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5章 政事堂之爭

所有朝臣,都對皇家宗室抱持著一種很微妙的情緒。

朝臣無論穿著什麼顏色的官袍,在面對一個可能連個散官閒職都撈不上的宗室,也必須拿出客氣有禮的態度?!懊暌暬首濉笨刹皇侨魏稳硕几胰フ匆徽吹淖锩?。

而另一方面,皇族宗室只表明了血緣關係,而非本人的資質能力。姓李的人裡,蠢笨頑愚、庸庸碌碌的大有人在。叫一路過關斬將才官居高位的朝臣打心眼裡崇敬這種貨色,也的確是太難爲人了一點。

但是,這並不代表朝臣對所有的宗室都是同樣的態度。至少在今上剛剛領軍離京的現在,有一個名字會在安陽所有朝臣的腦海中迴旋盤繞,怎麼都不肯輕易離去,甚至侵蝕她們夜晚的安眠,就連在睡夢中也頻頻出現。

“李鳳寧”。

今上沿用了先帝的書房勤誨齋,自然把其他的習慣也一併承襲了下來。所以小朝會依舊在離勤誨齋不遠的正明殿舉行,正明殿的偏殿政事堂也依舊被一干朝臣用作宮中議事和小憩之所。

政事堂前頭是個能坐下十來個人的堂屋,兩旁不加門的側間裡備了書案筆墨。而後頭一溜五間的值房裡則放著軟榻並臉盆屏風等物,乃是供那幾位上了年紀的老臣小憩所用。

皇帝走了沒幾日,尚書都省左僕射廉定因怕朝政一時不順,連著幾日都要到宮門下鑰的時辰纔回去。如今白天日頭漸長,她又上了年紀,便會在午膳之後到值房裡小睡兩刻鐘。這日才過未正,她整了整衣冠正要跨出值房朝前頭去的時候,就見吏部尚書時蘊迎面走來。時蘊性子如何可以二說,至少平素面上是挺和善的,但此刻她幾乎遮不住滿面憂慮,額頭居然還出了一層薄汗。

“藉禮,”廉定開口便喚她了時蘊的表字,“出了什麼事?”

“廉大人,您起身了就好?!睍r蘊倒正是來找她的,“快跟我來?!彼贿呎f,一邊居然擡手在廉定的手肘上輕推了一下。

這點力氣,都沒能撥動廉定的胳膊。可爲官那麼多年的時蘊能急到甚至下意識擡頭碰她,顯見不是什麼尋常小事。廉定心裡一跳,連忙朝前頭走,“我們邊走邊說?!?

“喬中書也不知聽了誰的蠱惑,要彈劾秦王殿下監守自盜!”時蘊苦著臉,“您好歹去勸著些吧?!?

廉定前頭滿心焦急,此刻倒是腳下一緩,然後瞄了時蘊一眼。

朝中上下誰不知道時家因禍得福?雖然因爲爲官年頭長比旁人多知道些內情,時蘊其實也算是看著那位秦王殿下長大,不能算是攀附,但自從時蘊的嫡孫嫁了蕭家丫頭,整個時家都風生水起也是不爭的事實。她這會子說這個,只怕其中私心不小。

廉定是想息事寧人,可不是想白白被人當刀使了。

時蘊好歹做了那麼多年的吏部尚書,管的就是官吏這一茬事,見廉定腳下放緩,只略一思量便明白她在想什麼。時蘊頓時愁眉苦臉起來,“我若說這事與我無關,只怕您也是不信的?!彼溃骸爸皇悄胂?,那位到底更像誰些?是先帝還是陛下?”

秦王像先帝,還是像陛下?

這倒是個好問題。

廉定其實年紀還比先帝大上幾歲,她入仕的時候,先帝還沒娶正君。今上出生的時候她官位還低,但秦王的的確確可以說是她看著長大的。

所以像誰的問題麼……

廉定只一沉吟,“你是說……”

“先帝晚年是溫和了許多,但您還記得先鳳後過世那陣子,她有多護著陛下?”時蘊說,“如今咱們這位秦王殿下,護著陛下的心只怕不比先帝當年差。換了旁的時候,你當面罵她都懶得理你,可陛下才指了她監國。廉大人您想想,她要是什麼事都朝墮了陛下的威名那裡想,她能幹出點什麼來?”

