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0章

第320章

平心而論,幽州的局面並不算太壞。

一來,是走之前做的安排起了作用,程普在漁陽,公孫範在涿郡,呂範在廣陽, 有文有武有託底,使得公孫珣最爲倚仗的基本盤,也就是加一塊足足有百萬人口的廣陽三郡並未受到真正的襲擾。

二來,自然是程普和高順的連戰(zhàn)連捷了,管他們什麼深層次經(jīng)濟原因,什麼天命野心,還有民族矛盾, 戰(zhàn)爭固然是所謂政治的延續(xù),卻也是政治矛盾最終的解決方案……打贏了仗, 什麼都好說。

不過,真正熟悉公孫珣的人卻明白,這位衛(wèi)將軍平淡的表現(xiàn)下面卻依舊是一種最爲出離的憤怒……因爲他可能是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到如此直接如此乾脆的背叛。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出於信任,公孫珣怎麼可能會將承德這個如此重要的塞外節(jié)點交給莫戶部?

或者反過來說,莫戶部如今的一切,除了承德城是公孫珣動員三郡民力、財力建起來的以外,這十餘年間莫戶部本身的擴張,從經(jīng)濟角度來說也是靠著安利號,從政治和軍事角度而言也是全靠著他公孫珣的庇護……

長久以來,公孫珣都是將莫戶部當(dāng)做自家豢養(yǎng)的家奴、獵犬之流來看的,而莫戶袧也是如此對公孫珣表態(tài)的,幽州人也都是如此看的。但如今,就是這隻用來守門的獵犬, 卻居然將自己防守的大門給據(jù)爲己有,甚至有可能要開門揖盜……是可忍孰不可忍?!

“君侯準備怎麼處置莫戶袧?”

隔了一日, 衆(zhòng)人再度上路,由於四面春耕正忙,外加此地人口甚密,而公孫珣一行人到底也算是到家了,所以不免速度放緩,而戲忠猶豫再三後也終究是忍不住多問了一句。“若他來,是要明正典刑嗎?”

“若如此,豈不是失信於人?”騎馬緩步前行的公孫珣面無表情,搖頭答道。“若他來,便將他拘在昌平,扶莫戶驢或者他未成年的兒子上位,並派人監(jiān)督承德……”

“不好說。”程普認真回覆道。“遼西烏桓雖然敗了三陣,但那是在塞內(nèi)城池之間,也只是皮肉之傷,若是在塞外他們根基附近傾巢而出,必然還能有兩三萬騎兵,但又不可能只有這麼多……”

“君侯!”

譬如說,果然如戲忠所言……莫戶袧親筆寫了一封言辭極爲卑怯的書信,卻還是沒有來昌平面謁公孫珣。

往後兩日,昌平恢復(fù)了寧靜,畢竟,公孫珣就是公孫珣,他一回來,所有人都恢復(fù)了信心,更何況這次叛亂本來就沒對幽州塞內(nèi)的核心地區(qū)造成什麼實質(zhì)打擊。

“君侯。”等公孫珣在衛(wèi)將軍府大堂上坐定以後,呂範立即將書信奉上。

“坐著說便可。”公孫珣一言便讓程普立即坐了回去。

坐在上首的公孫珣再度沉默了片刻,卻終於是緩緩點頭……所有人見狀都鬆了一口氣,他們最怕的就是公孫珣怒氣勃發(fā),非要立即出兵奪回承德。

“而一旦有了承德城和管子城在後面做支點,君侯便可以起大軍,併發(fā)信給塞外諸郡,還有遼東的老夫人,請他們從遼河向西出兵,您從遼西通道向北出兵,兩路齊出,光明正大去叩問柳城……屆時,烏桓人要麼召喚鮮卑援兵於城下決死一戰(zhàn),要麼便只能坐失城池,然後任我等處置了。”

“年前最多時,彼處除了我本部外,諸郡郡卒、各郡大族子弟、良家子皆有援助,還有呂長史所發(fā)的兩萬屯兵,合計三萬多人……不過,年後戰(zhàn)局僵持下來,大部分兵馬都已經(jīng)解散回去春耕,再加上高素卿去了盧龍塞,我那裡也不過是四千多人。”

“而管子城既下,君侯不妨讓高司馬守住管子城,你自己再親自引大軍從塞外往承德進軍,兩面夾擊承德,到時候不管是一戰(zhàn)也好,還是莫戶部主動降服也罷,承德城也可以從容復(fù)歸我手!這就是第二步。”

