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2章 ,爲難(六)

第二天是上殿去,朱宣一大早就把妙姐兒喊醒了,看了她起身穿衣,自己坐到了錦榻上去:“今天表哥不送你了,有外祖父陪了你去。”

有時沈玉妙實在很氣苦的時候,朱宣就會攜了她的手,送她走一程。

蔣大夫在門外候了外孫女兒,問了王爺今天安好,就陪了她不緊不慢的騎了馬往大殿那邊行去。一路上行來,看了王府裡房屋寬敞,這時再看了大殿威儀,不由得心想了,外孫女婿是封王沒有幾年了,這裡是原來的舊宮殿又重新翻新了,尚且是這樣的威儀。

那北平王,靖海王都是封王多年了,不知又是何等的豪奢了。

當蔣大夫出現在殿上時,百官是毫不例外的看了這個老人,就算是消息再不靈通的人今天一來也就聽人說了。

真是不象話沈王妃胡鬧到現在,然後外家又趕來了。。。。。。。

不少的人眼睛裡是有了幾分排斥,蔣大夫毫不懼怕,站在一旁,一點兒也不擔心。他眼睛裡看了外孫女兒端正的坐在大殿上,就一心裡的歡喜。

這位道學先生如果是對了別人,也能講出來女主當權,天將大災的話,可是現在是自己的外孫女兒,蔣大夫一點兒意見也沒有了。

此行是作什麼來的,就是來給外孫女兒撐腰來了。朱宣在想了如果自己戰死。。。。。。蔣大夫也想了,如果王爺一直就病著。。。。。。。

世子年幼,昨天看了讓人心喜,可還是打狗攆雞的年紀。蔣大夫剛想到了這裡,左側就有人說話了:“稟王妃,正是春耕抓緊的時節,去歲農人上書,說斌稅過重了,請王妃下成命,今歲斌稅多少,何以安民?”

珠圍玉繞了的沈王妃高座在朱宣座位一側,朗聲道:“斌稅一法,田少者少之,再多者加之,最多者加重。”

又有人出列了:“稟王妃,這樣一來,田多者不願意種植,田少者無能力種植,王妃如此一行,只怕是廣有田地者不從。”

沈玉妙目視了說話的人一笑道:“那張大人的意思呢?”出列的張大人躬身道:“田少者少之,再多者加之,是王爺前幾年所行之法,田地多有者一直有諫書上呈,今年更是百人上書,請王妃更改斌稅爲好。”

沈玉妙清脆的開了口:“人口滋多,則斌稅自廣,我覺得這樣就不錯。張大人有什麼高見,請說吧。”

張大人立即陳詞了:“斌稅一向是富人交的多,南疆多年征戰了,也是富人出頭份,田少者並沒有出過,依下官看來,斌稅一法可以變通,今年沒有仗打了,可以相應減少富人的斌稅,田少者可以增加一些。安樂年代,容富人休養生息,以後再抽斌稅。田少者平時並沒有交過,現在太平年月,生息增加,可以讓他們今年多交一些。”

蔣大夫一聽這位大人在放屁,田少的人還要多交,他看了一看這位張大人,一下子認了出來,這位張大人也是家族久居南疆,一位廣有田地的大地方。

沈玉妙聽了這位張大人厥詞大放,只是笑一笑,環視了其餘的官員,難道就沒有一個人出來說話。

出來說話的是蔣大夫,他飽讀詩書,又是久經世事經濟的一位老官吏,他清了清嗓子,沉聲道:“張大人此言差矣。南疆氣候溫暖,農人一年兩收。田多者並沒有動過根本,談什麼減少斌稅,修養生息。。。。。。”

蔣大夫剛說到這裡,一下子惹惱了不少位官員。這些官員們大多家裡都是南疆的大地方,就有四、五位爭著出列了要說話。

最後只有一位開了口,阮大公子與父親商議一夜,也是有備而來的:“東漢有外戚專權,竇、鄧、閻、樑、何等幾位太后臨朝,幾家外戚無一不是禍根。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請王妃三思,請王妃轉呈了王爺三思。”這話一說出來,大殿上一片嗡嗡聲,竟然是不少人都不由得議論了,認爲這話說的對。

沒有參與說話的周懷武撫須笑看了蔣大夫,再看了阮大公子,今天這兩個人要對上了,誰勝誰負否?

