忘爹和二哥二嫂的仇,我想讓沛凝做兒媳婦,也是想借此拉徐家一把,有沛凝和我在何家周旋,無論是大哥還是景煥想要謀官都容易得多。”

老太太道:“你這麼想是好的,可我問你,你公公那個人,趨利避害是本能,怎麼忽然要提聯姻的事?這件事我想來想去只有對徐家有好處,對何家卻沒有好處,你公公能這麼好心?故意賣個人情給徐家?這其中肯定有什麼蹊蹺,咱們家淡出朝堂已久,許多事消息不靈通,你在京城可聽到什麼風聲?”

老太太這麼一說,何大奶奶也奇怪起來,細細的想了想,道:“我原來只想著是親上加親的好事,也沒深究,如今回想起來,要說不尋常的事也有一件,剛開春的時候皇上病了一場,康王爺和端王爺進宮侍奉,皇上只留了康王爺侍疾,卻叫端王爺代理國事,直到端午節,皇上纔好的七七八八,還誇獎端王爺辦事妥當,賞了不少東西,康王爺那兒倒是沒說什麼,我們都說皇上既然敢叫端王爺代理政事,可見皇上對端王爺的信任了。”

老太太立刻反駁道:“這話說的不對,人老了,生病了,留在身邊的往往都是最疼愛最信任的孩子,皇上只留下了康王爺便可知皇上是倚重康王爺的,端王爺代理國事,按說佔了便宜應高興纔是,你可見他高興過?”

何大奶奶神色頓時憂慮起來:“竟是我們想差了?皇上這麼多年都是寵愛端王爺,臨了臨了難道又改了主意?”

老太太雖是內宅女眷,可跟著徐閣老那麼多年,夫妻倆也常常談論朝中政事,老太太的見識也有些不一般,道:“假如皇上如今偏向了康王爺,康王爺會怎麼應對呢?”

何大奶奶立刻道:“自然是抓住這個機會,拉攏人心,站穩腳跟。”

何大奶奶隨即恍然大悟:“孃的意思是康王爺想到了咱們徐家,爹曾是康王爺的老師,要是能爲爹平反,一方面拉攏了徐家站到了他那一邊,連帶著徐家的故交也被拉了過去,而且也能借此打壓端王爺,畢竟當初彈劾爹的人是端王爺。”

老太太讚許的點點頭,道:“看來你那個公公不改本性,一如既往的精明啊,康王爺想爲徐家平反,事情沒成,自然沒有風聲透出來,我們遠在江南自然更不會知道,你公公卻是清楚,知道這件事成了,徐家又要起來了,便趁早提出了結親,如今徐家是白身,他一個閣老主動爲嫡長孫求親,別人只會說他顧著何家徐家的姻親,是個厚道人,我們徐家也只有感激的份,等到徐家起復,他們何家作爲雪中送炭人,不聲不響的卻白撿了個便宜,你公公真高明啊。”

何大奶奶有些擔憂:“這也只是猜測,康王爺提出平反的事到底能不能成還兩說呢。”

老太太道:“你來之前你婆婆對你如何?可曾疾言厲色?”

何大奶奶笑道:“那倒沒有,倒比平常客氣許多。”

老太太笑道:“你婆婆那樣勢利的人都轉變了態度,對你客氣起來,可見這事是真的了。”

何大奶奶驚喜道:“那爹要平反了,哥哥也能繼續官了。”

老太太點頭未語,可眼底卻有了笑意。

分析透了整件事,別說老太太,就是何大奶奶也沒了促成這件親事的意思,只說:“公公問起來我就說八字不合。”然後就每日或陪著老太太,或和侄子侄女玩笑,真真當做了歸省一樣自在。

老太太知道外孫何秉書偷偷來了杭州,便叫大老爺去找,只半天的功夫就把人帶回來了,徐景煥見了大吃一驚,竟是那個任可,又仔細一想,任通人,加上可字,可不就是一個何字麼?

這個何秉書倒也有意思。

徐妙筠自然也大吃了一驚,跑到張家去告訴張寶兒,張寶兒又是羨慕又是嫉妒:“原來是你表哥啊,他怎麼改名換姓的,不正大光明的上門認親?”

