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卷_第486章 中秋節(jié)

遷居後,蘇寒走了,薛朗心內(nèi)悵然若失,但也不是無法忍耐,三年時光,說快也快,說慢也慢,與得到的收穫相比,現(xiàn)在受的苦楚簡直不值一提。

薛朗便是這般務(wù)實(shí)的人。想念公主的時候便作畫,覺得孤獨(dú)也作畫,讀書、作畫、練字佔(zhàn)據(jù)了薛朗所有的閒暇時光。

薛朗的房子建好,酒坊自然也好了,新米已然下來,薛朗去指點(diǎn)了一下選米的要點(diǎn),之後便等著入冬再釀酒便行。

裴雲(yún)昭選的師傅都是有經(jīng)驗(yàn)的,就是釀酒的時候沒什麼衛(wèi)生意識,難怪釀出來的酒不出色。釀酒時候的菌羣是很關(guān)鍵的,唐朝的酒度數(shù)和口感上不去,很大一部分上與衛(wèi)生意識與條件不到位有關(guān)。老師傅們雖然不解,不過,還是按著他的要求來,只等著時節(jié)一到就能釀酒。

八月沒幾天就是中秋節(jié),提前一天,江臨居然一身便裝,只帶著兩個親兵過來了。兩人都是獨(dú)居客地,湊在一塊兒過節(jié),倒是解了彼此的孤苦。薛朗讓荷香準(zhǔn)備了兩份節(jié)禮送與裴雲(yún)昭和楊長史,與江臨一起,一人磨面,一人調(diào)餡兒,做月餅吃。

江臨纔剛到的第二天一早,中秋節(jié)這天,大清早的,裴雲(yún)昭的貼身小廝就送來兩張請?zhí)埗耸Q加裴雲(yún)昭舉行的中秋文會。

薛朗、江臨兄弟倆兒面面相覷,相對無言,薛朗是因爲(wèi)沒什麼文才,寫詩作賦都不會,從來不參加什麼文會;江臨亦然,雖說讀了不少書,但於作詩一道上,其實(shí)也沒什麼天賦。

“以大哥之意,可要參加?”

江臨問薛朗的意見,薛朗有些爲(wèi)難:“自從到了越州,受到這位裴刺史不少照顧,駁他面子,有點(diǎn)不好意思?!?

江臨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去吧,作詩不行,喝酒的話……大哥會怕?”

薛朗給他個“你說的好有道理”的眼神,留下了請?zhí)戎砩先⒓?。正說著,荷香皺著眉頭拿進(jìn)來一個禮單,道:“爺,杭州柴氏使人送了節(jié)禮來

?!?

“杭州柴氏?那是誰?我不認(rèn)識啊!”

荷香無語,江臨道:“公主先前的夫婿柴紹……便是出自柴氏,柴紹死後,柴氏從大興城遷居杭州,已有多年?!?

荷香點(diǎn)頭:“便是柴氏,自爺做了駙馬,與公主成婚,在長安這些時日,但逢節(jié)日,柴氏皆有送禮,殿下也有回禮。如今爺?shù)搅嗽街?,柴氏又使人送來?jié)禮,該如何處置?請爺示下!”

作爲(wèi)情商缺乏癥患者,薛朗最煩這些人情往來,對上柴氏,因著公主殿下的緣故,總有幾分小心翼翼。薛朗問道:“他們的節(jié)禮送得是什麼?跟在長安時一樣還是有增減?”

荷香道:“與在長安時之節(jié)禮一般。”

薛朗想了想,道:“那就按照在長安時公主的回禮處置吧,不要薄了?!?

“喏。”

荷香下去處置。薛朗忍不住道:“說起來,柴氏根本無理由和立場給我送禮,送公主就行了嘛,送給我……太奇怪了!”

江臨若有所思,道:“柴氏如今家門不興,門庭冷落,無有什麼人才,唯有個嫡支子弟柴統(tǒng),如今就在京中左翎衛(wèi)任職,聽說走的是大嫂的門路。我在南衙時也曾見過,才能十分平庸,只爲(wèi)人還有幾分和氣?!?

薛朗知道平陽公主對柴氏有著歉疚,所以纔會出手幫柴氏走門路塞人,點(diǎn)點(diǎn)頭,沒多說什麼。

兩人正說著,吳村長帶著吳根水來求見,薛朗讓長儉把人請進(jìn)來,吳村長手裡拎著一籃子蔬菜,吳根水手裡拎著兩個魚簍,吳村長笑道:“薛官人過節(jié)好,今天是中秋節(jié),你孤身一人在此,按禮應(yīng)該請你上門與我們一起過節(jié)纔是,只是,草堂簡陋,不敢請薛官人,小十二昨日捉了些鱔魚和河蝦,老朽這裡有幾枚雞蛋,還有地裡新鮮的蔬菜,權(quán)當(dāng)節(jié)禮給您送來,東西簡陋,還請不要嫌棄?!?

吳村長的官話說得不怎麼好,帶著濃重的吳語口音,薛朗聽著費(fèi)勁,他說的也費(fèi)勁。薛朗

側(cè)耳傾聽,聽完道:“多謝村長和吳壯士惦記,兩位能過來對我致賀,已是情誼,如何還能收你們的東西,快拿回去給孩子們添菜吧!”

