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0章 集結

福州總兵吳佩孚原本應該在一個月前就到達福州。他帶著他的一個營八百人,從朝鮮安州出發,經鴨綠江進入大清國,然後一路向南,走到長沙。在長沙,吳佩孚先是被當地民衆以抗日英雄盛情款待,後來又莫名其妙地被湖南巡撫沈葆楨扣了起來,再到後來,又莫名其妙地被當地民衆歡送出境。

剛剛踏進福建,吳佩孚就見到了姚喜。姚喜帶給他一個令人抓狂的消息——大哥周憲章還活著!

這個消息差點讓吳佩孚背過氣去,他還以爲姚喜是在拿他尋開心,這個狗日的姚喜,拿著弟兄們湊的大把銀子在上海享福,好好地寓公不當,跑到福建來尋他的開心,吳佩孚一怒之下,命人把姚喜綁在大樹上,操起一把鞭子,狠抽了姚喜二十鞭子!

可憐姚喜被打得皮開肉綻,喊都喊不出來。還好,吳佩孚一鞭子抽破了姚喜的夾襖,從裡面掉出來了周憲章的親筆信——大哥真的還活著。

吳佩服這才知道打錯了人,慌忙把姚喜從大樹上解了下來,又是賠禮又是療傷。姚喜緩過勁來,破口大罵吳佩孚不仁不義,是他媽的什麼狗屁兄弟,要和吳佩孚割袍斷義!

吳佩孚的嘴皮子倒也麻利,他向姚喜解釋說,抽他二十鞭子,是爲了姚喜好。道理很簡單,這些日子裡,章軍兄弟們日子過得都不如意,大家都吃了不少苦,只有他姚喜一個人,在上海花花世界享盡榮華富貴,和弟兄們拉遠了距離,如今姚喜捱了這二十鞭子,就算和弟兄們拉平了,大家就又成了同甘共苦的生死兄弟。而且,姚喜在上海當享受生活,用的錢都是兄弟們湊的,如今大家回到章軍大家庭裡來,首先就要還錢,捱了這二十鞭子,錢就不用還了。

吳佩孚這一套歪理邪說,還真說到了姚喜的心坎上,他早把弟兄們湊的錢揮霍得差不多了,聽說不用還錢,自然是滿心歡喜。兩人重歸於好。

周憲章在信中,簡單說明了他的意圖——章軍重新集結,進軍臺灣。周憲章命令吳佩孚,星夜進軍福州,務必在八月底之前,接管馬尾軍港,爲章軍集結做好準備。

周憲章沒有在信中解釋章軍進軍臺灣的緣由。別的軍弟兄們聽說太后老佛爺暗害周憲章,第一反應都是舉旗造反。只有吳佩孚,腦瓜子精明,馬上就猜出了周憲章的意圖。

章軍雖然強悍,但畢竟兵力有限,又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此時貿然反叛,正好給了朝廷各個擊破的機會。

章軍進軍臺灣,看似冒險,其實,卻是大有好處。

首先,臺灣已經被朝廷拋棄,那裡已經不是大清國的國土,章軍去了臺灣,就是有了一塊自己的立足之地,太后老佛爺在想搞什麼花招,也是鞭長莫及。在臺灣,章軍可以爲所欲爲。

其二,臺灣是一塊富庶之地,也是一塊風水寶地,經過福建移民兩百年的拓墾,漁業、農業、商業都是極爲發達,而且,近二十年來,從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開始,歷屆官府都大力興辦工礦業,工礦企業初具規模。臺灣礦產豐富,尤其是鐵礦和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兩樣寶貝,恰恰就是現代兵工業的基礎,有了鐵和煤,章軍就可以興辦工廠。有了漁和糧,章軍可以自給自足,有了東南亞商業通道,章軍就可以積累財富。總之,有了臺灣,章軍就可以獨立自主,與大清國平起平坐,再也不用受朝廷的鳥氣!正因爲如此,法國人、日本人、英國人都盯著臺灣,想把臺灣變成自己的寶島。如今,朝廷支持章軍拿下臺灣,對於章軍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第三,章軍面臨的危險在於,日軍已經在臺灣登陸,佔據了臺灣北部,反客爲主。章軍遠渡海峽,成了客軍。情況看似對章軍不利。但是,別人怕日軍,偏偏章軍不怕!章軍的戰鬥力在日軍之上,恰恰是日軍怕章軍。

而且,周憲章在上海,翹著二郎腿,與太后老佛爺談起了條件:周憲章也是獅子大開口,88式連發步槍一萬支,手槍兩千支,克虜伯野炮五十門,山炮八十門,機關炮一百門,手榴彈十萬枚,子彈一百萬發,炮彈一萬枚,馬克沁重機槍十挺,所有裝備,必須在八月底運抵馬尾軍港。

慈禧太后拿到周憲章開具的這張清單,氣的咬牙切齒,卻也只有忍氣吞聲,滿口答應下來。周憲章還活著,這件事足以讓慈禧太后焦頭爛額,一怕周憲章把黃海上的事說出去,二怕章軍舉旗造反。慈禧太后知道,周憲章和孫文有來往,一旦章軍造反,革命黨人也趁機起事,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她現在唯一想的就是,趕緊把周憲章和他的章軍送出大清國,只要章軍肯走,什麼都好說。

太后老佛爺給了這麼好的裝備,讓章軍去臺灣打天下,何樂而不爲!

