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

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

“君侯確實有先見之明。”讓杜畿轉移了注意力的乃是婁圭,只見其人捻鬚冷笑,倒似乎也對遠在萬里之外的戰(zhàn)局早有預料。“去年冬日,彼處戰(zhàn)局規(guī)劃傳來,我們議論此戰(zhàn),便有所預感……想那涼州人心不屬漢已多年, 而張溫面對如此勝機,非但不集中兵力吃下韓遂,卻兵分六路,豈不是自露破綻?”

杜畿心中一凜,這才陡然想起來,眼前這個言語隨意輕佻,以至於一路行來他心中隱約有些輕視起來的婁圭婁子伯,也是當世在軍略上數(shù)得著的人物……其人從公孫珣多年, 多有臨陣謀劃之功, 號稱軍師。

“一旦兵分六路。”婁圭繼續(xù)捻鬚對周邊人解釋道。“則全局勝負便只懸於榆中韓遂那一路的勝負上。換言之,若榆中韓遂處是官軍得勝,則其餘幾路官軍不戰(zhàn)自勝;而若彼處是叛軍得勝,則其餘幾路的羌人、涼州本地豪族也必然會奮起,將官軍給反撲出來。唯獨一件事,實在是不曉得那三萬官軍是如何敗的,明明只要仗著兵力優(yōu)勢,分出一部來截斷對方補給便可從容圍城的……難道還能是這三萬人被反過來斷了糧道不成?”

衆(zhòng)人也是議論紛紛,然而從婁圭到田豫,從杜畿到京澤,卻又忍不住多看向面色如常的公孫珣,希望他能夠給分說解釋一二。

“說到底,還是涼州人心不屬漢的緣故。”然而,公孫珣卻並沒有對如此大事有所表態(tài), 反而顯得有些不以爲意。“總之,涼州的事情一時半會不會有個結果的。正如朝中閹宦之勢一時半會難以制約一般……咱們不必想太多。”

田埂上的衆(zhòng)人趕緊紛紛稱是。

“爲今之計,還是要做好自家的事情。”言至此處, 公孫珣卻是笑瞇瞇的看向了一直偷看自己的杜畿。“有喜說伯侯有蕭何之才,我自然是信的,但最近有一件事情,著實爲難,正好想向伯侯討教一二。”

杜畿趕緊收心,卻又微微昂首問道:“君侯可是在疑難民屯與周邊官府、世族、豪右、平民相處之道?”

“官府倒也罷了,主要是世族、豪右,兼以平民多有爭入民屯之事……”公孫珣趕緊解釋,但話說到一半便恍然一怔。“路上子伯已經(jīng)與你們說了?”

“喏。”京澤不知是好是壞,但還是趕緊點頭。

而對應的,這位蕩寇將軍居然是親自舉全軍來到榆中城下與韓遂邊章對壘。

公孫珣和婁圭等人聞言更是莫名其妙。

“沒有。”杜畿依舊從容。“在下履任郡中功曹、縣令、郡丞,多行政務,所以初來乍到便能想到問題所在。然而,也正因爲多行政務,所以在下也知道,地方不同、情形不同,不見其實、不聞其事,是不能夠胡亂言語的。”

而叛軍雖然反撲成功,可之前畢竟也大敗過一場,又是在境內(nèi)作戰(zhàn),軍資匱乏,所以根本沒有力氣反撲到有董卓重兵維護的漢陽,涼州的局勢重新進入到了僵持中。

沮宗自然滿口答應,而京澤和杜畿則忍不住對視一眼……二人哪裡還不明白,這個昌平私學的講師怕是兼有洛中的郎官、博士的雙重特性還不止。而對於初來乍到的他們而言,此地儼然是個可進可退的好去處。

而以這般安排的話,若是叛軍出城決戰(zhàn),那周慎便可以與孫堅前後夾擊,一戰(zhàn)功成;而若叛軍不動,那就就可以坐等對方糧儘自敗了……反正官軍補給不斷,而叛軍卻補給無能。

