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撤屯(中)

第76章 撤屯(中)

暫時放下萬蟲不當之勇的張遼不提,七八日間,公孫珣一行人連續(xù)兩次從黃河上渡過,羊皮筏子這種在當?shù)厝丝磥砝硭斎坏臇|西嚇得他這個遼西土包子膽戰(zhàn)心驚,卻又都有驚無險……畢竟,此處黃河水流並不急促,而且渡口都是歷來就有的古渡,真的就只是羊皮筏子的視覺效果有點驚人罷了。

實際上,公孫珣不知道的是,他兩次渡河的區(qū)域都處於所謂河套地區(qū)的東套,此地水草豐美,農(nóng)業(yè)發(fā)達,地勢平緩,乃是北疆難得的農(nóng)耕阜美之地,和再往西的後套地區(qū)一起相得益彰。

而早在先秦代開始,中原政權(quán)就注意到了這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趙武靈王就在此處設(shè)置了雲(yún)中郡,後來的秦漢,也都一直沒有撒手。等到漢武帝時期,更是把遊牧民族全都攆出了河套地區(qū),獨霸此地,著名的河套四郡——朔方、五原、雲(yún)中、定襄,就此出現(xiàn),一字排開將遊牧勢力牢牢的頂在在了北面的陰山之後。

不過……

“如此阜美之地。”公孫珣騎在馬上,遠眺著此處景色,一時也是失語。“陰山遮蔽了北面風雪,黃河供給了水源,可耕可牧,如何就要撤屯呢?而且偌大一個郡,人口爲何又只有區(qū)區(qū)幾千戶?我之前只以爲是北疆貧苦的緣故,可今日看來,這怎麼都稱不上是貧苦吧?”

“公孫司馬這不是明知故問嗎?”一旁的張兵曹也是嘆氣道。“陰山如今已經(jīng)攔不住鮮卑人了,而西面的朔方郡、西南的上郡、北地郡,不僅要對上鮮卑人,還要應(yīng)付羌人……兵事連結(jié),民不聊生,所以,朝中漸漸就有了放棄這些地方的意思。這些年,雖然沒有正式撤郡,但撤屯、撤城,乃至於撤縣之舉都是常見的,最厲害的一次,乃是右邊的雲(yún)中郡一口氣放棄了陰山下的五座城!”

明明此處氣候和煦,微風清涼,可隨著張兵曹此言一出,公孫珣卻覺得自己腦袋開始‘呼嘯’起來,什麼自家老孃所言的‘不教胡馬度陰山’,什麼韓遂韓文約口中的‘亂天下者,便是中樞諸公’,還有什麼‘西涼鼎沸’、‘幷州苦寒’之類的……搞得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公孫司馬!”張兵曹忍不住催促了一句。“咱們快些走吧,你這一路從平城走到武州,又從武州來到此處,也著實辛苦,趕緊接了人回去,若是一次就能妥當,就不用再來了……按照之前發(fā)到我雁門郡中的公文來看,這次要撤的乃是九原縣(五原郡治)下屬的數(shù)屯,算算時間早就應(yīng)該安置在臨沃城了。”

公孫珣回過神來,卻是連連頷首。確實,自己這一路太過於辛苦,堪稱身心俱疲,不如捏著鼻子趕緊接了人回去,只管把自家兵馬給整備起來……至於說朝廷大政,且不講自己一個千石武官有沒有資格討論,便是有資格討論,眼下這局勢,討論了又有什麼用呢?還不如再跟鮮卑人打一個大勝仗,緩解一下這幾個邊郡的壓力呢!

“不對!”呂範壓低聲音繼續(xù)提醒道。“你再想想,現(xiàn)在是秋初,秋收在即,官府卻選在此時撤屯……那些吏員、軍士,到底用的何法,才讓這些民戶放棄稼穡,不得不聽從官府調(diào)配去往雁門落戶?”

公孫珣先是有些茫然,然後旋即驚出了一身冷汗,偏偏卻又張口結(jié)舌,無言以對!

