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拜井得泉

漢軍在與時間賽跑,疏勒城斷水已經十餘日,現在全軍都將生還的希望寄託在太軾身上,乾渴折磨著漢軍士卒,每一天都會有傷卒因乾渴而死亡。

烈日炙烤著連綿起伏的大地,石修帶著十餘名漢軍士卒在城頭監視著西面澗內的北匈奴營盤。午後時分屯長張封提著黑色的陶罐神情萎靡地走上城頭,一人分著飲了一口馬尿。

看著嘴脣乾裂、神情疲憊的石修,張封憂慮地道,“馬已無尿,太軾已掘十餘丈,仍無水……”

張封沒有說下去,石修望著頭頂上那白晃晃的日頭,不禁一陣頭暈目眩,搖搖欲墜,他趕緊手扶垛口,閉目平靜自己,二人默然相對,黯然無語。

人早已無尿,現在尿臊味燻人的馬尿成了甘霖,成了救命之物。無水的這十餘日,士卒們將馬尿一滴不剩地收集起來,屯長張封親自分配,人馬允著少飲,溫潤一下嘴脣、咽喉。

又是兩天過去,戰馬有十餘匹已奄奄一息,馬已無尿。被幹渴摧殘到絕望的士卒們只能將一團團臭哄哄的馬糞捏緊,擠出其中的糞汁滴進嘴中,緩解喉中烈火燒灼般的幹痛。

水,在西域最寶貴的水,現在已經成爲決定漢軍生死存亡的決定因素。耿恭躺在官署內火炕上,儘可能減少行動。他將一團略帶溼氣的馬糞捏緊,置於鼻上,希望能吸進絲絲潮氣。他嘴脣乾裂出血,鑽心般痛,心急如焚,卻一籌莫展。

慄米、草料有的是,位於麻溝河山樑上的疏勒城,土層下都是乾土。要是再無水,要不了幾天,漢軍必亡,疏勒城必破!

掘井的士卒已經挖到十餘丈深,挖出來的土在官署旁邊堆成一圈小山,但土層依然是乾的,無一絲有水份的跡象。所有人心都有點涼了,可只有太軾仍堅信井中必有水,士卒只得不依不撓地繼續往地下掘進,並將一籃一籃沙土吊到地面。

這天午前,蒲奴單于又下令組織了一次慘烈的試探性攻城,沒想到已陷絕境的漢軍聽到牛角號聲,便振作精神從炕上掙扎著起身,奔上城頭後竟然又將北匈奴士卒給壓了下去。攻城雖再次失敗,但蒲奴單于卻無比興奮。因爲,漢軍行動明顯遲鈍,城頭有數十卒被騎弩兵射殺。

他知道,只需再圍些日子,疏勒城必破!

漢軍已經被幹渴折磨得近乎絕望,敵退了下去,漢軍士卒卻一一癱倒在城頭,他們連走下城頭的力氣都沒有了。每一天都有傷卒死亡,耿恭無計可施,他掙扎著親自舉火爲幾十名殉國士卒火化後,回到官署一陣頭暈,眼前金星直冒,趕緊躺到炕上將息一下。

早已過了晌食時間,但士卒們已經感覺不到飢餓,手捏著焙熟的麥粒卻沒人敢扔進嘴中!

現在潮溼的馬糞已經成了寶貝,新鮮的馬糞一糞難求。他手中捏緊一團馬糞,仰頭放到鼻孔下。可手用力捏,卻再擠不出一點潮氣來。無奈,他只能貪婪地放在鼻前,抽著鼻子希望嗅到潮汽。正在這時,太軾來請罪了,他帶著愧疚、悔恨跪下道,“校尉,末將該死……掘井十五丈,愣是無水……不應……這樣啊……”

真是見了鬼了,太軾第一次對自己產生懷疑,漢軍已經再無力擇地掘井,這寶貴的十餘日或許被自己浪費了。十五丈深,怕是快有疏勒城東側的山澗深了,卻依然無水,這怎麼可能?!