廉定面色一變。

這纔是時蘊前頭問她,李鳳寧像誰的本意。

先帝晚年雖緩和些,到底是一條血路殺上御座的人。小錯她能寬宥就寬宥,若犯了不可饒恕的大罪,她的記性能好到叫人嚇出一身白毛汗來。今上卻是骨子裡都寬容的人,說既往不咎就真能不咎。

但秦王不同。

她不僅內裡更像先帝,還跟她的外祖學了一肚子的彎彎繞繞。所以平時看著謙恭守禮,一旦真要動手,大約比誰都能狠辣。

“我們快些走!”終於想明白的廉定不敢耽擱,這回反倒是她拉了時蘊朝前面走去。

同一間偏殿,自然幾步就到。

而寬敞的堂屋裡,此時卻是一片安靜。

沒人坐著。以中書令喬海爲首的一羣七八個人,呈扇形散開佔據堂屋裡一半的地方。裡頭有鳳閣的學士,有兵部侍郎,還有門下省給事中等等,加上剛剛到的廉定和時蘊,省部寺監都有人在了。

而李鳳寧卻獨個站在上首。她揹負著手,嘴角雖然勾著,眼睛裡卻毫無任何一點跟“愉悅”有關的情緒。

明明孤身一人,明明年紀只有二十出頭,比喬海的長孫女還小點,卻絲毫沒有露出任何一點膽怯氣弱。

整間屋子裡,響起幾下倒吸冷氣的聲響。

要知喬海素來剛烈,連先帝都當面頂撞過,不要說李鳳寧了。

李鳳寧的目光在剛剛跨進門口的廉定和時蘊臉上多停了會,然後才轉回喬海,“我倒不知道,什麼時候中書省居然搶了御史臺的飯碗,能管得了我的軍器監了?”

喬海氣得胸口劇烈起伏,呼吸急促,“殿下行不法事,自然任何人都說得!”

“行不法事?”李鳳寧緩緩轉動視線,掃了一遍所有人,“在場的各位,還有誰這麼想?”

能在政事堂裡出入的,都不是什麼小官小吏。只是在場的到底都老於世故,雖然沒人應聲答是,可看她們一個個的表情,只怕也差不多了。

“喬大人可知,軍器監被稱爲病退監,常年拖欠薪俸,不要說衙門裡幹活的小吏,就是坊署裡打鐵的匠人也常年缺數?”

喬海一愕。

身爲中書令的她,要做的事就是根據皇帝的意思下發旨意。越是大面上的東西她越清楚,但是像軍器監下的鍛冶坊裡缺匠人這種小事她要是也知道,就成神仙了。

“朝廷自有制度,”喬海十分不以爲意地辯了一句,“哪裡容得那些匠戶想不來就不來?!?

李鳳寧嗤笑一聲,“可實情就是,打板子人家不來,罰錢代工人家不來,就算流放,人家依舊不肯來。接下來喬大人打算如何,砍了匠戶全家?”

底下這種事情,喬海顯然也是略有聽聞,此時再聽李鳳寧說起,倒也不會擺出一副嘴硬不肯低頭的樣子,只道:“那殿下也不能……”

“也不能如何?”李鳳寧搶白,“不能給那些無所事事的匠人一點盼頭,不能拿她們做的東西賣錢貼補她們不知道被拖了多久的工錢?就只能憑著不是傷就是死的刑罰去壓制她們,叫她們白白荒廢了手藝,真到用時只能拉出一羣廢物,然後眼睜睜看著赤月士兵在戰場上慘敗就可以?”

喬海一噎,“你這巧言令色……”

廉定見李鳳寧只是措辭鋒銳,再看喬海眼神也像是已經信了,只是面子上過不去,便連忙出來打圓場,“既然是誤會,說清楚也就罷了。”她朝喬??慈ィ爸勰阍俨桓母哪愕谋猓t早要鬧出事來。如今殿下說的,你要是都明白了,就別傻站在這裡了。那麼多事情,還不夠你忙嗎?”

