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

報紙是個新生事物,只靠嘴說,平陽公主也很難形成一個具體的印象,只好等實物做出來再說,反正還有技術上的難題需要突破。屆時,只要公主殿下看了實物,以她的智慧,薛朗只需稍加點撥,她就能明白其中的好處和卯竅。

第二日,把工匠找來,告知油墨和蠟紙的特徵和技術要求,交由工匠們去研究,之後,薛朗便投入到預防來年蝗災的工作中去。

薛朗就負責個大方向和細節措施的制定,具體的實施則是房玄齡和程知節、尉遲恭兩位將軍來,薛朗不涉及細務,倒也不算忙碌,除了頭幾日,多數時間都在府裡,房玄齡有什麼問題的時候,自會使人上門請教。

朝中暗地裡忙碌著,京中各家各府,看似平靜,實則,各府的莊子管事,近日被頻繁的召入京中。蝗災事涉糧食,糧食事涉溫飽,人命關天,不由得各家不重視,只是,大家都知道輕重緩急,知道如果事情泄露可能會造成的恐慌,全都下了嚴令。知道的諱莫如深,不知道的懵懵懂懂,只覺得京中走動的人少了,往日各種名目繁多的宴飲邀請都少了許多。

就這樣忙忙碌碌的過了月餘,杜淹的一封疏奏,直接把薛朗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事兒還得從旱災說起!

在薛朗上報了來年可能發生蝗災的事情後,又言久旱必有蝗。李二便以杜淹爲巡察御史,巡視關中及中原地區,察看旱災情況,順便秘密的帶著人,只要有旱災的地方,就使人挖土塊察看,看土中蘊含的蟲卵數量,以預測來年是否會發生蝗災。

出去了一個多月,杜淹還沒回來,不過,八百里加急的疏奏卻使人飛馬送入京中。疏奏中言道,旱災波及範圍極廣,關中全境,山西、河南、河北、山東部分地區,蘇北一帶等,皆有涉及。然若論嚴重者,以關中爲最。杜淹在疏奏中言道,除關中出現鬻兒賣女的情況外,其餘地區,民心安定,事態還算穩定。

究其根本,皆因薛朗進獻紅薯有功。山西、河南、河北、山東鬧旱災的地區,水田本來就少,旱地屬多,朝廷前些年大力倡導紅薯和土豆的推廣。特別這幾個地方,連年兵災後,人口凋敝,勞動力不足,紅薯、土豆這種產量高的作物,在這些地方推廣極爲容易,即便家中全是女眷,種上

數畝田地,一年所產的紅薯與土豆,也足夠一家人飽腹。

且這些地方毗鄰葦澤關,而異人犁就是從葦澤關開始流出推廣的,這些鄰近的地方,異人犁十分普及,大大減輕了勞力成本,兩兩相加之下,旱災的年頭,竟然沒出現鬻兒賣女的情況,也無餓死人的事情發生。

而蘇北地區,則因爲占城稻的推廣,加之紅薯、土豆的種植,在旱災之後,竟然還能有餘糧。所以,天雖旱,卻未成災,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下去,完全沒有遭遇了旱災的慘像。

反而關中,歷年的糧食豐產區,紅薯、土豆的種植的少,田地多種糧食去了,在旱災的年頭,日子過得十分窘迫,有那慘的,已然開始鬻兒賣女。

立政殿上,李二望著疏奏沉默不語,政事堂的大臣們,在先前已經看過杜淹的疏奏,見小李聖人不語,俱都沉默,眼觀鼻,鼻觀心。

李二盯著疏奏看了一陣,方纔開口道:“宣薛朗入宮。”

“喏。”

內侍飛奔而去。李二問道:“吾記得前些年,關於紅薯、土豆的推廣,朝廷一直大力倡導,爲何別處都已落實,反而關中竟未做到?”

房玄齡出列道:“稟陛下,紅薯、土豆的推廣,原是由民部與司農兩處負責。民部尚書裴公病逝,尚書一職由原民部左侍郎王顯接任。”

“傳他上朝。”

“喏。”

薛朗從宮外來,王顯從內城入宮,自然比薛朗到得早。王顯進殿,剛行禮完畢,李二便把杜淹的疏奏使人與他看,待他看完,問道:“紅薯、土豆的推廣,吾記得乃是由民部與司農負責,爲何關中竟未做好?”

王顯心思電轉,面上恭敬的道:“回陛下,紅薯、土豆的推廣,當時奉太上皇敕令,原是由時任民部右侍郎的薛朗負責,臣等未曾插手,是故,對於詳情並不知曉。”

李二看著他,沒說話。長孫無忌、杜如晦等,隱晦地看他一眼,也沒說什麼。李二又道:“你既已接任民部尚書一職,難道對於接任之前的事務,便一無知曉麼?薛朗卸職,當初經手之人,當時遺留之文書呢?”

