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百八十一章孩子們的事情
一想到女紅是每個女生都會的事情,於是風包子就轉頭問秋心:“妹妹,你會做一些女紅嗎?如果你有需要的工具哥哥買給你哦。”秋心從小哪裡有做過女紅,看了看攤子上那些針頭線腦的東西,搖了搖頭說:“我纔不做這些呢”
聽到秋心居然不會做這些女紅,風包子心裡感到十分的不解自己宮裡的那些小丫鬟還有自己的皇母親可是都會的啊。於是再次嘲笑起來秋心,“你個丫頭你連這些都不會”秋心聽到風包子居然再次嘲笑起自己,連忙將手中吃剩下的糖龍丟到了地上,憤怒的說:“我讓你嘲笑我,你個傻包子”
二人愉快的打鬧在一起,一起跑到了下一個攤位,看到兩個孩子玩的這麼開心舒心無奈的搖搖頭也跟上去,身後的侍衛也觀察著周圍環境緊緊的跟隨著他們。
“哥哥,哥哥,這是什麼呀?”秋心望著一個風箏指著問風包子,風包子想到自己剛剛學會的放風箏,於是開心的拍了拍胸部對秋心說:“妹妹,這是風箏!可以飛上天的哦”
秋心可沒有見過飛上天還不用扇翅膀的東西,於是對風包子說:“你可別給我吹了,沒看到他不是活著的,他怎麼能飛上天呢?”風包子信誓旦旦的對秋心說:“哎呀,不信的話放給你看看啊”。
說完便拿起攤子上的風箏,對著身後的一位侍衛說:“你過來”侍衛聽到趕緊跑了上來,抓住風箏。風包子的手裡抓著風箏線侍衛拿著風箏。風包子喊了一聲:“跑!”於是侍衛便拉著風箏跑了起來,然後侍衛突然鬆開了手。秋心地一次見到會飛那麼高的紙心裡感到非常的開心,對著前面握著風箏線的風包子說:“哇,好高哎,真的會飛啊”舒心看到兩個孩子玩的這麼開心,轉頭付錢把這個風箏買了下來。
“哥哥,哥哥,讓給妹妹我玩一會吧”秋心覺得好玩出聲問風包子,風
包子有意刁難秋心這個野蠻丫頭,於是繼續聚精會神的操縱著風箏線讓風箏在天空中飛來飛去就是不迴應秋心。
秋心脾氣一上來硬扯過線子到自己的手中,風包子和她搶奪起來。舒心看到兩個孩子爭搶這個風箏趕緊上前來拉架,“包子,你是哥哥要讓著點妹妹啊”風包子聽到乾媽這樣說了也不好意思再搶下去了。
於是對秋心說:“妹妹,我這是在教你,不是不給你,你會放風箏嗎,就知道搶”秋心聽到風包子這樣說也不搶了,居然沉默起來。“沒事,叫哥哥來教你啊”說完把把手遞到了秋心的手裡,對她說:“你拉住這根繩子,看到沒有……”三人就這樣在集市上開心地逛了一整天。
就在這邊三人愉快的玩耍的時候。皇宮裡卻發生了一件大事,衆大臣們紛紛拿皇帝獨寵皇后只有兩皇子人丁稀薄爲題上書皇帝。朝堂自然是在金殿舉行,金殿在陽光的洗禮下更顯威武雄壯,金色的石獅子在宮門兩側站立,朱漆是最基本的顏色,木樑、木門、頂柱全部都是朱漆色,更顯得金殿有一種深厚的蘊含,給人一種歷史悠久的滄桑感。臺階一層又一層,淺灰色的石階與朱漆色的宮殿相映成趣,互相映襯,更顯得宮殿的五彩瓦當美麗異常,甚至有一種迷離的色彩美。
大臣們早早的就聚集起來了,隨著侍衛敲響了會堂鍾,大臣們魚躍進入金殿。文官一隊,武官一隊,文官各著不同配飾的文官袍,武官皆是清一色的武將甲只是顏色不一致,而且兩隊依照官階從高到低排列前進,從外面看規模有序,完全沒有平日裡行官之時的懶散樣子。
隨著大臣們都走進了金殿,今日的早朝就這樣慢慢的進行了。
第一個上書的就是三朝元老吏部尚書,吏部尚書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了,已經就快到了告老還鄉的年齡了,而且今天他作爲第一個帶頭說這個話題的原因就在這裡,大不了告老還鄉,
也是時候了,不枉追隨先王爲官一場。
“今日我皇獨寵皇后一人後宮冷清,而且龍嗣只有兩個皇子,東宮清冷。人脈不興,宮廷蕭瑟,龍氣不佳,實在是於理不合啊。還是應該擴大後宮廣生龍子,以充實我風國國力,以昌我風氏龍脈啊”聽到他這樣說風青城並沒有說什麼,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對他說:“這事還是改日再議吧,朕如今還是以國事爲重,自己私事還是放在以後纔好。現在還沒有這種打算呢”
衆大臣都以爲是皇帝有心想另立妃子,只是時機不成熟。於是紛紛上書,但是由於官階秩序也只能從高到低慢慢的來,即使有人心急如焚也只得怪罪自己當初沒有爬到高位了。
吏部尚書剛剛上奏完咳嗽著退後一步,然後就是戶部。這個專管人口的部門,戶部尚書也是一位老者不過相較於上一位還是年輕一點的。只是一位兩朝元老,但是也是德高望重在朝廷裡享有很好的聲譽,不然也不會在第二個就上書。
“吾皇,臣認爲吏部尚書所言有理,歷代皇帝都分支極多,以此來考覈各個皇子的品行,也爲風家壯大實力,並且讓皇宮裡充滿生機不至於如此冷清”戶部尚書這可是戳到了風青城的痛點了,如今這皇宮大內確實是過於冷清了,但是也不能就靠充實後宮來積攢人氣吧?
風青城內心雖然有點生氣,但是也不好發作,於是揮了揮手示意下一個大臣上奏。不過他的內心已經開始有些計較了,今天他們這些個老頑固不會都來說這個吧?那我要怎麼辦?我可是和席九兒說好了我要和以前的所有皇帝不同,我只娶她一個皇后的。
下一個就是禮部了,依舊是上書這個問題,風青城笑了,對著滿朝文武說:“你們是不是都要上書說這件事情?”因爲風青城是笑著說的,滿朝文武都以爲他這是同意了,都開始在心底盤算著自己的女兒或者妹妹什麼的有沒有合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