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節 醫署病坊

蔡吉有孕在身不便飲酒,故而僅在喜宴上逗留了片刻,便離了段府擺駕回宮。卻不曾想她剛一回宮,便有內侍來報,說是華太醫已在內苑候駕多時。蔡吉這纔想起自己今日還沒做例行現場。於是她一面遣人召華佗覲見,一面則在侍女的服侍下迅速洗漱更衣。待到蔡吉淨過手面,換上常服,坐上軟榻,恰好內侍領著華佗進得殿來。

“太醫令華佗叩見君上。”華佗趨步上前衝著堂上的女君主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禮。然而還不等蔡吉勸其起身,這位髮鬚皆白的名醫卻又突然將話鋒一轉,鄭重其事地告誡道,“孕婦不宜飲酒,還請君上保重身體。”

原來蔡吉先前洗漱草率了一些,身上尚殘留有酒香味。此刻被華佗一語點穿,這位叱吒一方的女諸侯由不得像個被抓住小辮子的孩童一般,兩頰飛紅著訕訕道,“今日仲苗與阿九大婚,孤小酌了一杯,往後必不犯戒。”

華佗見蔡吉虛心認錯,只得無奈地嘆了口氣,進而取出託枕開始替其診脈。其實華佗也知蔡吉並不是個任性妄爲的人,只是特殊的身份令她比尋常孕婦甚至男子更要勞心勞力些。也正因爲如此華佗才需要每天都給蔡吉把脈檢查以保證她腹中的胎兒安然降生。

“君上脈象圓滑流利如按滾珠,乃氣血旺盛養胎之現象。然就算如此,君上亦不可掉以輕心,要心平靜氣,切不可憂思過度。”華佗手捻長鬚。一邊替蔡吉診脈,一邊循循告誡道。

蔡吉聽聞胎兒無恙。不由自主地將手撫在了微微凸起的小腹上。關於是否生子的問題蔡吉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誠然在古代生育風險甚高,外界也一直都存有讓她收養子做繼承人的呼聲。但養子在法理上終究比不得親子服人心。何況蔡吉以女身爭天下根基本就弱於其他男性諸侯,再收養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養子做繼承人無疑會削弱她的統治。畢竟除了太史慈、郭嘉、龐統、賈詡、趙雲等與她義氣相投的同伴外,絕大多數追隨她這位女諸侯的文武之士所追求也僅是出人頭地、封侯拜相而已。對於這些追隨者而言一個擁有君主血統的合法繼承人是他們未來封妻萌子的保障。

此外站在蔡吉的角度上而言,分封諸侯也好,統一天下也罷都僅是她征途中的一個階段而已。引導大漢帝國避開五胡亂華完成變革纔是她的真正志向。這一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還可能需要花上幾代人的努力方能達成。正如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方得以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所以蔡吉需要有一個團體來繼承她的志向並不斷加以調整、發展、推進。而在東漢末年最牢固,最密切的聯繫莫過於宗族血緣。所以在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蔡吉最終還是決定放手一搏親自生下繼承人。

好在蔡吉身邊有當世名醫華佗從旁護駕,令她能在兩千年前的漢末安心產子。只是這樣一來華佗就無法再像從前那般手持金箍鈴,四處奔走,爲中原地區的百姓施醫贈藥了。要知道秦漢時代的醫療體系還十分簡陋。漢朝的太常及少府之下雖設有太醫令、太醫丞,但屬太常者,爲百官治病;屬少府者,爲宮廷治病。由此可見漢朝的醫官只爲君王和官僚服務。民間醫療則主要是靠世醫、鈴醫和巫醫來完成。這其中子承父業世代行醫的“世醫”醫學素養最高,最受古人推崇。鈴醫是經常遊走於廣大農村地區的走方醫,由於他們以串鈴招呼病家因此而得名。鈴醫的醫術大多來自師傅口授,往往會有獨到之處。甚至能以少數藥草和簡便的醫療方法治病。但另一方面鈴醫的醫術又參差不齊,且時會有騙子借行醫之名招搖撞騙,令人防不勝防。巫醫。顧名思義就是用畫符、唸咒等巫蠱之術,以驅除鬼神作祟。治療疾病。早前張角的太平道就是通過巫醫來在民間發展教衆的。

