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碼頭

赤月朝,長寧二十年,仲春二月。

若要說京畿繁華,且不用看東西兩市售的珍瓏奇物,也不用說滿街的高官顯貴摩肩接踵,只錯開眼看看離安陽城門三十里開外的廣寧渡頭,也能知曉一二。

廣寧起先只是一片野河灘。只因當年疏通洛川時將民夫營帳設在那裡才終於有了人跡。百十年一過,僅憑著入京的碼頭這一宗好處,廣寧居然就幾乎有了縣城的氣象。通衢大道自不在話下,茶樓酒肆、青樓楚館也是一應俱全。而這修得整整齊齊的渡頭邊上,更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有等著攬客的腳婦、轎婦,有能說幾句夷狄土話的掮客,還有賣果子賣茶水、算命卜卦、代寫書信的攤子更是比比皆是。剛從船上下來的人,真不知有多少直接將這小小的廣寧渡頭錯看成了京師安陽。

這一日萬里無雲(yún)暖風習習,碼頭邊只靠著幾艘小船在等客人。天氣實在是好,又因沒有客人過來,多數(shù)人就有些懶洋洋的,碼頭上竟是難得的一片清靜。

這時,一艘木篷船在水上慢慢晃悠著向碼頭邊靠過來。圍在碼頭邊的小販們大多隻瞟了一眼就轉(zhuǎn)開,只有離得極近的幾個才露出一點關(guān)注的樣子。

在碼頭邊討生活,拼的就是一個眼力。是達官貴人還是行商富賈,是趕考書生還是普通人家,眼力差了可不只是賺不上銀子的事。碰上脾氣暴的,只因爲一句話沒說中聽,揮拳頭打殘廢了也不是沒有發(fā)生過的事。

衆(zhòng)人看這木篷船,篷子又舊吃水又淺,估摸著就是尋常人家僱來走個短程的。訪親也好辦事也罷,這種客人大多手頭沒幾個餘錢。又因離家極近,連零嘴一般都賣不過去,能從她們手裡掏摸出十個銅板就算是有本事的了。

在小販和掮客們都提不起興致的眼神裡,老舊的木篷船終於慢吞吞地在碼頭邊停穩(wěn)。一個年輕的女人從船艙裡鑽了出來。

百無聊賴的小販們不由多看了一眼,這人居然一身的月白。

照說如此淺淡的顏色並不襯人,這個人卻因爲背挺腰細,雙腿又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卣驹趽u擺不定的船板上,看起來居然很清爽利落。這人與船婦結(jié)過賬後,輕輕一步便跳上碼頭。她落地後一擡頭,適才不過看景似的小販們都忍不住在心裡讚一聲好。

年輕人烏髮如墨肌膚光潔自不在話下,但那雙眼睛卻生得實在是好,水杏一般清亮有神不說,只那微微挑起的眼尾卻帶出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雋秀風流之色。險險要被人說成女生男相的容貌,卻因爲似笑非笑的脣角染成了一片爽氣天然。這人就跟她此刻背後一片通朗開闊的水面一樣,只要一眼就讓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只是再看一眼,卻又不由得讓衆(zhòng)人在心底爲她嘆息一聲。

赤月朝在穿戴上規(guī)矩極大。雖說當官的也不是日日穿著官袍到處晃悠,但平常穿的衣裳用什麼料子卻也有大講究。所謂“民人不帛”,說的就是普通百姓不能穿絲絹綢緞的衣裳。這年輕姑娘雖因爲尚未成年,所以頭上只用錦帶束髮,但通身的細棉衣裳卻實在逃不過衆(zhòng)人的眼睛。廣寧渡口上來來往往的貴人也不少了。但那些穿得上綾羅的,又有多少人的品貌能及得上眼前這個?偏偏人家穿綢她穿棉,真真只能叫人嘆一聲“同人不同命”了。

這年輕姑娘自是不知道自己才下船就已經(jīng)被別人可憐了一回,她朝碼頭邊張望了幾下後朝茶檔走過來。支了布幔賣茶水的是個老婦,見生意上門頓時就揚起笑,她一邊拿肩上搭的毛巾拍打了矮凳,一邊道:“大姑娘,這裡坐這裡坐。”

“大娘,”她步子爽快利落,走路帶起一陣風來,進了茶攤也不嫌坑坑窪窪的凳面硌人,直接就坐下了,“有新茶來一碗。”

“大姑娘先坐著,馬上來。”

茶攤也就巴掌那麼大塊地方,新茶也不過就是往粗茶末裡兌點熱水,吃食就更簡單,從木桶裡拿出來的一碟糯米丸子而已,都已經(jīng)半涼不熱了。

老婦把東西朝年輕姑娘面前一放,再看看碼頭上也不像是再會來船的樣子,便也坐下,一副尋人嘮嗑的樣子,“大姑娘這是剛回來?”