太軾的話卻令耿恭心裡隱隱產生一絲希望,他搖搖晃晃地起身,慢慢走進院中。他悲憤地仰頭看著蒼天,天上無一絲雲彩,晃眼的烈日正掛在頭頂,令人目眩。難道是天意嗎?人尿、馬尿、馬糞汁,讓士卒們在斷水後維持了十數天。可現在人、馬已無尿,馬糞盡是乾的粉末,難道天意該漢軍失敗嗎?

“校尉,是否殺戰馬……”石修從城頭挪了下來,他低聲道。

“不到最後時刻,絕不屠戰馬!”耿恭堅定地搖了搖頭,拒絕了石修的請求。戰馬是戰士的夥伴和戰友,不到萬不得已,即便渴死,也不能殺馬。

石修哀嘆道,“可那怎麼辦哪,校尉,最多再持三日……”

“天必助漢軍,拜井祀水!”現在只有繼續掘井,太軾不服氣便說明仍有希望。耿恭忽然想到了激勵士卒掘井之法,他腦際飄過前漢孝武大帝時期遠征大宛的將士們,便靈機一動,決定拜井求水。

石修、太軾和衆將聞言,心裡都暗暗苦嘆。沒人相信校尉拜井便能感動蒼天,但絕沒有人反對耿恭。早在塞北時起,衆將跟隨耿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每戰都讓匈奴人喪膽。每逢絕境之時,耿恭總能率領衆將殺出一條血路,令戰役起死回生!

耿恭命衆將整衣,然後率領衆人來到枯井邊。

他面向東方,仰頭向天,翕動著乾裂的嘴脣,嗓音乾啞、艱難說道,“吾聞昔貳師將軍征伐大宛之時,漢軍因缺水而困。將亡之時,貳師將軍拔佩劍剌山,飛泉頓時涌出,令全軍脫困。今漢德神明,吾奉皇上詔令駐守天山,守護車師後國,天豈欲坐困於吾哉?!”

言畢,乃整衣向井如是三拜,並默然爲漢軍祈禱!

拜畢,自然未見有點滴水出。衆將默然,可耿恭卻又下至十五丈深井之中,親自掘土入籃中。已經癱倒於地的士卒們受到鼓舞,便一起掘土,並一籃籃吊上井口。又掘下約半丈深,土先是有點潮溼,繼而分明有水漬。耿恭大喜,抽出長長的環首刀,嘴中說道,“若天不滅漢軍,便劍下飛泉出!”

言畢,便使出全身之力,揮刀猛然刺向腳下的黃土中。

刀沒至柄,令人震驚的一幕神奇地出現了!

他剛抽出刀,只見深井之中潮溼的沙土上,燭光下一道飛泉如線,分明已噴涌而出。接著,水線越來越粗,滋滋作響,驟然高達丈餘①。水流嘩嘩流動,越噴越急,轉眼功夫就漫了上來。石修和太軾、士卒們先是一愣,繼而發瘋般地用手捧著甘泉便想暢飲,可燮神仙卻趕緊阻止,“所有人不得狂飲,驟然大飲會死人的。先逐次小飲,明日纔可略大飲……”

衆人愣住了,耿恭聞言先也是愣了一下,燮神仙可從來不會亂說。於是他捧水溼潤頭臉尤其是乾裂的嘴脣,並小小地呷了一小口。衆卒學著他的樣兒,沒人敢大飲。

他們坐著籃子一一爬出井,士卒們見他們一身溼漉漉的,全軍歡聲雷動,無不大驚,頓時萬歲之聲被野。井內水越聚越多,噴涌翻騰,瞬間便漫了上來,一直漫到離井口約丈餘便靜止不動。士卒們取下籃子換上水桶,搖動轆轤打起神泉水,先舀著讓傷員小飲,然後是讓戰馬小飲,最後才一個個俯身小飲,猶飲甘霖。