吳佩孚完全領會了周憲章的意圖,並把這個意圖傳達到了手下的官兵們,官兵們個個興奮異常,到臺灣去打天下,再也不受朝廷的鳥氣!

緊接著,朝廷傳來皇帝密旨,允許吳佩孚恢復章軍番號,秘密進駐福州,並表示,已命沿海各級官員全力支持章軍的攻臺行動。光緒皇帝也打算要大幹一場了!

吳佩孚快馬加鞭,只用了兩天,就趕到了福州,一路上,當地官員早已得到朝廷指令,爲章軍的行動提供一切便利。吳佩孚又是堂堂總兵大人,奉旨接管馬尾軍港,當地官員不敢怠慢。

福建當地官員原本就強烈反對割讓臺灣,他們一直在暗地裡支持臺灣軍的抵抗運動。如今,朝廷又要向臺灣派出章軍,當地官員驚喜不已,心裡高呼皇上聖明。所以,吳佩孚一到,從巡撫到知府,要人給人要糧給糧,一切開綠燈。少數幾個不識時務的地方官,還想搞點官場潛規則,想從吳佩孚那裡敲點銀子,吳佩孚二話沒說,直接派兵給抓了起來,也不送交知府,直接砍了腦袋!這一下,當地官員更是不敢怠慢。

吳佩孚在福州打前站,而周憲章坐鎮上海,向散佈在各地的章軍發號施令,命令各部向福州集結,同時,以湖廣提督的名義,命令各部招兵擴軍。同時,命令上海道道臺黃遵憲籌集糧餉。

本來,周憲章只是湖廣提督,是一個領軍將領,儘管品級達到了正二品,頭上戴著一品頂戴,但按規矩,他沒有權利干預地方行政。但是,當初慈禧太后爲了消除周憲章的兵權,給了他一個總理衙門大臣、內廷行走的虛銜,這要是在平時,倒也沒什麼,如今周憲章乾脆拿著雞毛當令箭,在上海擺出了總理衙門大臣的架勢,相當於朝廷欽差,黃遵憲、劉坤一等人也乾脆順水推舟,對這位總理大臣的指令言聽計從,認認真真地辦差。

上海本是大清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府庫裡糧餉充沛,但是,這些銀子,朝廷是看在眼裡的,就是道臺黃遵憲,也不敢隨便動用。如今,周憲章以總理大臣御前行走的身份調用府庫,黃遵憲樂的順水推舟。

很快,周憲章就在上海籌集到了五百萬糧餉,租用法國人的商船,運到了馬尾軍港。

與此同時,散佈在各地的章軍舊部,紛紛向福建靠攏。

吳佩孚的第一團,大部分留在了朝鮮安州,歸樸永烈節制。得到周憲章的命令後,這個團的剩餘人馬,馬上乘船沿海路回國。

樸永烈已經升任平壤執政官,成爲朝鮮北部的實際統治者,此時,他的第四團依舊保持著章軍番號,但人數卻發展到了八千人,樸永烈主動請纓,要求率第四團到臺灣參戰。周憲章沒有同意,只是讓樸永烈派出韓令準率兩個加強營三千人,前往臺灣參戰,樸永烈的任務是守住朝鮮北部,拖住日軍在朝鮮的第五師團。周憲章這是要把朝鮮北部打造成了章軍的另一個基地。樸永烈只得遵命,不過,他讓韓令準帶去了一批軍火,包括二十門野炮,五千支步槍,以及兩百萬兩白銀。如今的樸永烈是個富翁,趙正倫和法國人的生意做的有聲有色,在平壤附近開採煤礦,日進斗金。

臨汾總兵張勳,率章軍第三團於8月20日從臨汾啓程,趕赴福州。當初在臨津江邊,賴傳武反水,張勳這支辮子軍保持中立,跑到元山,讓賴傳武輕而易舉地拿下了羅鳴芳和那哈五。張勳心中有愧,不敢來見周憲章,想賴在臨汾不走,可週憲章的命令一傳到臨汾,第三團的官兵們就坐不住了,紛紛要求尊令前往福州,張勳還想賴著不走,結果,301營營長姜萬里帶著301營不辭而別。301營是張勳的基本部隊,這個營走了,其他兩個營眼看也要步301營的後塵,張勳知道人心所向,難以抗拒,只得親自帶著剩下的兩個營,急急忙忙追著301營而去。

