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節(jié) 感慨(下)

遊騎兵只有一個人受了比較嚴(yán)重的傷,掉落下馬被自己人踩傷了,需要脫離戰(zhàn)場修養(yǎng),其他的人大都毫髮無傷,還有幾個輕傷號也就是擦破點皮而已。

“果然厲害!”

山東好漢紛紛向川軍伸出大拇指,剛纔高雲(yún)軒和吳月兒都看得目不暇接,感覺一眨眼這仗就打完了,剩下的就是追亡逐北了。

“好像比川陝綠營打我們還輕鬆。”高雲(yún)軒忍不住把這句心聲吐出了口,在棲霞聽各路好漢議論西北來的兇神時,好像義軍還能堅持片刻;而這支綠營的裝備、訓(xùn)練和軍紀(jì)肯定要高於義軍的平均水平。

“因爲(wèi)我們的裝備好。”宋唯慎心中得意,不過嘴上還是要謙虛兩聲:“我們的盔甲豈是川陝督標(biāo)能比的了?他們的盔甲都是我們看不上還回去的。”

大家一聽更是羨慕不已,不過宋唯慎等人的裝備也確實有說服力,三堵牆和遊騎兵都是鄧名自掏腰包養(yǎng)活的衛(wèi)隊。鄧名年少多金,又事關(guān)他的臉面和安全,因此給衛(wèi)隊的薪水很高,這還是因爲(wèi)擔(dān)心其他軍人有意見。若是突擊隊員自行購買配發(fā)以外的裝備,鄧名還答應(yīng)根據(jù)種類給報銷一半到七成,突擊隊員本來就不窮,又關(guān)係他們的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也都捨得花錢更不會給鄧名省錢。

現(xiàn)在成都的鐵匠行發(fā)展得不錯,突擊隊員就從中購買了大量的私人裝備,絕對是全軍第一。有些盔甲行還根據(jù)鄧名的要求,設(shè)計了半身板甲以取代現(xiàn)在最好的山文硬甲,最成熟的大概明年就可以通過測試投產(chǎn)了,若是常備軍想裝備還需要院會撥款添置,但不少突擊隊員已經(jīng)私下商議著等回四川就去交三成訂金,剩下的尾款讓鄧名給出。

“我們就相當(dāng)於國公的家丁。”宋唯慎用詞很謹(jǐn)慎,不過他覺得除了改姓外,其他方面確實和家丁很像,軍餉是鄧名負(fù)責(zé)而不是由國家來發(fā),固然突擊隊員享受和其他軍人一樣的待遇,不過家丁也不會被認(rèn)爲(wèi)不屬於大明軍人。

山東好漢更是肅然起敬,家丁纔是將領(lǐng)真正的自己人,就連軍紀(jì)都管不到家丁的頭上,限制他們的是家法而不是軍紀(jì)。宋唯慎讓山東好漢瓜分了繳獲到的清軍武器,這幾十條好漢從來沒有過全套的行頭,一個個都興高采烈地試穿起來。不過三百清兵的裝備肯定不是這些好漢用得完的,很快頭領(lǐng)就告訴宋唯慎,他知道附近還有幾個山大王因爲(wèi)實力弱小所以一直沒有被清軍列入清剿名單。這些山大王每人手下也都有二十幾條漢子,讓他們來穿盔甲共同對抗清軍總比把裝備扔在這裡好。

宋唯慎徵詢了高雲(yún)軒和吳月兒的意見後,就讓同盟軍派出使者去招呼他們下山,同時派遣騎士護送這幾個使者。

而被俘的楊秋等人,現(xiàn)在被編入了民夫隊,負(fù)責(zé)幫明軍搬運物資——本來有不少活是山東好漢幫忙乾的,但現(xiàn)在山東好漢都穿上了盔甲,惡狠狠地拿著皮鞭督促被俘的綠營不要偷懶。

……

鄧名來山東的路上又見到了甘輝等人,在他們的介紹下也認(rèn)識了鄭瓚緒和鄭襲,後兩人見鄧名毫無徹底解決鄭經(jīng)的意思後有些失望。不過轉(zhuǎn)念一想,反正只要臺灣接受鄧名的提議,那他們就可以和臺灣平分收入,而且舟山鄭家和川軍、浙軍的關(guān)係更好,只要安心經(jīng)營遲早有超過臺灣鄭家的一天。