再看看大殿之上坐著的沈王妃,聽了這句話,這些議論聲,不知道作何感想和舉動出來?

沈玉妙好在好涵養,還不會一拍桌子就起來,她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話出來,看了其餘那幾位官員也一一的出了列,每個人都是滿腹文章,滿腹經史,沈王妃面帶了微笑,一一的耐心的聽了下去。。。。。。

蔣大夫上殿,腳根還沒有站住,就被轟了下去。雙拳難敵四手,餓虎還怕羣狼。。。。。。

朱宣在書房裡聽了人不時來回報了,大殿上爭得痛快,蔣大夫以一當十,雖然不落敗,但是卻也不佔上風。

蔣大夫這個倔老頭子,京都大儒之家,遇上了南疆大儒之家,這會兒讓他們去舌戰個痛快吧。

朱宣不時聽了前面的回報,字字句句都是一字不錯,不由得也微笑了,好象諸葛亮舌戰羣儒一樣熱鬧,但是蔣大夫不是諸葛亮,妙姐兒也不是孫吳侯。

那些家裡田地多的大地主,早就對田多者多交稅不滿了,只是說不過王爺,王爺傷病了,當然是羣起而攻之,對了看不順眼的沈王妃來說話。

蔣大夫下了大殿,雖然落敗了,一張口當然說不過那麼些人,可是他一點兒也不沮喪,反而立於殿下候了外孫女兒,與她單獨一路行來,安慰她,給她打氣:“人不爲已,天誅地滅,真正爲公說話爲公做事的人並不多。”

沈玉妙自從認了外家,第一次對外祖父這麼有認識,面對十幾張利口,毫不退讓一步,她不無感動,外祖父是爲了自己,所以一步也不能退讓。

想想他引經據典,那些官員們雖然是爲了自己的私益才這樣做,可是聽了蔣大夫侃侃而談,也是有了幾分佩服。

迴轉了王府裡,蔣大夫年邁人,剛剛經過一番激戰,有些勞累的神色出來了,什麼時候上殿沒有這麼勞心費力過,多少人鬥一個。

嘴巴上的話慢一步都不行。聽了外孫女兒體貼的道:“外祖父請先去歇息一會兒吧。我要去看看錶哥了。”蔣大夫就隨了兒子去了。

朱宣看了妙姐兒進來,大殿之上每天都難爲她,今天連她孃家人都一起端了,看了她進來,並沒有太不高興的神色,看了自己沒有在喝酒,反而高興了:“表哥不喝酒了,以後不要再喝了纔好呢。”

朱宣一笑道:“哪裡是不喝了,是在等了你來倒酒呢。”妙姐兒這才拉了臉道:“我只陪表哥吃飯,不許喝酒。”

等飯來的時候,就說了今天官員們爲了斌稅的話,然後淡淡一句:“外祖父與他們有些不同的見解。”就沒有再提了。

吃完了飯,沈玉妙看了表哥還在拿了一本書在看,過來笑道:“表哥在看什麼?”過來貼了朱宣懷裡坐了,看時卻是一首白居易的一首詩: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辯才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僞復誰知。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沈玉妙微微一笑,看看朱宣道:“我知道。”朱宣也一笑,把書放了下來,拉了她的手柔聲道:“陪了表哥睡會兒去。”

蔣大夫在安置的住處用了午飯,也好好的睡了一覺,這才覺得精神足了,起來看了黑漆桌子上的山茶花瓷碗。

蔣大公子笑道:“父親上午上殿去了,我和二弟泡了茶來喝,這普洱茶倒是不錯。”蔣大夫也來了興致道:“那就泡一點兒嚐嚐,也是外孫女兒的一片心意。”

父子三人泡了茶,正坐了看了窗外矮樹叢草品茶,來了一位客人,是殿上見過的一位大人,一臉笑容特意來拜了蔣大夫。

並沒有再象殿上那樣咄咄逼人,而客氣萬分地問候了:“老大人京中吏部也居要職,此次前來,要住幾天,幾時回去呢?有程儀若干,候了老大人返京時送來。”

蔣大夫也呵呵笑了道:“多謝大人關心,京裡離此甚遠,老夫此來,是要住上一段時間的了。久聞南疆好山好水,老侯爺不在,大人如此盛情,改日一起出遊可乎?”