徐妙筠道:“姑母說他是遊學在外,所以沒有聲張。”

張寶兒便賴著要去徐家做客,徐家如今有何大奶奶,又添了個何秉書,比平常熱鬧了許多,徐妙筠帶著張寶兒去給何大奶奶請安:“姑母,這是隔壁張家的寶兒。”

張寶兒羞澀的行了禮,何大奶奶很是喜歡,給了見面禮,正好何秉書過來,張寶兒的臉更是跟火燒一樣,徐妙筠見張寶兒的意思太明顯,怕姑母多心,打趣道:“秉書表哥,寶兒那天在樓外樓看你難住了魏涯,很是敬佩你哦。”

何秉書有些詫異,微微一笑,張寶兒卻是又害怕又期待,見何秉書笑了起來眼睛越發的晶亮,何大奶奶是個人精,自然看得出來張寶兒對自己兒子的仰慕,心裡也很得意,笑道:“秉書什麼時候去的樓外樓?”

徐妙筠便把那日的事情說了,何大奶奶露出了懷念的神色:“我小的時候也跟著大哥二哥去看過,那時候他們爲了一句詩也能吵上半天。”

徐妙筠看何大奶奶傷感,找了個藉口告辭,又問張寶兒:“你不會是想嫁給秉書表哥吧,只怕是不成啊。”

張寶兒道:“我只是仰慕,又沒說嫁給他,你放心好了,你表哥雖好,卻不如你哥哥,我還不如嫁給你哥哥呢。”

徐妙筠頓時急了:“不許你打我哥哥的主意。”

張寶兒卻不依不饒的:“那又怎麼了?我做了你大嫂,對你更好。”

徐妙筠卻生氣了:“你要是嫁給我哥哥,我就不理你了。”

張寶兒最羨慕徐妙筠的便是有兩個好哥哥好姐姐,哥哥又文雅又和氣,姐姐也都十分風趣,對徐妙筠也都很是寵愛縱容,比她的哥哥好多了,因此故意說這個話,見徐妙筠著急的樣子分外解氣。

徐妙筠卻是當了真,也不送張寶兒了,轉身就跑了,氣的好幾天不理張寶兒,直到張寶兒寫了信來保證不嫁給徐景煥,徐妙筠這才重新請她到家裡來玩。

自從何大奶奶來了,萬媽媽便鬆了口氣,原來何太太差遣她來相看孫媳婦,這是極體面地差事,可人間徐家顯然沒有結親的意思,只這麼冷著她,她也爲難,如今何大奶奶來了,她畢竟是主子,萬媽媽也就不再問這件事,只跟著幾個相熟的媽媽閒磕牙。

徐家的姑太太歸省,老太太自然要宴請一番,請了隔壁的張老太太,張太太,張大奶奶,還有董家的董太太,兩位董姑娘。

大人們在老太太那兒說話,年輕姑娘便聚到花園裡玩,花園裡的沉香水榭地方寬敞,把四面的隔扇拆了,掛上簾子,中間擺了兩桌,左右通風也涼快,還能瞧見花園的景緻。

張寶兒和張大奶奶就不用說了,都是熟人,董家兩個姑娘便是董子澄的妹妹董秋燕和董秋蓮,因是庶出,不大出門應酬,和徐家姑娘也只是點頭的交情,今天請了來,無非是看董太太的面子。

張寶兒好容易叫徐妙筠不生氣了,唧唧喳喳的問中元節的事,徐妙筠便說要再家裡園子放河燈:“哥哥不許我到水邊去,在家裡放了河燈也就罷了。”

張寶兒道:“家裡那點小水坑,哪有外頭好玩,我娘說叫哥哥帶我去玉泉河,那天那兒有很多人在放河燈,熱鬧極了,街上也有賣河燈的,我做的不好看,到時候叫哥哥給我新的。”

徐妙筠也有些羨慕道:“那很好啊,可惜我不能去。”

張寶兒道:“那我給你帶回來好了,娘說不許我吃外頭的東西,不過大嫂說玉泉河旁邊有個餛飩攤子,薄皮大餡兒,好吃的不得了,我準備去嚐嚐,這回肯定不會肚子疼了。”

徐妙筠道:“你別說嘴,要是真的疼了,仔細你娘真不許你出門。”

兩個人坐在廊下說話兒,裡面是徐沛凝和徐靜含在招呼董家姐妹和張大奶奶。

張大奶奶在旁敲側擊何家的事情,何老爺是內閣大學士,要是能攀上這個關係,張家做生意也方便許多,徐沛凝笑著打太極,其實她是真的不知道何家的事。

下午散了席,何大奶奶也跟老太太說張太太的話太露骨,老太太道:“做了這麼些年鄰居,張家人什麼品行我心裡也清楚,商人重利,她們這樣也是難免,心地卻是不錯,張家的小子跟潤安處的也好,張家的那位小姐更是和妙筠親姐妹一樣。”

何大奶奶道:“說起妙筠來,我倒是更想叫妙筠做我的兒媳婦,又乖巧又文靜,沛凝和靜含都太耀眼了些,妙筠正好。”