依靠這些閩軍將領(lǐng)的鼎力支持,鄧名成功地帶著近五百衛(wèi)隊迅速完成了登陸,不過這五百騎兵的消耗驚人,差不多相當(dāng)於四千步兵的消耗量。閩軍竭盡全力也就是把這些騎兵需要的最低補給和他們一起送上了岸,讓偷襲驛站的行動得以順利展開。

奪取了一連串的驛站後,鄧名獲得了急需的草料和少量馬匹補充,讓閩軍的補給壓力稍微輕了一些,他們不用忙著搬運糧草上岸並步行輸送給鄧名的騎兵所用,而是能用更多的人去修濱海倉庫。不過在這麼大的地盤上保持機動讓鄧名的消耗量也大增。一時半刻之內(nèi),鄧名無法修建起野戰(zhàn)倉庫並進行儲備,所以在近期內(nèi)肯定還要以清廷的驛站爲(wèi)據(jù)點活動,在閩軍鋪出一條路連接登陸點和山東原有的官道系統(tǒng)前,鄧名無法進一步擴大他的嫡系隊伍規(guī)模。

因爲(wèi)繼續(xù)搬運工,鄧名放棄了一貫的俘虜優(yōu)待政策,被抓住的綠營兵一律被當(dāng)做免費勞工使用。對於濟南方向,鄧名已經(jīng)派出好幾波山東好漢去挑釁,把檄文射進驛站裡,他希望能通過濟南影響到徐州前線的滿清大軍。不過對於萊州、登州方向,鄧名則隻字不提自己的身份,以免嚇唬住對手——靠著剿滅各縣派出來疏通驛道的地方綠營,再加上在驛站抓到的俘虜,鄧名已經(jīng)擁有了一千人的免費勞動隊。

……

“熊知府就是一個王八蛋,”傅山叉給自己倒了滿滿一杯酒,如同以往一樣痛罵起萊州知府來,他們甘陝綠營在山東立下汗馬功勞,但現(xiàn)在山東人居然過河拆橋,一天到晚催他們離開山東去江南追趕大部隊;祖澤溥好歹也是總督,標(biāo)營軍官不敢太放肆,負(fù)責(zé)催促他們的萊州知府熊森首當(dāng)其衝:“姓熊的都不是好東西!在四川的時候就知道了!”

坐在傅山叉對面的是另一個川陝督標(biāo)軍官姚長尊,第一次重慶之戰(zhàn),標(biāo)營共有二百八十人被俘,從此以後李國英的標(biāo)營軍官中三個差不多有兩個見過鄧名。傅山叉和姚長尊都是跟著長官配合張勇、王進寶與趙天霸交戰(zhàn)時被鄧名側(cè)翼突襲擊潰時被俘的。現(xiàn)在屋子裡坐著的大羣軍官中,沒有被鄧名俘虜過的倒是異類少數(shù)派。

“總督他老人家又去江南和鄧提督打仗去了。”姚長尊眉毛皺成一個“川”字,把自己的酒杯端在半空:“天下有那麼多仗可打,總督他老人家爲(wèi)什麼總要去找鄧提督的不痛快的呢?這其實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吧?”

在座的其他軍官都知道這也不過是一句牢騷話,因爲(wèi)李國英明顯是被命令去的,在李國英跟著康親王走的時候,他留下二百衛(wèi)士協(xié)助祖澤溥穩(wěn)定地方。聽說不用去江南和鄧名打仗,這二百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高興出來,可惜好景不長,最近平均兩天知府衙門就會轉(zhuǎn)來一封濟南發(fā)出的督促令,讓他們趕快返回省城然後去李國英那裡歸建。

“還不是看我們陝西人厚道好欺負(fù),就整天欺負(fù)我們老實人。”傅山叉顯然是酒喝多了,連祖澤溥總督都捎上了:“當(dāng)初咱們父輩還是老秦軍的時候,遼東那幫孫子就知道欺負(fù)老秦軍,每次打仗的時候都先跑,把老秦軍扔下頂缸——我大伯講起往事時那是氣不打一出來,說可惜大家都效忠皇上了,不然也得扔遼東人一把,讓他們常常厲害——哦,對了,平西王在保寧,又想把我們老秦軍扔下頂缸,多虧總督大人又本事,頂住了劉文秀。”

