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4章 神奇的8月27日(上)

今天是1900年8月27日,一早。

北京各國總理衙門對外通電,中意雙方共同宣佈,中意簽署停戰條約,即《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具體內容並不對外公開,不過各國總理衙門發言人辜鴻銘說從現在開始,意大利人可以持有證明,在中國暢通無阻,中國人隨時隨刻歡迎意大利人的到來,意大利人在中國做生意不需要繳納特別的稅,並且開設中意友好經濟專區,用於意大利在華做貿易。

意大利與中國清政府私自簽訂的諒解備忘錄在八國聯軍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隨後的合同版本被秘密流傳出來,各國紛紛表示對意大利的憤慨——你丫又一次背叛大家!

但就意大利本身來說他們也佔了非常大的便宜,只出動了一支軍樂隊就獲得132萬銀子撫卹金和20萬兩銀子大使館修繕費,更重要的是獲得了一塊租界,意大利人不同意纔怪!如果意大利人知道在另一個時空歷史上意大利曾經輕易獲取多麼大的利益,就不會這麼快高興了……

中意停戰條約即《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的對外公佈成爲清政府在外交上的一個奇蹟,而電文一公開,不但震驚了其他國家,也同樣給曹躍的執政帶來了極大的威懾力。

湖北漢陽,湖廣總督府內,張之洞驚愕得將手中的茶壺跌落在地上,他大叫道:“什麼?停戰了?意大利停戰了?”

幕僚樑鼎芬端著電文說道:“是,意大利和我國停戰了,前所未見啊。”

另一幕僚陳衍說道:“怕是曹中堂簽了不少賣國條約吧?否則條約爲何不公開?”他握拳義憤填膺道:“此等賣國條約卻不說出來,當真以爲中國人都是傻子?”

張之洞反倒搖了搖頭笑道:“叔伊不要動怒,在我看來這次外交卻是一個勝利,畢竟我中國打不起列強諸國,太后向十三國宣戰,著實愚蠢之至。她能挑動戰爭,卻不能終結戰爭,禍國殃民實不可取。曹中堂所做,無非是將列強拆開,瓦解其聯盟,減少損失罷了。曹中堂必定知道,中國必敗,我大清必定喪權辱國,他不過是將此損失減少到最小罷了。”

樑鼎芬道:“香帥,依您所見,曹中堂下一步會不會對付我們?我聽說山東巡撫袁世凱被晉升爲刑部尚書了,屬於破格提拔,連升兩級。世人皆知袁世凱與皇帝陛下有仇,袁世凱入京必死無疑啊。”

張之洞道:“袁世凱咎由自取而已,他當初答應陛下,而後出賣陛下,反覆無常小人。”

樑鼎芬笑道:“他雖反覆無常,但卻是能吏。”

“是啊。”張之洞道,“袁世凱爲人雖狡詐,但爲官能幹,造福百姓,卻是一名好官。只可惜……陛下復位了,偏偏幫助陛下的還是曹躍曹中堂。”

樑鼎芬道:“香帥,自朝廷宣佈著袁世凱升任刑部尚書,卻不見袁世凱迴應。”

“遲早。”張之洞道,“袁世凱若不迴應,戰爭一旦結束,他便爲反賊一個,介時天下共同討伐。”

陳衍說道:“袁世凱會反否?”

樑鼎芬道:“袁世凱作用一省尚且受到掣肘,豈能與朝廷大軍相抗衡?”

張之洞道:“袁世凱這幾天必定會赴任,若爲刑部尚書,尚有一線生機,若謀反則株連九族,若辭官回家,以我歷任大清皇帝的習慣,必定會秋後算賬。”

樑鼎芬道:“我湖廣將如何?”