王顯一臉尷尬,囁喏道:“文書……臣剛接任,尚未來得及閱覽,至於經手之人……”

王顯說不出話了,他難道敢告訴聖人,當初薛朗在時任用的人手,皆被他以各種名目,要麼閒置,要麼貶斥,再無一人主事。難道敢告訴聖人,自原尚書裴矩去世,他臨時接任後,乾的最投入的事情便是打擊異己!

李二面沉如水,盯著王顯,責道:“你已接任民部尚書一職數月,爲何竟對衙內事務一無所知?我記得當初幼陽被父親委任爲民部右侍郎後,不足一月便對衙內事務全盤掌握,各種情況一問便知!幼陽先前所仕者乃是平陽阿姐,入民部乃是調任,先前對民部一無所知。而你,一直便在民部任職,歷經數年,爲何竟不如幼陽一月?數年不如一月,可見你並未用心!”

“陛下息怒,臣回去立即補回功課!”

王顯嚇得汗如雨下,立即跪下請罪。李二正待繼續責備他,宮人來報:“陛下,薛駙馬到了!”

王顯自然也聽到了,身子立即一僵。李二冷冷掃他一眼,道:“宣進來。”

薛朗進來,先行禮:“臣薛朗拜見陛下,陛下萬安。”

李二道:“幼陽免禮,平身。”

薛朗直起身子,看見跪著的王顯,不禁一怔——

裴矩的葬禮,他也去參加了。裴矩待他挺好,裴雲昭與他頗有幾分交情,裴公去世,他理該去一下。

同是民部之人,王顯自然也在。當時,王顯是民部的代理尚書,又是衙內資歷與呼聲皆適宜的尚書人選,遇上薛朗,幾乎是用鼻孔在看他,輕視之態一目瞭然,若不是顧忌薛朗的國公與駙馬都尉的身份,尚知道禮法,只怕少不得冷嘲熱諷一番。

如今看王顯跪著,實話實說,薛朗暗戳戳的有幾分開心。反正兩人也不可能做朋友了,仇人落難如果還不開心,那人生還有什麼事可開心的!

薛朗開心了,王顯自然就無法開心了,但這是小李聖人與羣臣面前,王顯也無法做什麼,只能暗自咬牙,希望小李聖人能放他一馬。

----------

家中親戚病逝,按照大理的禮俗,親戚要陪著守靈,1日晚上守了一宿,熬了個通宵。2日回來,想說睡一覺起來更新,結果老了就是老了,從九點睡到今天早上十二點。。。。。今天三更補!

(本章完)

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
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傳第四卷_第334章 準備宴客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卷_第69章 箇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第六卷_第512章 來意第三卷_第278章 萬民送行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開矣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二卷_第125章 葉卿入夥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三卷_第255章 謎底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130章 應對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四卷_第391章 送禮需謹慎第三卷_第163章 飲宴麟德殿第六卷_第517章 週歲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三卷_第241章 苦心勸慰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四卷_第326章 閃亮登場第六卷_第542章 諸般安排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第三卷_第219章 豆漿生崽第三卷_第247章 繼任人選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五卷_第443章 殷殷囑咐第二卷_第147章 公主殿下的公文課第五卷_第470章 物傷其類第一卷_第36章 殺豬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六卷_第535章 坦誠以待第二卷_第134章 與吃貨爲鄰第四卷_第407章 臨門第四卷_第317章 爲人父者的驕傲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六卷_第537章 驚變玄武門第三卷_第189章 評語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從互相信任開始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閒的年第二卷_第100章 急救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二卷_第63章 儀式準備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見聞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二卷_第127章 指點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 457章 爲難第一卷_第31章 關於薛朗此人的用後感第三卷_第235章 戲言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七卷_第587章 叮囑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傷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18章 紫宸殿密議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25章 聖人翹班打獵去第二卷_第73章 推廣方案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三卷_第159章 萬民請命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57章 牀弩登場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三卷_第199章 長安行報告會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六卷_第503章 入冬第四卷_第378章 不作不死夫斯基第二卷_第89章 籌建農莊第六卷_第482章 似曾相識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海口市| 工布江达县| 房产| 金昌市| 怀来县| 松溪县| 盐边县| 六安市| 四平市| 哈巴河县| 得荣县| 永福县| 新野县| 定边县| 革吉县| 南和县| 上杭县| 大庆市| 卓资县| 林口县| 双鸭山市| 交城县| 商洛市| 商城县| 婺源县| 中宁县| 吴堡县| 荃湾区| 古浪县| 阿图什市| 茌平县| 琼中| 临泉县| 孟州市| 客服| 红安县| 乌海市| 榆社县| 元氏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