“那麼換言之,真正因爲君侯擅自越矩民屯而心存不滿的,不是這些官吏,而是本地世族!”杜畿一時失笑。“不過,他們卻只是半疑半慮,半推半從,將來說不定反而會支持君侯此番作爲的……只要這天下繼續(xù)亂下去便可,因爲屆時他們反而希望依附君侯來求地方安穩(wěn)。”

到了此時,公孫珣才終於知道官軍涼州大敗的具體經(jīng)過。

“有喜也去吧,”公孫珣想了一想後如此吩咐道。“你不是家傳的學問嗎?便去講你家的《京氏易》……”

公孫珣愈發(fā)失笑,便又回頭看向了杜畿:“既如此,伯侯可有言教我?”

一開始的時候,局勢還算不錯,於漢軍而言,雖然道路艱難,卻有上游的黃河水道爲天然補給線,於叛軍而言則是城池被圍、糧道被隔斷的絕境!

不過,眼看著城中糧食不剩多少了,大部分主力被困在榆中城的韓遂死中求活,居然使出了一個頗爲眼熟的招式——他讓外圍的小部隊放棄恢復補給線的努力,轉而仗著對地形的熟悉,繞到官軍後面,隔斷黃河河道,反過來截斷了官軍的糧道!

時值下午,杜畿無課,卻正在私學中的藏書樓內(nèi)讀書,他這人和同來的京澤不同……京澤自知能耐不足,沒有根本上的能耐做倚仗,所以向來與人爲善,一有空閒便去和私學中的各類人物去打交道。而杜畿卻是公認的顯得有些傲氣,除了少數(shù)他認爲的關鍵之人,向來是不假辭色。

“那你覺得具體都是些什麼麻煩呢?”公孫珣正色問道。“麻煩又在何人呢?”

“這便引出第四類人了,也是君侯必須要提防的。”杜畿忽然肅容。“幽州豪右,雖然表面上對君侯俯首帖耳,看似無一聲雜音從他們口中傳出……但民戶、人口、土地,本是他們的立身根本,君侯此番作爲,遲早要激起他們的不滿,而且將來想要安置更多流民,就只能去從他們身上來取。這些人,我也是看的清楚,不管是幽州還是益州,不管是河北還是關西,都只是殘暴短視之輩,若讓他們窺的機會,必然會有反覆之事!”

“還有公祧。”公孫珣復又回頭看向了沮宗。“春耕繁忙,偏偏學中缺人,你既要去昌平協(xié)助子衡爲我處置文書雜事,也要去學中講課……如今昌平私學中,自我以下,無論是幽州本地名士還是我的私屬,便是州中、郡中宿吏都要兼任講師。”

婁子伯等人也是面面相覷。

公孫珣默然不語。

“我沒說!”婁圭一時無語。

總而言之,最後還得看他肚子裡貨如何。

“然後是百姓。”杜畿繼續(xù)笑言道。“民屯與百姓相處的麻煩,我也看清了,他們之所以偶發(fā)事端,其實並不在於風俗上的對立還有土地上的爭奪。實際上,本地良田雖多,君侯也急需良田來安置流民,可即便是幽州,又有幾分上好田畝是這些良家百姓的呢?甚至據(jù)我所見,本地百姓反而豔羨於民屯的簡政清治。畢竟君侯這裡,雖然也約定了要交賦稅,要交公糧,但要多少就只取多少,跟本地百姓名義上算賦輕鬆,卻受複雜盤剝相比,反而實際上要過得輕鬆。”

公孫珣笑的更開心了:“若是這般的話,伯侯且去昌平學中做個講師如何?待有所得,再來尋我。”

不過呂範卻是一時恍然,居然反過身來去問沮宗:“公祧,之前兩日間總在你家中說個不停的便是那杜畿杜伯侯嗎?”

沮宗當即頷首。

“說了一些。”杜畿當即作答。

“說的好。”聽到這話,公孫珣已然給杜畿打了個優(yōu)良的分數(shù),但還是緊追不捨。“可豪右,或者說豪右、戶口、人口這件事情到底又該如何應對呢?”

