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4章 要命的茶

第314章 要命的茶

怎麼能不用,誰能不用呢!房玄齡看著杜如晦的姿態,卻也只能嘆息。

李泰弄出來的糧票,從自己私底下使用到現在真正走到檯面,可謂是一發不可收拾。

一開始大家都略帶著幾分懷疑,但用得多了只覺這糧票的方便。

尤其對國家來說,進行某些大面額的物資交易時,有了李泰的糧票那使用起來,至少比相互直接物資進行交易要方便多了。

但對朝廷而言,這種貨幣鑄造權在一個藩王手中,自己拿不到手,就很頭疼了!

當然也不是拿不到手,簡單的說,如果朝廷有要拿,那魏王直接果斷的交出去,並且馬上表示這糧票之權已經全部上交給了朝廷,反正不關他魏王府有半分關係。

問題是朝廷那麼多大臣,誰不知道沒有魏王背書,這糧票也不過只是廢紙而已。

可這東西只要在魏王手中,那就是魏王雖不在朝堂,卻依舊有影響朝廷甚至天下的能力。

所以,實際上這些貞觀重臣對李泰其實挺頭疼的。

說到底還是李泰不是儲君,但卻通過自己的能力明晃晃的編制了一張影響天下的網。

此刻遠在西海郡薛仁貴一如往昔的鍛鍊學府兵,七八月份幾乎是冰雪來臨前的最後時節,等到這一段時間過了,怕就是要進入到冬季的雪天了。

雖然是種植牲畜吃的草,而不是人吃的稻穀小麥,所以讓這時代的人看起來有點蠢。

李靖面對李泰送過來的信件搖了搖頭,面對李泰的詢問李靖思索一番,還是給與了回答。

與之相比,李靖倒對醫療營弄出軍團天賦更加的感興趣,

“老夫都一把年紀了,難道還要去學習醫術不成?算了,去就去吧,畢竟天下哪裡有老夫弄不出來的軍團天賦!”

所以等春夏季,青藏高原上因爲雪山融水產生的湖泊可謂是一個接著一個,讓整個青藏高原並不缺水,而這也讓王玄策的計劃擁有了基礎。

但就現實意義來說,這件事的成功,足以讓遊牧民族不再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

但這裡面有一個隱性的條件,那就是伙食能跟得上。

畢竟這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有人真鑄造與人等重的甲冑呢,正常的大唐明光鎧六七十斤也就頂天了。

“也就現在熱鬧,等到進入到冬季後,整個西海郡怕是又只剩下我們了!”王玄策道。

“自適應天賦理論上能承受與身體等重甲冑而不會受到影響,你若有錢則可以一試。”

因爲這一年時間,王玄策也逐漸把草種體系爲根基的畜牧也開始弄起來了。

正因爲見到這種可能在自己的手中有極大實現可能,這讓王玄策與周圍異族間的關係變得極其的友善。

更重要得是,不是以遊牧民族的方式實現,而是按照李泰所說的,以農耕形式去畜牧邊疆,這所帶來的意義,卻是截然不同的。

當這些羌族的本地部落嚐到了茶之後,那就完全不一樣了,對他們來說這就是必需品。

一是醫療營能不能弄出軍團天賦,二是自適應天賦的軍隊最適合怎麼樣的裝備。

因爲這些人在王玄策的眼中已經不再是不能被華夏文明所同化的異族了,而是看著他們有些像是那些在華夏南邊地區生活的蠻人,能被華夏體系所吸納的蠻人。

畢竟你不能指望吃糠喝稀,然後讓士卒穿著這般重鎧與人搏殺,怕剛剛把這甲冑穿上去,身體就支撐不住塌下來了。

我感覺學府兵們都有些長膘了,當初在長安都沒這麼好的伙食啊!”

自己有了專門打造甲冑的權利,那自然是要專門給自己的士卒弄出最適合他們的甲冑。

他不但讓他們把部落中青壯留下來幫忙,跟他們交換的物資也公正,最重要得是還有茶這對異族來說的極品物資!

與當地遊牧民族最大的區別是,王玄策在春夏季節時,會大面積的種植牧草,當然相對來說更準確的是播撒牧草種子,讓牧草種植在這田野裡面瘋狂生長。

更不要說大唐在七世紀絕對算得上是世界燈塔,此刻更能讓他們沐浴在文明光輝中。

可以說,自從來到了青藏高原,一開始還是有幾分水土不服,而醫療營開出來的藥方居然是多喝茶水後,茶這種東西就徹底成了駐紮在西海郡的駐軍的必備品了。

薛仁貴看著這一支精銳在自己的手中誕生,還是很自豪的!