等這位大人走了,父子三人才相視了一笑,喝了茶,蔣大夫道:“再去看看外孫女兒去。”他實在是不放心。

上午大殿之上那麼多人舌戰,看了外孫女兒也沒有一點兒神色帶了出來,可是她心裡怕不怕就不知道了。

蔣大夫與外孫女兒又長談了一會兒,他一點兒也不記上午的仇,反而是循循叮囑了:“大人們都是以前侍候王爺的官員,現在王爺傷病不能理事,如有得罪與你也是人之常情,且記不可亂髮落了他們。”這是蔣大夫在京裡坐不住,一定跑來的原因,是他最擔心的一點兒。

官場上是什麼樣子,蔣大夫最清楚,外孫女兒年青,一旦與官員們有個什麼衝突,不但不體面,而且也不好辦了。

沈玉妙微笑了,表哥中午給我念詩:試玉要燒三日滿,辯才須待七年期。也是這個意思了。她只覺得溫暖了,表哥並沒有傷病,外祖父雖然精神好,到底是年邁人了,大老遠的從京裡來,也是爲了自己。

蔣大夫交待完了外孫女兒,這才放了心,又問了王爺的病,然後帶了衛夫人的話來:“衛夫人要等下個月才能離京前來,她不來她也不放心,除了看你,就是要把你的弟弟帶到京裡去。”

沈玉妙微笑了,三姨娘一聽說要把四弟送到京裡去,就大哭大鬧了,有一次去沈家的人來學話了,說三姨娘拿了一把剪刀,母子都不活了。

想來衛夫人自己要來,一定是有辦法的。

蔣大夫說完了,才笑道:“聽說園子好,我可要同你兩位舅舅去逛了。”到了園子門前,還沒有進去,就有人來回話了:“有客來拜。”一問品級,又是一位殿上會過的大人。

一個下午,來了三、四位大人,第二天又是如此,別說逛園子了,就是出門站站的空兒也只是趁了送客人的時候纔有。

人人都是一個意思,笑容滿面客氣萬分:“老大人身居要職,什麼時候回京去?”蔣大夫送完了客人,對了兒子哼了一聲:“大殿之上把我轟下來,現在又要把我趕回京去了。”

老夫是洪水猛獸乎

三天之後,蔣大夫被迫提前回京了,每天的車輪戰一樣來拜的官員們,誰也不能說他們不客氣,都是久居南疆的或大或小的家族,人人都容不得外戚。平時他們也有摩擦,這一次難得的攜起了手並了肩頭。

十里長亭下,沈王妃攜了世子朱睿春風中依依送別了外祖父。跟了來的一個僕人跟了蔣大夫回去,沈王妃看了人把路上備好的路菜,給蔣太夫人,舅母們的東西都一一放好了,纔對外祖父拜了幾拜,又讓朱睿行禮送行。

蔣大夫手攜了世子,看了外孫女,一點兒難過的表情也沒有在臉上,反而還是笑呵呵地:“我把你兩個舅舅留給你了,他們是秀才衣巾,沒有官職,也沒有人難爲他們。一向跟了我吏部裡做事,諸事還算精通,算是自家的可靠人吧。”

然後回身取笑了兒子們:“不想我這做官的反而不如你們這當秀才的能站得住腳了。”一家人都是一笑。

老侯爺遊玩依然未歸,朱輝來送行,看了也覺得心裡不舒服,那些官員們對了自己還算客氣,可是話裡行間也是覺得我樣樣不懂,何況是對了大嫂,當然是覺得她更不行。

柳枝搖曳了,蔣大夫帶了僕人兩騎離開了,這一行才慢慢上了車馬,回到王府裡來。

朱輝先回到了自己的房裡,看了申氏坐在窗下做針指,就對她道:“你收拾的差不多了吧,京裡只有二哥一個人,我們過幾天也要回去了。”

申氏卻是不捨得走,聽了朱輝說了,只能答應了笑道:“三爺前兒一說,我就開始收拾了,只是幾時去回母親呢,父親也不在家。”