不過,即便如此,當公孫珣甫一回到昌平便單身前來尋他時,其人多少還是有些震動的。

“恕在下冒昧了。”杜畿也坐回身去,坦誠以對。“依在下看來,君侯在此處,雖然看似萬事順利,卻暗藏隱憂……當然,若非如此,君侯也不至於之前如此問我。”

公孫珣不由愕然:“我從良鄉(xiāng)與此人作別往漁陽去,前後不過在彼處呆了七日,若是從前日算起,便是掐頭去尾,其人到昌平也不過六七日……便已經(jīng)有所得了嗎?”

杜畿見到對方行禮,更是不由正色起來:“君侯如此待人以誠,我若不盡心相對,豈非可笑?”

公孫珣復又看向了京澤,引得後者一陣緊張。

甚至陰暗一些,若是沮宗是個小人,準備耍小手段剽竊他的‘所得’,那也只會自取其辱。

據(jù)說,現(xiàn)在涼州是漢陽全郡爲官軍所有,金城全郡爲叛軍所有,其餘安定、北地、武都、隴西、武威則處於大城市歸官軍所轄,但城外鄉(xiāng)間、部落卻盡數(shù)爲叛軍所有的詭異格局中。

田埂上的相會以一種愉悅的氣氛輕鬆結束,公孫珣視察完此地的屯點,便將事情託付給了此處的負責人棗祗,然後又去韓浩負責的漁陽城北屯點巡視了一圈,方纔轉回昌平。

事實證明,在雙方都失去補給線的情況下,人數(shù)少的本地叛軍比人數(shù)多的遠來官軍更能撐得住勁!不過幾日,漢軍就先亂了起來,然後周慎驚慌之下居然又選擇了全軍拔營回師,這時候,重新得到了補給的韓遂、邊章立即沿途追擊,漢軍全軍大潰!

當然了,公孫珣也不是不能理解他,畢竟這年頭終究還是講一個身份和階級的,如他這般自幼被灌輸了某些理念,願意禮賢下士之人實在還是少見……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我有四策。”杜畿昂首答道。“若君侯能行,必然能壓住彼輩,甚至可以趁機握有幽州腹心之地!”

不過,周慎卻當衆(zhòng)拒絕了孫堅這個極度穩(wěn)妥的建議,而且公開對周圍人講,他身爲涼州人在涼州打仗,怎麼可能會讓孫堅一個揚州人去奪頭功?

“不錯。”

公孫珣一時好奇:“公祧有話要說?”

公孫珣啞然失笑。

原來,還真讓婁子伯給說對了,就是兵力佔優(yōu)的官軍反過來被叛軍斷了糧道!

話說,那位蕩寇將軍周慎引三萬大軍,奉命去榆中城征討兵力已經(jīng)不足兩萬人的韓遂。之前被張溫遣入其中的軍司馬孫堅便早早主動提議,希望可以分兵一萬給他孫文臺,直接去榆中城外臨城隔絕叛軍糧道,然後周慎自己領著兩萬兵綴在後面,一邊保護補給線,一邊形成戰(zhàn)略威懾。

“君侯有所不知。”呂範也是失笑解釋道。“我與公祧多年未見,如今他又襄助我做事,所以之前安排房舍的時候便將他放在了我左邊那套空房內(nèi)……之前幾日還好,從前日晚上開始便有人在彼處高談闊論,盡說一些民屯的得失……”

公孫珣一時失笑,卻是轉身看向了沮宗沮公祧。

“前一問簡單,稍一打聽便能得知,後一問纔是關鍵,也是此番問題真正所在。”杜伯侯也是昂然自若。“我來此處幾日,已經(jīng)看得清楚……於官府,似乎還好,無論廣陽還是漁陽、涿郡,這些地方的長吏、朝廷命官多願傾力配合君侯。這不是說他們心甘情願,也不是他們就願意看君侯在他們治下作威作福,而是說君侯位階、名聲、鄉(xiāng)望、財力、物力、武力俱全……他們這些爲官一任的人,只是來做官,並不願多生事,也與君侯無根本上衝突,所以他們看似最強,也最有理由與君侯相對,卻恰恰不是真正麻煩所在。”