華佗作爲出身譙沛醫學世家的世醫,常年以鈴醫的身份遊走鄉里。實乃中原百姓的福祉。如今蔡吉將華佗留在身邊替其安胎,對於地方上缺醫少藥的老百姓而言自然是巨大的損失。

好在作爲補償,蔡吉已經在齊國境內自上而下建立起了一整套包含了醫學院、太醫院、醫署、病坊等設施的醫療系統。這其中“醫署”相當於後世的醫院,分州、縣兩級,每個醫署均設有“病坊”用來收治各種病患。醫院的概念並不是蔡吉從後世帶來的。事實上早在春秋時代,管仲便在齊國的國都臨淄設立了殘廢院,用以收留收容殘疾人。到了秦代中國開始出現用以收留麻風病人的專屬機構。近一點來說,在延熹五年,漢度遼將軍皇甫規徵隴右時,因爲軍隊中發生流行病,死亡的佔十之三、四,皇甫規便將傳染病患者安置在臨時指定的菴廬中,使之與健康的士卒隔離,並親自巡視,給予醫藥。當然由於古代的醫療形式主要是個體行醫,這些類似醫院的機構與設施僅是一個補充,不僅數量少,規模小,且常不固定,條件差。

蔡吉雖有心效仿後世建立面向大衆的專業醫院,可受這個時代條件的限制,一些地區的縣醫署往往僅有一名醫師坐堂,甚至在某些偏遠地區兩、三個縣只能公用一個醫師。對此蔡吉一方面貼出榜文招納世醫、鈴醫乃至太平道的巫醫出任醫署醫師,另一方面則在講武堂開設醫學院用以培訓醫護人員。至於齊國境內的醫屬則統歸太醫署管轄。

正因爲蔡吉做了這些安排,華佗方纔沒有像歷史上拒絕曹操那樣拒絕蔡吉。現如今的他除了呆在蔡吉身邊做蔡吉專屬的保健醫生之外,還負責在講武堂授課以及以太醫令身份管轄整個太醫署。當然以華佗的脾氣與才華是不可能整日呆在官署處理繁瑣的政務。故而在太醫令之下。蔡吉又另設太醫丞一人協助華佗管理行政事務,藥丞一人管理藥劑。方丞一人主管藥方。其中藥丞由華佗的弟子李當之出任,此人著有《李當之本草經》。尤爲精工於藥學。出任方丞的醫官亦是華佗的弟子,名喚樊阿。莫看此人其貌不揚,卻是極爲擅長針灸,被人尊稱爲“神針”。

不過就算醫署缺乏足夠的醫師,蔡吉也並不打算偃苗助長。畢竟事關人命,不可草率行事。所以就算醫學院的部分學生來自醫學世家或者本身就是太平道的巫醫,又有華佗、李當之、樊阿等名醫從旁指導授課,蔡吉還是本著寬進嚴出的原則將醫師的選拔納入科舉考試。也就是說醫學院的生員必須得在學院學滿三年方可參加考試。

此刻想到明年開春龍口將舉行第三屆科考,並且這一屆科舉考試將開設醫科。蔡吉不禁饒有興致地向華佗詢問道,“明年開春,孤將在龍口開科取士,醫科過試者將直接授官。依先生之見,此番過試者能有幾何?”