“廉大人來得還真是時候?!崩铠P寧突然說道。

這李鳳寧自小出入御前,與她與喬海見過的次數早就數不清了。廉定因李鳳寧素來便對她們幾個老臣十分有禮,就下意識覺得李鳳寧這回不會對喬海怎麼樣。可沒想到她才說完打圓場的話,李鳳寧就突然來了這麼一句。

廉定朝李鳳寧看去。

超過二十歲的她自然早已不復幼年時的稚氣可掬。此刻的她雖然語調平穩,但是那雙眸子卻閃著冰冷堅硬的光芒。

廉定心裡咯噔一下,她不由地看向一直在旁邊默不作聲的時蘊。然後見看見時蘊居然對著她微微搖頭,心下更發澀。

“喬海,區區一介中書令,你憑什麼來質問本王?”李鳳寧難得地用“本王”開始自稱。

李鳳寧聲音輕了點,但是其中卻有無形的分量重重壓下來。

是啊。

論身份,李鳳寧是宗室,喬海只是朝臣;論官階,李鳳寧是正一品的秦王,喬海只是正三品的中書令;論職責,軍器監中書省不相統屬,完全就是兩個無關的衙門。

“我去馹落之前就曾拿著軍器監府庫裡的刀劍去東市賣,但當時朝中沒有任何人提出過不妥。那還是正經的兵器,而現下不過是拿些沒用的邊角料做些玩器,你就如此大張旗鼓地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氣勢洶洶地來質問本王?!崩铠P寧眼睛微瞇,聲音越發輕了,但其中的冷意也越發濃厚起來,“喬海你又爲什麼非要挑在現在說這些?”

她略一頓,“因爲大姐姐令我監國?”

這話一說,不只是屋內其他人,就算是廉定的眼神也變了。

廉定到底是不相信,下意識地朝喬??催^去。

但是此刻的喬海,張口結舌面色發灰,居然是一副被說中的樣子。

廉定心裡一沉。

她到底年長,所以還記得喬海曾經梗著脖子拒不接受先帝詔令的往事。她還記得喬海正是因著此事才得了“不畏強權”的善名,對她一路官升到中書令助益頗大。

而現在……

難道喬海的耿直,一直都是假扮出來的?

雖然說官場詭譎人心難測,可朝夕相處的人居然如此處心積慮,叫老於世故的廉定也不由得心生寒意。

“喬大人若無話可說,”李鳳寧冷笑一聲,“那就按赤月律……”

“殿下!”廉定到底還是出聲了。

可開口叫了李鳳寧之後,她自己卻反而無以爲繼。

事到如今,都已經無法開脫了。

喬海到如今這個地位,已是無法再有寸進,可她畢竟還有女兒。她再“剛直”一回,叫人多記她兩年,對她後人的仕途就大有益處。

只可惜,她挑錯了對象。

若是對著今上,或許還真能叫她成事。但是對著這位秦王……

就像時蘊剛纔說的,這位秦王殿下維護今上的心能與先帝當年相比。喬海若在她監國之前質疑她,質疑的就只是秦王。而現下,李鳳寧代表的是皇帝。

質疑和污衊李鳳寧,就是在質疑和污衊陛下。而《赤月律》中寫明瞭:大不敬者……

當斬!

“今日看在廉大人的面子上,我不爲己甚。”李鳳寧雖然面色不豫,到底沒有還是緩了下來。

“喬海,你上折致仕吧?!?