第76章 奸細第207章 停戰談判第64章 尷尬的奔逃第59章 遺骸第136章 戰爭重負第102章 倒打一耙第167章 軍界元老第195章 俄羅斯商人第187章 震方炮臺第72章 愛恨情仇第226章 扎蘭屯第91章 清軍變土匪第139章 南北夾擊第186章 進攻!第34章 陷阱第143章 出路?第153章 安州第139章 旗人的優勢第91章 清軍變土匪第104章 驪鐵再現第128章 奪權(二)第131章 病貓第93章 仁川港第248章 監軍第81章 戰爭時期的愛情第125章 開殺戒第43章 和戰第64章 尷尬的奔逃第93章 仁川港第221章 殺官第74章 夜奔第235章 聯合聲明第88章 血戰坊主山第186章 大哥的鐵哥們第261章 賊心第64章 汪洋中的一條船第49章 舉棋不定第72章 維新與革命第186章 大哥的鐵哥們第192章 惡性競爭第217章 分道揚鑣第12章 海陸炮戰第166章 狂怒的軍魂第266章 除夕六第154章 嫁禍第231章 戰敗者第59章 遺骸第5章 又見漢陽造第190章 朋友還是敵人第56章 羽翼零落第140章 親王公子第98章 向春川進發第29章 潑辣丫頭第219章 革命聖地第84章 腳伕當兵第20章 總兵級管帶第137章 聖裁第118章 後黨變帝黨第58章 尿褲子的精兵第105章 死無對證第8章 剪辮子第32章 休戰第195章 俄羅斯商人第70章 決絕第16章 努力爭當劣等生第118章 戰場閱兵第127章 奪權(一)第86章 自立軍第113章 自殺攻擊第119章 十三衙門第63章 瘋子第44章 內鬥第185章 實力說話第66章 最恨的人第101章 遠去的硝煙第137章 缺槍第175章 三琦君第171章 消失的軍魂(一)第173章 火海第174章 花園口第169章 戰場上的古董第224章 仇人伏法第127章 奪權(一)第232章 國家利益第253章 仇人相見第157章 大戰前夜第19章 國宴第218章 規格不夠!第41章 最美丫鬟第136章 聖人云第200章 小算盤第144章 出草第61章 補妝第56章 羽翼零落第149章 仙子阿第202章 絕境第218章 強拆第183章 總理大臣第234章 割據者第140章 親王公子
第76章 奸細第207章 停戰談判第64章 尷尬的奔逃第59章 遺骸第136章 戰爭重負第102章 倒打一耙第167章 軍界元老第195章 俄羅斯商人第187章 震方炮臺第72章 愛恨情仇第226章 扎蘭屯第91章 清軍變土匪第139章 南北夾擊第186章 進攻!第34章 陷阱第143章 出路?第153章 安州第139章 旗人的優勢第91章 清軍變土匪第104章 驪鐵再現第128章 奪權(二)第131章 病貓第93章 仁川港第248章 監軍第81章 戰爭時期的愛情第125章 開殺戒第43章 和戰第64章 尷尬的奔逃第93章 仁川港第221章 殺官第74章 夜奔第235章 聯合聲明第88章 血戰坊主山第186章 大哥的鐵哥們第261章 賊心第64章 汪洋中的一條船第49章 舉棋不定第72章 維新與革命第186章 大哥的鐵哥們第192章 惡性競爭第217章 分道揚鑣第12章 海陸炮戰第166章 狂怒的軍魂第266章 除夕六第154章 嫁禍第231章 戰敗者第59章 遺骸第5章 又見漢陽造第190章 朋友還是敵人第56章 羽翼零落第140章 親王公子第98章 向春川進發第29章 潑辣丫頭第219章 革命聖地第84章 腳伕當兵第20章 總兵級管帶第137章 聖裁第118章 後黨變帝黨第58章 尿褲子的精兵第105章 死無對證第8章 剪辮子第32章 休戰第195章 俄羅斯商人第70章 決絕第16章 努力爭當劣等生第118章 戰場閱兵第127章 奪權(一)第86章 自立軍第113章 自殺攻擊第119章 十三衙門第63章 瘋子第44章 內鬥第185章 實力說話第66章 最恨的人第101章 遠去的硝煙第137章 缺槍第175章 三琦君第171章 消失的軍魂(一)第173章 火海第174章 花園口第169章 戰場上的古董第224章 仇人伏法第127章 奪權(一)第232章 國家利益第253章 仇人相見第157章 大戰前夜第19章 國宴第218章 規格不夠!第41章 最美丫鬟第136章 聖人云第200章 小算盤第144章 出草第61章 補妝第56章 羽翼零落第149章 仙子阿第202章 絕境第218章 強拆第183章 總理大臣第234章 割據者第140章 親王公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伽师县| 吉林省| 绥滨县| 霞浦县| 织金县| 西乡县| 尚义县| 驻马店市| 呼图壁县| 深州市| 岳西县| 桦甸市| 农安县| 井陉县| 聂拉木县| 山西省| 高雄市| 台北县| 宁强县| 桃江县| 平湖市| 漳浦县| 三河市| 水城县| 凌云县| 辰溪县| 德化县| 中西区| 三穗县| 大荔县| 普兰县| 南澳县| 洮南市| 县级市| 竹溪县| 视频| 合山市| 昌江| 怀宁县| 浦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