耳聽蔡吉提起自己的學生,華佗的眼中泛起了一道自豪的光芒。雖說華佗之前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救治百姓。可他也知道光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解救天下人的。特別是近些年來中原的疫情愈演愈烈,若非蔡吉早早在各縣設立醫署和病坊,青、徐兩地的疫情早已此起彼伏。所以華佗對培養醫生一事一直都很上心。此外華佗還在王韞等太平道人士的協助下開始著手編纂《青囊書》,以便將他的畢生所學傳授給更多的醫者。

“君上大可放心。醫學院學子皆醫術嫺熟,隨時可派往各地醫署以解燃眉之急。”華佗擡起頭自信地保證道。

華佗的保證讓蔡吉吃了一顆定心丸。漢末是瘟疫的高發時代,而在瘟疫面前人是不分貴賤的,下至乞丐上至君王都可能染病而亡。歷史上有不少漢末名人死於瘟疫。其中可能也包括蔡吉的小丈夫曹丕。所以蔡吉花費精力完善醫療體系,不僅僅是造福於民,同樣也是在保護她自己。

由於蔡吉今日身體狀況不錯。華佗把完脈後又仔細叮囑了幾句,便起身告辭退出了內苑。不過就在蔡吉打算謹遵醫囑早點歇息之時。鈴蘭卻前來通報說是曹丕在外求見。原來自打蔡吉懷孕之後,她便與曹丕分房而居。曹丕雖身爲蔡吉的夫君。但他要見作爲君主的妻子,還是得要像臣子一樣通過鈴蘭傳達才行。此刻聽聞曹丕求見,蔡吉自是欣然應允。

不多時曹丕便在鈴蘭引領下步入宮舍。見得蔡吉,他立馬俯身行禮道,“參見君上。”

“子桓今夜求見有何要事?”榻上的蔡吉和顏悅色地問道。

曹丕低頭應答道,“丕明日將前往折衝府報到,故特來向君上請辭。”

蔡吉聽罷曹丕所言,這纔想起自家夫君就要去參軍了。就見她一拍腦袋,略帶歉然地說道,“孤公務繁忙,險些忘了此事。折衝府不比齊宮,衣食住行甚爲粗陋,汝下派後若有不便之處,大可休書於孤。”

然而蔡吉的這席話卻沒能安慰到曹丕。事實上自打上次進言之後,曹丕就隱隱覺得他自請從戎的舉動,並不符合蔡吉的期待。但話已出口,又豈能輕易反悔。更何況曹丕還一心想要做出成績來向妻子證明自己呢。所以曹丕前思後想了數日,覺得在參軍之前,必須得先向蔡吉闡明自己的心聲。

此刻且見曹丕深吸了一口氣,畢恭畢敬地朝蔡吉抱拳表態道,“君上,丕不懼沙場兇險,不怯衣食粗陋。只求能替君上分憂解難。

“替孤分憂解難?”蔡吉審視著面前信誓旦旦的曹丕,由不得想起了早前段府婚宴上熱鬧祥和的景象。於是她心念一動,跟著脫口問道,“汝可知何爲孤之所欲?”

蔡吉這問題還真把曹丕給問住了。曹丕本打算回答“一統天下”,可轉念一想蔡吉雖與各路諸侯一同逐鹿天下,但從其這些年在封邑推行的諸多新政看來,眼前女子所追究的遠不止“一統天下”這麼簡單。總之曹丕相信他的妻子有著極爲崇高的理想,就是腦中朦朦朧朧地說不出個所以來。而他即不肯,也不敢當著蔡吉的面胡亂瞎猜。

望著曹丕欲言又止的模樣,蔡吉腦中不禁浮現出了後世的一段名言“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爲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爲這是爲全人類所作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說到底蔡吉追求的東西並不像外人想象中的那麼顯赫,甚至在不少人看來還有些幼稚,有些偏執。但她偏偏就選擇了這麼一條荊棘之路,並著手實踐至今。所以沒有足夠覺悟,足夠智慧,足夠能力的人是無法成爲她的伴侶,並陪同她一路走到最後一刻的。一直以來蔡吉對曹丕的種種試探,與其說是忌憚他的出身,在意他在另一個時空的所作所爲,不如說是擔心來自各方無形的壓力會將曹丕壓垮,使其成爲自己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說到底無論是贅婿的身份,還是蔡吉的事業,都是外界強加給曹丕的命運,而不是他自己主動的選擇結果。