“民屯這種事情,重賦重稅,而且管束嚴格、限制自由,其實並不是什麼長久之策。”公孫珣嘆氣道。“不管早晚,遲早要放開的,然而外面的世道這麼亂,貧民格外辛苦,倒是顯出他們的好處來了。”

不過,話還得反過來說,若是這個杜畿只是大言慚慚,胸無半點真才實學,那這番做作與小聰明卻只會迅速斷送他的前途。

公孫珣坐下身來,靜心相對。

立在公孫珣對面來看這份情報的呂範、婁圭等人也是俱皆感慨,唯獨沮宗束手不言也不動。

一腳還踩在爛泥裡的京澤驚愕難言。

一念至此,公孫珣顧不得疲憊,也不問沮宗與呂範這人的水平到底如何,便徑直起身,居然是主動去尋此人去了。

這一仗之後,董仲穎獨自保全了三萬大軍,連著其餘幾路殘兵敗將倒也還有五六萬人,但之前十萬大軍鏖戰(zhàn)半年,爲此勞民傷財,如今卻前功盡棄,到底算是全局盡敗。

“子伯兄只說瞭如今參與民屯的流民太多,而空地太少,所以君侯不得已從漁陽到良鄉(xiāng),四處分散安置流民。”沮宗稍一思索,立即原原本本將事情說了出來。“想來伯侯才思敏捷,舉一反三,便是從此處窺出了君侯疑難所在。”

其人有些小手段也不是不能接受。

“伯侯且安坐,公祧說你已有所得,還請務必直言賜教。”眼見著下午樓中人少,這杜畿所在的二樓更是幾乎無人,公孫珣便乾脆恭敬一禮,然後就迫不及待的開門見山了。

“確實有事要說。”沮宗正色言道。“之前君侯曾言,若杜伯侯有所得便可來尋你……而其人從前日開始便不停問我何日君侯將歸了。”

他哪裡還不明白,這杜畿儼然是個‘有心’之人,一方面拜託沮宗,讓其不忘提醒自己這個衛(wèi)將軍去召見他杜伯侯,聽取他的意見,品鑑他的能力;另一方面,卻又使了個小把戲,提前將他的論調(diào)拋出來,讓呂範這個衛(wèi)將軍長史、自己不在時的昌平頭號人物,提前聽到他的言論……如此一來,不管是自己來的太晚也好,還是沮宗忘了推薦他也好,都不會耽擱到他。

接下來,也正如婁圭之前說的那樣,西涼人心並不屬漢,絕大部分人其實都在觀望,眼見著韓遂絕地反擊,涼州各郡的漢、羌中立勢力也紛紛拿穩(wěn)立場,對漢軍進行了反撲……官軍六路大軍,直接潰敗了五路,只有一個董卓董仲穎,背河紮營,然後築壩佯裝捕魚,麻痹對面的羌人,才得以偷偷引軍從河壩上過河,全師而還。

“果然要耗下去了。”昌平私學內(nèi),剛剛回來的公孫珣對著這份來自於中樞自己兩個弟弟的詳細情報無奈搖頭。“雖說天下事兵強馬壯者爲之,可失了人心,又哪來的兵強馬壯呢?”

