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4章 渡河,決戰(zhàn)

今天是正明三十九年的最後一天,臘月三十,也就是尋常百姓常說的大年夜,過了今晚,就會步入正明四十年。

在這個本應(yīng)該闔家歡樂的時間裡,來自大鄭的五十萬大軍卻不得不停留在苦寒的西北草原上,苦苦尋覓著叛賊蕭煜的身影。

中都軍營沿清河而立,旌旗蔽日,連營近五十里。此時正值寒冬臘月,青河已經(jīng)結(jié)冰,與平地坦途無異,倒是不虞有水患之災(zāi)。

過了青河就是漠北草原,蕭逆大軍藏身漠北草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但不知爲(wèi)何,徐林卻遲遲不肯下令,渡過青河,與蕭逆叛軍展開決戰(zhàn)。

中軍大帳。

一個個熊熊燃燒的火把將中軍大帳映照得亮如白晝。而大帳四角又各放置了四個碳盆,即便是隆冬時節(jié),大帳內(nèi)仍舊溫暖如春。

徐林高坐主位,中都諸將分成兩列依次而坐。

衆(zhòng)人的影子隨著火把上跳躍的火焰不斷變化著形狀,與帳中沉默的氣氛截然相反。

未曾披著白虎玄甲,而是披了一件標(biāo)準(zhǔn)大都督盔甲的徐林掃視其下諸將一週後,沉聲開口道:“東都傳來旨意,命本都務(wù)必在陛下大壽之前平定草原。”

坐在徐林左手邊第一位的閩行臉色有些難看,輕聲問道:“大都督,這是陛下的聖旨,還是李相的鈞旨?”

徐林面無表情道:“這些話,是陛下心中所想,但陛下卻不好親自說出口,只能是底下臣子爲(wèi)君分憂,自然是李相的鈞旨。”

閩行嘆息道:“自烏拉草場一戰(zhàn)後,蕭煜避我軍鋒芒,拒河而守,雖說青河結(jié)冰,看似已成平地坦途,但蕭煜軍中多道宗異人,青河之冰實則難以爲(wèi)據(jù)。如此情形下,蕭煜堅守不出,與我軍已成對峙之勢。而我大軍遠(yuǎn)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zhàn)速決,加之天寒地凍,年關(guān)已至,軍中人心浮動,致使士氣低落,銳氣漸失。形勢遠(yuǎn)非朝堂諸公所想那般一片大好。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拿下蕭煜,根本沒有可能。”

一名蓄著絡(luò)腮鬍子的都統(tǒng)站起來,大聲道:“大都督總領(lǐng)西北大軍,還用在意那些門外漢的瞎比劃?再說了,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叫……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帝陛下的命令都可以不受,還怕他一個內(nèi)閣首輔?”

說話之人名叫韓雄,出身西北本地豪族,自幼就愛舞槍弄棒,長大了依靠著家族餘蔭,謀了一個都尉的差事,這麼多年熬下來,也勉強升上了都統(tǒng),只是莽夫一個,想要再進一步卻是難上加難,方纔能說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已經(jīng)是很讓人驚奇了。

對於此等莽夫渾人所說的話,徐林也不好較真,只能是一笑置之。

看到韓雄還有繼續(xù)開口的意思,閩行只能解釋道:“韓都統(tǒng),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等到將不在外的時候,又該如何?若是大都督真的公然抗命,朝中御史則必定參奏大都督一個欺君罔上的罪名,你此話可是要置大都督於不忠不義之地。”

說到最後時,閩行已經(jīng)是聲色頗厲。

韓雄臉色微微發(fā)白,但卻仍自嘴硬嘟囔道;“反就反,看看人家北都大都督牧人起,做著土皇帝快活似神仙,同是鎮(zhèn)守一方的大都督,咱們大都督哪點比不過牧人起?何必受這些勞什子諸公的氣。”

嘭的一聲,閩行一拍身前案幾,將大帳中的火都震得微微搖晃了一下,雖然已經(jīng)大怒,卻仍舊是壓住了聲音斥道:“住口!還要不要你的小命了?”

雖說徐林經(jīng)營西北十幾年,但在根基上,還是比不上北都大都督牧人起,一些話中都諸將雖然心知肚明,卻不能如北都諸將那般付諸於口。

韓雄雖然莽撞,但此時回過神來,自知失言,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多說什麼。

閩行看到韓雄不再說話,語氣稍稍緩和,這才解釋道:“韓雄,你說大都督總領(lǐng)西北大軍軍權(quán)不假,說起軍力,咱西北大軍更是要超過東北大軍,可咱們西北卻比不得東北是爲(wèi)什麼?就是因爲(wèi)西北貧瘠,不產(chǎn)糧食,需要從江南調(diào)糧,而我們大軍的糧道恰恰就是掌握在東都諸公手中,只要斷了我們的糧道,我們中都二十三萬鐵騎就要斷糧,所以說大都督有自己的苦衷,不是不想,而是不能。這些你可懂了?”