“嗯,去看個朋友,在新安住了小半個月。”這年輕姑娘拿起茶碗,就在脣邊喝了口,一放下茶杯,就露出一張笑盈盈的臉來,“今天才回來。”

新安,乃京畿道下新安郡城的名字。由渡頭衍生而成的廣寧縣就歸在新安郡治下。別看這裡離京師安陽更近,廣寧縣令的頂頭上司卻是新安郡守。

茶攤老婦見這年輕客人不像是不樂意閒話的,便又殷勤了幾分,“兩個丸子夠不夠?不夠我那裡還有幾個茶雞蛋。”

這年輕姑娘又喝了口茶,“好啊,謝謝大娘。”她說著,又朝碼頭外瞟了一眼,似是在尋什麼的樣子。

“老婆子也愛去新安呢。”老婦說,“咱們廣寧雖然說離安陽近些,家裡要扯個布添點什麼東西,老婆子還是愛上新安去。”

“那是。”年輕姑娘放下茶碗,“安陽入城就得繳二十個大錢,況且什麼東西,只要一進了那道城門,立時三刻就能貴上不少,自然不如新安那裡實在。”

“是啊是啊,就是這個理兒。”老婦也是因爲幫補家用纔出來擺攤,立時點頭,“大姑娘果然是出過門的,比我家那死小子明白多了。”

“這事還是不用明白的纔好。”年輕姑娘撇了下嘴角,也不知想起了什麼,一臉的心有餘悸,“這一文錢一文錢掰著算的日子……”

老婦又朝年青姑娘身上打量了一下。她雖然穿棉,衣料卻是上等細棉,且衣裳合身針腳細密,這一身真還便宜不到哪裡去。她老婦奇道:“大姑娘家計很艱難嗎?”

“艱難?”年輕姑娘也是一愣,隨即咧開嘴露出一口白牙,“不瞞您說,這吃穿上頭我家還真是不用愁的。只不過我家大人說,孩子不能慣。”說著說著,這年輕姑娘牙疼似的抽了抽嘴角,伸手比出個“二”字,“有個規(guī)矩,每個孩子到了十四歲只給兩貫錢,就一腳踹出家門,不過滿整個月不許回家。”

“大姑娘家……”茶攤老婦聽著也是瞠目,半晌才憋出一句,“真是規(guī)矩大。”

“不過,”年輕姑娘笑得一臉得意,“我家姐妹幾個就沒出過敗家的呢……”她喝著茶,又朝空地那裡看。

廣寧碼頭一側(cè)有一大片空地,專門預備給接人的馬車停用。一般有馬車來接的多半是官宦人家,所以廣寧碼頭邊上的特別規(guī)矩,車馬行的馬車要在更遠些的地方候客。也所以,接人的馬車有沒有到,從茶攤這裡一目瞭然。

“大姑娘在等家裡的車?”老婦順口問道。

“是啊。”年輕姑娘眉頭一皺,奇怪後轉(zhuǎn)爲惱怒的情緒一閃而逝,“說好今天回來的。”

老婦看了眼年輕姑娘。穿得上這樣的衣裳,家裡有馬車也不奇怪。只是離家十幾日,居然沒有車來接……

老婦愛嘮嗑,卻也不是沒點見識的人,不想平白觸人黴頭的她立刻換了話題,“大姑娘要僱車嗎?”把客人介紹去車馬行也有一筆錢好拿,老婦不由就多了句嘴。

“再看看吧。”年輕姑娘說,“許是遲了。”

坐久了茶水錢還多些,老婦本就是順口一說,聞言只是樂呵呵地應了聲便罷。

“大姑娘是趕巧了。”粗茶本就沒味道,老婦換了新茶上來,“昨日魏王殿下從這裡下船,整個碼頭都封了。如果大姑娘是昨天回來,要在船上等好長一陣才能靠岸下船呢。”

“昨天?”年輕姑娘卻一怔,顯然不信,“魏王殿下昨天回來了?”

“就是昨天。”老婦兀自說得起勁,“老婆子這茶攤都少擺了半日……”

年輕姑娘還是不信,“她不是剛剛纔去的燕州,如今怎麼會回來?”

所謂魏王,乃是當今皇帝一父所出的同胞妹妹。因爲差了十幾歲,魏王自小在皇帝身邊撫養(yǎng),姐妹感情甚好。如今天下或許會有人不知皇帝最疼哪個皇女,但是最喜歡的皇妹是魏王,這個卻是鐵板釘釘?shù)牧恕K詣e的藩王都拘在封地輕易不許入京,而魏王卻是每年必要回京過年的。

不過再怎麼受寵,魏王也不能把封地燕州晾著不去。今年魏王是在正月底走的,照常理來算總要待到入夏纔回來。如今才走了一個月,怎麼就回來了?