朱輝道:“我這會兒就去回了母親去。”然後就出去了。

申氏看了朱輝出去,眼望了窗外一池春水有些悵然,真的是不想走,這裡住著多好。想想公婆也在這裡呢,對了朱輝說了,全然是不管用。

園子那麼大,比京裡要好玩,還可以時時回家探視了生母董姨娘。申氏輕嘆了一口氣,原以爲嫁了人會有些自主權,沒有想到嫁了人更不是自由身了,不過比在家裡好一些的是,有些餘錢可以做做自己想做的事。

外面中又飛起了大風箏,申氏丟了針指,看了風箏飛來飛去,總是有一根線在別人手裡,知道這是世子朱睿在玩風箏。

大嫂她現在,哪裡有時間玩這個去。這樣想了,申氏就站了起來,幾時不見大嫂了,雖然住在一處,想想大嫂上殿去,有沒有可樂可笑的事情說一說聽聽,申氏重新換了杏色的羅衫,這還是來了這裡以後,大嫂新給做的。

手裡掂了絲帕,大嫂也最喜歡閒話了,去看一看,有沒有時間能說說話去,回去了京裡,只是讓人悶的慌。

一路上看了不少綠油油的芭蕉都抽了新葉子,申氏更是惆悵了,這好景緻是不能賞了。眼前多看一會兒也是好的。

有幾叢芭蕉旁就有幾個大腳有力的粗使婦人在挖坑,見了申氏過來了,都笑著手扶了鋤頭問好。

申氏就走過去笑道:“這又要種什麼?”有一個體面一點兒的婦人,是個管事的,笑道:“王爺說了,凡是綠芭蕉旁就要種兩棵結紅果子,或是開紅花的樹也使得,這樣叫什麼。。。。。綠芭蕉,紅櫻桃,我也不懂這個。”

不認字的申氏也不明白,只是想象了,笑道:“紅配綠一定是好看的。”然後慢慢往大嫂院子裡來。

離得老遠了,就聽到一陣琴聲,申氏在家裡就很少聽到戲,玩樂到,嫁進了京裡,纔跟了沈玉妙後面玩,聽家裡的小戲子練唱曲兒。

她不懂韻律好壞,只是覺得琴音叮咚了,悠揚動聽,就慢慢走過去,守院門的婆子悄悄的擺了手笑道:“三夫人,王爺今天身體好一點兒,在和王妃撫琴取樂呢。”

申氏就笑著不說話擺擺手出來了,在一棵老粗的樹後找了一個老樹根坐了,側耳聽了這琴音取樂。

過了一會兒,聽到有腳步聲細細碎碎的過了來,樹旁閃出了一點紅裙,申氏坐得穩密,張了眼睛看了一看,卻是王爺的姨娘石姨娘。

石姨娘沒有想到這裡還有人,站了黯然聽了一會兒才離去了。是易姨娘告訴了石姨娘,易姨娘是在京里納的,知道王爺這諸般玩藝兒都在行的很。

只是石姨娘在封地上從來沒有見過王爺弄過,現在只是說傷病了,反而在陪了王妃玩樂,一會兒弄簫管,一會兒撫瑤琴。

石姨娘直到離開,也沒有注意到申氏把自己看了去。而申氏看了石姨娘離開了,也有幾分黯然了,申氏更不想走了,在這裡自己眼前沒有姨娘。

妯娌之中年紀最小的申氏,還有稚氣的臉上,是與年齡不相稱的沉重。因爲自己生母是姨娘的緣故,申氏怕見姨娘,見了她們就總是客氣的不行,生怕別人說自己刻薄了人。

姨娘生的刻薄了姨娘,這話要是說了出來有多難聽。

朱宣正伴了妙姐兒坐在廊下,他找了一張瑤琴出來,拂了了灰塵,哄了玉妙過來聽琴。沈玉妙自從送走了蔣大夫,一直有些神傷。

這些子官員打又打不得,罵他們自己也不行,一向欺負了自己年青,欺負了表哥傷病中,現在把外祖父也氣走了。

可憐外祖父來了沒有住上幾天,本來還想了留了蔣大夫住了,到處遊玩了再回京去,可是蔣大夫大殿上與百官爭論了,絲毫不讓,蔣大夫一天不走,百官一天心裡不寧。

妙姐兒手捧了新茶,全神聽了朱宣在撫琴,一曲終了,笑道:“這比表哥喝酒要好多了。”然後好奇胡亂撥了琴絃,朱宣拿了她手在琴上輕撫了,聽了妙姐兒還在亂開玩笑:“說如果有偷聽的人,琴絃會斷是嗎?”