韓雄悶悶點頭道:“懂了。”

一直默不作聲的徐林?jǐn)[了擺手,開口道:“這些都是旁枝末節(jié),我徐林如何,陛下心中自有計較,只是李相所言也並無錯處,如今咱們西出中都近千里,五十萬大軍的糧草供給,運送途中就要耗去一半,對於朝廷的負(fù)擔(dān)太大,戶部已經(jīng)支撐不了多久。”

帳中諸將均是沉默不言。

徐林望向一旁一襲寶藍(lán)色長衫的年輕男子問道:“暗衛(wèi)和天機閣還能出動多少修行者?”

藍(lán)衣公子回答道:“西北暗衛(wèi)已經(jīng)被打殘,不足百人之?dāng)?shù),至於天機閣,境況要稍好一些,還有二百餘人。加起來能有三百餘人。雖說數(shù)量上還勉強能看,但質(zhì)量上卻令人堪憂。”

徐林盯著案幾上的地圖,沉默了一會兒後開口道:“傳令下去,明日大軍開拔,渡河。”

令行禁止,軍令既然已出,就再無辯駁餘地。更何況諸將也沒有要辯駁的意思。

帳內(nèi)諸將齊齊從座位上站起,抱拳齊聲應(yīng)道:“諾!”

徐林嗯了一聲,擺擺手示意帳中衆(zhòng)將都退下,唯獨留下了閩行。

中都第一都督望著沉默不語的徐林,輕聲道:“大都督,如今與蕭煜展開決戰(zhàn),太過操切,雖說咱們難過,但好歹能過,可蕭煜大軍在漠北草原那塊不毛之地上,肯定更難過,只要再拖上一月,咱們就可不戰(zhàn)而勝。若是如今匆忙渡河,怕是有些不妥。”

徐林平靜道:“這些我自然知道,可東都諸公不知道,陛下也不知道。”

閩行苦笑不語。

徐林說道:“自古多少名將,沒有死在沙場上,卻死在了朝堂上,死在了那些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朝堂諸公手中,你我當(dāng)引以爲(wèi)戒。”

閩行沉重點頭。

徐林拍了拍這個堪稱心腹的嫡系,笑道:“道宗無非是在青河的冰面上做些手腳,以便蕭煜半渡而擊,這些東西我自然心中有數(shù)。當(dāng)年前秦皇帝率領(lǐng)百萬大軍,號稱投鞭斷流,我徐林這次也是親率五十萬大軍,而且蕭煜麾下也不是善水戰(zhàn)之南軍,一條青河豈能阻住我等?”

閩行眉宇間終於少了幾分憂慮。

徐林嘆息道:“此戰(zhàn),只許勝,不許敗,若敗,咱們永無翻身之地。”

青河對面,汗王近衛(wèi)中軍大帳。

汗王近衛(wèi)統(tǒng)領(lǐng)諸葛恭、汗王近衛(wèi)副統(tǒng)領(lǐng)多鐸、汗王近衛(wèi)副統(tǒng)領(lǐng)祿時行,三名蕭煜嫡系將領(lǐng)圍坐在帳中。

最上方的一張主位空懸。

說來有趣,祿時行雖然是副統(tǒng)領(lǐng),但卻代行主將之事,而諸葛恭這位統(tǒng)領(lǐng)則是行使監(jiān)軍之責(zé)。

祿時行望著遠(yuǎn)處青河對面隱約可見的連綿篝火,說道:“根據(jù)中都大軍那邊傳來的消息,徐林明日便要渡河,駙馬如今不在軍中,一切由我做主。咱們只要守住河岸一線,待到駙馬和道宗那邊應(yīng)聲而動,之後咱們是進是退,都有了很大回旋餘地。所以明日我們要做的就是,死戰(zhàn)不退!”

諸葛恭沒有說話。

多鐸則是開口問道:“要守住多久?”

祿時行從袖中拿出一柄袖珍飛劍,沉聲道:“駙馬軍令,務(wù)必守住三日!”

