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情報網的差距了,溫惠早從在秦國的五子樓那收到消息了,幾乎也就是事情發生的當天或隔天,便收到了消息了。
不過周文帝還是很快想到了秦國的那封信,也很快明白了對方是想讓他以父皇的身份去要避毒珠,或許和他合作對付溫惠也是可以的。
不行,這個秦國也是虎視眈眈的,稍有不慎那秦國就能將周國吞併了。
看看這個秦國皇上都不主動去找溫惠,還不是怕溫惠給他提什麼完成不了的事情?來找自己,弄個聯姻?
溫柔這個庶出女兒能去當太子妃,其實也是很不容易了,讓他看看這聘禮怎麼樣吧。
皇上在心中將算盤打的啪啪響啊。
能成爲使者那絕對是很擅長察言觀色的,馬上說道:“這是我國的聘禮單,還請皇上過目。”
皇上眼神示意身邊的公公,公公也將聘禮單呈給了皇上。
秦帝還是下了點本的,畢竟是娶太子妃,彩禮不能太寒酸,而且也知道和這個周帝打交道,也算是還需要花點銀子的。
周帝對於秦帝給的聘禮單還算是很受歡迎的,便說道:“恩,朕嫁女兒也不能太倉促了,傳旨讓禮部著手準備吧。”
然後提筆寫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說:他已經向溫惠要過,不過溫惠說過避毒珠對驅散毒氣並沒有什麼作用,讓你們去拿端木家的神衣去。
不過爲了兩國友好,溫惠畢竟有經驗,朕會下旨,讓她去一趟苗國,幫助秦國拿的食人花的內膽。
然後將信封好,給了使者,讓使者給秦帝帶回去。
接著就是去寫聖旨,讓人去給溫惠傳聖旨。
可以說傳旨的人還沒出宮呢,這消息就傳到了出來,傍晚便是到了百里決的手中。
此時的溫惠在寫玉旨呢,她要給百姓做身份證,加強她的管理,和福利制度,當然這些事情,需要傭兵工會和衙門協力去做。
現在的身份證,當然不可能像前世的身份證那樣了,不過給每個都城編號,每個城鎮編號,然後在給百姓編號,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而只有持有身份證的人,才能在接下來的土地分配中,分到土地去種植。
而土地統計,她也準備下玉旨,讓衙門測量出來,到時候纔好分。
百里決進來之後,就看到溫惠端坐著,一臉認真的在書寫,悄悄走過去,將東西放在了桌子邊。
想說點什麼,可是還是保持了沉默,因爲溫惠工作的時候,不喜歡被人打擾。
悄悄的退了出去。
溫惠寫完這份玉旨之後,便是拿起了剛剛放在桌子上的布條。
她知道是百里決送過來的,可是那晚過後,溫惠覺得還是保持距離的好,所以便沒有說話的。
看到紙條上的內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這個秦帝還真會自作聰明,你直接找我辦事本就可以了嗎?何必還拿個什麼父皇來壓我?
她頂多也就要點秦國的特產,磚和木頭之類的,用來建設新的地方而已。
楚國嘛,去年大豐收,她當然是要糧食了,保證這個冬天可以過得去。
至於皇上給的這道聖旨,溫惠只想呵呵她一臉。
難道她就不能說身爲一方王爺,百姓後半年的糧食還沒著落,爲這事想辦法,自己的百姓都管不了
,沒時間管別的國家的事情。
將那布條放入了一邊的香爐裡面,給燒掉,然後繼續寫自己的玉旨。
其實大體內容差不多,都是告訴衙門如何測量,還有就是搞清楚衙門的人主事人到底是誰。
她的命令可以說直達衙門,至於衙門上面的什麼城主啦,縣長啦,敢說句不是,明日就會被傭兵工會的人送去見閻王。
皇上也不敢說他什麼,因爲不能越級管理那只是說官員而已,又沒說皇族,皇權大於一切,想管誰就管誰。
她這王爺想管個衙門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其實傭兵工會就算是代替了城主了,管理了各個衙門,期間就是少了縣主了,等事情穩妥些了,再來一次大的官員改革,將那些不聽話的人,都給剔除了。
若是有識時務的嘛,自己也算是給人家留下了投靠和思考的時間。
她這招就叫做釜底抽薪之計。
不過這麼多衙門寫起玉旨來很麻煩就是,不過不寫的話,又顯示不出自己對這件事情的重視,也會讓人覺得她太依賴於傭兵工會。
幾天後,溫惠的這道兩道玉旨發佈出去,各個衙門那是都積極配合,立馬都去統計人口,測量統計土地去,畢竟一個月後,他們就都需要去都城拜見溫惠,給溫惠這些數據了。
對於見溫惠,他們還是抱著期待的心情,都想見見這位奇女子。
而溫惠所給他們的測量方法,統計方法,也是被一衆人讚不絕口,就算不知道溫惠這是要做什麼,可都說她有治世之才。
然而有些人還是覺得很心慌的,那就是擁有莊子的富貴人家,總覺得溫惠這是要有大動作,可是又猜不透溫惠要做什麼。