半晌過後,眼見曹丕遲遲沒有給出答案,蔡吉不由地釋然一笑道,“無妨。汝不必在今夜急於作答,待他日有心得後,再回答孤也不遲。”

“喏。”曹丕拱手領命,同時也將蔡吉的問題深刻在了心底。(未完待續。。)

第十七節 君臣離心《風起蓬萊卷》後記第十五節 得勝歸朝第一百零八節 不可無義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56節建安朝賀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十七節 君臣離心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三十三節 忠孝之間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十三節 小蔡府君上架感言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六十八節 她是蔡吉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十五節不是梁山泊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39節同車而行第69節入北海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四十二節 只欠東風第十一節 偏軌的歷史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七節 報袁氏之恩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六節睢水血戰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四十六節 曹家父子第九十八節 一杯羹第43節人情債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一百十八節 紅臉白臉第四十五節 渤海高氏第一百十五節 莽夫一回第44節李大人第四節 一片船契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爵位別稱第十節 蜀郡張鬆第34節大戰在即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三節 家學淵源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一百零七節 踞爐火之上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一節 仁與殺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四十四節 人生感意氣第三十八節 對峙官渡第十四節 三英駐沛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一百零八節 不可無義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十三節 小蔡府君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六十七節 尊經閣第十六節 大殺器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上篇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十五節 得勝歸朝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二十節 **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七十二節 顏良已死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65節陰謀陽謀第九十一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瑯琊第一百零七節 踞爐火之上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二十八節 天降神諭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五十一節 敲山震虎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七十五節 敵中有我
第十七節 君臣離心《風起蓬萊卷》後記第十五節 得勝歸朝第一百零八節 不可無義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56節建安朝賀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第十七節 君臣離心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三十三節 忠孝之間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十三節 小蔡府君上架感言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六十八節 她是蔡吉第二十八節 天賜美食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十五節不是梁山泊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39節同車而行第69節入北海第九十七節 謀道之學第一百三十三節 閒坐對弈第四十二節 只欠東風第十一節 偏軌的歷史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第七節 報袁氏之恩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六節睢水血戰第六節 何郎談玄第四十六節 曹家父子第九十八節 一杯羹第43節人情債第五十八節 小時了了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一百十八節 紅臉白臉第四十五節 渤海高氏第一百十五節 莽夫一回第44節李大人第四節 一片船契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爵位別稱第十節 蜀郡張鬆第34節大戰在即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三節 家學淵源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一百零七節 踞爐火之上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一節 仁與殺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九十四節 柴桑閱軍第一節 精誠合作第四十四節 人生感意氣第三十八節 對峙官渡第十四節 三英駐沛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一百四十二節 泛舟雲夢澤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一百零八節 不可無義第一百三十二節 何爲忠漢第十三節 小蔡府君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六十七節 尊經閣第十六節 大殺器蔡吉郎君事件簿——無頭女屍殺人事件上篇第四節 西澱尋人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十五節 得勝歸朝第一百零二節 善守之人第二十節 **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七十二節 顏良已死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65節陰謀陽謀第九十一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2卷青州之鵬第79節經略瑯琊第一百零七節 踞爐火之上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二十八節 天降神諭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五十節 汝是個人才第五十一節 敲山震虎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七十五節 敵中有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岚皋县| 乐山市| 高青县| 蒙城县| 成武县| 大城县| 娱乐| 赤壁市| 永修县| 尼勒克县| 崇文区| 长葛市| 彭泽县| 平泉县| 红河县| 阿瓦提县| 潞城市| 余干县| 临桂县| 建水县| 成都市| 南陵县| 登封市| 清水河县| 营口市| 富锦市| 凤冈县| 沙田区| 大名县| 牡丹江市| 密云县| 吉安市| 普定县| 花莲县| 临湘市| 龙陵县| 临澧县| 玛沁县| 北安市|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