第13章 隨兒第325章 度閒聚心腹第263章 馹落世女來第317章 無疾京外聞第240章 鳳後與“父後”第174章 馹落王帳第125章 軍器監第134章 上巳節 - 1第190章 在馬車上第268章 宮中鳳後難第198章 周圍的人 - 上第24章 他處第110章 政事堂第2章 王府第217章 小院見梓言第361章 清容知世事第184章 逃出王帳第236章 素手輕輕點第69章 帝崩第392章 宮中賞菊宴 - 2第367章 梓言偶聽秘第252章 軍營枕月遇第27章 說情第65章 安王第63章 驚聞第175章 謁見大汗第290章 毯上定計謀第263章 馹落世女來第193章 改名枕月第79章 偶得知第203章 似姐實母第348章 飽暖欲思動第253章 營中決大事第345章 清容突然悟第90章 京師遠第232章 山雨起微風第265章 亭中訴衷腸第379章 勸諫的結果第197章 噩耗突臨第289章 安郡王府中第56章 轉折第303章 鳳後臨秦府第396章 安王府私議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83章 探消息第323章 銀闕宮中寢第40章 契約第127章 軍器監第389章 度閒命貴君第277章 風雪及第樓第18章 起疑第106章 上賊島第201章 姐姐殷六第23章 回家第6章 殷六第272章 曲江池畔悟第113章 姐妹親第19章 梓言第151章 夏之末第207章 梓言之離第376章 梓言枕邊語第253章 營中決大事第111章 洗塵浴第309章 漫長的滿月第142章 大朝會第341章 鳳氏家學前第23章 回家第206章 鳳氏懷庸第333章 鸞儀又生事第70章 破摔第367章 梓言偶聽秘第63章 驚聞第188章 “姨母”李端第221章 書房議政事第158章 太守甘辛第262章 登門見少卿第354章 端宜侍於側第336章 鳳輦令儀對第379章 勸諫的結果第311章 令儀傳話去第337章 李璋險遇蛇第116章 書房議第98章 下決心第353章 梓言留棲梧第248章 淺羽軍中帳第262章 登門見少卿第33章 定計第185章 回到錦葉第328章 轉眼三年過第261章 臘冬同沐湯第147章 偶然事第73章 雛形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395章 宮中賞菊宴 - 5第258章 車中慰枕月第12章 王子第69章 帝崩第134章 上巳節 - 1第201章 姐姐殷六
第13章 隨兒第325章 度閒聚心腹第263章 馹落世女來第317章 無疾京外聞第240章 鳳後與“父後”第174章 馹落王帳第125章 軍器監第134章 上巳節 - 1第190章 在馬車上第268章 宮中鳳後難第198章 周圍的人 - 上第24章 他處第110章 政事堂第2章 王府第217章 小院見梓言第361章 清容知世事第184章 逃出王帳第236章 素手輕輕點第69章 帝崩第392章 宮中賞菊宴 - 2第367章 梓言偶聽秘第252章 軍營枕月遇第27章 說情第65章 安王第63章 驚聞第175章 謁見大汗第290章 毯上定計謀第263章 馹落世女來第193章 改名枕月第79章 偶得知第203章 似姐實母第348章 飽暖欲思動第253章 營中決大事第345章 清容突然悟第90章 京師遠第232章 山雨起微風第265章 亭中訴衷腸第379章 勸諫的結果第197章 噩耗突臨第289章 安郡王府中第56章 轉折第303章 鳳後臨秦府第396章 安王府私議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83章 探消息第323章 銀闕宮中寢第40章 契約第127章 軍器監第389章 度閒命貴君第277章 風雪及第樓第18章 起疑第106章 上賊島第201章 姐姐殷六第23章 回家第6章 殷六第272章 曲江池畔悟第113章 姐妹親第19章 梓言第151章 夏之末第207章 梓言之離第376章 梓言枕邊語第253章 營中決大事第111章 洗塵浴第309章 漫長的滿月第142章 大朝會第341章 鳳氏家學前第23章 回家第206章 鳳氏懷庸第333章 鸞儀又生事第70章 破摔第367章 梓言偶聽秘第63章 驚聞第188章 “姨母”李端第221章 書房議政事第158章 太守甘辛第262章 登門見少卿第354章 端宜侍於側第336章 鳳輦令儀對第379章 勸諫的結果第311章 令儀傳話去第337章 李璋險遇蛇第116章 書房議第98章 下決心第353章 梓言留棲梧第248章 淺羽軍中帳第262章 登門見少卿第33章 定計第185章 回到錦葉第328章 轉眼三年過第261章 臘冬同沐湯第147章 偶然事第73章 雛形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395章 宮中賞菊宴 - 5第258章 車中慰枕月第12章 王子第69章 帝崩第134章 上巳節 - 1第201章 姐姐殷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商都县| 上高县| 洛浦县| 潼关县| 桑日县| 万山特区| 孟津县| 运城市| 左云县| 涟水县| 梨树县| 漾濞| 永昌县| 嘉鱼县| 五台县| 通州区| 清远市| 洛宁县| 辽源市| 巩义市| 南京市| 莱州市| 河曲县| 南雄市| 彭水| 辽宁省| 油尖旺区| 太康县| 彩票| 留坝县| 达拉特旗| 香格里拉县| 望城县| 萨嘎县| 金塔县| 广宗县| 界首市| 清涧县| 璧山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