戲志才這話明顯是在勸自家主公不要意氣用事,但公孫珣卻避而不答,非只如此,旁邊的婁圭、韓當(dāng)也都沉默不語。

“德謀既然在漁陽監(jiān)視承德,誰在盧龍塞以作防衛(wèi)?”公孫珣開門見山,一刻不停,直接朝程普問起了軍事部署。

實際上,據(jù)探馬來報,說是莫戶袧本人一度來到燕山山脈下的邊牆處,其人猶豫了再三卻終究是在燕山下寫了這封信,然後轉(zhuǎn)身回到了承德。

“叛軍有多少人?”天時不可悖,公孫珣立即放棄了這個無解的問題。

“這便是六千人。”公孫珣依舊蹙眉。“說到底,還是春耕未完,不好大動干戈……是不是?”

“子伯這是萬全之策。”等婁圭說完,呂範立即出列表示了贊同。

故此,洛中突然間便已經(jīng)是一片劍拔弩張之勢了。

“君侯,雖然我意可以突襲管子城……但柳城的局面擺在那裡……還是子伯的計策最佳。”戲忠也無奈承認道。

“便是不算這些牆頭草,也須防著遼東烏桓。”身爲留守本地的首席大將,程普自然是有所準備。“道路隔絕這麼久,別的倒也罷了,我不信遼東烏桓首領(lǐng)蘇僕延沒有被丘力居說服,蘇僕延手裡應(yīng)該也有五六千騎兵。不過若論兵力,關(guān)鍵還在於鮮卑……軻比能漸漸有統(tǒng)一昔日中、東部鮮卑的局面,他手裡若沒有三萬騎那才叫自欺欺人。”

“很簡單。”婁圭再度躬身答道。“請君侯稍安勿躁,過二十日,春日忙碌結(jié)束,我們發(fā)四萬兵,一萬給程校尉,讓他頂在漁陽北面關(guān)口處,看住承德,然後君侯親自引大軍到盧龍塞,使高司馬引其中一萬兵出塞攻管子城……君侯屯兵在後,承德通道又被看住,僅憑烏桓人自己,是不敢輕易與君侯在管子城下決戰(zhàn)的,所以管子城輕易可下……這是第一步。”

不得不讓人慎重考慮。

“是。”呂範無奈主動應(yīng)聲。“但春耕後,若地方上配合,廣陽、涿郡、漁陽、右北平、遼西,林林總總加在一塊,我們可以立即動員出五萬大軍……”

而且,大概是爲了防備皇甫嵩做什麼動作,董卓居然還擅自移營,去了渭水南側(cè)的眉縣境內(nèi)駐紮起來。

“若如此,則莫戶袧必然不會來。”戲忠當(dāng)即應(yīng)聲,實際上他等的便是這句話。“君侯,我昨日回去後想了許多……莫戶袧從十餘年前便追隨於你,必然清楚君侯的性格,也必然明白君侯此時的態(tài)度,所以他聽到君侯回來,畏懼之餘反而不敢輕易去昌平了,須早做打算。”

“所以該當(dāng)如何?”公孫珣沉默許久,終於還是理智戰(zhàn)勝了情緒,算是勉強壓制住了自己的怒氣,並轉(zhuǎn)而朝婁圭正色詢問起了平叛方略。“子伯可有萬全方略。”

很明顯,按照公孫越在信中所言,這位前將軍必然是在長安聽到了天子病重的消息,也必然是在長安收到了某些大人物的暗示,所以纔會如此肆無忌憚。

首先,自然是之前的各種任命,在數(shù)日內(nèi)接連不斷、紛紛擾擾的傳到了此處。

“是!”婁圭在席間微微躬身。“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三城都在塞外,如管子城遠在塞外兩百里,路途遙遠,需要長途奔襲;又如承德城夾在山脈之中,城池艱險,易守難攻;而柳城,非但堅固,更遠在管子城北三百里……這三座城,若不能一戰(zhàn)而下,一旦拖延時日,則無異於深夜舉著火炬,吸引塞外諸多叛賊彙集一處,使我等徒勞一場。”

而與此相比,信上還有一個隨口一提的消息,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子伯先生的方略確實穩(wěn)妥。”程普也立即出列在堂中表示贊同。

“還有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的兩千人,乃是戰(zhàn)後才匆匆從代郡趕到,如今屯駐在右北平,君侯不回來,其人自然不會聽命於我等,但君侯既然回來了,彼處兵馬也必然會聽令。”程普趕緊又恭恭敬敬的補充了一個情況。

而公孫珣接過信來,雖然依舊面色如常,卻看都不看便當(dāng)衆(zhòng)將此信撕碎,反而就地和氣地讓衆(zhòng)人落座,然後即刻召開軍議……殺伐之意,不言自明。

“有素卿在盧龍塞我是放心的。”公孫珣聽到高順在彼此,自然是緩緩點頭。“那你在漁陽那裡現(xiàn)在又有多少兵馬?”