儘管錦州一戰(zhàn)祖澤溥也屬於被扔的,不過這也改變不了他們祖家是遼軍的歷史,傅山叉越說越氣:“這次鄧提督來了,他們就又把我們老秦軍——甘陝綠營老實人推上去,自己在後面藏著,這是他們的祖?zhèn)鹘^學(xué)啊!我恨,恨啊。”

“不過這次時間比較久,有四天沒有來公文催促我們返回濟南了吧?”聽傅山叉話中不但把總督扯進來了,連平西王都有出場的勢頭,姚長尊急忙把話題扯開,他指出最近濟南一直沒有行文來催。

“是不是山東總督改主意了?”好幾個陝西人滿懷憧憬的議論起來,片刻後突然有人說道:“最近萊州、登州府都有傳聞,說朝廷有意讓祖總督去江南履任……”

“太好了!”傅山叉一拍大腿:“四川應(yīng)該算江南吧,半個省都在長江以南嘛,祖總督和李總督他老人家換換位置吧,四川富庶啊,天府之國嘛,只要能打下成都金銀財寶都是他們的。”

“唉,要真能如此就太好了。”姚長尊被這話觸動了心絃,發(fā)出了一聲長嘆:“我們已經(jīng)和鄧提督打了這麼久的仗了,鄧提督前腳走了,夔東那幫後腳又來,夔東人走了,鄧提督又來了……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想起在重慶的苦日子,其他的綠營同僚也不禁唏噓起來。

“我們爲(wèi)國效力這麼久了,也該移鎮(zhèn)到什麼遇不到鄧提督的地方剿剿匪,安度下半生了,比如這個山東就挺好,你看江南有警,居然是山東兵留守讓我們陝西人去。”

“他們就是欺負(fù)老實人。”傅山叉又嘟囔了一句。

“我感覺我已經(jīng)厭倦了殺戮,”姚長尊一副多愁善感的樣子,發(fā)出了厭戰(zhàn)的呼聲:“我再也不想打仗,不想殺人了,我就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平和地過完我的餘生!”

不少綠營都露出心有慼慼然的模樣,傅山叉也不再抱怨而是舉起酒杯:“兄弟,喝酒,喝酒。”

就在這時,突然營外報告萊州知府熊森又送來文書。

“他這是催命啊,剛纔誰說祖總督改心意了來著?”傅山叉再次大罵起來,不用看他就能猜到這又是催促他們回濟南的命令。

“我已經(jīng)厭倦了殺人、但戰(zhàn)爭還沒有厭倦我。”和平主義者姚長尊吐出一句頗有詩意的感慨,接過了文書將其打開。

“好賊子!”纔看了兩眼,姚長尊就勃然大怒,一蹦三尺高:“竟然有賊人襲擊驛站,知府大人要我們速速前去剿滅。”

熊森給的命令上稱,甚至連事關(guān)重要的灰埠驛都失去了聯(lián)繫,這座驛站位於膠水河上,它落入敵手後,就意味著膠東半島和濟南的通訊被徹底掐斷了。

雖然不明白爲(wèi)何一羣江湖好漢爲(wèi)何能拿下膠水河上的大渡口和膠東通道上的關(guān)鍵驛站,不過姚長尊立刻明吧發(fā)財?shù)臋C會到了,等替他們醒悟過來時候周圍已經(jīng)沒有什麼好掠奪的東西了。可灰埠驛不同,收復(fù)這個驛站可以順便在渡口周圍的鄉(xiāng)鎮(zhèn)發(fā)點小財,唯一讓人奇怪的是,這麼好的美差怎麼會落到陝西人手裡。

熊森的文書上當(dāng)然不會說,他派去收復(fù)驛站的數(shù)百騎步都集體失蹤,連個報信的沒回來,不過再不把驛站拿回來向濟南報平安,他和祖總督的關(guān)係再好也不管用了。情急之下熊森就想起了正在萊陽府磨洋工不肯離去的二百川陝督標(biāo),以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驕人戰(zhàn)力,熊知府深信他們能夠立刻打通驛道,那麼灰埠驛周邊讓他們禍害一下也無所謂——而且這些陝西人還有軍紀(jì)嚴(yán)明的好名聲,從來沒有禍害地方的劣跡。

“管那麼多幹什麼?”傅山叉也跳了起來,灰埠驛在整場亂事中一直被官兵保護得很好,從來都在戰(zhàn)區(qū)之外沒有受到兵災(zāi),原來老天爺是給他們川陝督標(biāo)留著吶:“知府大人下令,是對我們的信任和栽培,出兵,立刻出兵!”