張之洞想了想說:“發去賀電,表述順服朝廷,各地奏摺送去。”

真說著,與張之洞一項有矛盾的湖北巡撫于蔭霖來了,兩人表面友好,但私下交情卻很差。張之洞屬於清流領袖之一,不過卻不屬於帝黨一派,卻也不完全屬於後黨一派,而於蔭霖乃後黨地方骨幹,反對一切新政,反對一切西方新法,所以維新變法在湖北只有武漢三鎮因張之洞的支持而成型,其他地方皆未成形。

沒想到于蔭霖來到湖廣總督府,衆人連忙迎接,于蔭霖搖頭嘆氣道:“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曹躍立下奇功,中堂位置坐得更穩了。”

“這有何不好?”張之洞反問。

于蔭霖冷笑道:“他二十幾歲年紀便做了中堂,將來你我故去之後,還有誰能掣肘與他?到那時怕是整個大清都是他的了,說句難聽的話,便是他謀反,介時將無人反對啊。”

張之洞道:“於大人危言聳聽了危言聳聽了。”

“我不是嚇唬你。”于蔭霖急道,“連袁世凱都赴京了!”

“什麼?”張之洞驚訝道,“什麼時候的事兒?”

“就在剛剛,袁世凱通電接受刑部尚書,即可赴京,祈請將山東軍政大權交予下任巡撫。”于蔭霖道,“莫非張大人不知道?”

樑鼎芬紅著臉說:“剛剛著急,沒等下一條通電。”

于蔭霖道:“這幾天通電必定會繁多,張大人還是派人時時盯著電報局纔好。”

中國清政府與意大利簽訂停戰條約看似一件小事,但卻引起了國內外的極大轟動,各國政府競相討論之外,國內各個勢力也在討論。尤其是心情複雜的袁世凱,朝廷發來電報,升任他做刑部尚書的聖旨已經傳給他幾天了,他既不拒絕也不接受,他在等待形式。

但實際上他在心存僥倖,如果太后能重新出山,那麼他就安全了。袁世凱這些天從來沒有這麼期望慈禧太后重掌大權,但他明白,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幫助光緒的是曹躍,是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曹躍,而不是翁同龢,更不是書生意氣的康有爲和譚嗣同等人。這就是爲什麼自古以來將軍造反,文人護國的道理,因爲文人造反不成功,文人太理想化,事事想當然爾,豈能成功。爲什麼自宋以來皇帝重文抑武,目的就是防止實用主義的軍人掌握大權,皇帝們寧可讓讀聖賢書理想主義氾濫的書生掌權誤國,也不願意軍人掌權。

曹躍兵變,豈能說說而已,必定雷厲風行嚴控慈禧——或者說,慈禧這輩子,是沒有指望了。

袁世凱心內矛盾重重,他的手下也心思各異,袁世凱明顯感覺到了下屬們的反常表現。許多人心裡面開始煩躁起來,蠢蠢欲動。人們紛紛猜測,袁世凱到底怎麼想,到底能不能扭轉局勢。可大勢所趨,袁世凱想要擺脫被控制的局面,要麼忍辱負重,要麼反叛!

反叛?

袁世凱還沒有這個膽量,在與左右幕僚徐世昌和王士珍商量之後,袁世凱決定忍辱負重,接受命運,暫時將武衛右軍和山東交出來。隨後袁世凱恢復電報,聲明這幾天因爲重病臥牀在家,妻子爲了讓自己安心養病,故而瞞住了電報,如今才接到如此消息,趕緊回電願意接受朝廷安排,感謝曹中堂的提攜,他立即啓程趕赴北京,接受新的職務。

曹躍接到電報之後哈哈大笑,對王宇說道:“這袁世凱終於看清形勢了。”

王宇道:“當立即取得山東。”

曹躍問:“怎麼取山東,由誰來做山東巡撫?”

王宇說道:“山東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袁世凱在山東留有兩萬多武衛右軍,彈藥充足,這支部隊絕對要掌控在手。所以讓聶嘉帶領右路軍立即從天津趕往山東濟南,接受武衛右軍,整編武衛右軍。”

“你的意思是讓聶嘉做山東巡撫?”曹躍皺眉道。

王宇說:“主公,我知道你不希望手下將軍參與地方政事,以免出現新的軍閥。然而此時此刻,不得不爲之。”

曹躍道:“軍政大權坐擁在手,許多人不想做軍閥都不行咯,權宜之計,時候所有將軍都不得擔任地方職務。”

王宇笑道:“主公將來如何應對?”