朱宣笑道:“那是有大雅大德大奸之人,這裡只有你我兩個俗人。”沈玉妙笑著讓開了道:“表哥再撫一曲,我聽聽。”

看了院子的石榴樹打了若干花蕾,手捧了綠岫的茶碗,伸長了雙足笑道:“撫琴有人舞劍最好,可惜我不會撫琴,表哥倒是會舞劍。。。。。。”

朱宣輕輕撫動了琴絃,多時不彈,手生的不行,反正糊弄這小丫頭,她也是個亂聽一氣。琴音輕響了,沈玉妙還在思想了表哥在琴音中舞劍是什麼樣子。

就聽到一聲響,一頭小兔子蹦了進來,後面是手舞了短棍的朱睿,世子玩了幾天長棍子,覺得太長了,拿了不趁手。

好事的人送了他兩對活兔,朱睿又有了新的追攆對象了。南平王的琴音中,自己的兒子手舞了短棍一頭衝將了進來手舞足蹈。

一看父母親都坐在廊下,一轉身又跑了出去,身後又是跟的人跟在後面跟了他,讓他跑慢一些。

南平王夫妻相視一笑,沈玉妙看了那隻可憐的小兔子,瑟縮在一角。就笑著吩咐了:“不要去驚動了它,讓它在這裡呆一會兒吧。”

和睿兒說了幾次,都是不改。她在輕滑的琴音中,頭靠在朱宣身上,一面想了,這些人要減稅,全是一片私心爲了自己,真是可惱可恨

院子有風輕撫了,琴音若風,也是輕撫了,沈玉妙這才意識到自己在享受這輕風琴音。好幾時沒有這樣的閒情了,她看了看正在撫琴的朱宣,突然微笑了,那位淮陽郡主要是知道表哥這麼知情識趣,還不擠破了頭要嫁進來嗎?