一念至此,公孫珣瞬間就頭大了起來。

衆(zhòng)人下得馬來,而趁著那張兵曹與這五原郡的郡吏交接文書之時,公孫珣卻在打量這幾百戶移民。

不然呢,留下來幫這些移民生產(chǎn)自救?就算是出於仁心,對於這些撤屯的移民來說,儘快趕到雁門安頓下來纔是最好的出路吧?

就這樣,萬事有老道的雁門兵曹椽張澤領(lǐng)著,做了交接,又從這邊領(lǐng)了些糧食、草料等等,然後,公孫珣一行人就勉強在這臨沃城下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便神經(jīng)緊繃的踏上了歸途。

“我現(xiàn)在總算明白爲何要兩渡黃河,走南路過來了。”呂範的表情也愈發(fā)愁苦。“剛開始我還以爲是北路不安全,有鮮卑人騷擾……現(xiàn)在看來,走那條荒涼且有黃河隔絕的路,怕不是爲了防備鮮卑人,而是防備這些移民。”

而這次回去,卻是有五原郡的駐軍護送的。

於是乎,衆(zhòng)人提起精神,又是一番辛苦趕路不說,卻是終於來到了五原郡的臨沃城下,並在城外一處嚴密的軍營中見到了這次需要接手的人口……

不得不說,此地既然水草豐茂,又是邊郡,果然如那張歧張府君暗示的那般,這民戶中的男丁個個身體結(jié)實,行動剽悍,儼然都是自幼肉食、糧食皆不缺,而且看起來都有廝殺經(jīng)驗!更美的是幾乎家家養(yǎng)馬,人人持弓!這等兵員連人帶馬招了去,怕是須臾間就能成軍!

然而就在公孫珣越看越得意之時,呂範卻忽然湊到他身後,小聲提醒了一句:“文琪注意這些移民的神色”

話說,呂子衡的意思看似含糊,實際上卻表達的格外很清楚,那就是官府之所以選在此時撤屯怕是故意的,因爲他們可以在此時毀了百姓的莊稼,而一年辛苦化爲烏有的百姓,若是不想餓死,怕是隻能選擇屈從於官府。

甚至再往後想,如果官府可以毀壞莊稼的話,又會不會拆房子?強徵糧食?

而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又怎麼解釋這些百姓會在秋收前選擇移民呢?瘋了嗎?那可是一年的收成!

公孫珣聞言再度打量過去,然後也是不由連連搖頭:“背井離鄉(xiāng),又有誰心甘情願呢?有些怨氣也是正常。”

雙方前後夾著這幾百戶移民,勉力來到黃河邊上的渡口處,張澤卻又飛馬過來,提醒公孫珣要和五原的軍隊一起,把移民的馬匹、牛羊、弓矢、刀劍都給收繳上來!

公孫珣愈發(fā)頭大,偏偏又無可奈何——他這時候哪裡還不曉得那張歧張?zhí)乜谥械摹嗯軒滋耍颤N就都有了’是個什麼鬼?!但是,如果不收繳馬匹和武器的話,等過了河,只剩自己的這幾十個甲士和那兩百個陪隸,真能看的住這些弓馬俱便的移民?!

想到這裡,公孫珣也只能自我安慰,等回到雁門,便是這些人不願意從軍追隨自己,自己也必然是要發(fā)還馬匹和其他牲口的……他公孫文琪還不至於眼饞這種絕戶財!

然而想歸想,命令一下,真的是嚎哭聲遍地!讓人不忍聞、不忍睹!

“去告訴程普與韓當,回去路上要更加小心,那些陪隸也要更加優(yōu)待一些。”公孫珣也只能如此說了。

須知道,這羣五原郡九原縣的百姓,都是農(nóng)牧結(jié)合,而短短數(shù)日間,先是被本郡官吏派兵毀了莊稼,拆了房屋,又被徵收了口糧,還有不少人被搶奪了一些浮財……現(xiàn)如今,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馬匹、牛羊等牲口幾乎相當於僅剩的貴重財貨,甚至是以後生存希望所在,可這些卻要和防身用的武器一起被官府的人給奪走,又怎麼可能會心甘?