這甘甜無比、清涼泌人的井水醉人心脾,全軍飲畢,他們舀水澆到每一個人身上,衆人打起水仗,你一瓢我一瓢,每人都洗了一個痛快淋漓的澡,歡樂瀰漫疏勒城。

兵曹帶著士卒們快速熬了稠粥,全軍十餘日來第一次象樣午食。

這神泉太神奇了,水位永遠離井口丈餘,井水清澈見底,彷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三日後,燮神仙已允人、馬飲足水,失敗的氣氛早已一掃而光,漢軍迅速恢復了精氣神。

耿恭命士卒開始整修城頭,石修心領神會,帶領士卒們抄起水桶打滿水提上城頭,他們一邊在城頭打鬧著,一邊開始用水和著泥修繕被匈奴人巨弩破壞的城牆。

這一幕便是一幅不可思議的畫面,令北匈奴各營驚恐萬狀。

“這怎麼可能?澗水已斷,城中如何會有水?!”蒲奴單于聞報,與左鹿蠡王慌忙從山口大營趕到城西邊土樑上,他們遠遠看著這一切,無不驚得目瞪口呆。看著漢軍士卒在城頭揚水補城,蒲奴單于面色發灰,他仰天長嘆,“是天不助吾,非南蠻之能。耿恭有神助,吾無奈矣!”

蒲奴單于自然不會有現代人的知識面,面對莫名其妙的疏勒城,他選擇暫時撤離。他暗暗發誓,等消滅了柳中城的關寵後,再來慢慢對付這個得到神助的可惡漢將。因此圍城兩個半月後,左鹿蠡王率兵從疏勒城退去。他們繞過挽彌國,穿越天山達阪,從柳谷(注:即今達板城峽谷)進入車師前國,與呼衍王合兵一處,將漢軍己校尉關寵部又團團圍困在柳中城內。

蒲奴單于來得正是時候,此時柳中城下,圍城的呼衍王正可謂懊惱透了。他已經技窮,一座堅固的夯土黃土城池,城高牆厚,巍峨矗立,令他一籌莫展,對關寵一點辦法沒有。

關寵還時不時出城襲擊,讓南呼衍部各營苦不堪言,可謂防不勝防。柳中城高五六丈,牆頂厚達三丈,固若金湯,指望用拋車轟破城牆根本不可能,你要有多少兵才能靠雲梯登城?

呼衍王恐慌地迎接左鹿蠡王大軍,但蒲奴單于並未斥責他。單于率衆將繞城一週,仔細看完柳中城的地形,但命呼衍王將周邊幾條河道全部截流,“柳中位於高臺之上,快到沙漠邊緣,彼不可能再得神泉!倘若神亦助關寵,吾便圍困其一年二年,天不會掉糧慄,不信漢人有生路”

——————————————————————————————

注①:耿恭拜井得飛泉是歷史真實,絕非杜撰。天山雪峰連綿,積雪融化之水,順著地表與地下孔道向下滲透,奔流不息。疏勒城一帶植被繁茂,土壤溫潤,夏秋兩季又正是積雪融化水量最大之時,就算地表溪流被匈奴人截斷,但地下水依然會沿著山體中的縫隙向下運動。當耿恭他們挖井到一定深度,這些地下水才因自身壓力而噴涌而出,成爲疏勒飛泉。有學者以今日疏勒城遺址地下水深數百米,故否定“石城子”即兩千年前的疏勒城遺址,筆者以爲武斷了些。

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三章 鄰家小妹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
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十三章 死生相隨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章 雷霆反擊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三章 鄰家小妹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章 借勢挖奸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玛曲县| 汝州市| 嘉峪关市| 兴安盟| 东乌珠穆沁旗| 扶风县| 广灵县| 北京市| 青铜峡市| 资讯 | 读书| 东辽县| 建德市| 财经| 平远县| 阳信县| 承德市| 涿州市| 顺平县| 简阳市| 平邑县| 凉城县| 息烽县| 临颍县| 额济纳旗| 泗洪县| 大连市| 慈利县| 黔西| 嵊州市| 葵青区| 烟台市| 新源县| 沁阳市| 尉犁县| 三台县| 唐山市| 黄冈市| 廊坊市|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