但王玄策對那些對待大唐友好的羌族部落,時不時的送一些茶餅表達親善。

畢竟李泰是來自現代的,研究甲冑第一個想得自然是人體工程學穿著最舒服的甲冑。

王玄策憑藉著自己快速掌握各種地方語言的能力,以及打敗雄象,阻止吐蕃北進的威望,足以讓這些當地的部落信服。

說實話,青海這邊光照充足,日照強烈;冬寒夏涼,暖季短暫,冷季漫長,雨量偏少,雨熱同季,跟幽州那邊的天氣完全不一樣。

在李泰的定位中,茶葉就是學府兵的常備物資,主要是茶餅這種東西容易保存,使用方便,在沒辦法供應蔬菜的情況下,茶餅就是非常不錯的替代產品。

提一筆也只是表示,自適應的軍隊對裝備的上限很高,你就無須擔心,哪怕鑄造出明光鎧來也足夠了!

正如此,這段時間的薛仁貴相當努力,學府兵們先經過救援諾曷鉢,又殺敗雄象精銳,到底是已經成長起來。

畢竟自己養活一個牧場這對應的技術人才都有些捉襟見肘了,想在整個青海傳播,說實話,到底需要多少的人才,反正王玄策自己也不清楚,所以就算想主動推動也是有心無力。

而肉磚配茶葉,就是李泰給自己預備役的基本配置,只要背上十斤炒麪,六斤肉磚,四斤茶葉,基本能讓任何一名學府兵脫離補給戰鬥三十天到四十天,有水就不用擔心補給。

畢竟大唐不怕這些異族建立城池,怕得就是他們居無定所的逐水而居。

當週圍的遊牧民族在自己等人的教化下,真的能修建起城牆,開墾起牧場,讓它們不再追逐水草而居,這對華夏對異族的教化幾乎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這裡的伙食以經營牧場爲主,所以吃得也是牛羊,而這東西吃多了燥熱,油膩、不易消化,這就需要茶葉來進行消化。

王玄策還沒推動這件事,主要是因爲這技術需要朝廷同意要不要傳播出去。

薛仁貴看著西海郡熱鬧的景象,開口道,“這裡越來越是熱鬧了。”

更重要得是,當地乃是苦寒之地,土鹹水澀,茶可以幫助代謝水中的有害成分。

而等到帶著學府兵來到這裡,便薛仁貴便見到這西海郡的熱鬧。

李靖隔天便是來到兵部,通過兵部體系以公文形式把李泰對軍事上的疑問解釋給李泰。

當然,最重要得是這裡的牛基本上都是成批量的出事故,自己不吃那就浪費了啊!

“除了牛肉和羊肉,就沒有點別的東西嗎?”薛仁貴摸了摸下巴,道,

“不是吃煮牛肉,就是吃烤牛肉,不是吃煮羊肉,就是吃烤羊肉,真不是人待的。

而李承幹身爲儲君,沒有展露出與李泰媲美的能力也就算了,幾次動作反而有扣分嫌疑。

所以,李靖對裝備等重甲冑的自適應軍隊根本就沒有什麼興趣。

同時當地可以吃的東西也太單一了,吃多了會讓人萎靡不振,有了茶作爲補充王玄策纔在這地方安心的待下來。

“今天吃什麼?”薛仁貴想到去年冬日訓練的場景也忍不住哆嗦,便對王玄策道。

以前沒有茶水,渾渾噩噩過日子就過日子,但現在沒茶水,那真是會死人的!

但現實是,茶這種東西就算是王玄策也不是很多,王玄策通知杜楚客送後勤時,便讓杜楚客多送些茶跟米粉過來就好,反而倒是肉磚,不需要送過來了。

但周圍部落見到大唐的牛馬在大非川裡面放牧,每年也不見這些牛羊遷徙,居然依舊生長得膘肥體壯,甚至過了冬都不見這些牛馬掉膘,這誰不好奇!

紛紛開始主動的探尋起這裡面的秘密來,畢竟對他們來說,這可是了不得的技術啊!

畢竟現在聖人還春秋正盛,暫時來說還不需要擔心這問題,畢竟聖人比自己更頭疼。

當然另外一點便是,就算自己想要傳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自己還缺少人才。

甚至王玄策也是自己剛剛驗證出來,這條路能在這青藏高原上生存下來,所以還沒有主動去推動這一件事。

別嫡長子跟二子的資質與能力相差這麼大啊,這讓我們這些朝中重臣想堅定不移擁護嫡長子制度也很艱難啊!