“建立統一國防軍。”曹躍肯定地說道,“地方政府絕對不能擁有兵權,一旦地方掌握兵權,距離國家分裂不遠矣。”

何順聽完曹躍的話之後,默不作聲,隨後找到陳信說道:“陳將軍,我透露給你一個消息。”

“您說。”陳信道。

“我哥打算整編全隊。”

陳信笑道:“這也不是什麼新消息了,依著主公的性格,絕不允許軍權掌控在其他人手中,建立統一軍隊勢在必行。”

“你看出來了?”何順笑道,“果然聰明。”

陳信一臉黑線道:“不少人都看出來了吧?”

“他們沒你聰明。”何順道,“你猜猜我找你做什麼?”

陳信嘆了口氣,說道:“還不是關於將來軍隊整編的事兒,不過軍隊整編的事兒是叢晨叢將軍來管,不歸我管啊。”

何順道:“可你是保皇黨的啊。”陳信頓時說不出來話了,只能苦笑起來,還真是上了賊船的感覺,何順又道:“我哥說,將來要成立國防軍,不過我們覺得應該成立皇家陸軍皇家海軍。”

陳信瞇著眼睛想了一會兒,道:“怕是那個時候,就沒大清了吧。”

何順捏了捏手指頭笑道:“只要有我哥在,就有中國在,大清將會成爲一段中國歷史!”

