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聯合六國對戰楚國,大敗而歸。
衆諸侯哈哈大笑,毫不掩蓋自己的嘲弄。
晉國因此更加恨楚國,恨到了骨子裡。
特別是晉國卿大夫趙盾,恨楚莊王,恨郤缺恨得想吃他們的肉,剝他們的皮,砍下他們的頭顱當尿壺。
趙盾何許人也,晉國卿大夫。
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指揮家。
晉文公之後,晉國出現的第一位權臣,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擔任執政,號稱正卿,法治晉國。
他在晉國執政期間,權傾朝野,使晉國君權首次受到衝擊與削弱,樹趙氏之威,使趙氏一族獨大晉國。
但好在忠誠,一生侍奉三朝,維護了晉文公開創的霸業。
這樣的一個人,能夠很好的控制怒氣。
雖然此次大敗而歸,但還是跟晉襄公說。
“此刻楚國壯大,不可爲敵,只能暫時求和,以待時變。”
晉襄公點頭,同意了趙盾的想法。
即刻,趙盾便安排了大量的禮物送往楚國。
楚莊王知道趙盾的心思,也知道楚國不能跟晉國死磕到底,畢竟晉國目前是中原霸主。
雖然於蔡縣打敗於楚,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死磕下去只會兩敗俱傷,讓旁人得了好處。
但這事兒他不能做主,他連忙跑到令尹府,請教白茍聖。
此刻我們的茍聖正在勤加修煉。
煉氣五層的他已經達到了辟穀期,不用再吃飯飯了。
但作爲一個地球人,不恰飯怎麼行?
乾飯人乾飯魂,乾飯都是人上人這個理念可不能因爲自己是修真者就丟掉。
所以他照常還是一日三餐。
楚莊王找來,說明了情況。
白茍聖想了想,隨後點了點頭。
“和好也不錯,再讓楚國發展發展,畢竟收服了那麼多諸侯國,還是要安撫民心的。”
“等這些他國的子民的心徹底屬於楚,再跟晉國對上也不遲。”
“是。”,楚莊王得令,退了下去。
此刻,楚國周邊的小國家被楚國一掃而光,全部變成了楚國的領地。
楚國的領地隱隱跟晉國開始相提並論,這也表示著楚國跟晉國開始爭奪霸主地位。
晉襄公很難受,但沒得辦法,只能看著楚國一天天壯大。
在他愁雲密佈的時候,這天趙盾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大王,有好消息。”
“楚國此時正在出售糧食,價格雖然貴點,但是量大,顆粒飽滿。”
“哦?”,晉襄公表示很詫異,喃喃道:“楚國近些年不是連年天災人禍麼?”
“他爲了拯救楚國可是把楚國的貴族全殺了,還發放了大量的錢財去幫助平民。”
“國庫沒錢又沒糧,怎麼還有糧出售呢?”
趙盾此刻捧著一捧雜交水稻大米,晉襄公示意趙盾呈上來。
趙盾立馬把大米擺在晉襄公面前,晉襄公一看,不由得眼前一亮。
“好飽滿的水稻,顆粒好大,比起我們種植的還要大數倍。”
“快去買,越多越好。”
晉襄公當即下達命令,這麼多糧食絕對不能落入他國之手。
“是,大王。”
經過了一年的種植培育,楚國的雜交水稻總算是能對外出售了。
數量不多,有一萬石,晉國全買了去。
後來又過了一段時間,趙盾又來了,這次再帶來了兩個好消息。
“大王,好消息。”
“先前的大米名叫雜交水稻,是白茍聖那名楚國的仙人從仙界帶來的。”
“我命人去種植,種植成功了。”
晉襄公大喜,如此的話,他晉國的糧食也夠人們吃了,也夠長途跋涉的戰爭供給。
趙盾再道:“大王,還有另一個好消息,楚國再次出售了好幾樣物種。”
“一個叫蔥、一個叫姜、一個叫蒜、一個叫辣椒、還有一個叫番茄。”
“這幾樣東西用來製作楚國發明的炒菜,味道簡直一絕。”
“哦?”,晉襄公頓時來了興趣,趙盾知道晉襄公如此想,他早已命人炒了盤青椒牛肉。
“大王,您試一試。”
看著面前的一盤青椒牛肉,晉襄公能從上面感到絲絲的辛辣味。
他試著夾起一塊牛肉放進嘴裡咀嚼。
“嗯,這感覺.....”,如同行房時的爽快感一樣令人上癮。
那股辛辣味刺激著味蕾,讓味蕾不斷地升高,崛起,直到到達巔峰。
晉襄公再吃一塊,而後又來一塊,一直到最後,整盤牛肉跟青椒全部入腹,這才停了下來。
“太好吃了,太爽了。”
“卿大夫,還有嗎?”
趙盾攤攤手,回答道:“就一盤,臣以爲您不愛吃。”
說完,趙盾連忙命令御膳房立馬去做,“去,再做一盆去。”
“還有蔥爆羊肉、青椒豬肉、番茄炒雞蛋也去搞一盆。”
“是!”
這樣的一幕不光出現在晉國,還有其他各大國家。
各個諸侯都是第一次吃到炒菜,一吃立馬就愛上了。
“好吃,太好吃了,天下怎會有如此美味的做法。”
一問才知道,這是楚國的仙人從仙界帶下來的。
“原來是仙食,怪不得那麼好吃。”
“來啊,再給我做幾百盆來。”
他們吃那麼多,不僅僅是因爲好吃,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任何人物都想長生,特別是位高權重者。
就比如說當年的秦始皇。
所以對於仙人的食物,他們是能吃就儘量吃,說不定因此能多活幾年。
這些東西並不是楚莊王放出來的,而是白茍聖授意楚莊王放出來的。
因爲天下遲早是楚國的,不如先讓這些諸侯們先拿到這些東西,日後收服他們的領地的時候,就不用再發放出去了。
反正佐料這樣的東西,又不能使對方的國力強盛。
而至於雜交水稻的出售,這是必然的趨勢。
因爲這樣不光能讓信仰收集器多收集些信仰,還能解決楚國的貨物積壓。
楚國無數的農民都在種雜交水稻,楚國內部消化根本消化不完,不如藉此機會出售多餘的糧食,先賺一波快錢來充實國力再說。
金銀珠寶等財物楚國都有,唯一沒有的便是食鹽。
自從細鹽的工藝從白茍聖這裡流傳出來後,很多大臣們都紛紛效仿,以至於粗鹽急劇減少。
以至於平民連粗鹽都吃不起。
所以楚國出售的大部分糧食,都用來換粗鹽。
或者一切其他的戰備物質,比如說馬匹,戰車等等等。
因爲作爲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楚國一下子富裕起來。
特別是平民,此刻人人都奔小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