“兄弟們,殺賊去了!”姚長尊第一個跑回營地召集手下,他滿面兇光地進行著動員:“皇上養(yǎng)兵前日,用在此時!我們先把渡口和驛站拿回來,然後就把灰埠周圍的富戶來個一鍋端!這不是我們陝西老家,弟兄們用不著客氣。”

十月一日,接到萊州府命令的川陝督標(biāo)二百名官兵閃電般地離營出發(fā),生怕萊州知府改變主意反悔,在大家向著灰埠驛急進的時候,官兵還一個勁的回頭向來路上看,擔(dān)心知府會派人趕來把他們追回去。直到路途過半,大家才安心下來。

而在萊州府,熊森也爲(wèi)這次事變感到頭疼,在剿匪即將大功告成的時候,竟然讓漏網(wǎng)的匪徒切斷驛路好幾天,這勢必給他的考評帶來很壞的影響。如果再有一次類似情況,估計他的官職就懸了。熊森在心裡盤算著,反正現(xiàn)在於七等人已經(jīng)是翻不了身的鹹魚了,可以亡羊補牢,從前線調(diào)一個參將兩營兵回來,再給配上足夠的輔助的兵丁,湊成兩千大軍,專門在驛道周圍掃蕩亂賊。

“偌大一個驛站,居然被賊人攻下來了,還有前面派去的那些兵馬,到底是迷路還是被消滅了?應(yīng)該是迷路了吧?不然不至於音訊全無,等他們回來非扒了他們的皮不可。”熊森唸叨著,但還是簽署了調(diào)遣令送去登州府,讓他們歸還一個萊州參將,讓他帶八百萊州府城披甲回來。

