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卷_第468章 匹夫一怒

聖人目光灼灼的看著薛朗。

薛朗不會安慰人,那是情商的問題,但是,這種事關利害關係的話,倒是知道怎麼回答最好,他智商沒問題。於是,薛朗道:“秦王乃是我大唐之將領,若是秦王打了勝戰,自然就是我大唐打了勝戰!對秦王有信心,便是對大唐有信心!”

聖人笑起來,別有深意的看他一眼,不置可否,換了個方式問道:“若是換別人領軍,賢婿是否還有如此信心?”

薛朗想了想,道:“若是讓別的將領做行軍總管……若是李靖將軍爲帥,小婿也有信心,若是再換旁人……則需斟酌一二再說。”

聖人奇道:“你竟對李靖如此讚賞?”

薛朗不好說這都是有歷史記載的,只是道:“聽說過李靖將軍以往的戰績,我家義弟對他極爲推崇,所以,對李將軍的才能略有耳聞。”

聖人笑著頷首,算是接受了他的說辭。走了幾步,聖人道:“說來,賢婿似乎與二郎更投契些,來往比與大郎多?”

薛朗道:“太子年長我許多,身爲儲君,威嚴深重,又居於東宮,來往不便,故而,與太子的交往便少些。與秦王……”

薛朗笑起來,實話實說道:“我與秦王年齡相近,秦王性情爽朗,待人熱情,秦王若是在長安,常常帶著王妃與孩子到公主那裡探望,見面多了,交談多了,加之脾性相投,所以,來往的便多些。”

聖人不置可否,笑容不改,含笑問道:“若讓你來說,吾若改立二郎爲太子,你以爲如何?”

薛朗怔了一下,狐疑的看聖人一眼,試探著問道:“聖人這話……是認真的?深思熟慮的那種?”

聖人笑笑,道:“你莫管,且說來便是。”

薛朗在心裡繞了幾繞,道:“國之儲君,關係家國天下,江山社稷,此事當由聖人乾綱獨斷,小婿見識淺薄,於大唐國情尚未了解透徹,不敢妄言。”

聖人白他一眼,道:“方纔尚覺得賢婿爲人耿直實誠,爲何這會兒卻耍起滑頭來?”

薛朗苦了臉,這滑頭不耍不行啊!爭儲這種事情歷代都是大忌,他沒有置喙的餘地。

聖人

懶見他的苦瓜臉,自顧自的道:“大郎爲人寬厚,以細務見長,于軍略一道雖也有稱道之處,比之二郎,實有不及。然大郎乃吾之嫡長子,天命所歸,立爲儲君也是名正言順。”

說完,頓了頓。薛朗繼續保持沉默——

聖人都說天命所歸了,旁人還說啥呢!

聖人續道:“二郎英勇果敢,能謀善斷,自幼便勤奮好學,如今經過一番歷練,才幹已成。吾與皇后這幾個子女,若說最像皇后者,莫若建瓴與二郎。”

薛朗情不自禁的點頭表示認同。他的公主殿下與秦王都一樣,做事大氣,爲人雖然謙遜,然內裡卻傲骨錚錚。不過,公主殿下經歷坎坷,比之秦王的坦率熱誠,爲人更加內斂深沉些。

原來這竟然是岳母大人教子教女有方,感謝岳母大人!

薛朗心頭默默的爲從未見過的岳母大人點了三十二個贊。不過,換個角度想,聖人那麼喜歡李建成,是不是也有李建成比較像他的原因呢?

嘛,這是個歷史之謎,不可能向聖人求證就是了!不過,這父子倆兒連喜好美色這一點都十分相似,聖人後宮,太子東宮裡,小美人兒都不少。

聖人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道:“爲何又點頭贊同了?”

薛朗正色道:“因爲秦王與公主的功勞都是實打實的,無可辯駁。再者,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容不得弄虛作假,自然,也當得榮耀與誇讚,若是故意否認,豈不是在抹殺他們的功績嗎?小婿雖不才,卻不是那樣的人。”

聖人頷首道:“有功當賞,有過當罰,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說完,便沉默下來,若有所思。

薛朗被聖人帶著話題繞了半天,這會兒也有了點兒猜測,約莫知道聖人想談什麼了,然而,這件事,本來就是聖人自己挖下的坑,誰讓他順嘴說了要改立秦王做太子的!

易儲這種事情,能信口開河嗎?果斷不能!朝廷諸公也不會答應的!

聖人似是突發奇想:“……若是把二郎調到洛陽鎮守,賢婿以爲如何?”

薛朗目瞪口呆,半晌兒才找到自己的聲音,不敢置信的求證道:“嶽

父大人你是認真的?”