老太太笑道:“她還文靜?她調皮起來被景煥抓著打,如今大了纔好些了,妙筠的婚事我可做不得主,景煥一早說了,他有了出息會親自替妙筠相看,這麼些年我冷眼瞧著,景煥這孩子少年老成,又有主意,又有上進心,只怕前途不淺,妙筠的事他操心也好,畢竟是一母同胞的妹妹,妙筠年紀也小。”

強烈推薦:

第129章 生病第33章 打算第103章 孕事第138章 妥協第97章 大婚第148章 再嫁第171章 人心(二)第16章 上京第89章 新君第124章 王家第71章 辯白第149章 伴讀第30章 定局第153章 事發第111章 陪伴第32章 王府第34章 綠綺第27章 吵鬧第72章 親事第52章 巧遇第75章 試探第47章 親事第55章 知曉第109章 勸和第26章 考試第23章 名次第80章 山中第107章 芥蒂第151章 親疏第30章 定局第83章 戰事第78章 噩耗第3章 夜談第105章 周旋第83章 戰事第122章 多事第41章 緣分第48章 闖禍第100章 備孕第65章 規矩第18章 難堪第161章 勸誡第49章 風波第130章 摩擦第151章 親疏第27章 吵鬧第139章 裴家第24章 補償第69章 分酒第173章 人心(四)第36章 旬考第121章 怒氣第160章 傳承第96章 夢魘第142章 負荊第62章 勸和第119章 別情第21章 搖擺第93章 纏綿第127章 過年第153章 事發第94章 提點第45章 出氣第115章 醜事第35章 心思第69章 分酒第154章 紫英第148章 再嫁第110章 出嫁第122章 多事第28章 求人第63章 新敵第33章 打算第16章 上京第56章 壽宴第55章 知曉第122章 多事第66章 驚聞第171章 人心(二)第62章 勸和第163章 公平第167章 茫然第144章 堅持第89章 新君第113章 唐家第7章 棋局第143章 選擇第70章 認子第36章 旬考第107章 芥蒂第6章 比試第96章 夢魘第151章 親疏第68章 等待第83章 戰事第150章 父母第95章 舅家第15章 朋友第144章 堅持第171章 人心(二)
第129章 生病第33章 打算第103章 孕事第138章 妥協第97章 大婚第148章 再嫁第171章 人心(二)第16章 上京第89章 新君第124章 王家第71章 辯白第149章 伴讀第30章 定局第153章 事發第111章 陪伴第32章 王府第34章 綠綺第27章 吵鬧第72章 親事第52章 巧遇第75章 試探第47章 親事第55章 知曉第109章 勸和第26章 考試第23章 名次第80章 山中第107章 芥蒂第151章 親疏第30章 定局第83章 戰事第78章 噩耗第3章 夜談第105章 周旋第83章 戰事第122章 多事第41章 緣分第48章 闖禍第100章 備孕第65章 規矩第18章 難堪第161章 勸誡第49章 風波第130章 摩擦第151章 親疏第27章 吵鬧第139章 裴家第24章 補償第69章 分酒第173章 人心(四)第36章 旬考第121章 怒氣第160章 傳承第96章 夢魘第142章 負荊第62章 勸和第119章 別情第21章 搖擺第93章 纏綿第127章 過年第153章 事發第94章 提點第45章 出氣第115章 醜事第35章 心思第69章 分酒第154章 紫英第148章 再嫁第110章 出嫁第122章 多事第28章 求人第63章 新敵第33章 打算第16章 上京第56章 壽宴第55章 知曉第122章 多事第66章 驚聞第171章 人心(二)第62章 勸和第163章 公平第167章 茫然第144章 堅持第89章 新君第113章 唐家第7章 棋局第143章 選擇第70章 認子第36章 旬考第107章 芥蒂第6章 比試第96章 夢魘第151章 親疏第68章 等待第83章 戰事第150章 父母第95章 舅家第15章 朋友第144章 堅持第171章 人心(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怀安县| 黄平县| 南郑县| 阳春市| 栖霞市| 江山市| 平和县| 海城市| 基隆市| 富宁县| 惠东县| 新建县| 锡林浩特市| 灵丘县| 巴青县| 灌云县| 工布江达县| 静乐县| 佛坪县| 镇宁| 天门市| 敖汉旗| 明光市| 台南县| 家居| 绥棱县| 芜湖市| 邵阳县| 河源市| 衡山县| 开平市| 竹山县| 长岭县| 龙胜| 天祝| 台北市| 崇信县| 平远县| 凌源市| 白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