就這樣,衆(zhòng)人受制於公孫珣的情緒,只能一路暫且不言,但隔了幾日後,隨著衆(zhòng)人終於回到了昌平蟒山下的衛(wèi)將軍府,見到留守此處的呂範、王修,以及匆匆趕到的程普等人,有事情還是避不開的。

其中,無論是公孫珣本人的持節(jié)督數(shù)郡兵馬,還是幽州牧劉虞的任命,還有右將軍趙苞持節(jié)領(lǐng)遼東太守,甚至是審配突然被調(diào)到了趙國爲相,董昭去了常山,對於昌平的衛(wèi)將軍府而言,都是影響極大的事情。

“回稟君候。”程普趕緊坐回去,然後應(yīng)聲而答。“盧龍塞處乃是高素卿引其部千餘精銳,外加身後遼西、右北平兩郡合力所發(fā)的一千郡卒、一千民夫……共三千人。。”

“四千人?”公孫珣一時蹙眉。

“這倒不至於。”一直沒有吭聲的婁圭終於插嘴了。“一來,塞外地形複雜,尤其是遼西通道左近,山脈、河流頗多,不可能真的支援如此得力,幾萬兵馬說集結(jié)便能集結(jié)起來那就更是癡人說夢;二來,彼輩部落聯(lián)盟,甚至相互之間都不是同族,首領(lǐng)之間天然各懷鬼胎互不信任,拿之前西涼叛軍的情形來比較都是在落人家韓文約的面子;最後,烏桓人也好、鮮卑人也罷,窮的連鍋都買不起,如何長久撐得住數(shù)萬大軍的後勤?此戰(zhàn)所慮者……”

見到公孫珣如此作態(tài),便是呂範、王修都安靜的如同一截木偶,何況是程普?他聞言不敢怠慢,當(dāng)便即要起身作答。

“所慮者,其實還是塞外那幾座城。”公孫珣接口言道。“尤其是承德、管子城、柳城這三座城……三城若下,非但通道重新連接,遼西烏桓也會被重新鎖住,叛亂也會自平!子伯是這個意思嗎?”

“這便是居然六七萬騎兵大軍的意思嗎?”公孫珣聞言不由失笑。“我自幼在遼西長大,可不知道身側(cè)居然有如此多的異族兵馬,便是昔日檀石槐,也不可能直接聚起如此之衆(zhòng)吧?還是說烏桓人如此強橫,一旦謀反,便要傾覆幽州局面?”

“前年、去年全都大豐,君侯不用擔(dān)心後勤。”王修也立即出列表態(tài)。

但還沒有幾日,二月上旬,隨著大量的信使、使節(jié)從洛陽紛紛而來,昌平的氣氛卻陡然一肅。

原來,之前前將軍董卓無奈之下,已經(jīng)接受了去洛陽爲少府的任命,但等到他將兵馬交還,然後帶著自己的印信、私兵隨著折返洛中的北軍趕到長安之時,其人卻突然折返,然後居然去扶風(fēng)軍營中靠一己之力奪回了自己五六千核心舊部,並再度與皇甫嵩分營而立。

當(dāng)然了,戲忠本人也明白公孫珣這是已經(jīng)氣到了一定份上,自己這番話此時說來毫無意義……但自從得知幽州出事以後,作爲當(dāng)初衆(zhòng)謀士中第一個放縱公孫珣出幽州的人,戲忠一直有些自責(zé),所以哪怕明知道沒有多大作用,卻還是要說出來的。

“塞外雜胡號稱百族,當(dāng)然不可能只有這麼多。”公孫珣不以爲意的接口道。“可真要到了決戰(zhàn)之時,這些人也不會真的上去拼命……不用算他們。”

而其次,卻是黃門侍郎公孫越遣快馬疾速傳來一封密信,此信內(nèi)容只有衛(wèi)將軍府核心幾人才知道——據(jù)說,天子身體忽然急速惡化,怕是二三月間便要撐不住了!