第576章 平叛(一)第836章 帝國七年第267章 郝豹子奉子成婚第19章 心黑手辣第209章 與袍哥發生衝突第237章 京師風雲(三)第137章 落後的中國金融業第306章 清廷的花邊醜聞第691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五)第170章 絕命毒師第210章 活活氣死第748章 曹躍與光緒第333章 曹躍再勤王(一)第809章 逼迫光緒退位(下)第619章 被凍死的英軍部隊第404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一)第228章 耿直的小捕快第784章 新聞會(上)第587章 老家來人第748章 曹躍與光緒第75章 曹躍練兵(上)第551章 狀元辭官第348章 激戰李尼維支聯隊(一)第618章 神的懲罰第418章 血戰佩圖霍夫聯隊(四)第104章 支持守舊派第595章 萬歲事件第49章 定邊之戰(一)第324章 曹清漸行漸遠第283章 陝西武備學堂第三期第159章 鎮西北(六)第747章 冉東的抱怨第397章 血戰通州第555章 大太監徐雁(下)第650章 你猜第343章 西摩爾的利用價值第243章 西北大亂第827章 在曹躍面前東林黨沒用第558章 兵部改革第494章 再度攻破德軍外圍防線第391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七)第771章 接觸第269章 我打算和文綺……第807章 逼迫光緒退位(上)第798章 收復臺灣第345章 各懷詭異第587章 老家來人第830章 俄國妖孽拉斯普jing第781章 炮擊東京第462章 穿“孝服”第468章 無線電遙控技術第506章 交通事故後遺癥第247章 暴民暴行第598章 大熊變熊大第399章 通州城破第442章 袁世凱之死第120章 秋後算賬第311章 曹躍勤王第102章 帝黨後黨之爭(下)第304章 慈禧算個甚第641章 再戰英軍(七)第89章 軍陣表演(三)第219章 西北聯合武裝力量聯盟第422章 阻止光緒微服私訪第498章 誥命夫人陶悅第571章 反曹大計可成第20章 我曹二郎永不負兄弟第527章 打狗第674章 遼陽戰役開始第819章 曹躍對帝國的控制第420章 中日終於停戰了第777章 中日海軍大戰第673章 血軍枕戈待旦第288章 孫家兄弟第378章 銀子太少第811章 來自家庭的支持第799章 留給曹躍的棘手問題第836章 帝國七年第730章 十月的南方小鎮(一)第299章 前上海灘大姐頭陶悅第99章 美人劫第804章 總結反思第777章 中日海軍大戰第132章 陝西武備學堂考試(二)第98章 死不背叛曹二哥第626章 替罪羊第401章 八國聯軍被困通州第109章 軍閥八大處與備軍第729章 臨陣換帥第619章 被凍死的英軍部隊第719章 接待英國外交官第145章 收陝北(八)第822章 庫頁島的問題第379章 敲洋鬼子竹槓第626章 替罪羊第675章 英國人的新態度第59章 保護百姓第330章 500萬英鎊的重託第57章 功高蓋主惹人恨第287章 曹躍賺了多少銀子
第576章 平叛(一)第836章 帝國七年第267章 郝豹子奉子成婚第19章 心黑手辣第209章 與袍哥發生衝突第237章 京師風雲(三)第137章 落後的中國金融業第306章 清廷的花邊醜聞第691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五)第170章 絕命毒師第210章 活活氣死第748章 曹躍與光緒第333章 曹躍再勤王(一)第809章 逼迫光緒退位(下)第619章 被凍死的英軍部隊第404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一)第228章 耿直的小捕快第784章 新聞會(上)第587章 老家來人第748章 曹躍與光緒第75章 曹躍練兵(上)第551章 狀元辭官第348章 激戰李尼維支聯隊(一)第618章 神的懲罰第418章 血戰佩圖霍夫聯隊(四)第104章 支持守舊派第595章 萬歲事件第49章 定邊之戰(一)第324章 曹清漸行漸遠第283章 陝西武備學堂第三期第159章 鎮西北(六)第747章 冉東的抱怨第397章 血戰通州第555章 大太監徐雁(下)第650章 你猜第343章 西摩爾的利用價值第243章 西北大亂第827章 在曹躍面前東林黨沒用第558章 兵部改革第494章 再度攻破德軍外圍防線第391章 右路軍奇襲天津(七)第771章 接觸第269章 我打算和文綺……第807章 逼迫光緒退位(上)第798章 收復臺灣第345章 各懷詭異第587章 老家來人第830章 俄國妖孽拉斯普jing第781章 炮擊東京第462章 穿“孝服”第468章 無線電遙控技術第506章 交通事故後遺癥第247章 暴民暴行第598章 大熊變熊大第399章 通州城破第442章 袁世凱之死第120章 秋後算賬第311章 曹躍勤王第102章 帝黨後黨之爭(下)第304章 慈禧算個甚第641章 再戰英軍(七)第89章 軍陣表演(三)第219章 西北聯合武裝力量聯盟第422章 阻止光緒微服私訪第498章 誥命夫人陶悅第571章 反曹大計可成第20章 我曹二郎永不負兄弟第527章 打狗第674章 遼陽戰役開始第819章 曹躍對帝國的控制第420章 中日終於停戰了第777章 中日海軍大戰第673章 血軍枕戈待旦第288章 孫家兄弟第378章 銀子太少第811章 來自家庭的支持第799章 留給曹躍的棘手問題第836章 帝國七年第730章 十月的南方小鎮(一)第299章 前上海灘大姐頭陶悅第99章 美人劫第804章 總結反思第777章 中日海軍大戰第132章 陝西武備學堂考試(二)第98章 死不背叛曹二哥第626章 替罪羊第401章 八國聯軍被困通州第109章 軍閥八大處與備軍第729章 臨陣換帥第619章 被凍死的英軍部隊第719章 接待英國外交官第145章 收陝北(八)第822章 庫頁島的問題第379章 敲洋鬼子竹槓第626章 替罪羊第675章 英國人的新態度第59章 保護百姓第330章 500萬英鎊的重託第57章 功高蓋主惹人恨第287章 曹躍賺了多少銀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鄢陵县| 九龙城区| 甘南县| 上虞市| 罗源县| 水富县| 万安县| 峨山| 漳浦县| 达孜县| 莆田市| 沂水县| 贡觉县| 化隆| 定边县| 贵南县| 普安县| 三明市| 新营市| 辽源市| 衡阳市| 龙陵县| 荥经县| 博罗县| 滦南县| 五原县| 探索| 柘城县| 浦城县| 新干县| 奎屯市| 确山县| 延吉市| 平阴县| 香格里拉县| 镇巴县| 南城县| 青海省| 青海省|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