第35節(jié) 進軍第50節(jié) 誤判(上)第26節(jié) 告狀第50節(jié) 追擊(上)第17節(jié) 衝擊(下)第8節(jié) 信用第38節(jié) 整訓(xùn)(下)第49節(jié) 副手(下)第38節(jié) 整訓(xùn)(下)第12節(jié) 混亂第13節(jié) 天明(下)第2節(jié) 競爭第25節(jié) 矇蔽第38節(jié) 牽制(下)第25節(jié) 捷報第43節(jié) 續(xù)戰(zhàn)(上)第54節(jié) 迂迴第13節(jié) 攻守第38節(jié) 買賣(上)第19節(jié) 軍功第53節(jié) 齊射(上)第27節(jié) 派系(上)第19節(jié) 一騎第7節(jié) 仲裁(上)第40節(jié) 擁立第19節(jié) 一騎第58節(jié) 處罰第12節(jié) 調(diào)整(下)第45節(jié) 鍊金(上)第42節(jié) 艱苦(上)第57節(jié) 分贓(下)第21節(jié) 煙霧(下)第31節(jié) 名將第20節(jié) 合夥第59節(jié) 安撫第41節(jié) 失控(下)第68節(jié) 混亂(上)第32節(jié) 爭奪(上)第51節(jié) 求戰(zhàn)(下)第54節(jié) 議和(上)第9節(jié) 授權(quán)(下)第12節(jié) 調(diào)整(下)第23節(jié) 江防第15節(jié) 朋友第53節(jié) 擒賊第6節(jié) 勇士第24節(jié) 掠奪第22節(jié) 尖兵第43節(jié) 挫折第66節(jié) 加入(上)第45節(jié) 移民第24節(jié) 掠奪第48節(jié) 打賭第3節(jié) 信號(下)第54節(jié) 投機(上)第3節(jié) 援軍第6節(jié) 密議(上)第35節(jié) 會面(下)第45節(jié) 合作第12節(jié) 圍困(下)第17節(jié) 挖坑第59節(jié) 撤軍第45節(jié) 顏面第56節(jié) 離去第33節(jié) 孤注(上)第32節(jié) 才能(下)第28節(jié) 借刀第24節(jié) 怒潮(下)第30節(jié) 威壓(下)第1節(jié) 交換第35節(jié) 請客(下)第17節(jié) 衝擊(下)第19節(jié) 跋扈(下)第4節(jié) 國民(下)第47節(jié) 證據(jù)(中)第58節(jié) 遺孤第28節(jié) 算計(上)第7節(jié) 變臉(上)第7節(jié) 交易第54節(jié) 霸氣(下)第1節(jié) 交換第60節(jié) 算盤(上)第59節(jié) 黃雀(上)第15節(jié) 攻防第55節(jié) 壓力(上)第19節(jié) 感慨(下)第37節(jié) 回返第31節(jié) 大敵(上)第49節(jié) 擴張(上)第31節(jié) 呆仗(下)第11節(jié) 攻勢(上)第48節(jié) 專利(上)第52節(jié) 反擊第44節(jié) 中介第54節(jié) 權(quán)變(下)第49節(jié) 昆明第35節(jié) 請客(下)第15節(jié) 軍心第8節(jié) 進軍第64節(jié) 平息(下)
第35節(jié) 進軍第50節(jié) 誤判(上)第26節(jié) 告狀第50節(jié) 追擊(上)第17節(jié) 衝擊(下)第8節(jié) 信用第38節(jié) 整訓(xùn)(下)第49節(jié) 副手(下)第38節(jié) 整訓(xùn)(下)第12節(jié) 混亂第13節(jié) 天明(下)第2節(jié) 競爭第25節(jié) 矇蔽第38節(jié) 牽制(下)第25節(jié) 捷報第43節(jié) 續(xù)戰(zhàn)(上)第54節(jié) 迂迴第13節(jié) 攻守第38節(jié) 買賣(上)第19節(jié) 軍功第53節(jié) 齊射(上)第27節(jié) 派系(上)第19節(jié) 一騎第7節(jié) 仲裁(上)第40節(jié) 擁立第19節(jié) 一騎第58節(jié) 處罰第12節(jié) 調(diào)整(下)第45節(jié) 鍊金(上)第42節(jié) 艱苦(上)第57節(jié) 分贓(下)第21節(jié) 煙霧(下)第31節(jié) 名將第20節(jié) 合夥第59節(jié) 安撫第41節(jié) 失控(下)第68節(jié) 混亂(上)第32節(jié) 爭奪(上)第51節(jié) 求戰(zhàn)(下)第54節(jié) 議和(上)第9節(jié) 授權(quán)(下)第12節(jié) 調(diào)整(下)第23節(jié) 江防第15節(jié) 朋友第53節(jié) 擒賊第6節(jié) 勇士第24節(jié) 掠奪第22節(jié) 尖兵第43節(jié) 挫折第66節(jié) 加入(上)第45節(jié) 移民第24節(jié) 掠奪第48節(jié) 打賭第3節(jié) 信號(下)第54節(jié) 投機(上)第3節(jié) 援軍第6節(jié) 密議(上)第35節(jié) 會面(下)第45節(jié) 合作第12節(jié) 圍困(下)第17節(jié) 挖坑第59節(jié) 撤軍第45節(jié) 顏面第56節(jié) 離去第33節(jié) 孤注(上)第32節(jié) 才能(下)第28節(jié) 借刀第24節(jié) 怒潮(下)第30節(jié) 威壓(下)第1節(jié) 交換第35節(jié) 請客(下)第17節(jié) 衝擊(下)第19節(jié) 跋扈(下)第4節(jié) 國民(下)第47節(jié) 證據(jù)(中)第58節(jié) 遺孤第28節(jié) 算計(上)第7節(jié) 變臉(上)第7節(jié) 交易第54節(jié) 霸氣(下)第1節(jié) 交換第60節(jié) 算盤(上)第59節(jié) 黃雀(上)第15節(jié) 攻防第55節(jié) 壓力(上)第19節(jié) 感慨(下)第37節(jié) 回返第31節(jié) 大敵(上)第49節(jié) 擴張(上)第31節(jié) 呆仗(下)第11節(jié) 攻勢(上)第48節(jié) 專利(上)第52節(jié) 反擊第44節(jié) 中介第54節(jié) 權(quán)變(下)第49節(jié) 昆明第35節(jié) 請客(下)第15節(jié) 軍心第8節(jié) 進軍第64節(jié) 平息(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贞丰县| 循化| 横峰县| 平南县| 电白县| 兖州市| 扎赉特旗| 信丰县| 镇远县| 宁明县| 灵宝市| 武强县| 河东区| 红桥区| 石台县| 惠水县| 和静县| 黄陵县| 昭觉县| 克东县| 瓦房店市| 常州市| 桂平市| 长武县| 新干县| 政和县| 容城县| 芦溪县| 鞍山市| 花垣县| 襄城县| 镇沅| 偃师市| 鄢陵县| 香港 | 陇川县| 淮北市| 嘉荫县| 仲巴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