吳根水紅著臉說了幾句,薛朗聽懂了,但還是耐著性子聽吳村長幫他翻譯:“這些都是田裡產(chǎn)的東西,不值當(dāng)什麼,家裡已經(jīng)留了一份,這是特意給薛官人留的,東西鄙陋,薛官人可是嫌棄?”

人家都這麼說了,薛朗自然也不好再拒絕,只好讓長儉收下,然後讓阿土把烤好的月餅,撿甜的贈予兩人。兩人推辭了好久,見薛朗執(zhí)意要給,推辭不過方纔拿著月餅走了。

江臨笑道:“看來大哥與他們熟識多了。”

薛朗苦笑:“這多虧衡宇,他在時經(jīng)常給四水村的村民看病,這些人感他的恩情,對我便多有照顧。不過,多虧他們,我倆兒今天的菜是夠了!”

江臨點(diǎn)點(diǎn)頭,道:“難爲(wèi)衡宇做得周到,大哥有部曲護(hù)衛(wèi),想來安全無礙,不過,若能與四水村村民相處和諧些,顯然更好。就是不知衡宇是有意所爲(wèi)還是無意?”

最後這句絕對是在鄙視蘇寒的情商!

薛朗指著江臨哈哈大笑,江臨先是故作不解,忍了一會兒,也跟著笑出來。江臨比蘇寒健談,有他在,兩兄弟能扯的話題就更多了。與蘇寒一起其實(shí)也挺有意思,因爲(wèi)他十分的逗比,無意間的趣事,比有意時發(fā)生的還多??傊?,有人陪著一起過節(jié),不是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薛朗就很滿意了。

想及公主在京中,幸好今晚上還能跟聖人一起過,不然,公主更加可憐,連個陪伴的人都沒有。想到這裡,薛朗不禁嘆了口氣。

到下午,兩兄弟各自吃了點(diǎn)兒食物墊墊肚子,換了衣服便出發(fā)去府衙參加裴雲(yún)昭舉行的文會——

雖然答應(yīng)了,薛朗還是想吐槽!這裴雲(yún)昭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居然請他去?參加文會,薛朗很懷疑,他到底哪裡長得像才子了!說出來,他改還不成嗎?

(本章完)

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五卷_第 457章 爲(wèi)難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zhàn)突厥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guān)懷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fēng)波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七卷_第545章 進(jìn)宮第七卷_第577章 災(zāi)害連連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y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jiān)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三卷_第240章節(jié) 太子到來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shù)學(xué)第一課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62章 規(guī)勸第四卷_第317章 爲(wèi)人父者的驕傲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wèi)進(jìn)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jì)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fā)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157章 進(jìn)城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六卷_第509章 財(cái)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huán)境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zé)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jī)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yī)之心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xùn)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guān)懷
第二卷_第61章 論收錢的重要性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242章 太子的贄禮第五卷_第 457章 爲(wèi)難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14章 忠孝兩全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間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zhàn)突厥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六卷_第507章 半年第二卷_第101章 時勢在我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guān)懷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fēng)波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七卷_第545章 進(jìn)宮第七卷_第577章 災(zāi)害連連第七卷_第568章 晉封第二卷_第128章 蘇醫(yī)生的“真面目”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動第五卷_第474章 聖人探監(jiān)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覺醒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樣子第三卷_第174章 安頓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五卷_第472章 若是君心似我心第三卷_第240章節(jié) 太子到來第六卷_第506章 洗三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四卷_第319章 慈父心懷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七卷_第588章 觸景傷情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瀾的手工皁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shù)學(xué)第一課第四卷_第327章 與秦王論政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七卷_第562章 規(guī)勸第四卷_第317章 爲(wèi)人父者的驕傲第一卷_第49章 變化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七卷_第558章 時光如水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wèi)進(jìn)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jì)第四卷_第331章 再次無題第七卷_第579章 敏銳第五卷_第459章 探問第四卷_第291章 來做個自我介紹吧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七卷_第576章 開春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fā)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157章 進(jìn)城第五卷_第461章 謀算將來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三卷_第198章 歸來初敘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二卷_第56章 朝議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四卷_第287章 決心第六卷_第509章 財(cái)帛利祿動人心第四卷_第375章 殷殷囑咐第六卷_第518章 急診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環(huán)境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七卷_第552章 尷尬的巧遇第二卷_第119章 長兄之責(zé)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難懂是人心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六卷_第484章 契機(jī)第四卷_第400章 舊友第六卷_第523章 大醫(yī)之心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聖訓(xùn)第五卷_第444章 黃道吉日宜嫁娶第三卷_第192章 聖人的親切關(guān)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循化| 从江县| 鄄城县| 塔城市| 汨罗市| 泌阳县| 连州市| 哈巴河县| 莱阳市| 阳谷县| 句容市| 扶沟县| 外汇| 河池市| 布尔津县| 松滋市| 化隆| 冀州市| 石狮市| 华容县| 霍城县| 金门县| 湘潭市| 阿拉善盟| 浏阳市| 隆林| 乌恰县| 安西县| 英山县| 福鼎市| 轮台县| 河池市| 铅山县| 正蓝旗| 本溪| 昌宁县| 镇赉县| 安化县| 瓦房店市| 乐亭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