第494章 ,憂喜(十四)第502章 ,紛亂(二)第124章 ,客人(一)第163章 ,整頓(一)第603章 ,回來(十三)第587章 ,變幻(二)第11章 ,閒話第260章 ,打發(二)第495章 ,憂喜(十五)第318章 ,配合(八)第522章 ,紛亂(二十二)第431章 ,反目(三)第536章 ,紛亂(三十六)第430章 ,反目(二)第92章 ,看管第398章 ,糾結(八)第66章 ,進京第617章 ,舔犢(七)第53章 ,劍指第118章 ,外宅(一)第39章 ,裝病第271章 ,思慮(二)第131章 ,伏筆第111章 ,班師第633章 ,舔犢(二十三)第525章 ,紛亂(二十五)第495章 ,憂喜(十五)第179章 ,船上(一)第579章 ,溫情(十四)第530章 ,紛亂(三十)第42章 ,洞悉第37章 ,回請第472章 ,夕拾(四)第92章 ,看管第434章 ,度日(三)第515章 ,紛亂(十五)第248章 ,寄居(八)第221章 ,認親(一)第355章 ,開演(十九)第594章 ,回來(四)第499章 ,憂喜(十九)第153章 ,送行(三)第633章 ,舔犢(二十三)第461章 ,朝花(三)第324章 ,離開(二)第529章 ,紛亂(二十九)第372章 ,反正(十四)第538章 ,紛亂(三十八)第392章 ,糾結(二)第523章 ,紛亂(二十三)第441章 ,重圓(五)第145章 ,胡姬第276章 ,思慮(七)第510章 ,紛亂(十)第284章 ,郡主(一)第19章 ,遊玩(下)第158章 ,毒計第589章 ,變幻(四)第221章 ,認親(一)第83章 ,嫌隙第357章 ,嬉樂(二)第446章 ,重圓(十)第233章 ,貼心(一)第296章 ,談論(三)第311章 ,配合(一)第179章 ,船上(一)第334章 ,亂雲(八)第476章 ,夕拾(八)第269章 ,操心(三)第41章 ,逢迎第210章 ,要情第462章 ,朝花(四)第84章 ,作客第171章 ,瑣事第619章 ,舔犢(九)第655章 ,雲涌(十五)第593章 ,回來(三)第70章 ,丟信第156章 ,疑心第544章 ,治家(六)第388章 ,撥亂(十六)第163章 ,整頓(一)第311章 ,配合(一)第570章 ,溫情(五)第92章 ,看管第645章 ,雲涌(五)第431章 ,反目(三)第182章 ,住店(二)第69章 ,蕭牆第580章 ,溫情(十五)第391章 ,糾結(一)第87章 ,意外第390章 ,撥亂(十八)第516章 ,紛亂(十六)第411章 ,遊玩(二)第466章 ,朝花(八)第367章 ,反正(九)第97章 ,夜遊第662章 ,今生(一)
第494章 ,憂喜(十四)第502章 ,紛亂(二)第124章 ,客人(一)第163章 ,整頓(一)第603章 ,回來(十三)第587章 ,變幻(二)第11章 ,閒話第260章 ,打發(二)第495章 ,憂喜(十五)第318章 ,配合(八)第522章 ,紛亂(二十二)第431章 ,反目(三)第536章 ,紛亂(三十六)第430章 ,反目(二)第92章 ,看管第398章 ,糾結(八)第66章 ,進京第617章 ,舔犢(七)第53章 ,劍指第118章 ,外宅(一)第39章 ,裝病第271章 ,思慮(二)第131章 ,伏筆第111章 ,班師第633章 ,舔犢(二十三)第525章 ,紛亂(二十五)第495章 ,憂喜(十五)第179章 ,船上(一)第579章 ,溫情(十四)第530章 ,紛亂(三十)第42章 ,洞悉第37章 ,回請第472章 ,夕拾(四)第92章 ,看管第434章 ,度日(三)第515章 ,紛亂(十五)第248章 ,寄居(八)第221章 ,認親(一)第355章 ,開演(十九)第594章 ,回來(四)第499章 ,憂喜(十九)第153章 ,送行(三)第633章 ,舔犢(二十三)第461章 ,朝花(三)第324章 ,離開(二)第529章 ,紛亂(二十九)第372章 ,反正(十四)第538章 ,紛亂(三十八)第392章 ,糾結(二)第523章 ,紛亂(二十三)第441章 ,重圓(五)第145章 ,胡姬第276章 ,思慮(七)第510章 ,紛亂(十)第284章 ,郡主(一)第19章 ,遊玩(下)第158章 ,毒計第589章 ,變幻(四)第221章 ,認親(一)第83章 ,嫌隙第357章 ,嬉樂(二)第446章 ,重圓(十)第233章 ,貼心(一)第296章 ,談論(三)第311章 ,配合(一)第179章 ,船上(一)第334章 ,亂雲(八)第476章 ,夕拾(八)第269章 ,操心(三)第41章 ,逢迎第210章 ,要情第462章 ,朝花(四)第84章 ,作客第171章 ,瑣事第619章 ,舔犢(九)第655章 ,雲涌(十五)第593章 ,回來(三)第70章 ,丟信第156章 ,疑心第544章 ,治家(六)第388章 ,撥亂(十六)第163章 ,整頓(一)第311章 ,配合(一)第570章 ,溫情(五)第92章 ,看管第645章 ,雲涌(五)第431章 ,反目(三)第182章 ,住店(二)第69章 ,蕭牆第580章 ,溫情(十五)第391章 ,糾結(一)第87章 ,意外第390章 ,撥亂(十八)第516章 ,紛亂(十六)第411章 ,遊玩(二)第466章 ,朝花(八)第367章 ,反正(九)第97章 ,夜遊第662章 ,今生(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南京市| 阿鲁科尔沁旗| 腾冲县| 安仁县| 温州市| 泸定县| 赞皇县| 沅江市| 佛学| 隆安县| 阜南县| 延长县| 黑山县| 石阡县| 策勒县| 鹤壁市| 富平县| 四平市| 松江区| 巫山县| 太原市| 游戏| 安远县| 临夏县| 恩施市| 西林县| 岗巴县| 偏关县| 新宁县| 石城县| 麦盖提县| 集安市| 台湾省| 客服| 泾川县| 吴堡县| 通渭县| 乐业县| 定远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