然而,鐵甲刀槍就在眼前,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就算是男丁有些勇力,善於騎射,當著自己年邁父母、虛弱妻兒的面又怎麼敢反抗……於是,雖然一時間哭嚎遍地,可除了幾個大戶之外,這幾百戶移民卻依舊是被兩邊的軍士給收繳了個乾淨!

“韓某真是生平第一次行此種事!”韓當來彙報時也是頗爲羞恥,而坐在渡口旁一塊石頭上的公孫珣乾脆從頭到尾都沒擡頭看他。

然而,就在這位千石司馬羞憤至極的時候,偏偏又有人不開眼來招惹他!

“(永初五年)詔隴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陽,北地徙池陽,上郡徙衙。百姓戀土,不樂去舊,遂乃刈其禾稼,發(fā)徹室屋,夷營壁,破積聚。時連旱蝗饑荒,而驅(qū)蹙劫掠,流離分散,隨道死亡,或棄捐老弱,或爲人僕妾,喪其太半。”——《後漢書》.孝安帝本紀

PS:還有新書羣684558115,大家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168章 天命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184章 檐下多蓬蒿新書《紹宋》已發(fā),歡迎老朋友們?nèi)ピ囋嚳谖?/a>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67章 大人(上)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101章 大事(中)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70章 大饗(中)第167章 祭旗第44章 醫(yī)無閭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19章 大案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292章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151章 不甘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55章 望氣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xù))第53章 中流擊水第4章 相談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yún)中守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1章 楔子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134章 何去這次是正經(jīng)請假第504章 金樽應(yīng)啼別離後第302章 河內(nèi)洛中兩相隔第92章 進退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326章 揮刀斷虛繁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310章 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勳第31章 洛陽城外第152章 無力(上)第105章 渡口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晚上別等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60章 出奇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5章 假傳軍令第41章 邀請第8章 破營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yún)中守第131章 求見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19章 大案第4章 相談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xù))第177章 背德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zhàn)且思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xí)r(下)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xù))第504章 金樽應(yīng)啼別離後第21章 戲殺(5.5k)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第381章 長驅(qū)白馬向西殿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xù))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157章 親厚
第168章 天命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451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上)第184章 檐下多蓬蒿新書《紹宋》已發(fā),歡迎老朋友們?nèi)ピ囋嚳谖?/a>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67章 大人(上)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101章 大事(中)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70章 大饗(中)第167章 祭旗第44章 醫(yī)無閭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19章 大案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292章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第518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終)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303章 試拂鐵衣如雪色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151章 不甘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514章 終剛強兮不可凌第55章 望氣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xù))第53章 中流擊水第4章 相談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342章 舊將須分左右軍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yún)中守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1章 楔子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134章 何去這次是正經(jīng)請假第504章 金樽應(yīng)啼別離後第302章 河內(nèi)洛中兩相隔第92章 進退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326章 揮刀斷虛繁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310章 猶堪一戰(zhàn)取功勳第31章 洛陽城外第152章 無力(上)第105章 渡口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晚上別等第469章 及年歲之未晏兮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60章 出奇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5章 假傳軍令第41章 邀請第8章 破營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yún)中守第131章 求見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427章 上下是新月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19章 大案第4章 相談第193章 只見舊人哭(上)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xù))第177章 背德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zhàn)且思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524章 劍閣崢嶸而崔嵬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xí)r(下)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xù))第504章 金樽應(yīng)啼別離後第21章 戲殺(5.5k)第493章 變化紛紛入靜觀第381章 長驅(qū)白馬向西殿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xù))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157章 親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剑川县| 延津县| 闻喜县| 鸡东县| 灯塔市| 梅河口市| 桂林市| 甘孜县| 凤山市| 富裕县| 梁山县| 陵水| 南和县| 镇江市| 平昌县| 雅安市| 双鸭山市| 泸定县| 长泰县| 无为县| 越西县| 泸溪县| 南雄市| 霍林郭勒市| 永泰县| 宜宾县| 务川| 永宁县| 永昌县| 林口县| 雷州市| 武定县| 平罗县| 牙克石市| 上饶市| 石渠县| 马尔康县| 花垣县| 乐陵市|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