“這還能有假的。”茶攤老婦有點不高興了,“如果不是爲了她家大丫頭,怎麼可能千里迢迢地來回趕?”

“她家大……”年輕姑娘更加愕然,頓了好一會才說,“您是說……李鳳寧嗎?”

“除了她,還能有誰。”老婦撇了撇嘴角,她表情裡頗有不屑,倒是見這年輕姑娘似乎並不知道,便有意顯擺,一時間也不計較她剛纔的不信了。

皇帝的妹妹不是隻有魏王一個,而魏王也不是隻有一個女兒。偏生這個李鳳寧,也實在忒會鬧騰了。

“去年時候,她就出名了呢。”老婦冷笑一聲,“好好的貴人女兒,她娘能缺了她吃喝?不好好待在家裡,卻混進一班學生裡考什麼春闈,結(jié)果鬧得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老婦說的卻是去年春闈時一樁舞弊大案。

李鳳寧身爲魏王嫡長女,自然不用像貧苦書生那要靠考試晉身。偏她不知玩心重還是什麼,竟然在去年春闈的時候去考了。誰知便有那麼巧,被隔鄰號房的考生髮現(xiàn)不妥後吵鬧起來。好一通大亂後,不得將所有考生全部排查一遍,居然找到了冒充代考的考生和收受賄賂的考官,最後扒拉出一長串扔進大牢,罪重的幾個還判了斬刑纔算了事。

年輕姑娘眉頭一皺。

“老婆子也知道那些人是做了壞事。只是她再聰明再會讀書,想做大官還不是輕輕鬆鬆的事?何必跟那羣窮書生攪在一起。就連她娘也罵過她,可見她是真做錯了。”

年輕姑娘眉頭一皺,表情瞬間就陰了下來。她張了張嘴,卻到底什麼都沒說。

“現(xiàn)在總算是好了,魏王殿下給她定親了。”老婦繼續(xù)說,“多好的事啊。娶了親成了家就是大人了,總該定定性了吧。”

年輕姑娘一怔,更加愕然,“……定親?誰說的?”

“但是你知道麼?她居然住青樓裡去了。爲了個粉頭!”茶攤老婦嘖嘖了兩聲,鄙薄之色遮都遮不住,“居然連家都不回了。”她一邊說,還一邊搖搖頭。

“住進青樓?”年輕姑娘眉頭皺了下,“您是聽誰說的?誰有家不回,卻住在青樓裡?”

“誰還冤枉她了?”老婦突然湊近過來壓低聲音,“我昨兒收攤遲了,只好躲在貨箱後頭。魏王殿下從船上下來時親口說的!”

“親口……說?”愕然之後,年輕姑娘看了老婦一眼。

“真的!”老婦見她似有不信,“老婆子雖沒那個福分見過魏王殿下,但是繡著金鳳凰的衣裳也能認錯?真是殿下親口說的。”

年輕姑娘看她好一會,像是信了,但眼神卻漸漸冷了下來。

老婦下意識心裡一顫,這纔想起她是偷偷躲起來才聽見的這話,再開口時訥訥地,“老婆子只是聽了那麼一耳朵……”

年輕姑娘臉色只是稍緩,到底語氣平和了很多,“既然家裡沒車來接,我還是早些僱車走的好。大娘,茶錢多少?”她一邊說著,一邊站了起來。

“十三文。”老婦接過年輕姑娘遞來的銅錢,數(shù)完之後卻見那人已經(jīng)走遠的背影。她拍了拍胸口,半晌才反應過來,“大,大姑娘慢走啊”。

而那個年輕姑娘,已經(jīng)走遠了。

作者有話要說:

其他的不說了。先強調(diào)一下,此文乃“女尊”。

女尊喲,女尊。

不愛看女尊的,請右上角叉,就醬。

第287章 你讓我想想第74章 拂春堂第342章 回家與父訴第40章 契約第310章 漫長的滿月 - 5第158章 太守甘辛第42章 偶遇第320章 宋沃請登基第366章 頤安殿微瀾第31章 夜路第249章 言語亦鋒芒第163章 十四情傷第145章 偷懶亭第196章 清容辭行第53章 信息第151章 夏之末第284章 少卿逐魏王第65章 安王第209章 平常小事第160章 飲宴之後第200章 周圍的人 - 下第223章 宮中陪鳳後第321章 家中說懷庸第146章 得令儀第52章 傳話第380章 閒談與嫉恨第104章 刺軍情第227章 大朝語輕狂第108章 謎底現(xiàn)第120章 中宮賞第123章 告黑狀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289章 安郡王府中第24章 他處第173章 草原趕路第370章 令儀會雲(yún)榭第191章 再遇鳳七第308章 漫長的滿月 - 3第3章 挹翠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105章 出兵令第305章 城外上林署第397章 安王府之變第360章 梓言疑端宜第140章 上巳節(jié) - 7第41章 轉(zhuǎn)章第288章 蠱惑誰人心第136章 上巳節(jié) - 3第321章 家中說懷庸第146章 得令儀第322章 登基成帝日第77章 疑惑重第183章 階下之囚第362章 御書房論政第368章 枕月查隱秘第143章 帝后談第146章 得令儀第2章 王府第222章 隨兒的勸解第248章 淺羽軍中帳第239章 清容牽手回第220章 御駕親征去第335章 安堰江邊遊第283章 隨兒來相勸第111章 洗塵浴第387章 姐姐殷悅平第300章 夫賢婦禍少第352章 沁芳與隨語第302章 酒樓親道謝第76章 細打探第129章 十四留第101章 引入彀第317章 無疾京外聞第333章 鸞儀又生事第42章 偶遇第105章 出兵令第149章 誠郡王第162章 遠在安陽第19章 梓言第137章 上巳節(jié) - 4第76章 細打探第384章 時蕓勸妻主第143章 帝后談第314章 乘舟賞花時第376章 梓言枕邊語第181章 王帳變故第151章 夏之末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255章 大理寺尋盟第244章 意外的客人第74章 拂春堂第166章 馹落棄子第182章 虛張聲勢第30章 姐姐第161章 州冶右署第190章 在馬車上第99章 突表白第359章 郡君心中疑第24章 他處第53章 信息
第287章 你讓我想想第74章 拂春堂第342章 回家與父訴第40章 契約第310章 漫長的滿月 - 5第158章 太守甘辛第42章 偶遇第320章 宋沃請登基第366章 頤安殿微瀾第31章 夜路第249章 言語亦鋒芒第163章 十四情傷第145章 偷懶亭第196章 清容辭行第53章 信息第151章 夏之末第284章 少卿逐魏王第65章 安王第209章 平常小事第160章 飲宴之後第200章 周圍的人 - 下第223章 宮中陪鳳後第321章 家中說懷庸第146章 得令儀第52章 傳話第380章 閒談與嫉恨第104章 刺軍情第227章 大朝語輕狂第108章 謎底現(xiàn)第120章 中宮賞第123章 告黑狀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289章 安郡王府中第24章 他處第173章 草原趕路第370章 令儀會雲(yún)榭第191章 再遇鳳七第308章 漫長的滿月 - 3第3章 挹翠第390章 郡府新長史第105章 出兵令第305章 城外上林署第397章 安王府之變第360章 梓言疑端宜第140章 上巳節(jié) - 7第41章 轉(zhuǎn)章第288章 蠱惑誰人心第136章 上巳節(jié) - 3第321章 家中說懷庸第146章 得令儀第322章 登基成帝日第77章 疑惑重第183章 階下之囚第362章 御書房論政第368章 枕月查隱秘第143章 帝后談第146章 得令儀第2章 王府第222章 隨兒的勸解第248章 淺羽軍中帳第239章 清容牽手回第220章 御駕親征去第335章 安堰江邊遊第283章 隨兒來相勸第111章 洗塵浴第387章 姐姐殷悅平第300章 夫賢婦禍少第352章 沁芳與隨語第302章 酒樓親道謝第76章 細打探第129章 十四留第101章 引入彀第317章 無疾京外聞第333章 鸞儀又生事第42章 偶遇第105章 出兵令第149章 誠郡王第162章 遠在安陽第19章 梓言第137章 上巳節(jié) - 4第76章 細打探第384章 時蕓勸妻主第143章 帝后談第314章 乘舟賞花時第376章 梓言枕邊語第181章 王帳變故第151章 夏之末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255章 大理寺尋盟第244章 意外的客人第74章 拂春堂第166章 馹落棄子第182章 虛張聲勢第30章 姐姐第161章 州冶右署第190章 在馬車上第99章 突表白第359章 郡君心中疑第24章 他處第53章 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平泉县| 新源县| 论坛| 黑山县| 嘉黎县| 额尔古纳市| 林甸县| 钟山县| 进贤县| 黄龙县| 高雄县| 轮台县| 阳曲县| 金山区| 上犹县| 汉源县| 万源市| 施秉县| 德清县| 舒城县| 湖州市| 万全县| 香河县| 辉县市| 和林格尔县| 威海市| 铅山县| 密山市| 乡宁县| 蓬溪县| 淳化县| 龙门县| 丰都县| 苍梧县| 闸北区| 兴安盟| 壤塘县| 蒙城县| 宜兰市|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