溫惠安排完這些事情,便是去做另外一件事情了,大棚。
萬一楚國有辦法去拿了食人花的內膽,那她還是沒有辦法讓百姓好好過個冬的,所以事情還是要做兩手準備的。
這就導致了接下來溫惠的失蹤,出去傳旨的人直接去原先趙國都城去。
而溫惠身邊就跟著四個婢女,百里決,武修,他們七人其實去的都是溫惠之前買的莊子裡面。
莊子裡面的人都是武烈的心腹,如今也是知道溫惠的,對他們來說溫惠就是小主子,小主子秘密駕臨,他們自然是不敢宣揚出去的。
溫惠就是在莊子裡面,開始研究當地的土地適合種什麼,也在莊子裡面傳授了大棚的技術。
而他們身邊還跟隨著從周國找來的兩個技術人員,他們兩人都是溫惠當初手把手教授大棚技術的,這幾年他們都在鑽研這件事情,可以說要比溫惠厲害多了。
沒錯,她在做之前讓那些衙門做的事情,她知道那些衙門的人能夠測量出土地的多少,可是並不確定種什麼東西比較合適。
溫惠帶著精英的做事速度,可以說那叫一個快,不過大半個月,她就都弄明白了。
那些莊子裡面的人,也在實施大棚了。
而溫惠也是提前回到了趙國原先的都城,還有七天,就到那些人來見她的日子了。
她這莫名其妙不見的大半個月,可把前來傳聖旨的人給急壞了,人都找不到,他找誰去宣旨啊。
秦楚兩國何嘗不著急呢,因爲去過苗國的人也就溫惠一個人,他們倒是想進去呢,可是就是徒增了士
兵的傷亡而已。
然而溫惠卻打算在這七天,將這座城市打造成屬於她的都城,這座城從原先的趙國都城,改成了惠城。
有些商人鼻子很靈的,他們原本就有這的地契,都是開始大肆的翻新,然後準備開店鋪,因爲他們都覺得這座城將來會很繁華。
至於宮殿的休整嘛,有劉明他們在,自然是十分快速的,他們也知道溫惠著急著住,所以都是日夜趕工,睡覺的時間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謙自然也在做著他分內的事情,造就著機關,他其實就收到溫惠的一個飛鷹傳書,內容當然是:改城樓,這城之後喚作惠城。
溫惠這幾天就都在客居住著呢,看著這裡一派整改換新,還是覺得很舒暢的。
當然她也不會忽略掉那些傭兵工會的人,自動去幫助蓋城樓,幫大家去蓋商鋪,得點銀子。
她對這個傭兵工會的會長還是很讚賞的,是個會審時度勢的人,知道他是要來給這來個大整改,他就推波助瀾了。
當然之前讓那些趕過來的傭兵,他們也都悄悄的潛伏在這座城裡面了,等待著她的召見,所以惠城見到最多的人,都是胸前有勇士標誌的傭兵。
還有一些其他人,他們都是想來看看她的,這裡面大部分都是好奇她究竟是不是傳的那麼神,想到這惠城來,看看她。
也有人是裝門找她的,例如秦楚兩國的探子,皇上派來傳聖旨的人。
不過他們收到的消息都是:公主再爲百姓後半年的溫飽問題發愁,大概是去想辦法了,說讓他們到惠城等候。
放出這消息的,自然是溫惠派去傳玉旨的那些侍衛了。
這些消息,大家也是都知道了的,都紛紛在猜測溫惠究竟會想出什麼辦法來呢?
宴會開始時,溫惠直接喚出了小黑子,這傢伙對自己不瞞著呢,因爲不帶它去吃食人花,自己安慰了它三天之後去吃,它纔算是搭理起了自己。
所以衆人看到的依舊是一隻黑色的巨鳥停在了宮殿的上空,然後一抹身影快速的落下,消失不見,根本沒看到溫惠是什麼樣子的。
不過對於狂熱粉來說足夠了,都紛紛爲看到了溫惠的身影而高興不已。
至於這裡的宴會,是她讓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紅羅剎的人,進入了王府,開始張羅起來的。
而大家對於這一想象也不奇怪,知道溫惠要宴請各個衙門的人。
衙門的人那是展示出官印之後,都被紅羅剎給放了進去,大部分人都是忐忑又興奮的樣子。
對於這座王府,那也真是讚不絕口,此處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給人一種江南水鄉的美感。
一點都不奢靡,可是卻又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尤其是被引到宮殿之中後。
大家都在惴惴不安,等候著溫惠的來臨,相鄰的幾個衙門,也還是會說幾句話的。
溫惠來的時候,他們已經都在了,春風那沉穩的聲音喊道:“王爺駕到。”
然後衆人就都齊刷刷的站起身,看向了門口,就見一美到難辨男女的人走進來,一時間腦海中只有四個字:驚爲天人。
可是收到那人身上渾然而成的上位者氣息時,便都回過了神,不在被溫惠的美色所迷惑,只知道呆呆的看著溫惠了。
“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