這便是相互考察的意思了,杜畿當即俯首稱是。

公孫珣笑而不應。

“這四策,一曰名,二曰實,三曰縛,四曰殺!”杜畿依舊言語從容。

公孫珣再度失笑:“伯侯且慢言,你的能耐我已經(jīng)盡知了……我之所以早早回到昌平,乃是因爲過兩日我母親就要來,你應該也知道此番民屯,全靠家母開創(chuàng)的安利號財力、物力支持,至於豪強表面上之所以如此俯首帖耳,其實也與安利號有不少關係,你先去準備一下,弄個細細條陳出來,我得說給她聽。”

————我是彙報給老孃的分割線————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繼母苦之,以孝聞。年二十,爲郡功曹,守鄭縣令。縣囚繫數(shù)百人,畿親臨獄,裁其輕重,盡決遣之,雖未悉當,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舉孝廉,除漢中府丞。會天下亂,遂棄官客幽州。畿至昌平,附太祖,太祖待之如常,不得近。乃宿故人沮宗舍,語終夜。呂範時爲衛(wèi)將軍長史,掌樞密,與宗比屋,夜聞畿言,異之,旦遣人謂宗曰:‘有國士而不進,何以對將軍?’既見畿,知之如舊相識者,遂進畿於太祖。”——《新燕書》.卷七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抱歉,作息崩了

(本章完)

第36章 潁川論士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421章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30章 花明柳暗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69章 大饗(上)第2章 盧龍塞第439章 須知飲啄繇天命第97章 處置(中)第49章 不見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xù)感謝白銀大萌江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7章 汝南買士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364章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305章 節(jié)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147章 意外第101章 大事(中)第22章 借刀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35章 夜涼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60章 出奇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95章 當走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5章 假傳軍令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62章 臨陣(上)第138章 劫持(上)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第212章 萬衆(zhòng)皆北走第145章 盛意(中)第139章 劫持(下)第327章 戰(zhàn)歿尤思過往事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153章 無力(下)第160章 秋獵(上)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25章 勤奮苦讀第134章 何去第476章 保國可保身第64章 臨陣(下)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8章 破營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附錄2:動物牌補全計劃——榴彈怕水、寒門、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xù))第81章 雞湯(上)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99章 小謀第126章 速殺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157章 親厚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137章 直下第225章 不負天下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章 請戰(zhàn)第212章 萬衆(zhòng)皆北走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xù))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508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中)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154章 張儉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136章 急轉第14章 有故人久候
第36章 潁川論士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421章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30章 花明柳暗第445章 赤伏真人正天位第69章 大饗(上)第2章 盧龍塞第439章 須知飲啄繇天命第97章 處置(中)第49章 不見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456章 獨往人間不獨還(繼續(xù)感謝白銀大萌江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90章 春去夏漸腥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7章 汝南買士第226章 不論身後第364章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305章 節(jié)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481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上)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147章 意外第101章 大事(中)第22章 借刀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35章 夜涼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60章 出奇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95章 當走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5章 假傳軍令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343章 新人敢言天下事第62章 臨陣(上)第138章 劫持(上)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第212章 萬衆(zhòng)皆北走第145章 盛意(中)第139章 劫持(下)第327章 戰(zhàn)歿尤思過往事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153章 無力(下)第160章 秋獵(上)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25章 勤奮苦讀第134章 何去第476章 保國可保身第64章 臨陣(下)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8章 破營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附錄2:動物牌補全計劃——榴彈怕水、寒門、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xù))第81章 雞湯(上)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472章 豈餘心之可懲第99章 小謀第126章 速殺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157章 親厚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137章 直下第225章 不負天下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章 請戰(zhàn)第212章 萬衆(zhòng)皆北走第259章 鐵刃瘦黑立北營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xù))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508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中)第420章 難奪三軍志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219章 天下大吉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154章 張儉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136章 急轉第14章 有故人久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罗源县| 桂阳县| 伊金霍洛旗| 临武县| 来宾市| 榆社县| 滦南县| 四子王旗| 定远县| 安远县| 班戈县| 长兴县| 巩义市| 沿河| 靖安县| 中江县| 博白县| 云龙县| 高州市| 淅川县| 金门县| 石河子市| 鹤庆县| 江油市| 武山县| 岑巩县| 合作市| 台山市| 四平市| 内乡县| 虞城县| 鹤峰县| 遂宁市| 确山县| 中江县| 绥宁县| 荔浦县| 元谋县| 景谷|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