第63章 庶人劍,小賺,半步履霜第83章 棺材第53章 聖女第96章 對酒酌談第215章 錦繡江山第42章 天下震動第69章 十八伽藍(lán)第180章 完顏五王第228章 那年冬雪第86章 直上九重樓第8章 走了第186章 暗流第65章 說佛論道下第340章 劍宗傾覆第321章 圍城而戰(zhàn)(下)第290章 七星塔第132章 迴夢(下)第86章 青冥宮前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258章 三問第80章 劍宗三十六第81章 梳頭第87章 四面埋伏第83章 半個劍宗第59章 青水冢第14章 煉魂第348章 天罰雷刑(三)第356章 何謂道第119章 還魂第275章 兄妹(上)第133章 再去草原(三)第61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第33章 天魔相第37章 蕭玥的憶第16章 論道(三)第93章 叛逆第45章 一劍履霜第38章 又見三法第126章 同飲此杯第296章 江南江北,西北東北第348章 天罰雷刑(三)第253章 曾經(jīng)被支配的恐懼第223章 兵圍三面(二)第35章 心魔第232章 十萬弓弩第82章 一把新劍,兩把老劍第284章 鎮(zhèn)壓肅清,革新鼎故第202章 恍然隔世第50章 青衫鬼中王第55章 元神出遊第10章 巍巍中都第348章 天罰雷刑(三)第74章 撐傘第274章 國事家事第84章 夫妻二人,西北草原第105章 上山,遮天,金丹第81章 修行界便是俗世,三教九流第86章 劍陣第88章 若是我死了第10章 巍巍中都第61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第40章 酒樓裡的醉鬼第73章 天機榜第92章 善劍而隨緣第60章 戰(zhàn)畢第17章 論道(四)第305章 齊聚齊州(二)第154章 俗世人俗世事第102章 蕭煜有愧無愧人第58章 千年聖人出第123章 大內(nèi)供奉第233章 家事第357章 天子劍第197章 冷雨第103章 奔西嶺第95章 扶靈第144章 定風(fēng)波(五)第1章 天下之志第70章 不放棄,戰(zhàn)與逃第66章 真實的草原第7章 他年我爲(wèi)王第48章 劍閣(中)第44章 走出不一樣的路第72章 神仙第175章 馬修斯的驚歎(下)第164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147章 定風(fēng)波(八)第164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13章 看道典的人第255章 聽?wèi)虻男乃?/a>第339章 上陣父子第161章 家宴(上)第12章 夫人的馬賊第2章 從天落下的人第87章 二十年鑄劍,以山爲(wèi)鞘第144章 後手,無悔第150章 定風(fēng)波(十一)第217章 孫知化第73章 天機榜第276章 兄妹(中)
第63章 庶人劍,小賺,半步履霜第83章 棺材第53章 聖女第96章 對酒酌談第215章 錦繡江山第42章 天下震動第69章 十八伽藍(lán)第180章 完顏五王第228章 那年冬雪第86章 直上九重樓第8章 走了第186章 暗流第65章 說佛論道下第340章 劍宗傾覆第321章 圍城而戰(zhàn)(下)第290章 七星塔第132章 迴夢(下)第86章 青冥宮前第152章 故地重遊第258章 三問第80章 劍宗三十六第81章 梳頭第87章 四面埋伏第83章 半個劍宗第59章 青水冢第14章 煉魂第348章 天罰雷刑(三)第356章 何謂道第119章 還魂第275章 兄妹(上)第133章 再去草原(三)第61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第33章 天魔相第37章 蕭玥的憶第16章 論道(三)第93章 叛逆第45章 一劍履霜第38章 又見三法第126章 同飲此杯第296章 江南江北,西北東北第348章 天罰雷刑(三)第253章 曾經(jīng)被支配的恐懼第223章 兵圍三面(二)第35章 心魔第232章 十萬弓弩第82章 一把新劍,兩把老劍第284章 鎮(zhèn)壓肅清,革新鼎故第202章 恍然隔世第50章 青衫鬼中王第55章 元神出遊第10章 巍巍中都第348章 天罰雷刑(三)第74章 撐傘第274章 國事家事第84章 夫妻二人,西北草原第105章 上山,遮天,金丹第81章 修行界便是俗世,三教九流第86章 劍陣第88章 若是我死了第10章 巍巍中都第61章 說書人說大公子第40章 酒樓裡的醉鬼第73章 天機榜第92章 善劍而隨緣第60章 戰(zhàn)畢第17章 論道(四)第305章 齊聚齊州(二)第154章 俗世人俗世事第102章 蕭煜有愧無愧人第58章 千年聖人出第123章 大內(nèi)供奉第233章 家事第357章 天子劍第197章 冷雨第103章 奔西嶺第95章 扶靈第144章 定風(fēng)波(五)第1章 天下之志第70章 不放棄,戰(zhàn)與逃第66章 真實的草原第7章 他年我爲(wèi)王第48章 劍閣(中)第44章 走出不一樣的路第72章 神仙第175章 馬修斯的驚歎(下)第164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147章 定風(fēng)波(八)第164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13章 看道典的人第255章 聽?wèi)虻男乃?/a>第339章 上陣父子第161章 家宴(上)第12章 夫人的馬賊第2章 從天落下的人第87章 二十年鑄劍,以山爲(wèi)鞘第144章 後手,無悔第150章 定風(fēng)波(十一)第217章 孫知化第73章 天機榜第276章 兄妹(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赤峰市| 临邑县| 柳江县| 石屏县| 海南省| 长垣县| 桦川县| 德令哈市| 禄丰县| 梨树县| 黄石市| 金秀| 防城港市| 泸西县| 上杭县| 出国| 日照市| 高陵县| 扎兰屯市| 岳阳市| 东兰县| 连南| 界首市| 常德市| 江津市| 博白县| 黔东| 四子王旗| 紫云| 榕江县| 华池县| 陵水| 山阳县| 白水县| 达孜县| 赤壁市| 新田县| 沙洋县| 集贤县| 临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