程普等人當(dāng)即頷首……這便是平叛的具體難處了。

甚至,隨著公孫珣到來的訊息傳播開來,北面叛軍處,不知道多少雜胡部落,甚至於部分烏桓頭人都紛紛遣人來告,具說各自部落的無奈,並懇求饒恕。

對於這些人,公孫珣也沒有多大怒火,所以倒是和顏悅色,紛紛好言安慰,並勸說拉攏……一時間,局面的天平居然隨著公孫珣的迴歸漸漸迴轉(zhuǎn),堪稱立竿見影。

衛(wèi)將軍府後院池塘邊,就在公孫珣?yīng)q豫再三,但剛剛還是下達了集合幕僚的命令,準備立即有所舉動之時,忽然間,卻有侍從主動來報。“子伯先生請見。”

—————我是胃好酸的分割線—————

“朝中既拜卓爲少府,乃行,待至長安,聞天子病重,卓大驚喜,乃疾歸扶風(fēng),復(fù)奪本部親兵五千,具辭上表:‘所將湟中義從及秦胡兵皆詣臣曰:‘牢直不畢,稟賜斷絕,妻子飢凍。’牽挽臣車,使不得行。羌胡敝腸狗態(tài),臣不能禁止,輒將順安慰,增異覆上。”朝廷不能制,頗以爲慮。’”——《舊燕書》.卷六十二.列傳第十二

PS:頭疼、胃酸,難受的厲害,真心想好好寫這半卷和下一卷的……

(本章完)

這次是正經(jīng)請假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xùn)|(上)第31章 洛陽城外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第292章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第99章 小謀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guān)第167章 祭旗第338章 丈夫功業(yè)本相依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48章 務(wù)實第16章 存問風(fēng)俗第63章 臨陣(中)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76章 撤屯(中)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149章 清楚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xù))第98章 處置(下)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147章 意外第338章 丈夫功業(yè)本相依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guān)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421章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xù))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368章 王侯螻螘同丘墟(2合1還債)第4章 相談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121章 崩壞(下)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38章 丈夫功業(yè)本相依第332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第79章 遠迎第28章 洛陽城中第55章 望氣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161章 秋獵(下)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379章 鼎湖當(dāng)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169章 獻策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guān)第21章 戲殺(5.5k)第248章 城門口公孫仗勢欺太守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6章 潁川論士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23章 不疑(6.6k)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97章 處置(中)第52章 當(dāng)歸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541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第161章 秋獵(下)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xù))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75章 國破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xù))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fù)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421章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3章 請戰(zhàn)第124章 待死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一週年總結(jié)兼百盟感謝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151章 不甘第16章 存問風(fēng)俗
這次是正經(jīng)請假第408章 又見猛虎起河?xùn)|(上)第31章 洛陽城外第446章 世間魚鳥各飛沉第292章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第99章 小謀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guān)第167章 祭旗第338章 丈夫功業(yè)本相依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48章 務(wù)實第16章 存問風(fēng)俗第63章 臨陣(中)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76章 撤屯(中)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149章 清楚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xù))第98章 處置(下)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147章 意外第338章 丈夫功業(yè)本相依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guān)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421章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xù))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368章 王侯螻螘同丘墟(2合1還債)第4章 相談第434章 三面終成圍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296章 脫粟在傍書在前第121章 崩壞(下)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38章 丈夫功業(yè)本相依第332章 豈欲萬全報天子第79章 遠迎第28章 洛陽城中第55章 望氣第403章 人生分合常相伴(7.9k勉強2合1)第161章 秋獵(下)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379章 鼎湖當(dāng)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169章 獻策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guān)第21章 戲殺(5.5k)第248章 城門口公孫仗勢欺太守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6章 潁川論士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23章 不疑(6.6k)第365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97章 處置(中)第52章 當(dāng)歸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541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第161章 秋獵(下)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xù))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75章 國破第333章 伐心在強不在謀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xù))第285章 萬事俱可忘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fù)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40章 七月來信(5.2k)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421章第537章 第二十三張 故壘蕭蕭夏如秋第3章 請戰(zhàn)第124章 待死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一週年總結(jié)兼百盟感謝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534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第151章 不甘第16章 存問風(fēng)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洛扎县| 邵武市| 凤冈县| 东阿县| 桑植县| 鹰潭市| 阿瓦提县| 夏河县| 麦盖提县| 湘潭市| 昭苏县| 临西县| 阳曲县| 乌海市| 杭锦后旗| 连州市| 会同县| 万宁市| 新郑市| 砚山县| 淮北市| 荥经县| 德令哈市| 曲阳县| 焦作市| 长子县| 金昌市| 永川市| 九台市| 湘潭市| 丹寨县| 阳春市| 米易县| 长岛县| 遂昌县| 连南| 定结县| 桑植县| 甘泉县|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