不過不管怎麼說,隨著這錢糧送到,朝廷也很快便安排了那些匠人向洛陽而去。

然後跟當地遊牧民族那種追逐水草而居,吃完一處水草便去下一處水草並不一樣,王玄策會定期收割種植出來的牧草,建立供給牲畜休息的屋社,收集牲畜糞便煤炭爲過冬做準備。

而王玄策自己來到高原上生活後,發現魏王是真英明,在這裡生活沒茶是真不行。

真有能穿著自適應等重甲冑的精銳,單是他們吃的東西,怕就能夠養一支精銳了。

更重要得是,這些以吐谷渾族爲首的各種羌族,也都願意接受與大唐的交易交流。

茶這種東西,對邊疆地區的人來說,實在是太具有吸引力了。

這就是當初李靖從正面把吐谷渾打敗,然後王玄策又帶學府兵去一一拜訪他們的作用了。

西海郡在入冬前,周圍部落全部都過來這邊交換物資了。

不過,他們見李世民都沒有表態什麼,那自己也不敢多說,把當下的事做好。

這樣的情況下,弱者接受強者的文明本身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畢竟自己已經退休了,再跟魏王有私下裡往來卻是不好,還是公事公辦才得體。

自從在這邊待久了,朝廷的禁牛令在這裡幾乎沒有作用。

總之在冬天到來前,會盡可能做好讓牲畜過冬的準備,甚至讓牲畜在冬天除了不能外出奔跑以外,說不定還能讓牲畜待在屋子裡繼續長膘,這是當地的遊牧民族所難以想象的。

而李泰也安排了田長耕,帶著魏王府的預備役前往青海地區補充戰損。

所以自己第一年對這氣候還有幾分不瞭解,沒想到天居然冷得這般快,導致牲畜折損不少,但在第二年,王玄策便適應過來了。

王玄策沒想到,這步是由自己來完成的。

但這時代壓根就沒誰是研究人體工程學的,這樣情況下,自己只能問問李靖,到底什麼樣的甲冑最對自適應的部隊來說最適合。

如果是換了現代這種平均溫度較低,根本沒有什麼雪山融水,王玄策的計劃想要把種子計劃順利的執行下來,這難度怕是難得驚人。

只不過在經過長安時,讓田長耕送了一封信給李靖,就單純想問問李靖兩個問題。

“是吃煮牛肉還是煮羊肉?”王玄策看著薛仁貴詢問道。

當初沒見過也沒什麼太多要求,畢竟都沒有自己還能說什麼。

甚至朝廷重臣中也有人心懷埋怨,你們老李家產子能不能靠譜點。

在王玄策思索時,薛仁貴回來了。

但無論怎麼,至少隨著這個種植計劃的順利落地,至少王玄策證明李泰的想法是能在這邊實現的。

說實話,王玄策這樣的方式也是遇到了好時候,那就是地球的平均溫度頗高。

當然,李靖所說與人等重的甲冑,依靠自適應能夠快速的適應並不是胡話。

說實話,對李靖來說,這話也不過只是個玩笑而已。

因爲這裡的牛都是牧牛就沒耕牛的,吃了也就吃了,朝廷的法令也管不到這邊來。

這就讓這些重臣感覺到心煩了。

“你也別得意,也就這些天周圍部族願意用牲畜交換生活資源才能讓學府兵敞開了吃。

真等到冬季,你們能每天喝上一羊湯,怕就美死了!”

王玄策看著薛仁貴吃膩了的樣子吐槽了一句,這也就是在這裡,若是在長安,就算是達官貴人也未必能這麼吃啊!

薛仁貴聽到王玄策的話笑了笑,不過神色卻嚴肅起來,道,

“比較起吃肉,倒是茶有送來嗎?沒這東西,在這地真是一天都活不下去啊!”

“聽杜別架說魏王在擴建茶園了,我想應該快了吧!”王玄策也不確定的回答道。

不過魏王弄物資向來靠譜,既然杜別架說在弄了,那自己等人所需要的茶應該就多了吧!

(本章完)

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66章 重疾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20章 呂才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280章 閻家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251章 六鏡花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46章 收錢一貫第71章 漕運稅收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27章 曲轅犁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19章 製作手套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53章 捕魚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378章 新的標桿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80章 達成一致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321章 交稅第313章 糧票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100章 心黑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73章 銅牆鐵壁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對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154章 恥度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29章 圖書館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153章 囂張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50章 戰爭將起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296章 偶遇
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25章 五百文學費第66章 重疾第221章 觀風使至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20章 呂才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280章 閻家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251章 六鏡花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46章 收錢一貫第71章 漕運稅收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27章 曲轅犁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19章 製作手套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53章 捕魚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378章 新的標桿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80章 達成一致第426章 王真儒的精神天賦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308章 天下第一圍棋大會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321章 交稅第313章 糧票第355章 工匠考覈第184章 與幽州世家的交易第100章 心黑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73章 銅牆鐵壁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對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154章 恥度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29章 圖書館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153章 囂張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50章 戰爭將起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296章 偶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龙南县| 旬阳县| 泾川县| 永丰县| 安化县| 旬邑县| 吴桥县| 南溪县| 鄯善县| 扶风县| 荔浦县| 马公市| 新晃| 台前县| 三门县| 云安县| 聂荣县| 南阳市| 屏南县| 清河县| 庄浪县| 衢州市| 唐山市| 福泉市| 南安市| 西贡区| 宁化县| 镇原县| 盖州市| 平舆县| 广平县| 永平县| 大同市| 安陆市| 泽库县| 太和县| 邵东县| 内丘县| 新昌县|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