聖人不語。薛朗道:“好好的中央集權大一統國家不要,岳父大人你爲何想不開,要弄個分地而治出來?”

聖人反駁道:“並非分地而治,太子繼承大統,二郎鎮守洛陽,分地而治,各顯其能,各盡其才,想來當相安無事,天下太平。”

臥槽!臥槽!臥槽!

聖人這腦洞簡直是要突破銀河系,稱霸大宇宙啊!薛朗已經剋制不住洶涌澎湃的吐槽之力!這家人把老百姓當什麼!尼瑪,這都是人!都是人命!

自從穿越到這個操蛋的唐朝後,薛朗一直活得小心謹慎,努力的做事,耗費心力、腦力,只爲了給自己謀一個立身之地,不想做個連自身安危、人格尊嚴都無法顧全的草芥。

然而,他這麼努力、拼命的東西,在聖人口裡似乎一文不值,在這些當權者眼裡,是否旁人的性命身家,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如薛朗這般的普羅大衆,對他們而言,到底被當成了什麼?

第一次,薛朗心頭涌起這般無法剋制的憤怒!

這怒火,燒掉了他所有的謹慎與理智,只剩下滿滿的不甘與不屈,怒得臉孔通紅,怒視著聖人:“所以,爲了讓陛下安撫兩個兒子,處理家事,聖人便要讓太子、秦王分地而治,開歷史的倒車,搞兩漢的分封制嗎?”

聖人一窒,好脾氣的道:“賢婿此言差矣,吾並未有此意……”

薛朗憤怒的打斷他:“然則陛下就是這樣做的!兩漢天下大亂?,五胡亂華,兩晉紛亂,南北興衰,或許這些在陛下眼裡,只有王朝更替!然而,在臣眼裡看到的卻是死傷無數,民不聊生!縱觀千古,歷朝歷代,唯有在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統治之下,我華夏子民的生活方纔會好過些!這是經過歷史證明的事實,爲什麼聖人卻要選擇分地而治呢?這是在給後世埋下戰亂的禍端!戰亂起,黎民百姓怎麼辦?還是在聖人眼裡,這些人命都不如陛下的兩個兒子相安無事重要?既然聖人無有治國育民之心,爲何要擔起江山社稷?若是陛下真如此做了,可知會有多少百姓爲此家破人亡,顛沛流離?還是在陛下眼裡,這些都不如太子與秦王重要?”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七卷_第553章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
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155章 準備好了嗎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35章 籌謀前程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五卷_第434章 試探第四卷_第365章 世間萬象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計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12章 被人坑了第六卷_第495章 蹊蹺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四卷_第409章 風雲涌動第七卷_第592章 聚衆府門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四卷_第376章 平陽公主的舊傷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四卷_第390章 下聘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四卷_第292章 不聽話的嘴巴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一卷_第41章 聞香而來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二卷_第93章 薛朗世間唯一人爾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無量薛幼陽第五卷_第425章 預熱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三卷_第251章 暗傷第七卷_第593章 靈犬救人的傳說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三卷_第217章 下大雪了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三卷_第222章 入軍營第四卷_第37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三卷_第221章 敵襲第四卷_第280章 來吧,互相傷害!第四卷_第283章 貴妃萬氏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一卷_第50章 情商爲零薛幼陽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七卷_第573章 父親的心事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與“援手”第二卷_第133章 章節名取不出來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論水第四卷_第394章 隨行仁智宮第一卷_第16章 籌劃未來第六卷_第521章 憂心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一卷_第2章 醒來世界變了第五卷_第462章 決定第五卷_第476章 論儲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發現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七卷_第553章第三卷_第223章 斥候江臨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四卷_第304章 認真的蘇寒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五卷_第465章 難題第四卷_第321章 坦然相告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五卷_第467章 呆女婿第三卷_第169章 預定任期第四卷_第402章 悠閒假期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一卷_第43章 敦親睦鄰新方法第七卷_第553章第六卷_第541章 念頭通達百骸輕第二卷_第80章 人心換人心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286章 各有內情兩不知第四卷_第314章 聖人召見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五卷_第421章 新貴第七卷_第577章 災害連連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沈阳市| 山丹县| 博乐市| 元阳县| 灵台县| 大名县| 额尔古纳市| 安龙县| 萝北县| 株洲县| 诸城市| 宜宾市| 新宾| 延庆县| 蒲江县| 安徽省| 芜湖市| 余姚市| 阳高县| 芷江| 东台市| 资溪县| 雷州市| 专栏| 阜阳市| 塘沽区| 辉南县| 镇江市| 桂阳县| 泽州县| 乌鲁木齐市| 兴仁县| 察雅县| 开封县| 水城县| 临沭县| 云梦县| 西吉县| 许昌市| 溧水县|